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交泰丸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门诊及病房住院符合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交泰丸组、降糖方组、舒乐安定组,28天为一个疗程,观察睡眠质量、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交泰丸在治疗前后SPIEGEL量表减分率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有明显改变,较其他2组有明显差异。交泰丸组对血糖和三酰甘油的影响在治疗前后也有差异性改变,与降糖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交泰丸组和降糖方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均有差异。交泰丸组症状改善优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交泰丸组较低。结论:交泰丸水煎剂对于2型糖尿病伴失眠的患者能改善睡眠质量和血糖指数,调节全身症状。

  • 标签: 交泰丸 失眠症 糖尿病2型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46例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其中矢状窦前1/3段13例,中1/329例,后1/34例;肿瘤基底位于矢状窦16例,大脑镰22例,矢状窦和大脑镰同时受累8例。结果肿瘤SimpsonⅠ级切除32例,Ⅱ级切除9例,Ⅲ级切除4例,Ⅳ级切除1例。41例术后随访1~5年,肿瘤复发3例,行放射治疗2例,再手术1例。结论良好的手术显露,矢状窦及引流静脉的妥善保护和处理是提高矢状窦旁、大脑镰脑膜瘤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脑膜瘤 矢状窦 大脑镰 显微手术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并探究小金胶囊(0.35g/粒)对痤疮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祁山皮肤科医院收治的痤疮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64)。对照组采用异维A酸胶丸治疗,观察组异维A酸胶丸+小金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8周后临床疗效及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睾酮的白细胞雄激素受体,并评估临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痤疮治疗总有效率(93.75%,60/64)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22/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在治疗前后,血清中睾酮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白细胞AR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3/30)与观察组比较(12.5%,8/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金胶囊(0.35g/粒)治疗痤疮的疗效良好,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 标签: 小金胶囊 痤疮 治疗作用 观察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开四合”针法治疗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睡眠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心脾两虚证的失眠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分别给予“开四合”法与教科书穴位组治疗法方案,并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PSQI和疗效评定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次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四合”针法治疗失眠心脾两虚证可提高临床有效率。

  • 标签: 开四合 失眠 心脾两虚证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采用药物联合心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解放军102医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联合心理治疗。比较2组患者睡眠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睡眠质量、治疗后睡眠进程、治疗后睡眠结构,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采用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药物联合心理治疗 老年脑卒中 睡眠障碍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失眠症患者以综合心理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沧州安定医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为2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以综合心理疗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睡眠质量、焦虑、抑郁等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失眠症当中,采取综合心理疗法可有效提升患者睡眠效率,以及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应用于失眠症的治疗。

  • 标签: 综合心理疗法 失眠症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索疏肝解郁胶囊对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石家庄市第八医院收治的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应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应用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对治疗前后2组患者抑郁情况进行评价,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价指数(PSQI)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价,统计患者治疗期间头晕、心慌、腹泻、口干等不良反应,计算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为(10.44±2.6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6.92±5.03)分,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为(5.69±1.0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4.21±3.57)分,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头晕、心慌、腹泻、口干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4%,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4.29%,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解郁胶囊能够显著改善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抑郁情况和睡眠质量,且头晕、心慌、腹泻、口干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疏肝解郁胶囊 抑郁症 睡眠障碍 疗效
  • 简介:目的:探究足疗干预乳腺癌化疗期患者睡眠质量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予以中药熏洗与穴位敷贴相联合的方法。对比换组患者在乳腺癌化疗期间的物、睡眠障碍、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得到了显著的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比对照组(66.67%)高(P〈0.05)。结论:通睡眠时间与质量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足疗干预,乳腺癌化疗期患者的日间功能、催眠药过足疗干预乳腺癌化疗期患者的睡眠质量能够得到显著的改善,有效降低化疗期间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足疗干预 乳腺癌化疗期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CT定位微创抽吸注入尿激酶引流脑内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疝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脑出血脑疝患者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CT定位,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抽吸引流,并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术后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肿量、发病距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和出院时的生存情况。结果出院时意识状况:神清4例,浅昏迷7例,中度昏迷3例,深昏迷4例,死亡8例,死亡率22.9%,8例中6例死于脑干功能衰竭,1例死于肺炎,1例死于再出血。另外9例因放弃治疗而死亡,总死亡17例。存活18例中,随访出院后3个月GOS评分优良率27.8%。结论微创抽吸注入尿激酶引流脑内血肿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疝患者,创伤小,时间短,及时缓解了脑疝,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脑疝 CT定位 微创
  • 简介:目的探讨经改良Poppen入路显微切除成人松果体区肿瘤的经验和疗效。方法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8月至2018年1月采用改良Poppen入路切除成人松果体区肿瘤25例,回顾分析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本组患者中肿瘤全切除21例(84%),次全切除3例(12%),部分切除1例(4%)。术后并发枕叶挫伤2例,同向性偏盲4例,眼球运动障碍3例,颅内感染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1例患者术后半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多数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采用改良Poppen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可获得充足的视野及操作空间,更好地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肿瘤 松果体区 POPPEN入路
  • 简介:目的:探讨舒适护理联合耳穴压贴压法治疗骨折患者失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骨折失眠患者90例,随机分组,传统护理组遵循常规护理,联合护理组落实舒适护理联合耳穴压贴压法。比较效果。结果:联合护理组满意度、身心舒适度和疼痛、睡眠情况均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联合耳穴压贴压法在骨折失眠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少疼痛,改善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提高患者舒适程度和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耳穴压贴压法 骨折患者 失眠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和MRI神经导航下脑脓肿穿刺术治疗脑脓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23例脑脓肿的临床资料。7例行开颅手术治疗(开颅组),16例行MRI神经导航下脑脓肿穿刺术治疗(穿刺组)。结果开颅组手术顺利完成,穿刺组均一次性穿刺成功。开颅组术后使用抗生素15~21d,平均17.9d;术后3个月复查头颅MRI,脓肿病灶复发1例,抗生素治疗痊愈;出院2个月因冠心病死亡1例。穿刺组术后使用抗生素13~17d,平均15.1d;术后3个月复查头颅MRI,脓肿病灶复发2例,抗生素治疗痊愈。结论MRI神经导航下脑脓肿穿刺术是一种简便、微创、安全的手术治疗方式。

