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种类的宫内节育对于避孕产生的不良反应及相关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避孕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采取固定式的吉妮宫内节育的避孕方式,对照组则使用Tcu200的节育,并对所有使用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避孕人员的避孕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及相关的防治措施。结果观察组的有效避孕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其避孕的失败比率与因故取出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固定式的吉妮宫内节育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其避孕方式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避孕 不良反应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后随时间推移在导管尖端容易形成细菌生物,判断出细菌生物形成时间可以及时指导临床拔管。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我院血液透析室行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且置管时间超过3周的患者入组观察。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实验结果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结果入组观察的72例患者中,在≤7天内总共有3人封管液培养阳性,取导管尖端培养阳性,阳性率4.16%,第二组69例患者在7天~14天内共有4人封管液培养阳性,取导管尖端培养阳性,阳性率5.79%。第三组63例患者在≥15天内共有18人封管液培养阳性,取导管尖端培养阳性,阳性率27.69%。结论本研究也说明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应为2周内,超过2周应密切观察感染指征。有无体温升高,置管周围皮肤是否红肿热痛,是否有分泌物产生等。如果有临床感染症状应立即拔除导管。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感染 细菌生物膜
  • 简介: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对生物(BF)阳性铜绿假单胞菌(PA)Ⅰ类整合酶基因(intI1)mRNA表达量的影响。方法对某院临床分离的10株PA进行intI1基因检测,选择其中1株BF+intI1基因阳性的PA进行培养,并设空白对照组和阿奇霉素处理组(按阿奇霉素浓度不同分为3个浓度组,分别为16、32、64mg/L组),重复试验5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其intI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6mg/L阿奇霉素组、32mg/L阿奇霉素组、64mg/L阿奇霉素组和对照组intI1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5±0.04)、(12.47±3.10)、(19.71±0.78)和(1.00±0.00),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3.82,P〈0.001);组间两两比较,除低浓度阿奇霉素组(16m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组intI1mRNA表达量随培养液中阿奇霉素浓度升高而升高。结论在阿奇霉素压力下BF阳性的PA,intI1表达有所上调,可提高耐药基因的捕获概率,促进耐药基因重组。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Ⅰ类整合酶 阿奇霉素 抗药性 微生物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绒毛与双绒毛双胎妊娠围生儿结局。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定期分娩的320例双胎临床产妇,根据绒毛性分为单绒毛组(120例)和双绒毛组(200例),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分娩孕周、并发症以及围生儿结局。结果单绒毛组中低出生体重儿62例,占总数的51.7%;极低出生体重儿13例,占总数的10.8%;新生儿窒息11例,占总数的9.2%;畸形儿4例,占总数的3.3%;双胎输血综合症14例,占总数的11.7%;围生儿死亡5例,占总数的4.2%;双绒毛组中低出生体重儿54例,占总数的27%;极低出生体重儿7例,占总数的3.5%;新生儿窒息9例,占总数的4.5%;畸形儿3例,占总数的1.5%;双胎输血综合症0例,占总数的0%;围生儿死亡1例,占总数的0.5%。由此可见双绒毛组的产妇围生儿出现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的明显低于单绒毛组产妇,且双绒毛组产妇没有出现双胎输血综合症。结论单绒毛双胎妊娠围生儿结局明显比双绒毛双胎妊娠差,针对双胎妊娠产妇应该尽快确定绒毛性质,早期做好监护和护理干预,提高围生儿质量,改善围生儿结局。

  • 标签: 单绒毛膜 双绒毛膜 双胎妊娠 围生儿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宫内节育放置术后不良反应与其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间于我院接收宫内节育放置术妇女120例给予生殖道支原体检测,其中支原体检测阳性患者42例作观察组,检测结果为阴性患者78例作对照组。于手术后1、4、8、12月随访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于研究对象接收宫内节育放置术后1、4月,两组患者在月经量增多、子宫出血异常两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手术后第8、12月给予复查时,两组患者发生上述不良反应状况差异减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4、8、12四个检测时间点发现,患者发生腰腹疼痛、白带增多、盆腔炎状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出子宫异常出血和月经增多与患者是否发生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具有显著性相关之外,但随着时间延长相关性减小。其余不良反应如腰腹疼痛、白带增多以及急慢性盆腔炎等与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无显著相关。因而,需要在接受手术近期内注重阴道健康防止支原体感染对防止患者发生宫内节育放置术后不良反应有良好的影响。

