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5 个结果
  • 简介:谱CT是一种具有谱成像功能的MSCT,通过其特有的谱扫描及技术特征,可得到病灶的分析图及谱曲线,开创了多参数、定量分析的新型成像模式,能够客观反映病变的组织特征,对确定病变的组织来源和范围、鉴别诊断等具有研究价值。目前肺癌病理类型及累及的纵隔淋巴结的诊断金标准是组织活检细胞学检查,但其为有创检查。谱CT通过对谱曲线及物质定量分析,显著提高对肺癌病理类型、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必将成为诊断与评估肺内肿块及其病理类型的重要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 标签: 能谱CT 肺肿瘤 病理学 纵隔 淋巴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痛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炎,发病率逐年上升。双CT与超声是诊断痛风及治疗后随访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双CT诊断痛风准确率高,可准确评估痛风患者尿酸结晶的分布。超声检查价格低廉、无创、简便、可重复性好,在诊断痛风方面有独特优势。本文主要对双CT和超声在痛风的诊断和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痛风 诊断显像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谱CT多参数分析在评估周围型肺腺癌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8例病理诊断为周围型肺腺癌的患者,其中低分化组(A组)12例,中、高分化组(B组)26例,均行宝石谱CT成像模式的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增强扫描。利用其多参数分析功能,分别测得3期扫描中病灶ROI的标准化碘浓度(NIC)、谱曲线斜率及有效原子序数(Eff-Z),并比较各参数间差异。结果:动脉期2组NIC、谱曲线斜率及Eff-Z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静脉期2组NIC、谱曲线斜率及Eff-Z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延迟期2组NIC、谱曲线斜率及Eff-Z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谱CT多参数分析在评估周围型肺腺癌病理分级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肿瘤 腺癌 病理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分析中的应用进展,为未来医学影像分析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方法:针对以往有关 于医学影像科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同时结合本单位医学影像分析中对人工智能的应用实践和探索经验, 论述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分析中的应用价值和方式,然后又介绍了具体应用新进展和相关技术。结果:在医学影像分析中引入应 用人工智能意义重大,可以在降低工作量的基础上,提升医学影像分析工作的准确度和高效率。结论:未来医学影像分析中引入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极为必要,应该围绕着几个关键技术手段予以深入探究和创新发展,以期更好优化其应用价值。

  • 标签: 医学影像 人工智能 分析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宝石谱CT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临床确诊的14例良性胸腔积液(8例肺炎,5例肺结核,1例肺囊虫病)和15例恶性胸腔积液(5例肺腺癌,4例肺鳞癌,2例肺腺鳞癌,4例转移性)行宝石谱CT平扫,分别测定并比较良恶性胸腔积液的混合能量图像CT值、谱曲线斜率、40及100keV单能量图像CT值、水基值、脂基值、血基值和有效原子序数。结果:良恶性胸腔积液的混合能量图像CT值、谱曲线斜率、水基值、脂基值、血基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良恶性胸腔积液的40及100keV单能量图像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有效原子序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宝石谱CT低能量级别、高能量级别和有效原子序数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具有一定意义。

  • 标签: 胸腔积液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化学是医药卫生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主要基础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人体基本组成成分的化学性质及结构特点、新陈代谢的规律以及各种代谢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本门课程,获得医药卫生院校专业人才所必需的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针对如何提高医药卫生院校高职生的化学课堂效率进行论述。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宝石谱CT谱成像在胃癌术前T3和T4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胃癌T3、T4分期的患者60例,术前1周内均行宝石谱CT增强扫描。对患者的宝石谱CT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探讨宝石谱CT在胃癌术前T3和T4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结果:60例胃癌患者中,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19例为T3期,41例为T4期。根据浆膜面CT征象诊断T3和T4期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5.5%、81.2%及84.6%,根据脂肪间隙CT征象诊断T3和T4期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1.5%、66.6%及76.4%,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和T4期胃癌邻近周围脂肪间隙碘浓度有差异,且静脉期较动脉期明显。结论:宝石谱CT在胃癌术前T3和T4分期中有较高诊断价值,可对胃癌患者进行较为准确的术前分期,为术前新辅助化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胃癌 宝石能谱CT T3和T4分期
  • 简介:目的:探讨宝石谱CT碘基图在鉴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非钙化斑块成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行冠状动脉谱模式扫描的4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宝石谱成像软件上获得各组的谱曲线图、碘基图像和水基图像,计算斑块标准化碘浓度,即标准化碘浓度=斑块碘含量/主动脉碘含量,并采用方差分析.结果:45例共检出非钙化斑块73处,其中脂质成分21处,纤维成分40处,血栓样组织12处.不同类型非钙化斑块的碘浓度及标准化碘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名医师对图像评价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0.672).结论:CT谱成像通过对碘含量进行测定,对不同性质的斑块成分鉴别有较大的意义,可早期提示脂质成分等不稳定斑块,为明确斑块性质提供量化依据.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性 诊断 鉴别
  • 简介:以深度学习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技术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是当前社会医疗发展的重要需求方向,肾肿瘤的AI医学影像临床研究也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本文旨在阐述AI在肾肿瘤影像中应用的现状、问题,并对未来进行初步展望。

