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张力障碍(dystonia)为一组临床综合征,系指主动肌与拮抗肌间歇性不协调收缩或过度的持续性收缩所引起的肢体重复性不自主运动和姿势异常,可伴有疼痛。其分类可按病因、发病年龄、受累部位等进行划分;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及支持治疗,20世纪80年代后期,肉毒杆菌毒素开始用于多种肌张力障碍的治疗。最近的研究显示,外科手术尤其是脑深部电刺激术对全身性和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的治疗有效。

  • 标签: 局限性肌张力障碍 脑深部电刺激术 药物治疗 肉毒杆菌毒素 外科手术 临床综合征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44岁。因外伤后头部及左下肢疼痛不适1h于2014年4月22日入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伤后有昏迷史。既往病人健康。入院体检:意识清楚,GCS评分15分。生命体征稳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双侧眼睑青瘀肿胀,口鼻腔见血迹。无活动性出血。左下肢触痛明显,活动受限。

  • 标签: 颅脑损伤 张力性气颅 治疗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10年7月门诊或住院治疗且诊断明确的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面对面采集临床资料并门诊或电话随访,对其性别、年龄、发病年龄、家族史、首发症状、就诊症状、诊断延误时间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共21例患者人组,男4例、女17例,平均发病年龄(7.19±3.40)岁,平均诊断延误时间(13.76±11.38)年。均以肢体肌张力障碍为首发症状,20例(95.24%)呈现晨轻暮重现象,6例(28.57%)伴帕金森样症状,2例(9.52%)伴痉挛性截瘫;经小剂量左旋多巴,多巴丝肼治疗后症状显著缓解。随访18例患者,仅1例治疗后仍遗留肢体残疾;3例失访。随访期间左旋多巴/多巴丝肼平均维持剂量(175.35±113.51)mg/d,3例患者辅助应用盐酸苯海索(4.6mg/d)治疗。结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多于儿童期以肢体肌张力障碍发病,小剂量左旋多巴/多巴丝肼治疗效果显著。因此,对于儿童肌张力障碍或青年帕金森样症状患者应行小剂量左旋多巴,多巴丝肼诊断性治疗,以降低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误诊率。

  • 标签: 张力失调 左旋多巴
  • 简介: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张力性气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迟发性外伤性张力性气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例迟发性外伤性张力性气颅通过及时行颅底重建和硬脑膜修补,预后良好。结论迟发性外伤性张力性气颅临床十分罕见,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确诊后应尽早手术,防止病情恶化。

  • 标签: 颅腔积气 张力性 迟发性 颅脑损伤 颅底重建 硬脑膜修补
  • 简介:张力障碍(dystonia)也称肌张力不全或肌紧张异常,是病人不能随意控制的骨骼肌的不正常动作的一种,是由于某种原因使身体骨骼肌的协同肌和拮抗肌的不协调、间歇性、持续性的收缩导致身体一部分或全部出现的扭曲、重复的不自主运动和姿势异常的综合征.神经内科医生在临床上遇到以不自主多动为主要症状的肌张力障碍疾病的频率仅次于震颤麻痹.但在临床实践中有时诊断很困难,不易与其他形式的不自主多动相鉴别,有时易误诊.但如果掌握肌张力障碍的不自主多动及有关的一些常见疾病的特征,可减少误诊[1-4].

  • 标签: 肌张力障碍 诊断 治疗 临床分型 不自主多动
  • 简介:在后颅窝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术中,尤其是铣刀铣开骨瓣过程中,颅骨关建钻孔位置的选取对横窦、乙状窦的保护至关重要。以往多采用颅骨表面解剖标记来确定关键孔的颅骨外表面的位置,常用的解剖标记包括星点、上项线、乳突后缘等[1]。应用最广泛的为星点,即枕乳缝、顶乳缝、人字缝的交点,此点被广泛认为是横窦乙状窦移行处的颅骨表面标记。

  • 标签: 后颅窝 横窦 静脉窦 星点 上项线 人字缝
  • 简介:目的:探讨4C模式在日间手术治疗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120例日间手术治疗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实施全面性、合作性、协调性、延续性的延续护理并评价效果。结果:1术后7d的VAS评分为(3.75±0.91)分;术后7d便秘例数为41例(占34.17%)、尿潴留26例(占21.67%);腹胀持续天数为(2.39±1.92)d。2出院时、出院后1周、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的MBI得分分别为(74.02±14.68)分、(73.59±11.87)分、(79.26±10.59)分、(80.47±9.54)分、(82.35±8.21)分。结论:4C模式有助于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日间手术后早期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延续护理 日间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