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后偏瘫早期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训练,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4周后评估患者下肢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值(IEMG)、协同收缩率(CR),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膝屈曲和踝背伸时的协同收缩率、BB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FMA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在脑卒中后偏瘫早期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

  • 标签: 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脑卒中 下肢 平衡
  • 简介:【 摘要】目的 本文就孕期有氧运动训练对妊娠及分娩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方法 对本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500例孕妇进行研究分析,把500例孕妇平均分为两组(甲组为研究组,乙组为参照组)甲组实施孕期有氧运动训练,①乙组未参加任何训练,观察并记录两组②孕妇在妊娠和分娩的不同影响。结果 甲组孕妇在孕期通过有氧运动训练后在孕晚期孕妇的自我感觉较好,仅有个别孕妇出现姿态不好、背痛、腰痛等现象,而且大部分③孕妇均可正常分娩,出现难产情况较低,在正常分娩过程中,分娩产程时间均少于乙组,有效缩短了生产时间,并减少了孕妇的痛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运动训练对COPD患者康复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运动训练,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柔韧性运动,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训练对COPD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护理干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运动训练 COPD患者 康复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吸气肌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在改善脑卒中患者膈肌运动方面的效果,并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指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4月-2022年11月份脑卒中患者共104例为项目对象,应用数字随机表法选为对照组(52例),采取常规康复训练以及观察组(52例)实施吸气肌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不同训练干预前后膈肌移动速度、膈肌增厚率、膈肌收缩速度数值以及FVC、FEV1、PEF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膈肌移动速度、膈肌增厚率以及膈肌收缩速度均显著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各项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前FVC、FEV1、P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FVC、FEV1、PEF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气肌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膈肌运动功能,在康复阶段具有可行性,能够促进患者的整体康复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吸气肌训练 常规康复训练 脑卒 膈肌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慢阻肺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本文分析对此病患者康复治疗中实施运动并呼吸训练的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5月-202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100例,以随机信封法分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运动并呼吸训练的50例患者为干预组。对比指标:肺功能(PEF、FVC、FEV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量表(CAT)评分、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对比指标对比结果显示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各肺功能指标值均更高,CAT量表及MMRC量表评分均更低(P<0.05)。结论:在慢阻肺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应用运动并呼吸训练可显著提升患者肺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运动并呼吸训练 慢阻肺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运动损伤患者康复中实施康复训练与生物疗法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运动损伤80例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模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生物疗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康复训练,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生物疗法实施在运动损伤患者康复中,患者满意度极高。

  • 标签: 康复训练 生物疗法 运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器具辅助口部运动训练在孤独症儿童言语康复中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于2019年3月开始,于2021年3月结束,以在研究时间内本院接收的孤独症语言障碍患儿共68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为了更好的提升研究内容的准确性,将对68例患儿进行分组探讨,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在研究过程中分别针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器具辅助口部运动,最终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儿的训练效果以及表达能力进行对比。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儿的训练效果以及训练后的表达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对孤独症儿童采用有效的器具辅助口部运动训练可以显著提升其训练效果,与此同时改善患儿的表达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器具辅助 口部运动 孤独症儿童 言语康复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康复训练在治疗陈旧性踝关节运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陈旧性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改良巴氏指数评定量表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改良巴氏指数评定量表评分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改良巴氏指数评定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开展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平衡和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9月我院康复专科收治的46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纳入本课题,依照数表法分为样本容量均为23例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实施传统康复治疗和悬吊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步态参数、平衡能力和粗大运动功能。结果 康复干预前,两组患儿的步态周期和步频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的步态周期和步频指标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但是实验组干预后步态周期显著短于对照组,步频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0.05),干预后两组患儿两项评分均有显著提升,但是实验组干预后Berg评分和GMF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痉挛型脑瘫 悬吊训练 粗大运动功能 平衡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康复运动训练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9月我院强直性脊柱炎患者98例,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49例,为常规干预,观察组49例为康复运动训练,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晨僵时间、指地距和枕墙距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差异小(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 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康复运动训练时可有效改善临床观察指标,降低疼痛评分。

