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苏黄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对血清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80例,根据用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钠+苏黄止咳汤治疗,对照组单用孟鲁司特钠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并对比2组疗效、血清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6,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结论苏黄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确切,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更好更快缓解,机体性反应明显减轻,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苏黄止咳汤 血清炎性因子
  • 简介:目的观察高脂饮食对大鼠肠道菌群及血清因子的影响,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在调节肠道菌群中的作用。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A、B、C组,每组12只。A组喂养普通饲料,B组喂养高脂饲料,C组喂养高脂饲料,并予布拉氏酵母菌干预。实验初始、第10周末检测血清脂多糖(LPS)、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结果3组初始时LPS、TNF-α、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周末时B、C组LPS、TNF-α较初始时明显升高(P〈0.05、0.01),A组无改变(P〉0.05);B组IL-6较初始时升高(P〈0.01),A、C组无改变(P〉0.05);10周末时B组LPS、TNF-α、IL-6均高于A、C组(P〈0.01),C组TNF-α高于A组(P〈0.01)。3组初始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拟杆菌、大肠杆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周末时B、C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较初始时升高(P〈0.01),A组无改变(P〉0.05),B组低于A组及C组(P〈0.01),C组低于A组(P〈0.05);10周末时B组拟杆菌较初始时降低(P〈0.01),A、C组无改变(P〉0.05),B组低于A、C组(P〈0.01);10周末时B组大肠杆菌较初始时升高(P〈0.01),A组无改变(P〉0.05),C组降低(P〈0.05),B组高于A、C组(P〈0.01),A组高于C组(P〈0.05)。结论高脂饮食喂养会增加大鼠血清因子释放,改变肠道菌群结构;布拉氏酵母菌可稳定肠道菌群结构,减少因子释放。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 高脂饮食 肠道菌群 炎性细胞因子 大鼠 Sprague-Dawley
  • 简介:目的检测皮肌炎(DM)、多肌(PM)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其与间质肺疾病(ILD)的相关,探索肌病(IM)伴发ILD新的治疗靶点。方法收集DM患者35例,其中DM-ILD组17例,DM-非ILD组18例,DM-ILD患者中急性/亚急性间质性肺炎(A/SIP)患者11例,慢性间质性肺炎(CIP)患者6例;PM组15例,其中PM-ILD组6例,PM-非ILD组9例;健康对照组10例,详细记录临床及实验室资料。采用流式CBA法检测血清中IL-6、IL-8和TNF-α的水平。分析三种血清因子与ILD的相关。结果(1)DM组IL-6、IL-8、TNF-α水平显著高于HC组(P〈0.05);(2)PM组IL-6、IL-8、TNF-α水平显著高于HC组(P〈0.05);(3)DM-ILD组IL-6、IL-8、TNF-α水平显著高于DM-非ILD组(P〈0.001,〈0.001,0.011);PM-ILD组与PM-非IL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IL-6在DM-ILD组表达显著高于PM-ILD组(P=0.013),IL-8和TNF-α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在DM-ILD组中,IL-6、IL-8、TNF-α在A/SIP组较CIP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DM-ILD中IL-6、TNF-α、IL-8水平均显著高于DM-非ILD患者;IL-6在DM-ILD患者中显著高于PM-ILD患者;IL-6可能在DM-ILD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间质性肺疾病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时期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因子水平和肺功能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COPD200例,分为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每组10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因子水平和肺功能,并探讨二者的相关。结果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白介素-1p(IL-1p)、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均高于对照组,IL-2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期组IL-2低于稳定期组,其余指标均高于稳定期组(P〈0.05)。稳定期组和急性加重期组肺功能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急性加重期组低于稳定期组(P〈0.05)。结论IL-1β、IL-8、IL-2、TNF-α、IL-6、CTGF和IFN-γ是评估COPD病情的重要指标,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炎性因子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娥化脓方在急性化脓扁桃体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3月治疗的急性化脓扁桃体患者72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联合乳娥化脓方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消失及血清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咽痛、扁桃体化脓、发热、咳嗽、大便异常及口渴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5dIL-6、TNF-a及sTRE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乳娥化脓方用于急性化脓扁桃体患者中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降低血清因子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乳娥化脓方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症状消失时间 血清炎性因子
  • 简介:目的观察宫腔镜电切术在慢性宫颈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血清因子的影响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慢性宫颈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与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激光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血清因子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血清因子(TNF、IL、hs-CRP)水平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慢性宫颈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因子水平,降低并发症的产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宫腔镜电切术 慢性宫颈炎 血清炎性因子
  • 简介:近年的多项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T2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一些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等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显著增高。此外,非糖尿病个体动态检测与观察上述指标,可以较好地预测,T2DM的发生与进展。

