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均证实维生素D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程度,从而具有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而维生素D作用通过维生素D受体来实现,现已知维生素D受体基因存在变异,而这些变异可能影响维生素D作用。本文拟就维生素D及其受体基因变异与动脉硬化相关心血管疾病关系进行综述。

  • 标签: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 简介: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及医疗管理水平提高,原发性肿瘤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随着生存期延长,临床治疗中转移骨病(metastaticbonedisease,MBD)患者增加。脊柱是MBD常见受累区域。约有28%肿瘤患者会出现脊柱转移,其中10%~20%会进展为转移脊髓压迫(metastaticspinalcordcompression,MSCC)。

  • 标签: 脊椎肿瘤 肿瘤转移 预后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探索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9(-1263A/G)多态与中国汉族男性士兵训练下腰痛及疼痛程度相关。方法于某步兵团某装甲团分别选取247名245名中国男性汉族士兵,按诊断标准分为下腰痛组对照组,对下腰痛组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抽取全部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提取白细胞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扩增,DNA测序仪检测Caspase-9(-1263A/G)位点基因型,分析该位点与训练下腰痛是否存在相关。结果在步兵群体中,下腰痛组AA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GG基因型分布频率要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装甲兵群体中,AA基因型在下腰痛组中分布频率同样低于对照组,GG基因型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9(-1263A/G)位点与下腰痛士兵VAS评分相关分析表明,携带GG基因型装甲兵患者VAS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腰痛更为严重,但在步兵群体中不存在这种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spase-9(-1263A/G)多态与中国汉族步兵装甲兵训练下腰痛相关,并且与装甲兵下腰痛患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

  • 标签: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腰痛 统计学
  • 简介: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TLIF)与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open-TLIF)治疗椎间盘源腰痛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经TLIF治疗58例单节段椎间盘源腰痛患者纳入研究,其中mini-TLIF组28例,open-TLIF组30例。评价两组围手术指标、椎旁肌损伤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mini-TLIF组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返回工作时间、术后3d肌酸激酶显著优于openTLIF组,但手术时间、透视时间较长(P〈0.05)。术后1年随访时,open-TLIF组椎旁肌表面肌电图平均放电幅度频率显著低于mini-TLIF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年两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年及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TLIF治疗单节段椎间盘源腰痛具有与开放手术相似的近期疗效,但微创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椎旁肌损伤轻,早期效果更为满意。

  • 标签: 微创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椎间盘源性腰痛
  • 简介:目的探讨突出物影像区域定位与术后临床疗效相关。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行椎间盘摘除术患者资料,利用腰椎MRI或CT,按照"胡有谷区域定位法"对突出物进行影像区域定位描述,通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进行随访评价。结果随访评价了2006年1月~2010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患者215例(229个节段),其中男142例,女73例,随访12~126个月,平均30.2个月。对患者发病时及末次随访时功能状态进行评价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本组病例在随访时功能状态有明显改善。根据ODI、JOA、VAS改善率,采用方差检验统计分析,发现横断位分区对预后存在影响;突出物处于横断位3区时,JOA改善率较其余区域低;余因素影响不明显。结论腰椎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盘摘除术患者,在影像区域定位中,横断位分区对预后存在影响。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放射摄影术 统计学
  • 简介:目的探讨青少年急性创伤髌骨外侧脱位后内侧髌股韧带(medialpatellofemoralligament,MPFL)损伤MRI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符合入选条件42例青少年急性创伤髌骨脱位患者临床资料及MRI影像资料,对内侧髌股韧带损伤发生率、损伤程度、损伤部位等情况进行评估并统计分析。结果MRI检查结果显示,42例青少年急性创伤髌骨脱位后MPFL损伤发生率为92.86%(39/42),其中Ⅰ度损伤为7例(17.95%),IT度损伤为22例(56.41%),11I度损伤10例(25.64%);青少年急性髌骨脱位后MPFL损伤部位发生在股骨侧有13例(30.95%),髌骨侧有20例(47.62%),韧带体部损伤有4例(9.52%),联合损伤有5例(11.91%)。结论青少年急性创伤髌骨脱位后MPFL损伤发生率较高,其中MPFL损伤以Ⅱ度损伤最常见,其次为Ⅲ度损伤Ⅰ度损伤;MPFL损伤部位以髌骨侧最常见,其次为股骨侧。

  • 标签: 髌骨脱位 内侧髌股韧带 青少年 创伤
  • 简介:微囊泡(microvesicles,MVs)是机体细胞在生理病理状态下释放直径在30-1000nm之间微小囊泡[1]。1967年,Wolf在血液系统中发现并首次报道了MVs,当时仅被看作细胞活化或损伤标志物。近年来,随着研究深入,MVs损伤修复功能逐渐引起了人们重视。

