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文书质量分级管理在提高护士专业能力中作用。方法:选择泌尿系疾病中心4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从2009年5月开始,以《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专科篇)为指南,根据40名护士的任职资格、职责和能力实施临床护理文书质量三级管理。对2009年实施临床护理文书质量三级管理前后各100份护理文书进行分析,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了解护士长、护理组长、护士对实行临床护理文书质量三级管理在提高护士专业能力8方面主观反应。结果:40名护士对实施分级管理前后在提高专业能力主观反应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1)。实施前后护理文书中所反映专科护理内涵、安全护理等5项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映病情转归、治疗护理过程和护理程序应用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展临床护理文书质量分级管理能有效启发护士专业思维和提高其专业能力。

  • 标签: 护理文书 分级管理 专业能力
  • 简介:目的探索涉及中央前的顽固性癫痫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癫痫发作起始位于或邻近中央前的顽固性癫痫患者,开颅结合立体定向方法置入栅格状和深部电极。根据发作期颅内脑电图,电刺激,皮层诱发电位和高频颅内脑电图功能定位结果确定中央前和致痫灶,镜下切除致痫灶。随访1年并回顾性分析23例患者致痫灶切除术后效果。结果癫痫治疗效果:EngelⅠ级19例;EngelⅡ级3例;EngelⅢ-Ⅳ级1例。所有患者致痫灶切除术后第1d均出现单侧或单个肢体瘫痪,术后1年15例患者肌力恢复4级以上,无明显功能功能障碍,8例患者肌力3级及以下,遗留功能障碍。结论涉及中央前的顽固性癫痫致痫灶切除术后多数患者可获得癫痫治愈而不遗留明显功能障碍。

  • 标签: 中央前回 运动功能区 癫痫 疗效 偏瘫
  • 简介:建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使护理质控形成运作体系后,分别从流程、奖惩、管理细节等方面人手对放疗科病历中的护理文书进行管理。实施护理质量自控管理放疗科病历后,放疗科病历中的护理文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其原因为护士的团队意识、责任心和慎独精神的提高。

  • 标签: 护理质量自控 护理文书质量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脑疝复位技术或天幕裂孔切开术对外伤后嵌顿性颞叶钩疝的救治效果。方法对56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者应用脑疝复位技术或天幕裂孔切开处理嵌顿性颞叶钩疝,并与29例常规手术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脑疝复位组56例中,恢复良好25例,中残7例,重残5例,迁延性昏迷4例,死亡15例;预后较好(良好+中残)者占57.1%(32/56),死亡率为26.8%(15/56)。常规手术对照组29例中恢复良好5例,中残2例,重残5例,迁延性昏迷3例,死亡14例;预后较好(良好+中残)者占24.1%(7/29),死亡率为48.3%(14/29)。两组患者死亡率及恢复较好(良好+中残)者所占比例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发生脑疝嵌顿时,对于单侧瞳孔散大时间在2h以上,或已经出现双侧瞳孔散大但持续时间在1h以内者,结合脑疝复位或天幕裂孔切开术,能显著改善病人的预后。

  • 标签: 颅脑损伤 颞叶钩回疝 复位 天幕裂孔 切开
  • 简介:我科在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间采用腹壁下埋藏的自体颅骨瓣结合钛颅骨锁早期植共7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70例,男48例,女22例;年龄16-60岁,平均35岁;本组病例入院后均行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其中单纯硬膜外血肿5例,硬膜下血肿合并脑内血肿30例,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25例,高血压脑出血10例。

  • 标签: 自体颅骨瓣 早期回植 颅骨缺损 并发症
  • 简介:1病例资料女性,5.5岁。因反复癫痫发作1年入院。2017年2月20日午睡中突然呕吐1次,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面色苍白、精神疲倦,意识清楚,可简单对答,然后再次呕吐数次,双眼凝视,口唇发绀,呼之不应,逐渐转为昏睡,期间无肢体抽搐。反复多次外院调整药物治疗未能减少发作频率,约1次(/3~4)个月。

  • 标签: 药物难治性癫痫 脑灰质异位 巨脑回 海马硬化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皮质体感诱发电位、皮质运动诱发电位和皮质脑电图定位功能区,提高毗邻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影像学检查筛选18例中央及其毗邻部位的胶质瘤患者,经功能磁共振成像和脑磁图初步定位功能区;术中以皮质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进一步确定脑功能区、脑电图明确致痼灶位置,避开功能区切除肿瘤和(或)致痼灶;术后于瘤腔内植入放射性同位素125I和缓释型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结果18例患者中1例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手术后第6、12和24个月疗效评价,无进展生存期平均为11个月;客观有效率分别为13/18、9/18和6/18;疾病控制率15/18、13/18和10/18。手术前和术后第6、12、24个月时的Karnofsky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4.13±12.88)、(78.20±15.13)、(62.35±13.21)和(46.57±16.93),各观察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18例(肌力下降2例、感觉减退3例、肌力与感觉同时减退1例)。结论采用术中神经电生理学监测方法定位功能区及致痼灶,可在保留功能的情况下指导切除中央及其毗邻部位胶质瘤。术后瘤腔内行间质放化疗对延长患者生存期、减少肿瘤复发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 诱发电位 运动 脑电描记术 监测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棘突椎板植椎管成形术在椎管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椎管内肿瘤患者先截取棘突椎板复合体,切除肿瘤后再将复合体原位植并固定,恢复脊柱后柱解剖结构。结果14例患者平均随访20个月,植棘突椎板获得骨性融合,脊柱稳定性得到有效的保持,未发现椎管狭窄及椎管瘢痕粘连压迫硬膜等手术后并发症。结论棘突椎板植椎管成形既可满足手术显露的要求,又保持了椎管的完整性,维持了脊柱的稳定性,还可以有效预防椎管内肿瘤手术后瘢痕增生粘连对椎管内脊髓神经的压迫。

  • 标签: 棘突椎板回植 椎管成形 椎管肿瘤 脊柱稳定性
  • 简介:目的探讨精准医疗英文文献学习报告会在脑血管病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度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实习的10名脑血管病专业研究生,开展脑血管病精准医疗领域英文文献学习报告会,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英文文献学习报告会使学生对脑血管病精准医疗领域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得到加深,英语表达能力也有相应的提高,教学效果良好。结论在精准医疗时代,开展英文文献学习报告会是提高研究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和拓宽知识面的有效可行手段。

  • 标签: 英文文献学习报告会 精准医疗 脑血管病 研究生 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铣刀椎板截骨、钛板固定在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植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间18例椎管内肿瘤患者术中采用铣刀椎板后路切开,处理完椎管内肿瘤后再将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植,钛板固定,完成椎管成形。结果所有病例未出现因铣刀椎管开窗、钛板置入所致的硬脊膜破损、脊髓和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随访3~8个月,未见植组织移位、塌陷、畸形愈合及椎管狭窄症。结论椎管内肿瘤术中采用铣刀椎管后路开窗,钛板固定棘突椎板复合体的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有利于脊柱的完整性及稳定性。

  • 标签: 铣刀 钛板固定 椎管内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