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患者家属对即将施行膝关节置换术,术中、术后康复相关诊疗行为等关注程度。方法对128例即将施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术前关注问题问卷调查。问卷包括61个问题,按关注程度分为1~4级(1=不关心,2=有些关心,3=比较关心,4=非常关心。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24例患者对所有项目的平均关注度是3.11。平均关注度最高5项是:术后能否行走自如(3.78),手术医生经验(3.73),手术是否会失败(3.68),人工关节使用寿命f3.63),术后生活能否自理(3.63o家属平均关注度是3.18。家属最关注5个项目是:手术医生经验(3.86),术后能否行走自如(3.82),术后疼痛缓解是否理想(3.74),术后关节是否僵硬(3.72),出院后是否疼痛(3.72o〈65岁患者对6个项目(术后能否照看小孩、术后是否可以进行娱乐活动、人工关节使用寿命、术后能否骑车、术后能否搬抬重物和置换后人工关节周围是否会骨折)关注度要显著高于≥65岁患者,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对麻醉意外发生关注度分别为:3.71、3.38,(P=0.036);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对麻醉医师经验关注度分别为:3.73、3.47,(P=0.040);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对出院后是否疼痛关注度为:3.70、3.41,(P=0.048),麻醉意外、麻醉医师经验、出院后是否疼痛是老年患者较为关注3个项目。在所有项目平均关注度上,年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年轻患者和老年患者分别是3.14和3.09,P=0.624o结论中国患者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术前最关注问题是:术后膝功能恢复,医生水平和假体使用。在术前,中国患者关注度显著高于西方患者。但与国外患者一样,高屈曲也�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人工膝关节 膝关节 心理现象和过程
  • 简介: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半数以上,其死亡率为妇女恶性肿瘤首位,严重地威胁广大妇女健康。宫颈癌预防与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热点。作者研读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报道,对宫颈癌发病机制、致病病毒检测方法、宫颈癌预防与治疗进展做出综述,为临床预防与治疗宫颈癌提供新策略。

  • 标签: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癌患者手术前后CD14表达,探讨可能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江苏省肿瘤医院病理确诊41例肺癌患者血液样本,分别于术前、术中检测CD14指标,包括CD14%、CD14平均荧光强度(MFI)、中性粒细胞率(粒%)、淋巴细胞率(淋%)和HLA—DR阳性淋巴细胞率(DR^+/淋),观察其数值变化。结果41例肺癌患者术前与术中CD14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CD14平均荧光强度(CD14MFI)高于术前(P〈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粒%)高于术前(P〈0.01);淋巴细胞百分比(淋%)、HLA—DR阳性淋巴细胞率(DR’/淋)高于术前(均P〈0.05)。结论肺癌患者术中CD14MFI、粒%、淋%和DR^+/淋会发生改变,其增强或增高可能与患者病情发展或手术相关因素有关。

  • 标签: CD14 肺癌 流式细胞术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胃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WW结构域氧化还原酶基因(WWdomaincontainingoxidoreductase,WWOX)表达,探讨WWOX在胃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60例胃癌相应癌旁组织中WWOX表达情况。分析WWOX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关系。结果WWOX在相应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1.7%(49/60),明显高于其在胃癌组织26.7%(16/60)(χ2=36.554,P<0.001)。WWOX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有关(χ2=12.214,P=0.004),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大体分型、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无关。结论WWOX做为一种抑癌基因,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并与胃癌细胞分化程度相关。

