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数字化模型三维重叠技术,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牙齿位置变化,研究隐形矫治对前牙在不同移动方式下的压低效果。方法在隐形矫治成人患者中,选取需要进行压低的前牙101颗,按照牙位及牙齿内收情况进行分组。通过三维扫描获得患者治疗前及阶段治疗后的数字化模型,使用模型重叠技术分析前牙在不同移动方式下的压低效率。采用独立样本及配对样本的t检验对比组间差异及设计压低数据与实际压低数据之间有无差别。结果非内收时,隐形矫治器对牙齿的平均压低效率为46.9%,其中下颌侧切牙的压低效率最高(54.6%),上颌中切牙次之(50.9%),上颌尖牙的压低效率最低(28.8%),上颌侧切牙、下颌中切牙、下颌尖牙的压低效率分别为34.6%、48.1%、42.4%。内收配合压低时,牙齿的平均压低效率(-15.4%)差异显著(P<0.01),牙齿会出现伸长。结论隐形矫治压低前牙时应适当增加过矫治,尤其在同步内收时应增加压低量,以防止牙齿的伸长。

  • 标签: 无托槽矫治技术 模型重叠 牙齿压低 移动效率
  • 简介:目的:探索分析系带切除术后上颌中线间隙的关闭、顽固性及复发,无论是否进行后续的正畸治疗。材料方法:作为回顾性研究.本研究纳入了在2002年9月至2011年6月之间进行了C0:激光系带切除术的所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各项相关信息在手术当日及后续复查中均有记录.包括年龄、性别、上颔中线间隙大小、上颌尖牙萌出状态及是否进行正畸治疗。结果:在满足入选标准的59例患者中.31例(52.5%)进行了积极的正畸治疗,27例(458%)单纯进行了手术.1例患者正畸相关信息不全。在第一次复查时(2~12周).正畸患者中仅有4例牙间隙关闭.而非正畸患者中则没有看到间隙关闭。在第二次复查时(4~19个月).正畸患者中20例牙间隙关闭.而非正畸患者中的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02)。在长期随访中(21~121个月),只有4例患者中线间隙持续存在,而其中3例仍在进行正畸治疗。结论:对于上颌中线间隙伴随系带肥大的间隙关闭。系带切除术联合正畸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进行系带切除术。本研究证明了上颌中线间隙治疗中多学科联合的重要性.理想的治疗团队中应该包括全科医师、口腔外科医师、牙周科医师及正畸医师。

  • 标签: CO2 系带切除术 系带 激光 中线间隙:上颌间隙
  • 简介:由上颌后牙颊向错位而下颌后牙位置正常所形成的正锁,交互牵引法及附有双U形曲的改良唇弓活动矫治器各有其缺点。我们采用改良腭弓进行矫治,经临床10例观察,效果良好。一、材料与方法1、支抗牙的确定及改良腭弓的制作(附图)。在制作改良腭弓前,首先根据正锁?..

  • 标签: 正锁 矫治后 支抗牙 颊向错位 腭弓 变异
  • 简介:目的:研究Spee曲线高度与咀嚼效率的相关关系。方法:测量203名在校大学生的咀嚼效率和Spee曲线高度,将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Spee曲线高度在0到2mm范围内与咀嚼效率呈显著正相关,r=0.631,P〈0.01;Spee曲线高度在2到5mm范围内与咀嚼效率呈显著负相关,r=-0.759,P〈0.01。结论:当Spee曲线高度在2-2.5mm范围内时,咀嚼效率最大,过大或者过小的Spee曲线高度都有可能降低咀嚼效率

  • 标签: Spee曲线 咀嚼效率 牙合重建
  • 简介:目的:评价保丽净义齿清洁片杀菌活性.方法:选用国际标准株细菌,利用体外微生物培养,进行定量悬浮液试验.结果:义齿清洁片在40℃溶液、5分钟对血链球菌、粘性放线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核梭杆菌、非典型韦荣菌、白色念珠菌、变形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普雷沃氏菌属的中间普氏菌、绿脓杆菌、肺炎链球菌有99.9%的杀菌效果.结论:保丽净义齿清洁片体外对一些口腔常驻致病菌有明显抗菌作用.

