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单侧声带麻痹的传统治疗方法虽然能改善发音,然而这种声音缺乏音调、音量的调节功能。双侧声带麻痹通过各种声门扩大术虽然能改善呼吸困难,但不能兼顾发音及呼吸功能。因此,从理论上讲,重建喉肌的神经再支配,恢复声带的运动功能是治疗喉返神经损伤最理想的方法。自从1909年Horsley首次报道1例颈枪伤致左侧喉返神经麻痹患者行喉返神经端端吻合成功以来,喉神经手术的历史已有一百年,由于喉返神经中有内收及外展两种纤维,直接缝合不能避免这两种纤维的错向生长,故先后出现了各种喉神经移植术的方案及术式。能用于神经再支配手术实验研究的神经有喉返神经本身、膈神经、舌下神经、颈袢(舌下神经袢)、迷走神经喉返束、副神经等,但只有前4种神经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声带麻痹 喉返神经 神经再生 吻合术 外科
  • 简介: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spiralganglioncell,SGC)是听觉信息传入的初级神经元,具有整合和传递毛细胞接收到的声音信息的功能。SGC凋亡过程的激活不可逆,与细胞内基因、蛋白和传导途径相关。衰老、耳毒性药物、噪声、缺氧等损伤因素均可导致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凋亡,由于哺乳动物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缺乏再生能力,导致耳聋发生,抑制其凋亡和促进再生对耳聋的治疗将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对螺旋神经节细胞的损伤机制、阻止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凋亡手段和促进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再生手段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螺旋神经节 凋亡 再生
  • 简介:位于感觉上皮外的大上皮嵴细胞经诱导能产生大量异位毛细胞,这是毛细胞再生的一条新的途径,将来也许有助于感音神经性聋的治疗.本文概述了大上皮嵴中异位毛细胞的产生及其分子水平机制,最后介绍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将来的发展趋势.

  • 标签: 上皮嵴 分化再生 哺乳类耳蜗
  • 简介:目的观察高强度脉冲噪声暴露后豚鼠听功能及耳蜗结构的变化,探讨用于毛细胞再生研究的噪声性聋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健康成年白色红目豚鼠50只,雌雄不限,体重250~300g。随机分成2组,正常对照组10只,噪声暴露组40只。给予脉冲噪声(压力峰值为175.0dBSPL,脉宽0.25ms,间隔时间20秒)连续暴露200次。于噪声暴露前及暴露后1周、4周、8周检测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ABR),毛细胞计数及耳蜗铺片免疫组化观察耳蜗结构变化。结果高强度脉冲噪声暴露后1周,40只豚鼠中有21只(52.5%)双耳各频率ABR阈值≥95dBSPL。继续观察至噪声暴露后4周及8剧,ABR阈值没有恢复,1周、4周、8周各频率ABR阈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毛细胞计数结果显示,噪声暴露敛极重度聋后1周,内毛细胞平均缺失率为91.4%,外毛细胞平均缺失率为97.2%。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显示,噪声暴露致聋后1周,内、外毛细胞胞核大部分缺失,内毛细胞内侧及外毛细胞外侧的支持细胞的胞核存存。结论高强度脉冲噪声暴露可造成豚鼠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耳蜗毛细胞广泛缺失且无法内行恢复,而支持细胞夫部分仔留,是进行毛细胞再生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 标签: 脉冲噪声 豚鼠 耳蜗 毛细胞 ABR
  • 简介:(本刊讯)为保障各类人工耳蜗救助项目顺利实施,切实减轻贫困儿童手术前需购买助听器进行适应性训练的负担,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通过中国听障儿童服务网(http://www.hearingkids.org.Cn/)面向全国开通助听器免费借用服务。具体网址:http://bbs.hearingkids.org.cn/borrowhearingaid/applyhelp.php。

  • 标签: 听障儿童 服务网 助听器 中国 免费 聋儿康复研究中心
  • 简介:(本刊讯)为保障各类人工耳蜗救助项目顺利实施,切实减轻贫困儿童手术前需购买助听器进行适应性训练的负担,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通过中国听障儿童服务网(http://www.hearingkids.org.cn/)面向全国开通助听器免费借用服务