  • 标签: WWOX 胃癌 临床病理特点
  • 简介:目的探讨女性腹膜恶性间皮瘤(FPMM)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方法收集13例FPMM患者临床病理随访资料,包括肿瘤组织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检测。选取广泛转移性卵巢低分化浆液性癌(MPDOSC)和广泛转移性低分化结直肠腺癌(MPDCC)各5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13例FPMM中8例发生于盆腔,5例发生于腹腔。13例均行手术切除和术后化疗。病理分型:上皮型12例,双相型1例,未见肉瘤型。组织学表现:立方或低柱状瘤细胞被覆于小管或纤细不规则乳头上,或多边形细胞镶嵌成片、团、巢状排列。瘤细胞大小一致,胞浆丰富嗜酸;细胞核位于中央,染色质细腻,异型性不明显;部分标本有少数异型性明显巨核细胞或瘤巨细胞。MPDOSC和MPDCC组织构型与FPMM相似,但癌细胞异型性更明显。FPMM表现为P-CK、Vimentin、Calretinin阳性,CEA阴性;MPDOSC表现为CK7、CA125、p53阳性;MPDCC表现为CK20、CA199、CEA阳性;3种肿瘤Ki-67阳性率均较高。12例FPMM患者随访6-28个月,2例存活,10例死亡,其平均生存期为(12.2±5.3)个月;5例MPDOSC和MPDCC患者分别的平均生存期(10.24-3.7)个月和(6.9±2.I)个月。结论FPMM更易发生于盆腔。上皮型FPMM有其特征性病理表现,但仍需多种免疫表型综合判断。部分FPMM预后较好,可较长时间存活,应予以积极治疗。

  • 标签: 女性腹膜恶性间皮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 简介:目的探索大肠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中ALDH1、EpCAMKi67mRNA表达临床价值。方法收集56例健康志愿者和55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外周静脉血,从全血中提取单个核细胞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用荧光定量PCRTaqman探针法检测外周血样本中ALDH1、EpCAMKi67表达。结果大肠癌组ALDH1、EpCAMKi67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LDH1表达量与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EpCAM表达量与TNM分期远处转移相关(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大肠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中ALDH1、EpCAMKi67mRNA表达作为一种简便可行分子生物学方法,能为大肠癌患者分期、预后个体化治疗提供有价值信息。

  • 标签: ALDH1 EPCAM KI67 循环肿瘤细胞 大肠癌
  • 简介: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凝血功能与肿瘤病理类型分期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连续76例行手术治疗肺癌患者,检测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血小板(PLT)计数,按不同病理类型术后分期对以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Ⅲ期、Ⅳ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TF水平明显高于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腺癌患者TF、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肺鳞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凝血功能与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有关,早期发现并改善高凝状态,可能对肺癌预后有意义.

  • 标签: 肺癌 组织因子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
  • 简介:肺癌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中医药治疗肺癌有自己独特理论体系和确切疗效,中西医学互为补充、相互交融模式成为肺癌治疗发展方向与趋势。目前对肺癌中医治疗临床与基础研究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缺乏真正符合肺癌中医药证治规律研究方法相关技术。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和系统化,中医药治疗肺癌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 标签: 肺癌 中医药 治疗 进展
  • 简介:目的:研究HLA-Ⅰ类抗原在喉癌组织中表达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LA-I类抗原在40例喉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结果:HLA-Ⅰ类抗原在喉癌组织中表达下调比例60%,缺失比例17.5%。有转移淋巴结组与无转移淋巴结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HLA-Ⅰ类抗原在喉癌组织中表达下调或缺失,可能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 标签: 喉癌 HLA-Ⅰ类抗原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残胃癌与同期近端胃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方法1998年1月至2010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并资料齐全残胃癌62例(溃疡术后38例,胃癌术后24例)、近端癌组41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同时比较根治术对两组患者手术创伤程度(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分析根治术对残胃癌预后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性别、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Borrmann分型、血清CEA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残胃癌与近端癌患者中位年龄分别为64和60岁,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0.6%和17.7%,黏液腺癌与印戒细胞癌比例分别29%和12%,低分化癌比例67.7%和56.4%,根治切除率79.0%、89.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回归分析表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为根治术独立影响因素,而残胃癌不是根治术独立影响因素(P=0.227)。在根治前提下,残胃癌组与近端癌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残胃癌组与近端癌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9、31个月(P<0.05),根治切除后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8、40个月(P>0.05)。对残胃癌患者,接受根治术和非根治术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8、7个月(P<0.05)。结论残胃癌较近端胃癌容易发生远处转移,导致根治率降低,预后不良。根治性切除能显著改善残胃癌预后,较近端癌根治术相比,残胃癌根治术并不增加患者手术创伤。

