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股骨锁定板(LPFP)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FI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射阳县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FIF患者80例,根据采用的术式不同分成DHS组36例与LPFP组44例。术后随访10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FP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FP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FP组优良率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LPFP术式治疗老年FIF较DHS疗效好、恢复快、安全性高。

  • 标签: 股骨骨折 老年人 内固定器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六旬老人胡大伯不幸遭遇了车祸,到武汉协和医院后被诊断为右肱骨粉碎性骨折,该院骨科团队为其行MultiLoc髓内钉技术治疗肱骨骨折。据悉,协和医院目前在省内率先使用该项技术,疗效较好。截至目前为止,中国医疗机构开展此项技术的不过10家。

  • 标签: 武汉协和医院 肱骨近端骨折 髓内钉 治疗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肱骨骨折治疗中采用中医骨折三期治疗方法对患者术后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在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肱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44例为1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而实验组则采用中医骨折三期治疗方法,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1周的治疗,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肿胀缓解优良率明显较高,同时疼痛评分明显较优,差异对比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随访三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较高,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肱骨骨折治疗中采用中医骨折三期治疗方法效果较为显著,有利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对其预后有改善作用,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中医骨折三期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 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对比旋转型股骨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60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研究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地时间、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地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率以及Harris评分分别为(73.1±2.7)min、(15.2±3.8)d、(280±110)ml、26.67%、(87.72±2.6)分;研究组分别为(51.2±2.6)min、(10.1±1.4)d、(130±35)ml、6.7%、(61.23±2.0)分,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高龄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1月份至2014年12月份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DHS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PFNA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针对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PFNA治疗的效果较为明显,且治疗效果好,疗效高。

  • 标签: PFNA 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锁定型带空心螺钉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0例70岁以上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C臂X光机透视下行切开复位锁定型带空心螺钉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无死亡病例,无感染病例,膝关节僵硬1例,无褥疮、深静脉血栓形成、栓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按董纪元等髋关节疗效标准进行评分,本组优50例,良23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91.25%。结论锁定型带空心螺钉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虽费用相对高一些,但创伤相对小、操作相对简单、固定更牢靠,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降低褥疮、血栓等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发生,疗效满意,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较佳选择。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锁定型带空心螺钉钢板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复位固定治疗。随访12~18个月,记录比较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结果观察组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3.4±9.3)min,短于对照组的(95.0±10.3)min;观察组切口长度为(4.3±1.3)cm,短于对照组的(8.2±1.2)cm;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300.8±74.5)ml,少于对照组的(350.8±76.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相对于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明显的优势,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及创伤,保护软组织,利于术后康复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恢复能力差以及手术耐受能力差的患者是首选。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对股骨髁上骨折患者使用倒打钉和锁定板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了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来治疗的64例股骨髁上骨折患者实施研究,把64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锁定板治疗,实验组倒打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意义。实验组患者恢复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78.1%。差异P<0.05,有统计意义。结论对股骨髁上骨折患者使用倒打钉手术治疗手术创伤较小,患者膝关节可得到显著恢复,有推广使用意义。

  • 标签: 股骨髁上骨折 倒打钉 锁定板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经皮加压钢板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的28例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骨折情况进行分级,掌握患者的合并症情况。首先对患者进行股常规的胫骨结节骨牵引,随后对患者进行检查评估其手术耐受性。麻醉后对患者进行手术操作,结合经皮加压钢板内固定(LCP)进行治疗。采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术后服用葡萄糖酸钙等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状。对患者进行6-14个月的跟踪访问,观察记录患者的术后愈合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8例患者的粗隆间骨折均得到愈合,巨物并发症。对患者进行Harris功能评分,其中20例优秀,8例良好。优秀率为71.43%。结论经皮加压钢板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以及固定简单的特点,且患者的术后愈合效果好,并发症少,能够减轻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痛苦。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运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分别为96%(24/25)、(3056.5±456.5)元、(10.32±2.75)d,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费用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2%(18/25)、(4927.3±745.6)元、(18.54±3.28)d,两组护理满意度、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提升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其治疗费用,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循证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与对比DHS和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微创动力髋关节螺钉(DHS)与股骨螺钉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统计分析与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二次手术率以及术后1年、2年生存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3.3%,对照组患者是15%,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二次手术率与术后1年、2年生存率分别是1.6%、98.3%、91.7%,对照组分别是15%、83.3%、78.3%,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优于DHS。

  • 标签: DHS PFNA固定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畸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的需要,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40例观察组患者全麻后不作处理,对40例观察组患者全麻后行患侧髂筋膜间隙阻滞,对2组的完全清醒时间、术中全麻用药量及拔管时间、完全清醒躁动评分等进行记录和对比分析。结果经我院后续统计分析得出,在2组术中麻醉的用药量方面,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更少(P<0.05),此外在2组的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躁动评分等对比方面,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我院研究得出,在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手术治疗期间,应用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麻有着较好的麻醉效果,且麻醉用药量更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操作简便,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应当推荐使用。

