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心脏直视下行二尖瓣膜置换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及术前危险因素与术后转律的关系分析。方法对49例患有二尖瓣膜疾病合并房颤的患者,进行二尖瓣膜置换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术后常规应用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分析双极射频消融的可行性及疗效;依照术后随访的患者是否转为窦性心律分为转律组和房颤组,应用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结果术后1年随访39例,其中30例转复为窦性心律,转复率76.92%。左心房内径大小、房颤的病程长短、心电图的f波振幅高低是消融术后影响房颤转复律的危险因素。结论二尖置换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左房内径小、房颤病程短、心电图f波振幅高的患者往往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二尖瓣置换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rem自护理论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后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于我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对对照组患者采用骨科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骨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Orem自护理论,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Orem自护理论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Harris髋关节评分,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Orem自护理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 简介:摘要腔内注射尖吻蝮蛇血凝酶(HCA)对术后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单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5例。试验组于手术末期关节腔闭合后,将HCA2ku溶于生理盐水40ml中注射入关节腔内。对照组仅使用生理盐水40ml,观察并记录术后24h内引流量、输血量、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结果试验组术后24h内引流量、输血量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及各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后关节腔内注射尖吻蝮蛇血凝酶能减少术后24h内出血量、输血量,对血小板及凝血指标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血凝酶 凝血功能 人工髋关节置换
  • 简介:头颈肿瘤外科治疗的首要目的是彻底切除肿瘤以达到根治的效果。因此,在肿瘤切除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各个方向切除足够的安全界。过去由于缺少理想修复手段,手术者首先要保证伤口能够关闭,但切除边界可能不够导致肿瘤复发。因此,手术医师只有在明确手术缺损能够被妥善修复的情况下,才能按照根治的需要进行病变切除。经过20多年发展的游离组织移植技术,为头颈外科医师做到足够、适当的切除肿瘤提供了保证。

  • 标签: 游离组织瓣移植 头颈肿瘤 外科治疗 肿瘤切除 肿瘤复发 手术缺损
  • 简介:目的观察对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胆脂瘤或骨疡型)患者行耳后肌骨膜填塞乳突腔、耳甲腔成形、WullsteinⅢ型鼓室成形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耳后切口对37例(37耳)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胆脂瘤或骨疡型)病人施行耳后肌骨膜填塞乳突腔及耳甲腔成形和Ⅲ型鼓室成形.结果术后听力平均提高16dB,26耳平均听力达35.8dB,9耳平均听力达25dB.跟踪随访2-4年,腔均上皮化好,外耳道无痂皮堆积.26例鼓膜形态完全正常,5例鼓膜疤痕内陷,3例鼓膜穿孔但干耳,干耳率91.9%(34/37);3耳仍有间断性流脓,经再次手术干耳,2例胆脂瘤复发,复发率5.4%(2/37).干耳时间在5-9周,平均6.5周.结论耳后肌骨膜填塞乳突腔、耳甲腔成形并WullsteinⅢ型鼓室成形能使腔迅速上皮化、易干耳,术后听力提高.

  • 标签: 骨膜瓣 填塞 乳突腔 鼓室成形术 上皮化 中耳乳突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引流中应用气体置换的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对颅内压变化、所用气体的安全性检测,术后并发症及气体与残余血肿吸收时长的因素的比较分析,评价微创引流中气体置换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安全性。结果30例采用微创术中气体置换方法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无张力性气颅、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发生,残余血肿吸收时长明显缩短,无复发病例。结论微创引流中应用气体置换的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安全、简便,经济等诸多优点。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气体置换 安全性 评价
  • 简介:自从1984年Song等报道游离股前外侧皮的解剖以来,游离股前外侧皮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1997年Kimata等埘首先报道了其在头颈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截止到2008年2月,已有大量应用该皮修复头颈部缺损的报道。股前外侧皮具有提供的皮肤和软组织量大(最大可达20cm×25cm),可携带肌肉,可塑性强(可修成5mm薄),供区畸形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在很多头颈部的修复中有取代前臂皮的趋势。我科自2002年开展游离股前外侧皮修复头颈部缺损,迄今已经有20余例,现对皮制作中的教学体会加以总结,供同道参考。