  • 标签: 残胃癌 近端胃癌 临床病理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四脑室肿瘤显微手术治疗和术后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2年8月60例四脑室肿瘤显微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四脑室肿瘤显微手术治疗操作技巧术后并发症防治。结果60例中手术全切除52例(86.7%),次全切除8例(13.3%)。术后并发脑积水3例,缄默症2例,头皮下积液2例,脑脊液漏5例,颅内感染4例,1例出现术区血肿致脑疝,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四脑室肿瘤接近脑干或直接来源于四脑室底,手术解剖部位特殊,周围组织结构复杂,其并发症十分常见且严重。熟练显微外科技术,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是提高手术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关键。

  • 标签: 脑肿瘤 手术 第四脑室 并发症 显微外科
  • 简介:目的:构建并制备能够有效表达EB病毒BHRF1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观察BHRF1表达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KMB17)凋亡影响。方法:采用RT-PCR法,从B95-8细胞扩增EBVBHRF1基因,克隆至pWPIGW慢病毒载体上,与pVSVGpSPAX质粒共转染人胚肾293T细胞,包装出重组慢病毒。将纯化后重组慢病毒直接感染293T和KMB17细胞,荧光显微镜、实时定量RT-PCR、免疫印迹等方法检测BHRF1在细胞中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BHRF1表达对凋亡诱导剂或无血清培养诱发KMB17细胞凋亡影响。结果:重组慢病毒介导BHRF1在293T和KMB17细胞内获得表达,能有效地抑制KMB17细胞凋亡。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BHRF1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

  • 标签: EB病毒 BHRF1 慢病毒载体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PHLPP1蛋白在癌旁正常胃黏膜、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表达差异,分析PHLPP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157例胃癌原发灶和96例淋巴结转移灶中PHLPP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PHLPP1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及其对患者生存预后影响。结果患者癌旁正常胃黏膜、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PHLPP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7%、61.8%和36.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LPP1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TNM分期显著相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术前CEA水平无关。PHLPP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总体5年总体生存率为68%,显著高于阴性表达患者34%(P=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分期、N分期、PHLPP1蛋白低表达是胃癌独立预后因素(P=0.027)。结论胃癌组织中PHLPP1蛋白缺失表达可能对胃癌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PHLPP1蛋白阴性表达可作为胃癌患者预后不佳指标。

  • 标签: PHLPP1 胃癌 临床病理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粤东地区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至2012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315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分析临床病理与预后关系。结果本组结直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分别为70%、6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NM分期、T分期、N分期M分期是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NM分期、N分期M分期是结直肠癌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粤东地区结直肠癌患者年龄、TNM分期、N分期M分期是独立预后因素,分析病理资料地区特点预后,有助于指导该地区结直肠癌预防和治疗。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临床病理 预后 地区 特点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调节亚基1(cyclinkinasesubunit1,Cks1)在老年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ks1在老年肝癌组织对应癌旁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Cks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1.7%(43/60),在对应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0.0%(12/60),Cks1在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应癌旁组织(P〈0.05);肝细胞癌中Cks1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但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明显相关(r=0.817,P〈0.05)。结论Cks1在老年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较对应癌旁组织明显升高,并且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明显相关,提示Cks1可能作为老年肝细胞癌潜在预后因子。

  • 标签: CKS1 老年 肝细胞癌 预后因子
  • 简介:背景与目的:近年来一系列实验证实,骨形成发生蛋白4(bonemorphogeneticproteins4,BMP41在体内外可以抑制肿瘤生长,但其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BMP4在胶质母细胞瘤多药耐药中作用机制。方法:检测人脑胶质母细胞瘤和正常脑组织标本中BMPd表达量:构建多药耐药细胞株并进行鉴定.检测在多药耐药细胞株和正常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内BMP4表达量:通过在多药耐药细胞株中高表达BMP4.检测BMP4逆转多药耐药可能性:通过检测高表达BMP4后耐药相关基因表达变化.初步筛选出BMPd调节胶质母细胞瘤多药耐药可能机制。结果:在胶质母细胞瘤内,BMP4表达量降低:多药耐药细胞株构建成功.且与对照组相比,多药耐药细胞株BMP4表达量明显降低,高表达BMP4可以逆转多药耐药:高表达BMP4后,多药耐药相关基因中,BCL-2和GDNF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BMP4可以逆转胶质母细胞瘤多药耐药.其可能机制是通过调节BCL-2和GDNF表达.