  • 标签: 义齿清洁片 定量悬浮液试验 致病菌 口腔
  • 简介:总共55位患者采用了63个单个种植修复体。在二期手术时放置暂时树脂冠(n=25)或在永久冠戴入前利用愈合基台(n=38)使软组织恢复。用估测单个种植修复体周围邻间隙粘膜大小作为指数来评价冠戴入2年后龈乳头的大小。结果表明,利用暂时冠恢复软组织形态比单独用愈合基台要快一些,但是在行使功能2年后,单个种植修复体周围的龈乳头大小相同。而且,一年后种植体边缘骨缺失平均为0.9mm,二组之间没有发现存在差异。本文资料集中显示了在种植牙科中对于评估为改善牙龈美学效果而采取的不同的临床方法时需要更为科学的数据。

  • 标签: 牙种植 树脂冠 恢复 牙龈形态
  • 简介:目的帮助正畸患者改进口腔卫生。材料与方法接受固定矫治器治疗的30名正畸患者(年龄12~18岁,10名男性,20名女性)参与评价3种牙线Superfloss,Specialfloss及Satinfloss洁牙效果,其中Satinfloss与Megafloss牙线架一起使用。每名患者都依次使用各种牙线,每种使用4星期,最后还有4个星期不使用任何牙线作为对照。在每一个为期4周的使用周期前,将会教给他们新的牙线的使用方法。要求患者每天晚上都要使用牙线.之后再用Oral—BOrthoP-35牙刷及Elmex牙膏刷牙。每隔2周记录第一、四象限每一个牙齿(中切牙到第一磨牙)邻接面的2项指标:PBI(龈乳头出血指数)及改良QHI指数(Quigley&HeinIndex)。并且要求患者填写调查问卷。结果(1)尽管应用Satinfloss和Megafloss的时I可要比另外2种牙线短很多,但是3种牙线的清洁效率并没有显著差异;(2)超过66%的患者更愿意使用牙线架和Satinfloss。结论推荐正畸患者使用Megafloss牙线架结合Satinfloss牙线来进行牙齿邻间隙的清洁。因为它更受患者欢迎,而且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相同的清洁效果。

  • 标签: 正畸医学 Superfloss Specialfloss Satinfloss Megafloss 牙线
  • 简介:目的:对口腔黏膜癌变的蛋白组学分析和分子标志物筛选可能为早期诊断、预防和分子治疗提供依据和帮助。方法:对3例石蜡包埋口腔黏膜癌变组织样本,利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捕获口腔黏膜癌变上皮和癌旁正常黏膜上皮,抽提组织样本蛋白,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口腔黏膜癌变组织的蛋白组学分析。结果:激光显微切割-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可以分析400~700个多肽序列,鉴定出100~200个蛋白,涉及到细胞骨架、细胞代谢、信号转导、细胞周期等各个方面。结合文献,对其中的角蛋白表达变化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论:显微切割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可以实现对石蜡包埋组织的蛋白组学研究,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可靠性。角蛋白表达谱的变化验证了该平台的作用和价值,也可作为口腔黏膜癌变的潜在标志物。

  • 标签: 口腔癌 石蜡包埋组织 蛋白组学 质谱 激光显微切割
  • 简介:如果种植体预定的位置和方向准确植入,那么最终修复的种植体支持式义齿就能获得满意的功能重建和美学效果。上颌前部区域常有骨量不足的问题,所以种植体的准确就位就更具有挑战性,CT和手术模板的应用颇为重要。本文描述一种具有双重作用的模板的制备方法,这种模板既可用于放射学影像的评估,修改后还可用作手术模板。

  • 标签: 牙种植体 位置校口 手术模板 制作
  • 简介:本技术用于下颌骨高度足够、但牙槽嵴为刃状时,增宽外侧下颌骨(Cawood及Howell's余留牙槽嵴分类为Ⅳ类)。截骨后将骨块旋转180°,植骨块用小钛钉固定于截骨线下的余留牙槽嵴上。愈合3个月后所有植骨块均有轻度吸收,可在该足够宽的区域植入4颗种植钉是可能的。

  • 标签: 种植术 牙槽嵴顶骨移植 矫治 刃状牙槽嵴
  • 简介:目的:利用阻生智齿增加下颌单颌总义齿固位力.方法:通过手术暴露下颌阻生智齿,在智齿冠上预备牙体,制作钛金属套冠将阻生齿牙冠形态转移至口腔中,从而把固位力不足的下颌单颌总义齿修复,转变成有正常基牙固位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结果:通过3例利用埋伏阻生智齿接钛金属套冠,对下颌牙槽嵴严重吸患者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经2~3年的临床观察,钛套冠固定良好,无松动,牙龈正常.可摘局部义齿固位良好.结论:利用埋伏阻生智齿接钛金属套冠,加强下颌牙槽嵴严重吸收可摘局部义齿固位力的效果明显.

