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报告1例浆细胞唇炎。患者男,56岁,反复下唇糜烂伴疼痛4年余。皮肤科检查:下唇黏膜轻度红肿,见不规则糜烂,表面见少许黄色渗出物及红褐色结痂;口腔、龟头及肛周黏膜未见类似皮损。病理检查:真皮浅中层呈带状密集炎症细胞,主要为大量成熟浆细胞、中等量淋巴细胞及少量中性粒细胞。诊断:浆细胞唇炎。治疗上予以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每天2次,4周后皮损基本消退,随访4个月无复发。

  • 标签: 唇炎 浆细胞性 他克莫司
  • 简介:目的:观察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DED)患者性激素水平变化,并探讨DED与性激素水平关系。方法:根据国际勃起功能指数一5,分别对90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评分,同时测定睾酮(T)、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空腹血糖(rPG)、餐后2h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与非ED组相比,ED组存在年龄大、病程长,长期血糖控制欠佳、低睾酮水平特点。年龄、病程HbA1c是DED危险因素,T是DED保护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有较高DED患病率,睾酮水平降低是DED发生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性激素 勃起功能障碍 国际勃起功能指数
  • 简介: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在子宫疾病方面的治疗效果减少手术给患者带来痛苦,对比分析腹腔镜下实施宫体楔形切除术治疗子宫疾病可行安全。方法:抽取86例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拟治疗子宫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43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全子宫切除方案治疗,而43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实施宫体楔形切除术治疗,探讨研究两种不同取石方式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统计研究发现,对照组患者术中情况(手术耗时、术中输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住院天数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且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疾病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实施宫体楔形切除术方案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而且降低了手术中各种风险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子宫腺肌症 腹腔镜 楔形切除 子宫全切除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指药物通过内服、注射、使用栓剂或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在皮肤黏膜上引起炎症反应。多形红斑药疹是药疹中较重一型,常伴有发热、关节痛、腹痛等,严重者侵犯眼、口、外阴黏膜,剧烈疼痛。2013年6月我科收治1例重症多形红斑药疹并发癫痫患者,经过精心治疗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药疹 多形红斑性 重症 癫痫 护理
  • 简介:临床资料例1患儿,男,11岁。主因双下肢灼热、红肿、疼痛4个月,伴溃疡1个月,于2015年3月28日就诊。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儿双下肢阵发性疼痛,且皮肤潮红肿胀,皮温明显升高,伴皮肤皲裂。夜间皮肤灼热、剧痛难忍,影响睡眠,冷水浸泡双足后症状缓解。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红斑肢痛症,并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双氯芬酸钠等药物口服及中药外洗等治疗,未见好转。

  • 标签: 红斑性肢痛病 原发性
  • 简介:目的:了解牙源皮瘘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方法总结2011年3月—2014年2月患者临床资料,对牙源皮瘘临床特点、误诊、治疗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例因面部皮损到皮肤科就诊患者,经口腔科治疗牙病后,皮损均治愈。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牙源皮瘘患者常因牙齿症状不明显而在皮肤科、外科等诊治,最终被误诊、漏诊。早期正确诊断治疗,可使患者避免服用不必要抗生素及手术治疗。本病应与多种皮肤病相鉴别,接诊时应详细询问病史。

