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42岁男性患者,右前臂淡红色斑块、鳞屑伴痒痛1个月,皮损沿Blaschko线排列。5年前相同部位及2年前项部均曾出现过类似皮损。结合临床表现、病史及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线状银屑病。

  • 标签: 银屑病 线状 BLASCHKO线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因全身红斑、丘疹伴瘙痒1周,于2016年4月8日入院。1周前,无任何诱因患者双手出现散在黄豆大红斑、丘疹,伴轻微瘙痒,未治疗。皮损迅速增多,延及全身,以面部为著,日晒后皮损加重。1d前出现低热,未治疗。患者自起病以来,同时出现口腔溃疡,无脱发、关节疼痛等表现。既往史:1个月前,全身曾出现类似皮损,至当地医院治疗后基本消退(具体治疗不详),面部遗留少许淡褐色、轻度萎缩性斑。

  • 标签: Rowell综合征 红斑狼疮 多形红斑
  • 简介:目的观察微等离子联合甘醇酸治疗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痤疮瘢痕患者随机分为微等离子联合甘醇酸试验组及微等离子对照组,每组30例。微等离子治疗使用闪耀离子束,每2个月治疗1次;甘醇酸治疗于每次微等离子治疗后1个月进行,每项各进行3次治疗,全部疗程7个月。治疗结束后2个月随访,采用ECCA评分进行临床效果评价和不良反应观察。结果两组ECC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ECCA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等离子治疗痤疮瘢痕效果确切,联合甘醇酸治疗后疗效更佳。

  • 标签: 痤疮瘢痕 微等离子 甘醇酸 色素沉着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水平在皮肤血管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近1年来于本单位皮肤科就诊的过敏性紫癜、变应性皮肤血管炎、荨麻疹性血管炎患者共84例的临床资料,同时收集40例健康人为对照,比较不同皮肤血管炎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浆D-二聚水平差异。结果:(1)84例皮肤血管炎患者中D-二聚水平升高者占53.6%。(2)各组患者血浆D-二聚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人群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荨麻疹性血管炎组血浆D-二聚水平高于其余各组皮肤血管炎患者(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意义。(4)所有血浆D-二聚水平升高患者出现临床观察指标阳性比例高于血浆D-二聚水平正常者,而血浆D-二聚水平正常且仅出现皮损的患者比例高于血浆D-二聚水平升高且仅出现皮损的患者(P〈0.05)。(5)临床观察指标阳性的患者中D-二聚水平升高者占67.7%,A组(发热组)患者血浆D-二聚水平高于D组(ESR水平升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D-二聚水平升高可用于辅助诊断皮肤血管炎,尤其是荨麻疹性血管炎,且在合并系统损害的皮肤血管炎患者中血浆D-二聚水平更高。

  • 标签: D-二聚体 血管炎 相关性分析
  • 简介:45岁男性患者。外阴及股部红斑、丘疹1个月,曾被当地医院误诊为湿疹及股癣且治疗无效。血清梅毒螺旋特异性抗体胶体金法(TP-Ab)123.45COI,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1:64。确诊为二期梅毒,给予苄星青霉素240万U两侧臀部肌内注射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3次后皮损消退。

  • 标签: 梅毒 二期 误诊
  • 简介:17岁男性患者,面部、耳部、双手反复红斑和水疱15年。系统查体:球结膜小片状白色浑浊,双瞳孔内斜视,视力左眼0.1、右眼0.5。皮肤科情况:双颊、双耳郭、双手背部等曝光部位可见大量点状或片状痘疤样萎缩性瘢痕及不规则片状色素减退斑;下唇部瘢痕挛缩,口裂变小;右手示指关节强直、屈曲、错位;左手示指可见瘢痕挛缩。诊断:重型种痘样水疱病。

  • 标签: 种痘样水疱病 重型
  • 简介:53岁女性患者,左上肢伸侧大量红色丘疹、结节18年.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增厚,表皮突不规则向下延伸,基底层黑素增加,真皮浅中层可见境界不清楚的肿瘤细胞浸润,肿瘤细胞呈梭形、胞质嗜酸性,核呈细长梭形、两端钝圆、位于细胞中央,未见异形性及核分裂像;Masson三色染色:肿瘤细胞被染成红色,其间夹杂少量被染成蓝色的胶原纤维;α-SMA染色阳性.诊断:皮肤毛发平滑肌瘤.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故未行治疗.

  • 标签: 毛发平滑肌瘤 皮肤
  • 简介:男性47岁患者,下颏及颈部线状紫褐色斑2个月。查体见下颏及颈前正中线偏右侧处有0.5-1.0cm宽,15cm长的线状紫褐色斑片,线状皮损的部分区域有轻度萎缩,无明显凹陷,无明显浸润感。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角化过度伴毛囊角栓形成,灶性表皮萎缩,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内血管及毛囊周围大量单核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示:基膜带IgG或IgM呈断续短线状和颗粒状沉积,真皮浅层IgG和IgM呈颗粒状或团块状沉积(荧光强度+-++),C3在真皮乳头呈颗粒状沉积。最终确诊为线状皮肤型红斑狼疮。

  • 标签: 红斑狼疮 皮肤型 线状
  • 简介:20岁男性患者,表现为双侧耳郭出现群集的小丘疹2年,部分融合成斑块。皮损在冬季反复出现,夏季部分自行消退。文中对斑块型粟丘疹进行了文献复习,发现冻伤可能是青少年发病的主要原因,由温暖地区进入寒区作业应做好暴露部位防护。