  • 标签: 智齿 阻生牙 钛套冠 牙槽嵴
  • 简介:目的:研制一种自动检测皮肤阻抗,自动跟踪并调节刺激强度,操作简便,携带方便的智能化口颌面部肌监控仪。方法:以PIC16C57单片机为硬件核心,设计五种电路,用软件完成对电路的控制以避免复杂硬件设计之稳定性差,体积大等缺点,结果:新型肌监控仪以PIC16C57为CPU,配合自动平衡电路,数控强度电路、功放电路,阻抗测量电路,LED显示电路,能够产生特殊的刺激波形,并能检测人体阻抗,自动调节强度,体积微小,操作简便,结论:新型智能化微型肌监控仪具有自动跟踪,自动调节强度,操作简便,疗铲可靠等优点,适合于口颌面部肌功能的刺激调节。

  • 标签: 肌监控仪 电刺激 单片计算机 口颌系统肌功能紊乱
  • 简介:登士柏Cavitron金刚砂超声波洁牙头可提高根分歧部位的除石效率。将60颗拔除的下颌磨牙的根分歧部位涂上人工牙石,然后随机选择锐利的Gracey通用刮治器(HAND)、普通Cavitron超声波TFI-10洁牙头(CAV)、CavitronTFI-10细质金刚砂超声波洁牙头(FIN)和TFI-10中等质地金刚砂超声波洁牙头(MED)分别对根分歧部位的牙石进行清除。对不同器械完全清除根分歧部位牙石所需时间进行比较。MED所用时间最短,下面依次分别是FIN、CAV和HAND。在体外去除根分歧部位牙石时,所有超声波器械均快于手用刮治器。使用这些器械将缩短牙周手术的时间并可改善组织再生治疗的疗效。

  • 标签: 金刚砂超声波洁牙头 根分歧部位 除石 效率
  • 简介:目的:观察注塑基托全口义齿对低平牙槽嵴患者咀嚼效率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行全口义齿修复的牙槽嵴低平患者20例,为每人制作注塑基托和普通热凝基托两副全口义齿,每副义齿戴用一个月后采用吸光度法检测其咀嚼效率,对结果进行t检验分析,比较二者的临床修复效果。结果:注塑基托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明显高于普通热凝基托全口义齿,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注塑基托全口义齿能够显著提高牙槽嵴低平患者的咀嚼效果,可以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注塑 全口义齿 咀嚼效率
  • 简介:目的比较自锁矫治器与传统结扎式矫治器用于拔牙矫治病例的矫治效率。方法从2006—2010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并完成治疗的错畸形病例中选择使用Damon3MX自锁矫治器(自锁组)与传统结扎式矫治器(结扎组)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病例各15例,分别记录其整平排齐时间、关闭拔牙间隙时间、总体治疗时间及有效复诊次数,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整平排齐时间:自锁组为(5.8±2.10)个月,结扎组为(4.5±0.71)个月;关闭拔牙间隙时间:自锁组为(8.3±3.65)个月,结扎组为(6.6±2.99)个月;总体治疗时间:自锁组为(20.4±5.04)个月,结扎组为(16.8±2.66)个月;有效复诊次数:自锁组为(19.0±4.83)次,结扎组为(16.4±3.41)次。自锁组的整平排齐时间、关闭拔牙间隙时间、总体治疗时间及有效复诊次数均较结扎组多,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拔牙矫治中,Damon3MX自锁矫治器并未表现出比传统结扎式矫治器更高的矫治效率

  • 标签: 自锁矫治器 传统矫治器 Damon 3MX 矫治效率
  • 简介:临时性支抗装置(TADs)的应用扩展了固定矫治器的牙齿移动范围。正畸微种植体支抗就是临时性支抗的一种,已被成功用于矫治各种类型的牙齿移动,如前牙的整体回收,牙齿伸长.牙弓前突.甚至是压低上颌磨牙。尽管如此,由于解剖因素的限制.正畸微种植体支抗对于压低下颌磨牙的作用仍存在一定困难。骨性支抗系统(SAS),作为另一种形式的临时性支抗.突破了解剖因素的限制使下颌磨牙压低成为可能。以下所呈现的这个病例展示了利用单侧骨性支抗系统压低两颗下颌磨牙.并伸长同侧一颗上颌磨牙.以建立稳定的殆平面。下颌磨牙的压低量通过曲面体层放射线片来评估,下颌左侧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以耠平面为参考分别被压低了1.6mm和2.5mm。