  • 标签: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 生殖道支原体感染 术后不良反应 相关因素
  • 简介:中图分类号R1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252-02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减少放置宫内节育术后不良反应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半年多我院门诊放置宫内节育的200例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宫内节育放置术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在此过程中记录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手术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放置宫内节育术后的妇女给予临床护理途径,不仅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且还提高了计生对象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宫内节育;不良反应宫内节育是一种相对比较安全、有效、简单、经济、可逆、广大育龄妇女容易接受的节育器具,也是我国育龄妇女最主要的避孕措施[1]。虽然简单有效,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良反应,比如月经异常、出血、腰腹坠胀、腰背痛等[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一种压双牙合垫矫治双期矫治安氏II1错颌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例处于生长期的主要表现为下颌后缩的安氏II1的患者,I期采用双牙合垫矫治,II期采用MBT矫治技术,并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对其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患者矫治后软硬组织都发生了较大改变,矫治后建立了前牙正常的覆牙合、覆盖,磨牙、尖牙的中性关系,侧貌外形明显改善。结论安氏II1错颌畸形患者在生长发育期采用压的双颌牙合矫治能很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侧貌外形,达到良好的矫治效果。

  • 标签: 双颌牙合矫治器 双期矫治 安氏II1错牙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性硬下积液的处理。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8例外伤性硬下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钻孔引流的手术方法。结果78例中的56例钻孔引流后治愈,12例保守治疗治愈,10例转化成慢性硬下血肿改钻孔冲冲洗引流治愈。结论钻孔置管治疗外伤性硬下积液创伤轻,并发症少,值得肯定。

  • 标签: 硬膜下积液 引流术 手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药在我国医药发展史上一直被广泛应用,尤其是临床工作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较长时间以来,许多人都片面地认为中药源自天然,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中药的不良反应问题往往被忽视,但近年有关中药毒副反应的问题突现,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呈大幅上升趋势,因此,中药安全无毒的旧观念必须改变。现对中药不良反应现状进行分析,旨在引起对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视和客观评价,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中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微生物检验技术飞速发展,一大批新技术极大丰富了临床检验手段,有效缩短了检验时间,促进微生物检验健康发展。微生物实验室及实验人员作为微生物检验工作重要的主体,实验室发生意外事件不可避免,检验人员长期与体液、血液及其他标本接触,具有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风险,这些具有较大感染性的生物致病因素,对人类、动植物及环境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在临床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加强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培养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并积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有利于控制病毒、细菌的传播和感染,确保微生物检验工作顺利进行。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人员 生物安全防护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l08例脉络新生血管患者采用光动力疗法(PDT)治疗的疗效和护理,结果无不良反应,效果良好。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进行治疗的前提,熟悉治疗原理及步骤是配合的关键,确保静脉通路通畅是治疗的保证,正确详细的健康教育是达到预期治疗目的的保障。

  • 标签: 脉络膜新生血管 光动力疗法 护理
  • 简介:摘要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何采取紧急措施,使病人很快恢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每个医护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法宝。本文通过对在临床输液反应中做出的紧急处理措施,阐明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医学用药原则、加强工作责任心、熟悉药物的配伍禁忌、丰富临床知识是紧急处理输液反应的关键。

  • 标签: 输液 反应护理
  • 简介:摘要分析儿科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的状况与危害,从而促进儿科用药的安全化与合理化。参照国内外文献及有关流行病学资料,对住院患儿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分析儿科用药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药品都具有两重性,如果使用合理则能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或尽可能使不良反应降至最低限度。儿科医生必须熟知所用药物的动力学及作用机制,用药过程中要进行疗效的监测,必要时还应做血药浓度和各重要组织器官功能的监测。

  • 标签: 儿科用药 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合理用药 防治
  • 简介:摘要感冒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大病去医院,小病去药店,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认同。抗感冒的药物一般是非处方药物。药店里销售的抗感冒药剂种类繁多,有些药物虽名称不同但处方却大同小异。由于相当数量的人缺乏相应医药知识,一旦患感冒后急于求成,常常几种感冒药同时服用,错误地认为"多吃一点无妨"。殊不知最常用的药品也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若两种以上感冒药同时服用等于加大药物剂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研究儿童在进行用药过程中所产生的消极反应以及相关不良后果等,同时对预防方法做出深度阐述与分析。方法对本院内部2005年4月份至2011年12月份所收集的儿科用药不良状况信息进行整理,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研究与实践调查中共包括284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187例,女性患者数量为97例,前者占患者总数的65.85%,而后者所占整体比例则为34.15%。需要注意的,患者总体中静脉滴注患者数量为260例,所占患者总数比例的91.55%,而抗感染患者治疗中药物摄入所致不良反应人数相对较多,实际上为242例,占整体患者人数85.21%,基础性临床表现形式呈多样化发展趋势。结论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儿科用药不良反应状况重视起来,并要坚持健康用药与合理用药的医治理念来对患者进行科学治疗。

  • 标签: 儿科 用药 反应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