  • 标签: 骨形成发生蛋白4(BMP4) 多药耐药 B cell LYMPHOMA lewkmia-2(BCL-2)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术中输血量相关因素输血量对预后影响。方法从1994年8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接受根治性姑息性切除术胃癌患者1518例,依术中输血量(ml)由低至高分为5组(A~E),回顾性分析不同临床病理参数治疗方式对输血量影响,以及输血量对预后影响。结果不同性别、年龄、肿瘤Borrmann分型、WHO组织分型、分化程度间患者术中平均输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1994年~2010年,以5年为间隔,输血量呈显著下降趋势(P<0.01)。患者术中平均输血量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度、腹膜种植、肝转移、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根治或姑息切除)、根治程度、胃切除方式、联合脏器切除率、淋巴结阳性数显著相关(P<0.01)。姑息性切除患者平均输血量为(506.1±517.8)ml,显著高于根治性切除患者(359.0±498.3)ml(P<0.01)。联合脏器切除患者平均输血量为(607.3±669.4)ml,显著高于无联合脏器切除患者(275.7±369.8)ml(P<0.01)。A~E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6.4、38.0、31.0、22.3、10.3个月,生存期随输血量增多显著下降(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度、远处转移、Bormann分型、WHO组织分型、根治手术、术中输血是胃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中输血量与肿瘤TNM分期手术方式、根治程度、手术时间相关,输血量为影响预后独立因素。减少术中输血有益于根治术胃癌患者预后。

  • 标签: 胃肿瘤 输血 影响因素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联合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在肝癌诊断病情判断中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检测健康体检、肝良性疾病、肝脏癌患者血清标本各60例。应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CRP血清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CEA血清水平。结果肝癌组CRP、AFP、CEA血清水平明显高于肝良性疾病组和健康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RP、AFP、CEA在肝癌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肝脏良性疾病正常体检组(均P〈0.05);血清CRP水平随着肝癌临床病理分期加深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AFPCEA水平与各临床病理分期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对疑似肝癌或肝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时,可以考虑将CRP设为检查项目之一,同时与肝癌生化标志物AFP、CEA联合检测,优势互补,以期发现早期肝癌病例。并且,CRP与肝癌不同临床病理分期有一定关联,可能较早对病情恶性程度做出判断。

  • 标签: 肝癌 诊断 C-反应蛋白 甲胎蛋白 癌胚抗原 血清学检查
  • 简介:目的探究PARP1在结直肠癌表达情况及其与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以及结肠癌细胞株SW620、LoVo细胞PARP1表达,分析其对结直肠癌细胞株SW620增殖与凋亡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39例结直肠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PARP1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结直肠癌细胞株SW620、LoVo、结肠正常黏膜细胞中PARP1表达;转染PARP1基因shRNA表达载体后,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QPCR、Westernblotting分别检测cyclinD1Caspase-3基因与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ARP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1.8%,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0.5%(P<0.05)。PARP1在结肠癌细胞株SW620、LoVo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细胞。转染PARP1基因shRNA后,PARP1水平明显减低,SW620细胞增殖能力减弱,凋亡能力增强。结论PARP1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

  • 标签: PARP1 结直肠癌 sh RNA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 简介: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作为消化道肿瘤主要化疗药物之一,通过抑制胸苷合成酶(thymidilatesynthase,TS)达到抗肿瘤效应。而二氢嘧啶脱氢酶(dihydropyrimidinedehydrogenase,DPD)是5-FU分解代谢起始酶和限速酶,TS和DPD分别作为5-FU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关键酶,在5-FU治疗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二者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活性是影响5-FU化疗疗效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综述TS酶和DPD酶功能、特点及其与5-氟尿嘧啶疗效关系,以利于临床制定合理个体化化疗方案,实现消化道肿瘤个体化治疗。

  • 标签: 胸甘酸合成酶 二氢嘧啶脱氢酶 消化道肿瘤 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