  • 标签: 压低 下颌磨牙 曲面断层片 骨性支抗系统(SAS)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新的称为I型生物创新技术的矫治方法。该技术利用部分骨整合型微种植体(C—Implant)在前牙整体回收过程中对前牙进行转矩控制。这种植入于后牙颊侧牙槽骨的部分骨整合型微种植体有足够的稳定性.能够同时对抗垂直向压低力和前后向内收力的反作用力。通过在放入微种植体头部小管的多用途弓上弯制较大的人字曲,可以产生对抗前牙整体内收时舌倾的转矩。方法:通过具体病例来展示这种异于传统矫治理念及方法的.利用C-Implant治疗最大支抗病例的临床步骤.同时阐述了该矫治技术的生物力学机制。结果:作者展示了C-Implant如何在前牙整体回收时进行有效地转矩控制以及其可能的适应证和简单的力学原理。结论:抵抗旋转力的C-Implant可用于前牙整体回收,并在压低前牙的同时不必顾虑支抗磨牙的伸长。I型生物创新技术是一种简单而快速的前牙转矩控制技术。

  • 标签: 生物力学机制 微种植体 骨整合 前牙 转矩 支抗磨牙
  • 简介: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结合微种植体支抗远移上颌磨牙的效率及在三维方向上的特点,以期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需进行上颌磨牙远移的安氏Ⅱ类错患者12例,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前磨牙,其中7例结合微种植体牵引尖牙增加支抗,所有患者定期制取阶段研究模型并使用三维扫描仪将模型数字化。通过重叠治疗前与各阶段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分析在不同矫治阶段磨牙、前磨牙的远移效率以及在三维方向上的移动特点;对比有无微种植体支抗对磨牙远移效率及前牙支抗的影响。结果微种植体支抗组上颌第二、第一磨牙的远移效率分别为89.20%和83.53%,均比无微种植体支抗组远移效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磨牙远移会造成切牙轻度唇向及近中移位,其中微种植体支抗牵引尖牙组前牙支抗损失量较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上颌第一磨牙开始远移时,第二磨牙的远移效率明显下降(P〈0.05)。上颌磨牙远移过程中磨牙未见明显旋转,有轻度压低和颊移(P〉0.05),而上颌前磨牙远移过程中发生明显颊舌向旋转(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可以有效地远移上颌磨牙、前磨牙,前磨牙远移时易发生颊舌向旋转,磨牙在远移过程中有轻度的压低及颊向移位;使用微种植体支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磨牙的远移效率、减小前牙支抗丧失。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 磨牙远中移动 微种植体支抗 三维模型重叠
  • 简介:目的:研究四种不同方法制备的钛粉末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激光立体成形时的粉末利用率,用来指导适于激光立体成形的钛粉末制粉方法的选择.方法:选取氢化脱氢(HDH)法、动态氢化脱氢(DHDH)法、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PREP)法及气雾化(GA)法制备的钛粉末,采用激光立体成形装备,分别在相同的工艺参数下进行粉末的单层单道熔覆试验,计算四种粉末的粉末利用率;同时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对各种粉末的输送过程进行观测,分析相同工艺参数下粉末利用率出现差异的原因.结果:各种方法制备的钛粉末利用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GA法(均值为88.07%)>HDH法(均值65.37%)>DHDH法(均值43.43%)>PREP法(均值为37.47%).总体均数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粉末输送过程的高速摄影实验观察到的GA法制备的钛粉末流具有较好的会聚性和稳定性是一致的.结论:和另外3种方法制备的钛粉末相对比,GA法制备的钛粉具有最高的激光立体成形粉末利用率.

  • 标签: 粉末 激光 口腔修复体 术中 制备 立体
  • 简介:尽管口腔治疗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仍然有一些病人得不到合理的治疗方案来解决目前牙列中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引起缺牙的原因如下:进行性龋病,根管治疗失败,固定修复的基牙数量不足,无法治疗的牙周疾病,或者是有重建修复的失败史。对于这类病人,同保留剩余牙齿相比口腔种植可以提供更为有效的功能效果。建议在种植体植入前为病人设计特殊的过渡性固定义齿,建立牙龈外形,获得适当的牙龈美学效果并且改善功能。下面是利用特殊的修复和外科技术成功治疗此类病人的报告。

  • 标签: 全牙弓 临时固定义齿 牙龈 美学效果 牙缺失 种植修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