  • 标签: 人工智能 肾肿瘤 深度学习 影像组学 放射学
  • 简介:伴随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图像智能识别技术可较大程度地降低医师工作量、提高诊断准确性的观点在业界已达成共识。但在肿瘤综合诊疗方面,人工智能能否给予医师更好的帮助尚无定论。目前,国内外肿瘤影像领域的人工智能绝大多数仅集中于单纯的图像识别,缺乏医学数据的积累和对影像报告的分析,人工智能与肿瘤影像结合模式的探讨方兴未艾。

  • 标签: 人工智能 计算机辅助诊断 肿瘤影像
  • 简介:我国是肺癌高发国家,面对影像科医师匮乏与患病人数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问题,肺结节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有望有效地平衡当前的医疗资源。本文旨在陈述肺结节影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现状,探讨如何正确看待肺结节人工智能技术及其核心要素和目前面临的挑战等问题。指出肺结节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初见成效,跨学科的深度合作、规范标注的影像大数据训练集及适合临床场景的多任务模型是其未来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 标签: 肺癌 人工智能 影像组学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工智能在医疗彩超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同时随着人们整体生活水平的不断增长,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然而在实际就诊过程中,依然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医疗彩超领域的稳固发展,必须将人工智能引入工作中,进而满足人们看病的需求。

  • 标签: 人工智能 医疗彩超 应用 发展趋势
  • 简介: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的快速发展,促使“AI+教育”模式以爆炸式发展席卷整个教育行业,在医学生教育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环节。AI的应用会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产生什么影响呢?本文就AI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教学模式改变、教学库优化和培训的影响,以及学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予以阐述。

  • 标签: 人工智能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DCE-MRI)中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值是否能有效定量区分正常宫颈与宫颈癌组织。方法:对经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的26例宫颈癌患者行DCE-MRI,比较正常宫颈与宫颈癌实质区的Ktrans值。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正常宫颈与宫颈癌组织之间Ktrans差异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正常子宫颈的对比剂灌注扫描Ktrans值为(0.573±0.230)/min,宫颈癌原发灶的对比剂灌注扫描Ktrans值为(1.396±0.45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trans值可有效、定量区分正常宫颈与宫颈癌组织。

  • 标签: 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 容积转运常数 宫颈癌
  • 简介:目的:探讨Kummell病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Kummell病的临床资料及MRI征象。结果:MRI示23例共累及29个椎体,均存在不同程度压缩变扁,椎体内出现长T1长T2裂隙征及双线征(T2WI上高信号区外围包绕条带状低信号),其中27个椎体裂隙位于椎体终板下,2个椎体裂隙位于椎体中央,水平分布于椎体前部。结论:椎体变扁、合并的裂隙征及双线征是Kummell病诊断的重要MRI征象,可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分期提供较准确可靠的依据。

  • 标签: Kummell病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 对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 , 对医院要求得也越来越高。医院医疗设备的是否完好 , 直接影响临床诊断结果和医院的声誉。因此 , 做好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医疗设备维修部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找出切实可行的维修管理办法,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的综合效益。

  • 标签: 医疗设备 维修 策略
  • 简介:资料患者,女性,69岁。绝经23年,下腹疼痛、腹胀2个月,便秘1月余。当地超声检查示:盆腔包块(大小13.6cm×9.8cm×9.4cm)。转诊至本院再次行超声检查,示膀胱后方巨大混合性肿块,实质为主,其内回声不均,可见形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肿块内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部分子宫及宫颈可显示。超声造影:12秒开始灌注,呈非均匀高增强,内灌注不均匀。妇科检查:阴道外口可见脱垂的小宫颈,可触及萎缩的子宫体,

  • 标签: 子宫 肉瘤 超声
  • 简介:肋骨骨折是胸部外伤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交通事故增加而呈逐渐增多的趋势.胸部平片是诊断肋骨骨折最直观、最有效的方法,但往往由于投照位置、体位、条件等原因不能充分地、完全地显示骨折的部位及数目,由此引起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特别是外伤或车祸病人,骨折的数量、对位情况对于判断伤害的程度及伤残等级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准确无误的诊断肋骨骨折是绝对必要的.本文对我院两年来使用CR诊断肋骨骨折的漏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改进方法.

  • 标签: 肋骨骨折 胸部平片 漏诊
  • 简介:摘要: 目的研讨盆腔肿块患者运用 CT影像学技术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自我院 2013年 10月至 2015年 1月收集的盆腔肿块病例中选取 86例充当试验对象,依次对患者进行 B超与螺旋 CT扫描,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情况。结果① 86例患者均经组织病理证实,其中经 CT检出者 80例,检出率占 93.0%,显著高于 B超的 75.6%,有统计学差异( P<0.05)。②在定位病灶、判断病灶体积、显示病灶与邻近组织关系方面, CT的准确率是 97.7%、 96.2%和 100%,相比 B超的 89.5%、 86%和 75%明显更高,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对盆腔肿块患者行 CT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确诊病情并指导临床用药,值得推荐。

  • 标签: 盆腔肿块 CT影像学技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异位妊娠(EP)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0 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随机排号分组法分为 观察组和对比组,各 30 例。对比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预后指标;术后并发 症发生情况;不同时间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输卵管再通率以及再次宫内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比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比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均早于对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异位妊娠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