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鼻窦骨化纤维瘤的CT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鼻窦骨化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对比CT表现及术后病理诊断。结果鼻窦骨化纤维瘤的CT表现为鼻窦内单发类圆形或不规则性高密度肿块,部分区域可见低密度影,其周边出现完整骨性包壳,呈膨胀性生长,周边组织受压变形但分界清楚。8例均诊断为鼻窦骨化纤维瘤,与术后病理相符。结论鼻窦内圆形或类圆形高密度影,密度均匀或不均匀,部分区域内见低密度影,表面为厚薄不均的骨壳,界限清楚,为骨化纤维瘤的CT表现特点。

  • 标签: 鼻窦 纤维瘤 骨化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24例儿童纤维素性支气管炎患者,对其进行有效地护理,观察患儿护理后的血常规值及生理体征。结果24例患儿在经过护理后,血常规值及生理体征均下降到正常水平。结论有效的护理能够改善纤维素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各项血常规值及生理体征指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儿童 纤维素性支气管炎 护理
  • 简介:纤维异常增殖症是一种起源于纤维组织的具有自限性的骨肿瘤。它主要发生在四肢、软骨、颅面骨和骨盆,很少发生在颞骨。治疗上需综合患者的主观症状、功能重建、并发症的预防、美容和其他因素。如无症状,我们可观察病情,若出现临床症状,则首先考虑手术治疗。

  • 标签: 颞骨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中耳胆脂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色素性隆突性纤维肉瘤病人行手术切除并游离植皮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针对该个案病例给予术前心理疏导、评估及准备,术后给予术后专科护理、VSD引流技术护理、血栓预防及功能康复指导。结果该案移植皮片全部成活,无感染,随访3个月,无复发,外形满意,患肢功能恢复正常。结论科学严谨规范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手术顺利完成,增加移植皮肤成活几率,促进术后肢体功能康复,极大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色素性隆突性纤维色肉瘤 植皮 VSD引流技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肺纤维化疗效。方法分析我院39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肠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综合治疗组与血液灌流组肺纤维化指标。结果结肠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综合治疗组有效率优于血液灌流组,结肠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综合治疗组血清中TNF-α、TGF-β1和MMP-9明显低于血液灌流组(P<0.05);治疗后期肺活量测定结果显著优于血液灌流组(P<0.05);肺HRCT评分显著低于血液灌流组(P<0.05)。结论结肠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综合治疗法对延缓肺纤维化、降低肺纤维化发生率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百草枯 血液灌流 结肠透析 肺纤维化
  • 简介: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外伤性鼓膜穿孔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用浸湿bFGF的压薄无菌棉片贴补,并每日两次用bFGF喷耳;对照组22例仅用贴补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鼓膜穿孔愈合率为98.3%,平均愈合时间为10.6天;对照组鼓膜穿孔愈合率为63.6%,平均愈合时间为22.2天。结论bFGF浸湿棉片贴补加喷耳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可促进穿孔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 标签: 鼓膜穿孔 外伤性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不饱和脂肪酸10-羟基-2-癸烯酸又名蜂王酸(10-HDA),是蜂王浆的主要成分,由于其具有抗肿瘤、抗菌活性和刺激胶原蛋白产生的作用,吸引了世界各地对10-HDA药理特性的研究。然而,10-HDA对紫外线(UVB)诱导的皮肤光老化影响却罕有报道。本研究通过测量I型前胶原蛋白(PI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变化,检测10-HDA对UVB诱导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光老化的影响。结果10-HAD使I型前胶原蛋白和TGF-β1含量增加,但是金属蛋白酶-1的水平并没有改变。因此,10-HDA可能是通过增强胶原蛋白的合成而对UVB诱导的皮肤光老化进行保护。

  • 标签: 10-HAD MMP-1 光老化 I型前胶原蛋白 TGF-&beta 1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玻璃纤维加树脂桩核、铸造金属桩核、二氧化锆全锆桩在修复上颌前磨牙残冠残根中的临床疗效及对比分析。方法收集201例(228颗牙)上颌前磨牙残冠残根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个人意愿分为三组,纤维桩核组、铸造金属桩核组、二氧化锆桩核组,分别进行根管治疗、预备、桩核制作与粘固、全冠修复。结果三组成功率有明显差异(P<0.05)

  • 标签: 上颌前磨牙 玻璃纤维加树脂桩核 铸造金属桩核 二氧化锆全锆桩核
  • 简介:鼻腔是呼吸系统的门户,具有通气、加温加湿、清洁过滤、免疫防御和嗅觉等重要的生理功能。同时通过调节鼻周期通气变化提供睡眠状态下适宜的呼吸阻力,实现人体呼吸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在深入研究鼻腔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可以更清楚的认识到鼻腔通气功能障碍在上呼吸道