  • 标签: 皮瘘 牙源性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评价单切口可调节AjustTM吊带治疗固有括约肌障碍型(ISD)女性压力尿失禁(SUI)疗效及安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26例接受AjustTM吊带手术经尿动力学检查证实为尿道固有括约肌障碍型(ISD)SUI患者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后6个月、12个月对患者进行复查、随访。填写经过验证问卷ICI-Q-SF、PISQ-12、UDI-6/ⅡQ-7,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膀胱残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术中均无膀胱损伤、尿道损伤、闭孔血管及神经损伤、术后大腿根部疼痛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随访(26例):治愈率92.3%,有效率96.2%;术后12个月随访(11例):治愈率90.9%,有效率100%。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症状及QOL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有性生活患者术后PISQ-12评分与术前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患者术后末次UDI-6及Ⅱ-Q7问卷总体评分较术前有统计学意义降低(P<0.05),但10例患者术后末次UDI-6问卷梗阻项目评分较术前增加。患者手术前后PVR无统计学意义变化(P>0.05),术后末次Qmax较术前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justTM吊带手术是治疗固有括约肌障碍型(ISD)女性压力尿失禁微创、安全手术方法,短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可调节吊带 固有括约肌障碍 疗效 膀胱出口梗阻
  • 简介:目的:观察播散毛孢子菌病小鼠模型中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动态表达,并探讨其在播散毛孢子菌病中可能发挥作用。方法5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25只,尾静脉分别接种阿萨希毛孢子菌(T.asahii)悬液生理盐水,接种后3d、7d、14d、21d及28d,对小鼠肾脏载菌量进行测定;取小鼠内眦静脉血,离心获得血清,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小鼠不同感染时间血清IL-10TGF-β1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小鼠不同感染时间脾脏IL-10mRNATGF-β1mRNA表达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试验组小鼠不同感染时间肾脏载菌量与血清IL-10、TGF-β1、脾脏IL-10mRNA、TGF-β1mRNA表达量及试验组小鼠血清IL-10表达水平与脾脏IL-10mRNA表达量、血清TGF-β1表达水平与脾脏TGF-β1mRNA表达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接种后3d,试验组小鼠肾脏载菌量为(69.5±9.1)cfu/mg,接种后7d,小鼠肾脏载菌量达到峰值,为(120.3±11.4)cfu/mg,其后载菌量逐渐降低,接种后28d为(2.0±2.5)cfu/mg。试验组小鼠血清IL-10与TGF-β1表达水平在7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4d时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接种后7d、14d、21d,小鼠血清IL-10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接种后7d、14d、21d,小鼠血清TGF-β1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小鼠脾脏IL-10mRNA、TGF-β1mRNA表达量在7d逐渐增高,14d时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至对照组水平。接种后7d、14d、21d,小鼠脾脏IL-10mRNA、TGF-β1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小鼠血清IL-10表达水平与脾脏IL-10mRNA、血清TGF-β1表达水平与脾脏TGF-β1mRNA表达量均呈明显正相关(P均<0.05)。�

  • 标签: 毛孢子菌病 播散性 阿萨希毛孢子菌 IL-10 TGF-β1
  • 简介:患者,女,33岁,全身红斑、丘疹,脱屑伴瘙痒反复20余年,关节痛、畸形10余年,间断发热2年。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总数升高显著,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大于1.5×109/L超过6个月。皮肤组织病理:真皮浅、中层血管周围及胶原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真皮胶原增粗及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诊断:播散嗜酸性细胞胶原病。

  • 标签: 播散性嗜酸性细胞胶原病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血栓形成
  • 简介:目的了解天津市罪错人员对性传播疾病(STD)认知及防护意识,以及2011年度天津市公安局收容罪错人员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患病率.方法对2011年度天津市公安局收容859例罪错人员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B)检测,统计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4种STD患病率,并随机抽取其中200例完成有关STD认知及防护意识问卷调查.结果性罪错人员STD患病率为42.8%,其中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单病种患病率分别为38.6%、1.6%、6.4%0.2%,4种STD发病均女性多于男性,且存在4种STD混合感染现象;罪错人员性生活混乱且关系复杂,对STD认知差且无主动意愿了解有关STD知识,无明显防范意识,且感染STD后治疗不积极、不正规.结论罪错人员对STD认知防护意识差,其STD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并存在4种STD混合感染现象.

  • 标签: 性罪错人员 性传播疾病 认知情况 患病率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s)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银屑病患者正常人血浆中差异性表达miRNA,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对差异表达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及靶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中实验组对照组相比,当P<0.05,FC>1.5时,血浆中差异miRNA共22个,其中17个表达上调,5个表达下调。结论:银屑病血浆中存在着表达差异miRNA,这些差异表达miRNA可能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 标签: 基因芯片 寻常型银屑病 微小RNA
  • 简介:患者女,40岁,因左小腿红肿、结节伴发热4月就诊。皮肤科检查:左小腿见大片红斑、肿胀,触之感皮下结节,质软,结节中央见破溃及结痂。右股外侧、腰部、骶尾部可见散在红斑,右股外侧及骶尾部可见数个溃疡及窦道,溃疡口见大量脓分泌物。取皮下结节内穿刺液进行真菌镜检培养并对培养物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致病真菌为Phialemoniumcurvatum。使用伏立康唑及伊曲康唑治疗后,患者皮损消退。