  • 标签: 康复运动训练 强直性脊柱炎 晨僵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康复运动训练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9月我院强直性脊柱炎患者98例,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49例,为常规干预,观察组49例为康复运动训练,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晨僵时间、指地距和枕墙距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差异小(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 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康复运动训练时可有效改善临床观察指标,降低疼痛评分。

  • 标签: 康复运动训练 强直性脊柱炎 晨僵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仿真生物电刺激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初发脑卒中或以前发病无明显后遗症患者,年龄45--83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2组,对照组只行康复训练,治疗期间不接受任何电刺激;治疗组康复训练联合仿真生物电刺激。发病后2周内患者均行常规药物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月行康复评定,比较2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差异。结果仿真生物电刺激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比单一康复治疗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疗效更好,更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仿真生物电刺激 急性脑卒中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目的观察神经训导虚拟模拟(虚模)实际训练系统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和临床适应证.方法将120例偏瘫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虚模组和训导组各60例,进行1个疗程90次的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如下功能评定: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运动程序信号的强度和比例,肩外展、伸肘、屈髋、伸膝、足背屈的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能力(ADL).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了解治疗的效果,并对该疗法的机制和适应证进行探讨.结果虚模组60例中,26例无异常步态,行走模式正常,4例有轻度划圈步态.对照组60例中6例使用足托,全部患者步态得到明显矫正.各组治疗后下肢Fugl-Meyer和ADL评分,以及行走时屈髋、伸膝、足背屈关节活动度、运动程序信号的强度和比例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各项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训导虚模实际训练系统能有效促进患者运动功能康复,达到运动程序重建,是有效的康复训练设备,能保证神经训导康复方法正确的应用,并能明显减轻体疗师的劳动强度.

  • 标签: 运动功能康复 运动程序重建 神经训导 虚拟模拟实际训练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体位智能化下肢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随机抽选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给予多体位智能化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康复训练,两组各2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各项康复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康复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中,应用多体位智能化下肢康复机器人,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多体位智能化下肢康复机器人 脑卒中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法+康复训练治疗陈旧性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2例者为例,时间为2020年10月-2022年4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手法治疗,各36例,比较两组疗效及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手法+康复训练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陈旧性踝关节运动损伤 手法 康复训练 踝关节功能 疗效
  • 简介:开展舰艇军医急救技能训练,是提升单舰遂行多样化任务卫勤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现状、功能、勤务的需求分析,明确了舰艇军医急救技能模拟训练应从知识库、技术库、伤员库、案例库4方面入手建立系统数据基础,利用急救技能考核评价体系实现科学的技能训练考评,进一步明确系统构架和运行流程,通过5个功能模块实现系统集成。

  • 标签: 舰艇军医 急救 模拟训练 需求分析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FVC、FEV1、FEV1/FV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运动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协同护理联合踝泵运动训练对糖尿病足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使用随机对照试验(RCT)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的人数比例为4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性护理,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联合踝泵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足部溃疡面积、TCPO2以及住院天数。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足部溃疡面积较干预前出现了缩小,同时两组患者在TCPO2均较干预前出现升高,住院周期缩短3-7天。且观察组患者的足部溃疡面积较对照组相比缩小的更有优势,在TCPO2上的升高也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协同护理 踝泵运动训练 糖尿病足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10Hz的经颅磁刺激技术(rTMS)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的研究共将72例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选入,研究时间为2020.9月-2021年8月,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2组(对照、观察组),均有36例患者。治疗方式中前者实施康复训练,术后实施10Hz的rTMS结合康复训练,最后使用统计学的方式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归纳。结果:两组中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要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有差异。结论:对该疾病患者实施此治疗方式具有良好效果。

  • 标签: 经颅磁刺激技术 康复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 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