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根管感染中产甲烷古细菌的多样性,建立基于功能基因--甲基辅酶M还原酶(methylcoenzymeMreduc-tase,MCR)基因α亚基(mcrA)的系统发育树。方法:利用一对特异性引物选择性扩增感染根管中产甲烷古细菌的mcrA片段,在此基础上建立mcrA克隆文库。通过蓝白斑筛选的方法,筛选出阳性重组克隆子,进一步通过基因测序获得重组克隆子中的插入片段mcrA序列。利用Clustalx和Mega4软件包分析mcrA序列,对其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4例根管样本的其中1例检出了产甲烷古细菌;构建了基于mcrA序列的系统发育树。随机选出的8个mcrA克隆片段高度同源,均为类口腔甲烷短杆菌序列型。结论:本例根管感染中产甲烷古细菌的多样性局限于类口腔甲烷短杆菌序列型。

  • 标签: 根管感染 产甲烷古细菌 MCRA 基因 系统发育
  • 简介:该文旨在比较舌鳞癌与其他部位口腔癌患者生存率的差别。对1988-2004年间诊断为口腔癌并处于T1-T2NOM0的患者进行研究,资料来源SEER数据库。时序检验比较舌癌及其他部位口腔癌的总生存率(OS)和病因别生存率(CSS)。结果:6791患者纳入研究,40%为舌癌。患者平均年龄64岁,舌癌患者的5年OS和CSS分别为60.9%和83.5%,其他部位口腔癌患者为64.7%和94.1%。多因素分析显示,OS、CSS与肿瘤T分期、发病部位、患者年龄、性别有关。结论:舌鳞癌较口腔其他部位的鳞癌预后差,更应对之行综合治疗。

  • 标签: 舌鳞癌 癌患者 预后 总生存率 口腔癌 多因素分析
  • 简介:女性一生会经历多个特殊的生理时期,不同时期特有的生理、病理变化会干扰拔牙操作的正常进行;此外,拔牙过程也可能会给特殊时期的女性患者带来不良影响。文章针对月经期、妊娠、哺乳、备孕期女性患者拔牙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其预防和处理进行阐述,以期为口腔医生在临床工作中能够对这些特殊时期的女性患者安全、顺利地实施牙拔除术提供参考。

  • 标签: 月经期 妊娠期 哺乳期 备孕期 拔牙 预防
  • 简介:替牙矫治张晓芸译李巍然袁虹校编者按:从本期开始,我刊新开辟了这个栏目,旨在将国外最新、最优秀、最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论文全文译出并刊登,希望为广大正畸医师提供更多的信息。从本期开始我刊首先刊出从"Seminarsinorthodontics"杂志上译出...

  • 标签: 替牙期 正畸治疗 临床研究 设计模式 早期矫治 正畸学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双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第二减数与非减数病例的骨性及牙性特征.方法选择21例双矫治以下颌后缩为主的Ⅱ类错(牙合)临床疗效满意病例,头影测量比较拔牙组和不拔牙组各冶疗阶段骨性及牙性因素的差异,从而分析第二减数病例的特征.结果1.治疗前拔牙组与不拔牙组矢状向、垂直向骨型、上、下切牙位置及覆盖均无差异(P>0.05).2.矢状向骨型:不拔牙组第一治疗Wits埴改善较拔牙组显著(P<0.05).第二治疗中不拔牙组SNB增大(P<0.05),Wits值减小(P<0.05),表现利于矢状向骨型改善的生长型.垂直向骨型:拔牙组第二治疗中MP-SN减小.3.下切牙:经第一治疗后两组下切牙均唇倾(P<0.05),拔牙组LI-NB增大显著(P<0.001).第二治疗不拔牙组LI-NB进一步增大(P<0.01),而拔牙组有效回收下切牙(P<0.05).结论1.通过治疗前的骨性、牙性特征不能判断第二治疗是否需要减数.2.经第一治疗矢状向骨型改善有限、下切牙唇倾过多的病例第二拔牙可能性大.3.对于表现为不利于矢状向Ⅱ类骨型改善的垂直生长型病例,第二减数利于垂直向控制.