  • 标签: 2型糖尿病 炎性预测因子 T2DM C反应蛋白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血糖
  • 简介:目的分析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对小儿喘息型肺炎症状缓解的作用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3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组患者采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和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IL-4(188.17±13.54)ng/L,IL-6(145.32±10.04)ng/L,IL-8(133.26±13.69)ng/L,IL-10(13.15±2.67)ng/L;治疗组患者IL-4(108.81±3.55)ng/L,IL-6(105.26±8.33)ng/L,IL-8(105.13±10.14)ng/L,IL-10(17.24±2.26)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可有效控制小儿喘息型肺炎的炎症,缩短症状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普米克令舒 可必特 小儿喘息型肺炎 血清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SAP)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疗效,并对血清炎症因子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4例SAP,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有效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血清炎症因子 连续性血液净化
  • 简介:摘要:目的:脑梗塞患者治疗上,探究逐瘀活血汤的效果及对因子、黏附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接收的66例脑梗塞患者,落实患者的资料分析,分析治疗方式,以其不同之处作为分组依据,将66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的纳入标本均为33例。常规治疗方案用于对照组中,而逐瘀活血汤用于观察组中,针对2组治疗效果、NIHSS评分、因子、黏附因子水平进行对比。结果:在监测两组治疗效果中,发现观察组值为97%,对照组值为78.8%,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较高(P<0.05);NIHSS评分相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监测两组的因子指标即IL-6、C反应蛋白、TNF-ɑ水平,表现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监测两组的黏附因子指标即P-选择素、sICAM-1水平,表现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治疗脑梗塞时,应用逐瘀活血汤疗法,其可以在提升疗效过程中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对降低因子、黏附因子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脑梗塞 逐瘀活血汤 炎性因子 黏附因子水平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五味消毒饮联合非布司他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1年5月期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收治的68例急性痛风关节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设置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非布司他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五味消毒饮加减,两组疗程均7d,对比两组治疗有效指标、血清炎症因子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疗效:观察组整体治疗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五味消毒饮 非布司他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炎症因子
  • 简介:目的研究中药消痒方对妊娠期霉菌阴道(vulvovaginalcandidiasis,VVC)患者机体因子和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妇产科诊治的68例妊娠期VVC患者纳入研究中,基于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研究组同时联用中药消痒方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并分析治疗前后血清因子和免疫水平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2、IL-8、IL-13及SIgA、IgG、IgM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消痒方治疗妊娠期VVC有着确切效果,可有效减轻性反应,改善机体免疫能力,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消痒方 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 炎性因子 免疫水平
  • 简介:目的:调查氟伐他汀对合并高脂血症的2型糖尿病人体内因子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46例,男20例,女26例,平均年龄为(58.9±9.0)a,均在日本弘前大学附属医院收集。所有对象的低密度脂蛋白均大于100mg·dl^-1,和/或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于130mg·dl^-1。每晚服用20mg氟伐他汀,于用药前及用药后4,8,12周分剐测定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HDL)、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黏附因子(VCAM—1)、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的动态变化。结果:血浆VCAM—1在用药的第8,12周分剐是(2.0±0.3),(2.3±0.3)ng·mL^-1,与0周(2.8±0.4)ng·mL^-1比较,均P〈0.05;hs—CRP在用药的第8,12周分别为(11.3±6.4),(13.8±9.9)ng·mL^-1,与0周(17.1±6.1)ng·mL^-1比较,均P〈0.05。ICAM-1,PAI-1和HDL在不同观察时间段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以下调因子VCAM-1,hs—CRP,尤其是在第8周,且8周后下降幅度不因用药时间的延长而进一步降低。HDL在观察期间无统计学上差异,说明氟伐他汀抗作用独立于其降血脂机制,建议对于无高血脂的糖尿病人也可以考虑及早运用他汀类药物以降低其体内因子水平。

  • 标签: 氟伐他汀 2型糖尿病 炎性因子 高密度脂蛋白
  • 简介:目的了解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变化与临床的关系。方法32例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不愈合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和白细胞介素-18(IL-1B)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36例骨折术后Ⅰ期愈合患者(Ⅰ期愈合组)比较。结果不愈合组血清IL-1β、TNF-α和sV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和Ⅰ期愈合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内皮功能受损,巨噬细胞被活化,引起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影响骨折术后愈合。