  • 标签: 关节软骨损伤 间充质 外切体 机体细胞 微囊 细胞源性
  • 简介: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一种新型硅酸盐可吸收骨水泥生物相容、生物降解成骨特性。方法选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在双侧股骨髁部钻取直径5mm、高10mm圆柱形骨缺损,分别置入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phosphatecements,CPC,对照组)磷酸钙-硅酸三钙复合骨水泥(calciumphosphatecements-calciumsilicate,CPC-CS,材料组),术后4、8、12周分别处死8只动物,行X线检查HE染色观察材料在体内降解新骨形成情况。结果4周时材料组对照组材料无降解,HE染色观察材料-骨组织之间均形成纤维层,8周时材料组材料降解变软,对照组材料降解不明显,对照组材料组材料-骨之间纤维组织逐渐被新骨取代,材料组材料-骨之间结合面积明显较大,有较多新生骨;12周时,材料组材料降解明显,内部明显发生碎裂,有新生骨长入,对照组材料仅部分降解,对照组材料降解率为32.4%,材料组为45.4%,材料组降解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磷酸钙-硅酸三钙复合骨水泥具备单纯磷酸钙类似的生物相容,并且在力学强度、表面成骨活性降解方面有一定改善,通过进一步优化有可能成为一种具有很好应用前景新型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

  • 标签: 骨水泥 磷酸钙 硅酸三钙 动物实验
  • 简介:随着国际交流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优秀稿件投往海外,为了更好地帮助中国骨科医生阅读外文文献,将最新学术成果与国内同道一起分享,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刊登介绍一些最新外文文献,使中国骨科医生从中受益并及时了解国外骨科动态,敬请关注。

  • 标签: 抗原表位 交叉韧带断裂 关节液 探索性分析 骨科医生 ARGS
  • 简介: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戊糖素水平与骨转换指标之间相关以了解戊糖素对骨代谢影响。方法190例绝经后女性及>60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于空腹状态下抽取空腹静脉血液查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HbA1C)、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钙素(OC)及戊糖素水平,分析戊糖素与肝肾功能及骨转换指标之间相关。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提示戊糖素与糖尿病病程、HbA1c、β-CTX水平相关(r=0.492、0.158-0.156,P均<0.05),而与PINP及OC之间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6460.7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戊糖素水平与糖尿病病程、HbA1C相关(P均<0.05),而与β-CTX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199)。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戊糖素水平与骨转换指标PINP、β-CTX及OC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戊糖素 骨转换指标
  • 简介:目的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评价其安全有效。方法2007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18例25椎严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应用国产球囊行PKP手术。其中男性6例9椎,女性12例16椎;年龄65~88岁,平均73.4岁;压缩椎体分布:T10椎体1椎,T11椎体5椎,T12椎体9椎,L1椎体7椎,L2椎体3椎。观察手术前后椎体前缘、中线及后缘高度变化,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疼痛功能改善情况,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均采用单侧穿刺。本组患者术后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观察:术后椎体前缘中线高度恢复明显(P〈0.05)。骨水泥充填满意。本组有5例6椎出现椎体前缘渗漏,4例4椎出现椎间隙少量渗漏,1例1椎出现椎旁少量渗漏,1例1椎椎前及椎间隙渗漏,无临床症状。结论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其有良好临床疗效安全

  • 标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青少年脊柱侧凸最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8年4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11例青少年脊柱侧凸病例临床资料,11例患者均采用后路选择双侧交替置钉或椎板钩、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术进行手术治疗,对术前、术后脊柱侧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Cobb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侧凸Cobb角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58.36°±14.34°、23.27°±8.47°及28.82°±12.34°,侧凸Cobb角术前与术后及末次随访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椎后凸、腰椎前凸Cobb角术前与术后、术前与末次随访、术后与末次随访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后路选择双侧交替置钉、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安全、经济,适合于普通医院开展。

