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全球医学真菌生物文献概貌,了解医学真菌生物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利用汤森路透的TDA软件分析PubMed数据库收录的医学真菌生物相关文献的时间、国家、期刊、作者和高频主题词分布,分析引用前20位文献类型及内容,并制作作者合作网络图。结果医学真菌生物相关文献自1999年至今文献数量处于稳步增加的趋势,美国和欧洲在该研究领域处于主导地位,文献也主要发表于美国和欧洲的该领域核心期刊。发文量前10的作者中有3位来自于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皮肤病学系医学真菌中心。医学真菌生物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念珠菌属和酿酒酵母,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医学真菌生物的形成、其与抗真菌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医学真菌发挥该毒力相关的基因和蛋白基础。被引频次排位与文献贡献排位作者趋势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中国该领域研究主要集中于香港和北京地区。结论欧美仍是该领域的研究大国,近5年中国内地的文献数量和引用率开始增加。临床常见医学真菌和模式真菌生物的形成、药敏及其毒力相关机制是医学真菌生物的主要研究热点。

  • 标签: 医学真菌 生物膜 PUBMED 文献计量
  • 简介:目的:从代谢组学角度探讨香莲外洗液对白念珠菌生物的抗真菌效力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白念珠菌生物体外模型,采用XTT减低法测定香莲外洗液、氟康唑对不同成熟程度(4h、24h、48h)白念珠菌生物的最低粘附抑菌浓度(SMIC50、SMIC80),并采用UPLC-Q-TOF-MS分别进行代谢组学检测。结果:香莲外洗液对4h、24h、48h的白念珠菌生物的SMIC50分别为7.81、125和500mg/mL,SMIC80分别为31.25、250和>1000mg/mL;氟康唑对4h、24h、48h的白念珠菌生物的SMIC50分别为32、64和>1024μg/mL,SMIC80分别为64、128和>1024μg/mL;香莲外洗液、氟康唑干预不同成熟程度的生物代谢模式不同,存在Tyrosyl-Arginine(酪氨酰-精氨酸)、Pentosidine(戊糖)等多种可能差异代谢物。结论:香莲外洗液对不同成熟程度的白念珠菌体外生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白念珠菌悬浮菌与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主要涉及了糖代谢、氨基酸代谢途径的改变。

  • 标签: 白念珠菌生物膜 代谢组 香莲外洗液
  • 简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Is)已成为多种肿瘤靶向治疗的重要药物,但在发挥抗肿瘤效应的同时,也常给患者带来各种皮肤不良反应,如:丘疹脓疱样疹、指趾甲的改变、皮肤干燥、瘙痒、毛发改变等,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可能导致患者减量或停药而影响疗效,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就EGFRIs对患者皮肤带来的不良影响及相关治疗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减轻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治疗耐受性、改善其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单纯疱疹病毒属疱疹病毒a亚科,是双链DNA病毒,可分为HSV-1及HSV-2两种血清型,感染后可在体内长期潜伏,易复发,给相关疾病的治疗及预防造成了巨大困难。阐明病毒潜伏感染及复发的相关机制,对进一步揭示HSV感染复发发生的本质,以有效防治HSV感染及潜伏复发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单纯疱疹病毒的生物学特点及其潜伏复发机制研究进展。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 潜伏 复发 潜伏相关转录体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与商环治疗包皮过长临床疗效比较。方法:从疼痛程度、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出血情况及术后美观度这几个方面对以上两种术式进行比较。结果: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治疗包皮过长在其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及术后愈合时间上比商环治疗包皮过长具有明显优势(P<0.05),在出血情况与外形美观度上与其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与商环治疗包皮过长都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患者满意度高的特点,但在手术时间及愈合时间及出血情况及疼痛情况两者存有一定的差异。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 商环
  • 简介:包皮过长是男性外生殖的常见病,长期以来,临床上传统的治疗方法首推包皮环切手术.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我科对包皮过长患者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环切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根据自愿选择术式原则,将180例患者分为2组,其中吻合组100例,年龄7~40岁,平均23.5岁;传统组80例,年龄6~45岁,平均25.5岁.2组病例均有典型的包皮过长,在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包皮环吻合器 包皮过长 包皮环切术
  • 简介: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单纯疱疹病毒(HSV)抗体对生殖疱疹筛查的意义。方法:选取50例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治疗疑似生殖疱疹患者,将其作为试验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HSV抗体检测,另外选择50例健康体检人员血清作为对照组。结果:在50例疑似生殖疱疹患者HSV-IIgM,HSV-IIgG的检出率依次为14%,32%,HSV-ⅡIgM检出率为20%,HSV-ⅡIgG的检出率为34%;在对照组中HSV-IIgM,HSV-IIgG的检出率依次为0.8%,14%,HSV-ⅡIgM检出率为10%,HSV-ⅡIgG的检出率为24%,两组患者HSV抗体检测阳性率有显著的不同,二者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疑似生殖疱疹患者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检出率高,酶联免疫检测HSV抗原的方法可直接检测出泌尿生殖道及皮损中HSV病原体,在生殖疱疹筛查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 标签: 生殖器疱疹 单纯疱疹病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全麻患者拔管期应激反应和耐管的影响。方法:110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静复合全麻。对照组:手术前无超前镇痛,观察组:在手术前给予患者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结果:在拔管时,观察组患者HR、MAP低于对照组患者HR、MA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手术结束和拔管时,两组患者的血糖和皮质醇均高于用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血糖和皮质醇浓度低于对照组患者血糖和皮质醇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耐管评分和拔管后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耐管评分和拔管后疼痛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全麻患者中采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糖和皮质醇浓度,减少患者拔管后疼痛,提高患者预后。

  • 标签: 氟比洛芬酯 超前镇痛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 应激反应 全麻
  • 简介:目的:研究CD14+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TLRs)表达在复发性生殖疱疹疾病中的表现。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复发性生殖疱疹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体检正常的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TLRs受体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TLR8、TLR9分别为(38.84±23.19)、(94.26±4.63)、(96.93±4.39),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TLR8、TLR9分别为(19.73±8.68)、(101.68±5.17)、(97.06±4.22),其中观察组的TLR4、TLR8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9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次数≥6次/年与复发次数〈6次/年患者的复发性生殖疱疹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TLR8、TLR9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生殖疱疹患者发病期间,单核细胞TLR4、TLR8的增强能够提高免疫细胞抗病毒作用。

  • 标签: 生殖器疱疹 TOLL样受体 CD14+单核细胞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疱疹(RGH)的预防复发作用,以及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4例,予口服匹多莫德片0.8g,一日一次,联合口服阿昔洛韦片0.4g,一日两次;B组患者36例,予口服阿昔洛韦片0.4g,一日两次;均连续服药6个月,观察两组的复发情况。同时选择健康对照20例,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A组复发率下降程度明显大于B组(P〈0.05)。治疗前A、B两组间各指标相比无明显差异(均P〉0.05);A、B组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CD8^+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组CD4^+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B组(均P〈0.05),而CD8+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RGH患者存在着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匹多莫德联合阿昔洛韦治疗RGH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 标签: 匹多莫德 阿昔洛韦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T细胞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