  • 标签: Phialemonium curvatum 皮肤感染
  • 简介:本文报告了少见传染软疣伴发表皮样囊肿患者1例,并对国内累计报告6例患者进行了文献复习。

  • 标签: 传染性软疣 表皮样囊肿
  • 简介:目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VL1壳蛋白表达,并进一步分析研究其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妇科就诊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标本529例,所有患者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同时行宫颈活检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VL1壳蛋白表达,并且分析其与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相关。结果:在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宫颈鳞癌中,HPV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16%、60.76%、30.98%、16.54%、0%,CINⅠ组与CINⅡ组、CINⅢ组宫颈鳞癌组HPV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之间差异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NILM、ASCUS、LSIL、HSIL、SCC中,HPV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15%、35.29%、63.63%、18.39%、0%,HSIL组与LSIL组HPV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PVL1壳蛋白表达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降低,表明HPVL1壳蛋白表达检测对癌前病变筛查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免疫组织化学法 HPV L1壳蛋白 宫颈病变
  • 简介:目的比较新疆地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正常人群皮肤中干扰素伽玛诱导单核细胞因子(CXCL9)表达差异。方法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新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正常人皮肤中CXCL9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CXCL9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表达明显增加,主要以真皮乳头顶端为主,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34.80,P〈0.01);新疆地区汉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维吾尔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肤组织中CXCL9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4,P〉0.05)。结论新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CXCL9表达升高,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在寻常型银屑病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汉族维吾尔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CXCL9表达相似。

  • 标签: 银屑病 维吾尔族 两面神激酶/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 干扰素伽玛诱导的单核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位点多态与阿达木单抗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疗效关联,以期对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效果进行预测。方法采用中高通量单核苷酸多态(SNP)分型技术,对达到未达到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改善75%(PASI75)2组患者VDR基因CDX2(rs11568820)位点多态进行检测,比较2组CDX2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结果有效组无效组VDR基因CDX2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DR基因CDX2位点多态与阿达木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疗效无相关

  • 标签: 阿达木单抗 银屑病 VDR基因多态性 CDX2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主因双侧臀部出现红色硬结15d,于2014年12月2日就诊。患者15d前于外院妇产科行辅助受孕,予黄体酮臀部肌内注射40mg/d(10mg/ml),共15d(积累注射量600mg),期间双侧臀部注射部位周围逐渐出现局部红肿、硬结,渐加重,有轻度压痛。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咳嗽、关节痛等。

  • 标签: 脂膜炎 人工性 黄体酮
  • 简介:渐进坏死性黄色肉芽肿(necrobioticxanthogranuloma,NXG)是一种非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病变区域肉芽肿内可见淋巴细胞、内皮细胞、泡沫细胞、巨细胞及胆固醇结晶。作者报告1例顽固NXG,接受氨苯砜100mg/d治疗,共18个月。停药后随访15个月,皮损明显好转且无复发。

  • 标签: 黄色肉芽肿 有效治疗 坏死性 渐进性 氨苯砜 组织细胞增多症
  • 简介:难治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皮肤科疾病,病因不明,对常规治疗反应差,困扰着医生患者。奥马珠单抗(omalizumab)是一种新型生物制剂,能有效抑制过敏反应,现多应用于治疗哮喘,部分应用于治疗难治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其疗效得到肯定,也逐渐被皮肤科医师关注应用。该文综述了奥马珠单抗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 标签: 荨麻疹 特发性 慢性 奥马珠单抗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44岁。主因左耳背侧散发丘疹、结节半年,于2014年12月就诊。半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左耳背侧出现数个绿豆大小淡红色结节,无自觉症状,搔抓后易出血。半年来结节渐增大、增多。局部无外伤、感染史。既往史:患者在皮损出现前曾出现心悸、大便次数增多、月经不调等症状,1个月前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给予普萘洛尔、甲巯咪唑治疗3周后甲亢症状部分缓解,T3、

  • 标签: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