  • 标签: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髂筋膜间隙 阻滞 全麻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和护理效果。方法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股骨髓内钉治疗,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治疗,均给予相应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切口长度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显著,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固定方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PFNA与LPFP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34例(2013年6月~2015年9月)。将其动态随机化分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LPFP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PFNA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骨骼愈合时间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3.52±14.33)min,术中出血量为(201.21±19.67)ml,术后下地时间为(6.06±1.22)周,骨骼愈合时间为(12.38±1.40)周,对比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PFNA对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及骨骼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少,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 标签: PFNA LPFP 老年 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防旋股骨髓内钉(PFNA)与第三代Gamma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PFNA(PFNA组24例)和三代Gamma钉(Gamma钉组22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8~24个月。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三代Gamma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Harris评分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FNA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均疗效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势。

  • 标签: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 简介: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在老年肱骨干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老年肱骨干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则进行交锁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老年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肩关节功能评分(Neer评分)结果及术后肿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后6及12个月观察组的治疗总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肿胀时间(4.68±0.60)周,骨折愈合时间(11.89±1.80)周,均短于对照组的(7.25±1.15)、(13.54±2.26)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在老年肱骨干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且患者术后恢复也较快,更为适用于老年骨折患者,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老年肱骨干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治疗,提高股骨头坏死的预防、早期筛查及诊断水平。方法以2012年6月至20l5年1月秦皇岛北部山区9.3万名常住人口为对象,以村集体为单位进行股骨头坏死相关知识宣讲,对具有髋部疼痛不适人员行髋关节正位及蛙位X线片,X线片检查未见异常者采用MR检查进行确诊,确诊患者进行统一发放问卷,填写调查表。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血压、生活情况、工作性质等危险因素及诊断、治疗情况。对上述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期间共确诊股骨头坏死患者95例,男性71例,女性24例,总发病率为10/万。股骨头坏死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45-55岁,其中具有大量长期饮酒者44例,占患病总人数46%。按工作性质统计发病率的结果为长期重体力劳动者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者22例,占比为23%,不明原因者29例,占总人数的30%。结论秦皇岛北部山区股骨头坏死男女为2.961;发病年龄集中于45-55岁。酒精摄入是诱发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原因。此股骨头坏死临床流行病学及相关研究分析,将对更好的认识我市山区股骨头坏死发病情况疾病因研究,对股骨头坏死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相关因素 发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尽管互联网医疗在现阶段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产业,但很多细分市场仍有机会。从本质上来说,市场早在2014年就意识到缺乏支付方是中国互联网医疗的最大瓶颈。但是,对于支付方,市场不甚了了,以为有了支付方就万事大吉,还是可以按照现行的模式运营下去。殊不知一旦支付方真的进场,整个市场格局和原先的发展逻辑

  • 标签: 发展逻辑 药品支出 商业医疗保险 医保基金 健康管理服务 服务资源
  • 简介:1例71岁女性患者出现夜尿增多(2~3次/晚)2~3个月,门诊查血钙3.11mmol/L。追问病史,患者因骨质疏松症及骨性关节炎2~3年规律服用碳酸钙D3(含元素钙300mg/片,1片/d)、阿法骨化醇(0.5g/d,1.5年前增加为0.75g/d)及两种保健品(多种维生素,每片含维生素D31000U、元素钙500mg,1片/d;关节王,每个剂量含维生素D32000U,2个剂量/d)。另外,患者因高血压长期服用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每片含氯沙坦钾50mg和氢氯噻嗪12.5mg)、1次/d。入院后查25-(OH)D〉280μg/L,故考虑患者为维生素D中毒及高钙血症。停用钙片、保健品及氯沙坦钾氯噻嗪,多饮水增加食盐摄入,给予硝苯地平,予以水化。4d后查血钙水平稳定在2.33~2.41mmol/L。

  • 标签: 维生素D 高钙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癌肝胆管结石病人中癌症分布位置及手术切除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医院进行治疗的54例胆管癌肝胆管结石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仔细观察患者癌症分布位置及不同手术切除类型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54例患者中肿瘤位于左叶、右叶及中叶者分别为40例(74.07%)、9例(16.67%)、5例(9.26%),肿瘤位于左叶比率明显高于右叶及中叶,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切除手术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的生存率均高于未切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切除治疗将使肝内胆管癌肝胆管结石病人的健康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并且姑息切除病人术后生存率明显低于根治切除,癌症发病多在左叶,在临床上值得重视。

  • 标签: 肝内胆管癌 肝胆管结石 手术切除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