  • 标签: 鼻腔通气功能 扩容技术 上气道阻塞 呼吸系统 生理功能 中鼻甲
  • 简介:2008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批准成立了我国首家防聋合作中心,这将揭开我国防聋治聋的新篇章。随着经济发展,通过政府主导、专业人士努力和大众的支持,我国2780万的听障残疾人将更加受惠。现在我国许多省市开始实施政府免费人工耳蜗或饼口助听器政策,结合每年都在增长的慈善捐赠,将使得我国真正的“聋哑群体”越来越小。“聋而不哑”且完全融入主流社会将成为听障残疾人的主要趋势,而能够帮助他们的设备无疑是日益发展的人工助听技术。人工助听技术是随着高科技发展和临床听力学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

  • 标签: 聋(Deafness) 助听器(Hearing Aids)
  • 简介:近年来,听力学家、听觉科学家、神经生物学家、助听器工程师和听力康复专家等通过充分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人类的聆听活动其实是学习的能动过程,即使遭受创伤后,人类的听觉系统仍然具有自我恢复和矫正的能力。因此,研发能帮助患者"学习"声音的助听设备是目前助听器领域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

  • 标签: 互动助听器 前沿技术方向 助听器康复
  • 简介:骨导听觉技术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与之相关的骨导听觉机制、骨导听力检测、骨导听觉刺激等相关产品问题引起临床医生关注。本文就上述内容予以简述并提出:鉴于骨导听觉机制复杂,数值模型可能是一种可行研究方法;骨导听觉诱发电位反应阈值检测临床价值高,评判测试结果时需参考测试条件;全植入式骨导听觉刺激装置满足临床需求。

  • 标签: 骨导 听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拔牙技术和传统拔牙技术拔除残根、残冠、折裂牙等复杂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一组采用微创拔牙技术(315例),另一组采用传统拔牙技术(315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畏惧症发生率、牙槽窝不完整率、断根率、牙龈撕裂率及术后出血、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及干槽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6.10±2.23)min]比传统组[(24.30±3.02)min]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中惧症发生率、牙槽窝不完整率、断根率、牙龈撕裂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疼痛、肿胀、张口受限、干槽症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微创拔牙技术拔除残根、残冠、折裂牙等复杂牙,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患者的恐惧,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拔牙技术

  • 标签: 微创技术 复杂牙 拔牙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手术方法。方法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为45例46耳慢性中耳炎,胆脂瘤性中耳炎及中耳炎后遗症患者经耳内切口,在清除病灶的同时采用自体外耳道一乳突骨膜,骨质修补鼓膜,重建上鼓室盾板,外耳道后壁,听骨链,术后随访达12—36个月,以最后一次随访听力记录为统计数据,统计分析用配对t检验。结果46耳术后AC,BC和ABG术前术后差值(dBHL)为22.74±12.45,6.16±5.07和17.87±7.14,经配对t检验,P均〈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43耳(93.5%)获得形态正常外耳道,鼓膜及含气的中耳腔,1耳外耳道存在过敏湿疹溢液,1耳大胆脂瘤伴中耳积液,鼓膜置管,持续有分泌物,给予再次手术后听力改善满意。结论慢性中耳炎术中行耳内切口采用自体外耳道一乳突骨膜骨质修补鼓膜,重建上鼓室盾板,外耳道后壁,听骨链,能达到彻底清除病灶,提高听力的目的,自体移植材料成活率高,痛苦少,经济且无碍美容。

  • 标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鼓室成形术 手术操作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听力学的迅速发展.听力检测技术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每一项新的听力检测技术的发明,都为准确诊断听力障碍带来惊喜。听力检测技术已成为耳鼻咽喉科、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不可缺少的诊断手段.其临床和科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标签: 检测技术 听力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 耳鼻咽喉科 听力障碍 神经内科
  • 简介:认识内耳发育需要知道基因表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模式和基因产物的功能.在过去十年中听力的研究非常得益于人类和鼠的基因研究.不同的策略已被用来识别内耳中表达的不同基因:包括CochleacDNAlibrary;序列分析小鼠耳蜗候选基因RT-PCR技术;从内耳起源组织细胞微阵列分析;基因敲除技术等.

  • 标签: 内耳发育 基因敲除 技术研究
  • 简介: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数字助听器问世以来,助听器在主要性能、外观和处理算法等方面有了更为广泛的选择空间。①与20年前初次问世的一次性助听器不同,现在的耳背式一次性助听器可以根据个体耳道情况定制耳模,提高了佩戴舒适性,选配时间大大缩短,选配当时即可取走助听器;价格低廉;患者更换助听器变得容易。但对于长期使用的患者,购买一次性助听器的花费并不见得比购置“永久性助听器”少:有限的矩阵并不能满足所有类型的听力损失患者;对于某些对于外观要求较高的患者,耳背式助听器并不能满足其需求。

  • 标签: 聋(Deafness) 助听器(Hearing A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