  • 标签: 青少年 脊柱侧凸 内固定器 截骨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腰骶椎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定位器研发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腰椎骨折、腰椎结核患者共5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28.9~65.3岁,平均37.1岁;腰椎骨折35例,腰椎结核15例。入院后给予骨科常规检查,心、脑、肺、肝、肾功能正常,无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疾病,经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采用我科自行研制腰骶椎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定位器,并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结果术前定位时间为(3.25±1.75)min,平均定位次数为1.26次,准确率为98.7%。术中定位时间为(5.46±1.54)min,定位次数为2.58次,准确率为98.8%。随访期间均定期采集患者腰骶椎正侧位X线片CT片等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自行研制腰骶椎框架式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定位器及定位方法能够简化手术操作,具有小巧精致、方便消毒、放置稳定性好、定位准确高、定位时间短、透视次数少、医护人员及患者接受X线射线暴露量低等优点,为微创脊柱外科提供了一种体外定位工具,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自行研制 腰骶椎手术 定位器 临床应用 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评价金天格胶囊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市西城区平安医院精神科病房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患骨量减少或者骨质疏松患者共5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4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口服碳酸钙治疗,观察组口服金天格胶囊治疗。24w后,通过调查患者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痿弱等临床症状、观察治疗前后其生化指标骨密度变化。结果治疗24w后,患者腰背疼痛,腰膝酸软等临床情况均有所恢复(P<0.01);两组患者血钙值及骨密度值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自身对照差异有显著(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金天格胶囊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骨质疏松症治疗有一定效果,同时可以缓解腰膝酸软,腰腿疼痛,下肢痿弱,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金天格胶囊 中医中药 精神分裂症 骨质疏松 骨量减少
  • 简介:目的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大鼠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在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中迁移分化情况。方法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培养BMSCs,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共30只大鼠。于造模1周后进行干预,随机选取造模成功24只大鼠并随机分为脊髓损伤组、假移植组(生理盐水注射)细胞移植组(BMSCs注射),每组8只。于移植前、移植后7d、14d、21d、28d、35d及42d进行BBB(Basso,Beattie&Bresnahanlocomotorratingscale)评分。HE染色、免疫荧光观察脊髓损伤组织修复BMSCs迁移分化情况。结果从第14天始,细胞移植组大鼠BBB评分较脊髓损伤组假移植组大鼠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细胞移植组大鼠脊髓结构相对完整,液化囊泡区缩小,炎细胞减少。免疫荧光显示BMSCs聚集于脊髓损伤处,且能分化为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前体细胞。结论BMSCs能向脊髓损伤部位迁移聚集,并分化为相应神经细胞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 标签: 大鼠 绿色荧光蛋白质类 骨髓 间质干细胞 脊髓损伤 细胞运动
  • 简介:中国老年学老年医学学会(原中国老年学学会)于2015年2月10日在北京召开五届五次分支机构工作会议,学会主委刘忠厚、总干事郭亦超、副总干事张智海及办公室主任马晓骥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医学学会 分支机构 老年学 会议 中国 办公室主任
  • 简介:目的探讨继发于Arnold-Chiari畸形脊髓空洞(Arnold-Chiarimalformation-associatedsyringomyelia,ACMS)与特发性脊髓空洞(idiopathicsyringomyelia,IS)之间影像学特征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06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并符合入选标准132例(男70例,女62例)ACMS患儿及46例(男24例,女22例)IS患儿进行回顾分析。在全脊髓MRI图像上评估2组患儿空洞形态学特征,包括空洞与脊髓最大比值、空洞长度、空洞位置及形态。结果ACMS组空洞与脊髓最大比值为0.61±0.18,空洞长度为9.01±4.88(2~20)个节段,均显著大于IS组(0.43±0.14,4.09±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MS组中82.57%空洞累及颈胸段,而IS组中50.00%空洞仅累及颈段。ACMS组中43.94%为膨胀型,而IS组中78.26%为局限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IS相比,ACMS空洞与脊髓最大比值更大,累及节段更长。

  • 标签: 青少年 脊髓空洞症 ARNOLD-CHIARI畸形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分析下腰椎骨折损伤特点,探讨改良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thoracolumbarinjuryclassificationandseverityscore,TLICS)系统指导下腰椎骨折治疗可行。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下腰椎骨折病例资料89例,按AO分型:A3.1型22例,A3.2型22例,A3.3型31例,B2.3型6例,C1.3型8例。用改良TLICS系统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确定治疗方案。对比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影像结果,观察植骨融合情况以及内固定是否存在弯曲、松动或断裂现象。采用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手术病例切口无感染。随访12~60个月,平均29.2个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现象。在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及椎管占位恢复方面,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末次随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患者植骨融合良好,脊髓神经功能有Ⅰ~Ⅱ级恢复。结论由于下腰椎具有完全不同损伤特点,应根据损伤类型程度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改良TLICS系统是指导下腰椎骨折治疗较好方法。

  • 标签: 腰椎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减压术 外科 骨移植
  • 简介:破骨细胞为人体主要骨吸收细胞,对骨骼发育及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破骨细胞异常活化对多种溶骨性疾病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明确破骨细胞分化机制,可为多种骨代谢性疾病提供新治疗策略及药物靶点。大量实验对破骨细胞分化机制进行了研究,并确认有一些基因为破骨细胞分化形成所必需,这些基因缺失或突变将导致破骨细胞形成障碍,进而引起骨质硬化;并且由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M-CSF)、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ActivatorforNuclearFactor-κBLigand,RANKL)及免疫受体酪氨酸激活基序(immunoreceptortyrosine-basedactivationmotif,ITAM)介导3条重要信号通路参与其分化过程,3条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形成,但RANKL如何激活ITAM信号通路,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破骨细胞分化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破骨细胞 骨吸收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