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和血液中血小板释放微粒数量变化的临床检验方法和意义,对比不同患者指标的差异,总结相应规律。方法:在2017年1月到2020年6月就诊的病患中按试验所需条件选择500人作为观察,静脉取血,制备样品,进行血小板检验,比较各组数据的异同。结果:静息状态下,急性肾衰竭患者的微粒值(6.9×105±2.7×106)最高,冠心病(6.4×105±1.9×105)和急性脑梗阻(6.2×105±3.4×106)患者次之,白血病(经化疗治疗后)微粒值(1.3×105±5.3×105)与健康无病体检者(1.1×105±5.8×106)几乎一致;活化状态下,活化后的健康无病体检者的血小板微粒值(1.8×105±4.9×105)大于静息状态的微粒值(1.1×105±5.8×106)。结论:血小板数量的减少以及血小板微粒的变化,对活化能力估计、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过程等具有十分重大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液 血小板减少 血栓性疾病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 一例44岁女性突发头晕、左侧肢体乏力5小时,诊断右侧丘脑梗死、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应用替罗非班20个小时后出现出血及极重度血小板减少。予以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血小板,3小时后血小板回升,2天后血小板正常。

  • 标签: 替罗非班 脑梗 血小板极减少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实验将选取我院 60例中脑血栓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间在 2018年 3月到 2019年 1月之间,将 60例参加实验的患者通过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实施常规治疗的 30例定义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 30例定义为观察组,对患者的指标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主要包括血脂指标、血小板、 血液流变学等。结果: 观察组胆固醇、血小板黏附率、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等指标较对照组均显著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 96.67%(29/30)较对照组 73.33%(22/30)显著较高,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脑血栓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身体指标恢复以及治疗效果良好,患者血脂指标、血小板参数以及血液流变学有显著改善,另外,对不适症状有明显缓解作用,可见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具有很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抗血小板药物 脑血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规则抗体检验对输血的意义。方法:课题纳入68例有输血治疗者,输血时间均在2018年8月-2020年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