  • 标签: Ⅱ类错(牙合) 双期矫治第二期 减数
  • 简介:儿童口腔临床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儿童保持完整的乳牙列,进而建立正常的恒牙列。儿童的咬合紊乱不仅可影响儿童的口腔功能,妨碍牙齿及牙周组织的健康,还可影响口腔颌面软硬组织正常发育、颜面美观和心理健康。因此,目前对儿童时期咬合异常的早期矫治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及儿童牙医的重视,本文就儿童常见的乳牙列前牙反、乳牙列后牙反及混合牙列的个别恒牙反早期矫治的临床应用做一介绍。

  • 标签: 咬合紊乱 反 异位萌出 早期矫治
  • 简介:根尖周炎是口腔科医师常遇到的病种,缘于牙体硬组织受龋蚀,磨损或外伤后牙髓组织坏死,细菌侵入牙髓腔并定植在根管中,使之成为混合菌丛的栖息环境,尤其适宜于厌氧菌的生存,在感染的后期阶段,细菌组成生物膜黏附于根管壁上,成为感染根管;由于缺少微循环的供给,隐蔽于其中的细菌可以逃避于宿主的防御能力之外。

  • 标签: 感染根管 菌丛 细菌侵入 口腔科医师 牙体硬组织 根尖周炎
  • 简介:儿童咬合紊乱不仅影响牙齿的正常萌出和替换,还影响颌面部骨骼、肌肉的正常发育和口腔功能,甚至可影儿童的心理健康。因此,对儿童咬合异常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早期矫治的目的是引导颌面部骨骼和肌肉的正常发育、防止乳牙间隙的丢失、顺利完成恒牙列的替换。多数病例可以通过简单的早期矫治恢复正常的咬合和口腔功能.无需在恒牙列替换后再进行复杂的矫正治疗。即使是复杂的病例也可通过早期治疗减小错殆程度,简化后期治疗或避免进行拔牙减数治疗及外科正颌手术治疗。本文就儿童常见错殆畸形的矫治时机和预防进行讨论。

  • 标签: 咬合紊乱 早期矫治 反(牙合) 开胎 牙齿拥挤
  • 简介: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口腔种植科患者360例,其中男性206例,女性154例,涉及上颌窦提升手术86例,植骨术64例.按患者就诊顺序给每位患者编号,奇数患者为心理护理组,偶数患者为对照组,每位患者初次就诊心理护理前和心理护理后(术后24h)分别填写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odifieddentalanxietyscale,MDAS)[1],评估患者牙科焦虑情况.MDAS由4个问题条目组成,每条目5个备选答案,分值1-5分,4题选项分数之和为MDAS得分,MDAS评分≥11分可诊断为牙科焦虑症.

  • 标签: 口腔种植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核基质蛋白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2(specialAT-richsequence-bindingprotein2,SATB2)及相关分子在不同年龄段女性颌骨来源骨髓基质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中的表达,及其与BMSCs衰老表型的关系。方法:在患者知情同意前提下,获得因多生牙拔除或牙齿种植的年轻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女性下颌骨松质骨,贴壁培养法获得BMSCs;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衰老染色检测细胞衰老,Westernblot检测SATB2及NANOG、OCT4、SOX2等干细胞多潜能因子及衰老相关蛋白P16、P21、P53的表达;采用SATB2过表达病毒载体转染老年BMSCs,并分析其对BMSCs干性及衰老表型的影响。结果:颌骨BMSCs随着增龄性变化,其增殖活性逐渐降低,并呈现相应的衰老表型,核基质蛋白SATB2及多潜能转录因子表达逐渐下调;SATB2及多潜能因子与BMSCs体外复制性衰老及衰老信号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targetofrapam-ycin,mTOR)通路关系密切;老年BMSCs过表达SATB2后,干性指标表达升高,衰老染色阳性细胞数减少,mTOR、P-mTOR及衰老相关蛋白表达降低。结论:女性颌骨BMSCs呈现增龄性衰老特征,SATB2可能通过调节干细胞多潜能因子、抑制mTOR衰老信号通路,增强BMSCs的抗衰老能力。

  • 标签: 骨髓基质细胞 颌骨 衰老 干性 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2
  • 简介:目的探讨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的开[牙合]患者的[牙合][牙合]干扰特征。方法169例女性开[牙合]患者根据有无TMD分为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组(TMD(+)组)和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组(TMD(一)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模型进行研究,来比较两组患者的早接触等[牙合]干扰特点。结果TMD(+)组开骀患者中,57.8%的患者存在着正中颌位的[牙合]干扰,明显高于TMD(-)组(P〈0.05)。终末位置上的不稳定和由于磨牙的早接触引起的下颌前方偏移是伴有TMD的开[牙合]患者常见的两种咬合特征。结论本研究提示开[牙合]患者中早接触等功能性因素和颞下颌关节病的发病有关。

  • 标签: 开[牙合]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咬合干扰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舌癌患者围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老年舌癌患者做好心理护理,严格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呼吸系统、口腔及饮食护理,对实施皮瓣移植修复的患者做好并发症观察。结果:50例老年舌癌患者通过实施肿瘤切除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加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及围手术的护理,全部成功。结论:对老年舌癌患者在围手术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法至关重要,是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提升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舌癌 老年人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替牙前牙反因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如不及时矫治,有可能使畸形向骨性错发展的可能〔1〕;以往多采用上颌垫矫治器进行矫治,但对于反覆浅的患者,双曲舌簧唇向开展上切牙虽可使反得以矫正,但有可能使上切牙更趋唇倾,并有使上切牙成对刃或浅开的可能,使反...