  • 标签: 骨折术后不愈合 血清白细胞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
  • 简介:目的观察头孢西丁钠联合康妇胶囊治疗盆腔的临床疗效及对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40例盆腔患者,采取电脑随机选取法,将40例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西丁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西丁钠联合康妇胶囊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后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及因子各项指标均得到良好改善,且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组间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对盆腔患者采用头孢西丁钠联合康妇胶囊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因子水平,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尽早改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头孢西丁钠 康妇炎胶囊 盆腔炎 炎性因子 影响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香菊片对变应鼻炎大鼠免疫球蛋白E(IgE)、白介素-4(IL-4)、白介素-8(IL-8)及纤毛系统正常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香菊片低剂量组(鼻饲香菊片50mg/kg)和香菊片高剂量组(鼻饲香菊片200mg/kg)。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以等体积的蒸馏水代替药物,阳性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85mg/kg灌胃,香菊片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香菊片50、200mg/kg灌胃。采用HE染色检测大鼠鼻黏膜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IgE、IL-4、IL-8水平,扫描电镜检测鼻纤毛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黏膜增厚,黏膜下腺体数量明显增加,小血管增生扩张明显;香菊片低、高剂量组细胞浸润程度减轻。模型组血清IgE、IL-4、IL-8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各给药组低于模型组,且阳性对照组低于香菊片低、高剂量组(P<0.05,P<0.01)。空白对照组鼻黏膜纤毛密集,整齐,模型组鼻黏膜增厚,阳性对照组纤毛密集,局部略杂乱,微管结构清晰。香菊片低剂量组纤毛密集、较整齐、偶见局部少量纤毛略杂乱,香菊片高剂量组鼻纤毛之间无粘连,微管结构清晰。结论香菊片对变应鼻炎大鼠鼻黏膜形态及功能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实现的。

  • 标签: 香菊片 变应性鼻炎 鼻黏膜 细胞因子类 大鼠 WISTAR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妇消炎栓和甲硝唑联合用于盆腔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本科接诊盆腔病人84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用康妇消炎栓和甲硝唑,而对照组只用甲硝唑。对比疗等指标。结果:从总有效率上看,试验组95.24%,和对照组80.95%比较更高(P<0.05)。从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2这两项指标上看,在治疗后:试验组依次是(7.53±1.27)mg/L、(13.96±2.58)ng/L,和对照组(11.13±1.61)mg/L、(23.41±3.62)ng/L比较更低(P<0.05)。结论:盆腔联用康妇消炎栓和甲硝唑,疗效确切,因子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康妇消炎栓 炎性因子 盆腔炎 甲硝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自拟益气固本方治疗单纯肥胖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选择我院接收的单纯肥胖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以及盐酸二甲双胍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自拟益气固本方进行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与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RP、TNF-α、IL-6水平显著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固本方治疗单纯肥胖的效果较好,能有效强化减肥效果,促使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应予以重视。

  • 标签: 自拟益气固本方 单纯性肥胖 血清炎症因子
  • 简介:目的通过建立小鼠原位肝癌模型。检测荷瘤小鼠外周血髓系抑制细胞(MDSC)的比例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探讨其在肝癌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原位肝癌模型,分离荷瘤小鼠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荷瘤小鼠不同时间外周血MDSC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荷瘤小鼠血清TGF—β1水平。以同期正常小鼠作对照。结果荷瘤小鼠外周血MDSC比例明显升高:对照组、模型组7、14、21d外周血MDSC的比例分别为(3.5±2.2)%、(9.4±2.6)%、(16.4±5.6)%、(25.3±11.3)%,除模型组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荷瘤小鼠血清TGF—β1水平明显升高:对照组、模型组7、14、21d血清TGF—β1水平分别为(4.9±1.4)、(14.1±6.0)、(24.0±3.3)、(9.2±1.2)ng/ml。除模型组21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MDSC的比例与血清TGF-β1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64,P〈0.05)。结论随着肿瘤的进展,外周血MDSC的比例明显升高,且与血清TGF—β1水平呈明显正相关,提示荷瘤小鼠外周血MDSC的比例与肿瘤的生长进展密切相关,MDSC通过分泌TGF—β1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可促进肿瘤的生长与转移。

  • 标签: 肝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B 髓系抑制性细胞 免疫抑制
  • 简介:目的筛选出较为可靠的细胞因子作为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检测指标。方法对23例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和24例新鲜的孔源视网膜脱离患者外周血和玻璃体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试验组)的玻璃体液中的VEGF和IL-8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而TGF.B: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TGF-β2、IL-8、VEGF水平分别为(69.53±2.94)、(95.23±6.55)、(45.39±4.86)μg/L,对照组分别为(87.32±3.21)、(77.42±5.03)、(37.784-2.09)μg/L,P〈0.01或P〈0.05]。试验组外周静脉血中IL-8浓度(94.91±7.37)μg/L,高于对照组的(77.42±5.03)μg/L。只有玻璃体与血清中IL-8呈明显正相关(r=0.9522,P〈0.01)。结论IL-8有可能成为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检测指标之一。

  • 标签: 糖尿病并发症 玻璃体视网膜病 增生性 转化生长因子Β 白细胞介素 血管内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