  • 标签: 听障儿童 服务网 助听器 中国 免费 聋儿康复研究中心
  • 简介:通过无障碍数字化资源促进聋生有效学习是聋教育工作者的美好愿景。本研究针对聋生学习特点,分析“三语”网络影视资源促进聋生学习的优势,进行《聋人手语900句》网络影视资源的设计开发,以满足聋生“使用机会”和“对能力的扩展”的要求。

  • 标签: 影视资源 聋生 资源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应用12582120医疗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做好城镇社区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就医指导、远程及疑难病会诊,并实施效果评价。方法通过电话、短信、广播、报纸、电视等形式为咨询者提供咨询、远程指导和疑难病会诊。结果34500人次通过医疗信息服务平台不同形式的健康咨询、就医指导和预约挂号,使医院门诊就医患者平均月增长14.49%,预约挂号月增长39.15%,由于开通远程会诊,部分患者选择当地医院和协作医院就医。结论有效应用医疗信息服务平台,是方便患者咨询、就医,提高基层医疗质

  • 标签: 医疗信息服务平台 医疗咨询 应用 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搭桥手术后优质护理服务及注意事项。方法以本院48例心脏搭桥手术病患为样本,进行了优质护理服务,分析优质护理对病患的康复的影响,观察护理效果。结果优质护理服务能在心理方面减轻病患精神负担,在生理方面能使病患受到专业、周到、细致的服务,缩短康复期时间。促进护士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护理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结论心脏搭桥手术后优质护理活动实施对提高护理质量,提升科室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促进科室护理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心脏搭桥手术 优质护理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在“互联网+医疗”信息平台得到充分利用的时代,探讨如何在管理上找痛点,打造完美健康服务。通过构建医疗信息平台,以电话、短信、远程会诊等方式,加强信息化建设,让医疗团队提供健康信息的连续性整合服务。通过几点改进,回访33000万人次咨询患者,失访632人次,不满意率10.7%,满意率89.3%。

  • 标签: 医疗信息平台 再造 健康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动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至今实施感动服务以来,通过对手术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获取满意度相关数据。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实行感动服务,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感动服务 满意度
  • 简介:目的调查江苏南通地区遗传性耳聋病因流行病学情况。方法调查南通各市县五个聋哑学校202名学生,利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和Prev—DAF药物性耳聋基因诊断试剂盒筛查患者GJB2235delC突变和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突变。结果195例非综合征耳聋患儿中31例(15.9%)为GJB2235delC纯合突变,21例(10.8%)为GJB2235delC杂合突变,5例(2.6%)存在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点突变,在分子水平能够明确诊断者占2913%。结论南通地区遗传性耳聋发病率较高,尤其是GJB2235delC突变,突变率(26%)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此结果突出了本地区耳聋基因诊断的重要作用,利用耳聋基因检测技术,在人群中(包括重点人群和普通人群)进行生育前耳聋基因筛查,是达到减少聋儿出生的重要途径。

  • 标签: 耳聋 GJB2基因 线粒体DNA 基因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我院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探讨优质护理服务队骨折病人骨折愈合以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10例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各105例患者,对比组患者通过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对比组患者的基础上,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效果以及功能恢复效果。结果实验组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94.28%。对比组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88.57%,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总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骨折愈合能力以及功能恢复能力,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传统护理 护理效果比较
  • 简介:WHO2001年估计全球至少2.5亿人有致残性听力损害,发展中国家的数量约为发达国家的2倍。全世界助听器的产量不足全球所需的1/10,其中75%销往北美和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占了余下25%的一半以上:发展中国家的助听器不仅量少而且服务昂贵。因此,WHO在1998年“发展中国家助听器服务——需要和技术评估研讨会”和1999年成立的助听器工作组努力工作的基础上,2001年发布了《发展中国家助听器及其服务指南》第1版(英文),2004年发布第2版(英文和中文)。

  • 标签: 聋(Deafness) 助听器(Hearing Aids) 指南(Guidebooks[Publication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心肌梗死常规护理及相关知识教育;另外,试验组出院后单独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出院前和出院干预6个月后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出院前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护理延伸服务能够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延伸服务 急性心肌梗死 自我护理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