  • 标签: 脑脓肿 MRI神经导航 开颅手术 穿刺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效果。方法:将59例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8例,对照组3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金匮肾气丸治疗。2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末、第8周末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PCL-C)、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7项版(HAMA-17)、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定,并收集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CL总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310,P〈0.05)。观察组治疗后PSQI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960,F=58.274,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PSQI总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联合帕罗西汀对PTSD患者的核心症状、抑郁、焦虑状态以及睡眠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 标签: 恐伤肾 金匮肾气丸 创伤后应激障碍
  • 简介:目的:分析甜梦口服液结合心理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沧州安定医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甜梦口服液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甜梦口服液基础上结合心理疗法。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社会功能缺陷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失眠症患者甜梦口服液结合心理疗法能够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甜梦口服液 心理疗法 失眠症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以及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东二环院区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2组患者的PSQI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结束后,观察组PSQI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促进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功能恢复,改善其睡眠质量,对患者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老年股骨颈骨折 睡眠
  • 简介: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6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观察组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观察组完全栓塞率、术后6个月GO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内未破裂动脉瘤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可显著提高动脉瘤栓塞程度,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

  • 标签: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 支架 弹簧圈 栓塞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三叉神经责任血管的部位和微血管减压手术(MVD)短期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原发性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MVD手术中责任血管的部位和手术后短期疗效。结果40例单纯背侧血管压迫患者MVD手术后全部缓解。6例单纯腹侧血管压迫患者MVD手术后,1例缓解。4例需服药1w左右缓解。1例出院后需继续服药。结论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部位不同(背侧和腹侧),缓解率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血管压迫部位 微血管减压手术 短期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对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青岛市市南区八大湖街道巢湖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实施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对睡眠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氨氯地平 依那普利 老年高血压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曲唑酮与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收治焦虑症睡眠障碍患者98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接受曲唑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治疗4周和治疗6周后,PSQI量表和HAMA量表评分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症睡眠障碍患者接受曲唑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有助于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曲唑酮 帕罗西汀 焦虑症 睡眠障碍
  • 简介:目的观察局域卒中急救网络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建立"天河局域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救网"后的数据库,将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分为综合卒中中心院内首诊组(院内首诊组)、网络医院转诊组和非网络医院转诊组,比较三组间发病-入院就诊时间、发病-穿刺时间、发病-首次再通时间和3个月功能预后情况。结果2015年10月-2017年7月共93例血管内治疗患者,其中院内首诊组37例,网络医院转诊组31例,非网络医院转诊组25例。三组间发病-入院就诊时间、发病-穿刺时间、发病-首次再通时间均有显著差异,其中非网络医院转诊组各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三组3个月非残疾(改良Rankin评分≤2)比例分别为60.00%、45.16%和28.00%,其中院内首诊组预后与网络医院转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4),但院内首诊组明显优于非网络医院转诊组(P=0.039)。结论局域卒中急救网络建设可以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卒中网 急性缺血性卒中 卒中中心 血管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