  • 标签: 粟丘疹 斑块状
  • 简介:报告1例自身免疫功能正常的原发性皮肤隐球菌病。患者因右腋窝肿块、进行性加重8个月就诊。皮肤科情况:右腋窝可见10cm×2.6cm隆起性肿块,质软、稍有波动感,边界清楚,活动度差;额部、前胸部散在米粒至黄豆大小丘疹及结节。根据其临床症状、组织病理检查、特殊染色及真菌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皮肤隐球菌病。经局部手术切除及口服伊曲康唑治疗痊愈。

  • 标签: 隐球菌病 皮肤 原发性
  • 简介:32岁男性患者,2年前包皮出现处红色赘生物,当地医院按尖锐湿疣给予重组人干扰素每次200U,每周2次,局部皮下注射治疗4个月,皮损渐增大。皮肤科检查:包皮部可见蚕豆粒大小、分叶状、粉红色隆起性斑块,质地中等,表面有白色浸渍样改变。组织病理示:乳头瘤状增生,皮表多处V形区域内较多角化不全,无颗粒层,棘层肥厚,表皮浅表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移入,表皮突延长、交联;真皮乳头内较多泡沫样细胞,小血管扩张、充血,散在组织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诊断:疣状黄瘤。

  • 标签: 疣状黄瘤 包皮 病理
  • 简介:银屑病并发天疱疮临床少见,两种疾病治疗存在矛盾.该例患者有银屑病病史7年,20d前出现水疱、糜烂;皮损组织病理及疱病自身抗体检查支持寻常性银屑病并发寻常性天疱疮诊断,给予口服环孢素及外用药物治疗后病情改善.

  • 标签: 银屑病 天疱疮 环孢素 治疗
  • 简介:43岁男性患者,双手多发结节20余天,全身泛发性斑疹5d。曾于当地医院误诊为化脓性肉芽肿、血管瘤、寻常疣。液氮冷冻治疗无效。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1:128,梅毒螺旋明胶凝集试验(+)。最后诊断:二期梅毒。注射用苄星青霉素钠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3周后皮损基本消退。

  • 标签: 梅毒 二期 误诊
  • 简介:61岁男性患者,面部红斑6个月、加重泛发四肢伴四肢肌肉酸痛3个月.双上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力Ⅳ级.皮肤科情况:双眼睑水肿性紫红斑,全身泛发水肿性紫红色鳞屑性斑片,指关节伸侧可见紫红色扁平Gottron疹.胸部计算机断层增强扫描示:前纵隔肿瘤.纵膈肿物切除术后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示前纵隔胸腺瘤(B2型).诊断:①皮肌炎,②胸腺瘤.

  • 标签: 皮肌炎 胸腺瘤
  • 简介:89岁男性患者,双下肢肿胀、血管迂曲20余年,左踝外侧皮肤反复溃破、结痂3年。皮肤科查体:左踝部紫色及褐色色素沉着斑,斑片上可见3个绿豆大小糜烂面,组织病理符合小汗腺汗孔瘤及淤积性皮炎诊断。肿瘤经局部手术切除治疗,术后伤口愈合良好。

  • 标签: 皮炎 淤积性 小汗腺汗孔瘤
  • 简介:报告1例同时表现为红斑和皮下结节的结节病。患者女,55岁。左眉暗红斑,颞部多发皮下结节2个月余。皮肤科检查:左侧眉弓直径约1cm暗红斑,颞部多发皮下结节,直径0.5~1.5cm,质硬,边缘不规则。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或皮下脂肪层大量的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及多核巨细胞浸润,大部分呈裸结节。诊断:结节病。

  • 标签: 结节病 红斑 皮下结节
  • 简介:60岁女性患者,全身红斑、结节伴疼痛6个月。起病前1个月有左下肢车祸外伤史。皮肤科查体:左手腕部、前臂、双小腿、足背及左侧腹股沟各可见数个直径1~4cm、大致呈串珠样排列的暗红色结节,界清,质硬,触痛明显且有波动感,头颈部、腋窝及腹股沟可触及数个大小不等的增大淋巴结。左侧髋部结节组织病理:表皮缺失,真皮及皮下脂肪组织内可见大片密集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红细胞溢出,见大量抗酸杆菌。皮损组织分枝杆菌PCR-反向斑点杂交试验结果明确为胞内鸟分枝杆菌感染。予以阿米卡星、盐酸莫西沙星、克拉霉素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好转。

  • 标签: 分枝杆菌感染 播散性 非结核分枝杆菌 胞内鸟分枝杆菌
  • 简介:41岁女性患者,头面部、躯干及四肢泛发红色结节1个月。梅毒螺旋血凝试验(+),荧光密螺旋抗体吸收试验(+),梅毒血清快速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1:64。诊断:二期梅毒。予以苄星青霉素240万U深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次。3周后复诊,皮损明显消退;3个月后复查RPR1:8,再次予苄星青霉素240万U深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次,第2疗程结束后皮损基本消退。

  • 标签: 梅毒 二期
  • 简介:银屑病是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成年人的发病率为2%~3%,其中大约有三分之的患者在18岁之前发病。在儿童期,该病的发病率呈线性增长。从1970年至2000年,儿童银屑病的发病率增加了倍多。尽管对许多轻度银屑病患儿而言,局部治疗已足够,但对更多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重度或顽固性的银屑病患儿,则往往需要系统性治疗。

  • 标签: 系统性治疗 银屑病 儿童期 药物治疗 安全性 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 简介:28岁女性患者,左手反复红斑、脓疱伴残损14年,累及双足1年,全身泛发2个月。体格检查见沟状舌,左手畸形,指骨末端缺失,躯干、四肢多发浸润性红斑及群集脓疱。诊断:泛发性连续性肢端皮炎。给予环孢素联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后,全身红斑、脓疱消退,病情缓解。

  • 标签: 连续性肢端皮炎 泛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