  • 标签: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 教学研究 制作 头颈部缺损 修复重建 皮瓣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搭桥手术后优质护理服务及注意事项。方法以本院48例心脏搭桥手术病患为样本,进行了优质护理服务,分析优质护理对病患的康复的影响,观察护理效果。结果优质护理服务能在心理方面减轻病患精神负担,在生理方面能使病患受到专业、周到、细致的服务,缩短康复期时间。促进护士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护理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结论心脏搭桥手术后优质护理活动实施对提高护理质量,提升科室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促进科室护理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心脏搭桥手术 优质护理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针对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反应,进行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满足患者心理需求,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 标签: 心脏手术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侧微技术结合NBI在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28例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患者术前进行NBI内镜检查,并采用显微镜下内侧微技术手术切除病变,于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进行嗓音声学分析,并进行研究比较。结果术后1周,病例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和谐噪比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病例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和谐噪比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内侧微技术结合NBI可以在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尽可能不损伤或少损伤正常组织,保持了声带的正常组织结构,是患者术后发音功能恢复正常的有力保障。

  • 标签: 内侧微瓣技术 NBI 喉显微外科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前臂桡动脉游离皮切取的新方法。方法应用这种方法治24例口腔内中小面积的软组织缺损。切取长窄形前臂桡动脉游离皮。所有皮供区除1例行植皮外均行一期缝合。结果所有皮全部成活,术后没有发生血管危象。结论对于中小面积的组织缺损,长窄形前臂桡动脉游离皮,由于降低了对供区功能和外观的影响,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 标签: 前臂 桡动脉 游离皮瓣
  • 简介:咽鼓管球囊扩张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类疾病手术方法。它主要针对咽鼓管软骨部进行扩张,具有创伤小,易于操作,有效率高且无严重并发症等特点,正在国内外广泛开展,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咽鼓管球囊扩张的工作原理、手术方法、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 标签: 球囊 咽鼓管 手术
  • 简介:对于慢性咽鼓管功能障碍(Eustachiantubedysfunction,ETD)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经咽鼓管咽口的咽鼓管球囊扩张(balloondilationeustachiantuboplasty,BET)目前已成为治疗阻塞性ETD的新技术。目前的资料显示BET应用简单可行、安全,已使很多患者受益。BET的作用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今后应开展多中心的研究,统一手适应证及疗效评估的标准,建立随机对照,并进行长期观察,才能较为全面的评价BET对ETD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咽鼓管 球囊扩张
  • 简介:目的探讨枕部皮下肌组织在开放式乳突根治中的应用价值及操作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1月间北京协和医院完成的29例(29耳)开放式乳突根治并枕部皮下肌组织填塞乳突腔的患者资料。结果术后随访12-34月。术后乳突腔干耳率为100%,手术后腔无分泌物流出的时间为术后21-56d,平均33.5d。区上皮化的时间为术后35-98d,平均61.7d。自洁功能好,无需清理耳道痂皮。结论在开放式乳突根治中,应用枕部皮下肌组织进行乳突腔填塞可以获得良好的干耳效果。

  • 标签: 中耳 乳突 耳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资料。结果小骨窗血肿清除共16例,死亡2例,传统大骨血肿清除20例,死亡6例。按术后6个月随访,30~59ml组小骨窗血肿清除效果优于血肿清除去骨减压,>60ml组血肿清除去骨减压效果优于小骨窗血肿清除。结论基底节出血手术方式,视具体情况对待,传统大骨与小骨窗开颅各有优缺点。

  • 标签: 基底节区脑出血 传统大骨瓣与小骨窗开颅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