  • 标签: 2×4技术 替牙期 矫治方法 上切牙 反 固定矫治器
  • 简介:在满足适应证条件下,自体牙移植是很多病例值得尝试的选择,良好的牙移植术及围手术处理会取得超过90%以上的成功预期,自体牙移植术的操作过程应该注意采用微创方法拔除患牙、预备受区和植入供牙,并且术前检查和准备应做到有备无患,术后应采用合理方式固定以及根据牙根发育情况进行根管治疗等,以保证移植牙实现牙周韧带愈合和长期保有良好功能。

  • 标签: 自体移植 牙移植 口腔外科 牙周韧带愈合
  • 简介: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是发生在颌骨、肌肉、筋膜、皮肤之间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1]。纵隔脓肿多为外伤手术或纵隔感染引起的急性结缔组织化脓性炎症,发展迅速,病死率高达40%~50%^[2]。纵隔中上段脓肿形成主要是颈部感染下行及中上纵隔感染本身引起,如牙源性感染、咽旁隙及咽后隙感染下行或是上段食管损伤引起纵隔脓肿。下纵隔脓肿形成主要源于下段食管损伤,常并发单侧或是双侧胸腔感染。而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合并纵隔脓肿非常罕见,且临床上容易忽视。现将成功救治的一例报道如下。

  • 标签: 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纵隔脓肿 急性化脓性炎症 疏松结缔组织 纵隔感染 脓肿形成
  • 简介:医护人员处于被血源性病原体(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中。本文所推荐的控制感染的方法可应用于提供口腔治疗的各种设施中。牙科医生在从事专业工作中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危险性仍较低。而口腔医护人员通过工作接触而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危险性则比一般人群高出10倍。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般来说,怀疑有肺结核或喉结核的人,如果正在咳嗽,或接受可诱发咳嗽或有飞沫产生的治疗,或痰中的酸固杆菌阳性,则应认为其具有传染性。虽然由口腔医护人员将血源性感染传播给患者的几率极小,但其确切的危险性并没有经过严谨的流行病学研究来量化。因此应该强调始终如一地坚持所推荐的预防传染的策略,包括应用防护屏障和采取恰当的消毒灭菌方法。每个牙科诊所都应有成文的器械再消毒、诊椅清洁、受伤时处理等规章。这些努力会促使建立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设备、操作规程和个人防护设施。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疾病传播 危险性 预防 医护人员 牙科医生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蛋白质提取方法在牙胚蛋白提取中的效果,寻找适合牙齿发育高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的蛋白质提取方法。方法:取猪胚胎第40、50、60天第三乳磨牙牙胚,利用碱性碳酸盐溶液提取牙胚初步钙化部分的蛋白,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比较液氮研磨法和电动研磨器研磨法提取牙胚总蛋白效果,BCA(bicinchoninicacid)蛋白浓度测定法比较RIPA裂解液与尿素溶液提取牙胚总蛋白含量。结果:与液氮研磨法相比,电动研磨法提取蛋白后的聚丙烯酰胺电泳图谱蛋白条带明显更深,蛋白含量高。尿素溶液对牙胚总蛋白的提取量高于RIPA裂解液组,蛋白电泳分离效果均可。结论:采用电动研磨器研磨牙胚,组织损失量小,提取蛋白效果好于液氮研磨;采用尿素溶液提取牙胚总蛋白效果优于RIPA裂解液。初步找到适合下游高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的牙胚蛋白提取方法。

  • 标签: 牙胚 蛋白质提取 尿素 电动研磨 小型猪
  • 简介:目的研究不完全性腭裂患者修复术后乳牙与替牙的颅面形态差异。方法选择21例乳牙和20例替牙不完全性腭裂患者作为两个实验组,两组的性别比例匹配,进行X线头影测量对比分析。结果替牙相比乳牙颅底大小、上颌长、下颌大小及各面高均显著增长。上颌矢状向位置、下颌矢状向位置、颅底角下颌角、下颌平面角、上下颌垂直向关系以及面高之比均无显著变化。面突度显著减小。结论随年龄增长腭裂患者颅面部增大,但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基本保持不变。

  • 标签: 不完全性腭裂 乳牙期 替牙期 X线头影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