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那定是第二代H1抗组胺药,对H1受体有高度选择性,有直接的抗炎活性,起效快、作用维持时间长且长期使用不易出现耐药性。那定的代谢动力学易受几种转运蛋白诱导剂或抑制剂的影响,但未见需调整剂量的报道,转运蛋白对那定代谢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临床用于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过敏性哮喘、遗传性过敏性斑秃等,且联合其他药物疗效显著。目前,那定微球的鼻内给药制剂正在研发中。那定不良反应少见,无论是单独应用还是联合其他药物使用,都未见严重的心血管事件,不影响胆碱能活性。那定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不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被推荐于从事安全相关作业人员使用。

  • 标签: 非索非那定 抗组胺药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慢性荨麻疹
  • 简介:唐代马祖道一禅师年轻时曾居于南岳衡山修行,平日唯独处一室坐禅,不与人交流。寺庙里的住持,正是六祖慧能的得法弟子南岳怀让禅师。怀让觉得这个年轻人颇有佛法根器,可惜却用错了方法,于是有意去启发他。

  • 标签: 坐禅 坐卧 年轻
  • 简介:从萌生第一颗乳牙开始,牙齿就伴随着我们每一天的生活。牙齿健康与否,和我们日常的护牙方法息息相关。以下是4个关于牙齿健康的是非题,试试看,你能答对几题。

  • 标签: 牙齿健康 口腔卫生 保健知识 护牙方法
  • 简介:低分子肝素(LMWH)的抗凝血作用已耳熟能详,但对其在抗凝血方面的作用却鲜为人知。本文仅就LMWH在抗凝血作用方面的部分进展予以综述,供读者参考。1在产科及妊娠方面的作用将良性子宫脱垂或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与黄体酮和17β雌二醇共同进行培养蜕膜,分别加入人凝血酶、人FXa、普通肝素(UFH)、硫酸葡聚糖及4种不同商品的LMWH,在第3d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

  • 标签: 抗凝血作用 低分子肝素 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7Β雌二醇 LMWH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与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根据高血压病史将2005年-2011年我院收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按血压数值及高血压病史分为高血压纽和高血压纽。对其危险因素、脑梗死亚型等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的平均年龄、≥80岁患者、男性,糖尿病、心脏病、慢阻肺、颈动脉粥样斑块伴狭窄等危险因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血压组的LACI和POCI高于高压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组与既往脑梗死史、LACI和POCI相关;而非高血压组与男性、年龄≥80岁、心脏病和糖尿病相关。结论脑梗死最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尤其男性风险较高;高血压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是男性、高龄、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性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是LACI和POCI。

  • 标签: 高血压 非高血压 脑梗死
  • 简介:肺癌是当今世界上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占所有肺癌的75%~80%,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thoracoscopicsurgery,VATS)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肺肿瘤 电视胸腔镜 诊断 治疗
  • 简介: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总发病率的85%,就诊时75%的患者已是局部晚期或有远处转移。

  • 标签: 厄洛替尼 肺肿瘤 进展
  • 简介:酒精性脂肪肝病是遗传-环境-代谢相关性疾病,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在我国是继病毒性肝炎后第二位常见肝病,常与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症状并存,近年来其患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引起慢性肝病及血清氨基酸转移酶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几年酒精性脂肪肝病与遗传基础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脂肪酸代谢、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细胞因子等与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的遗传变异的研究进展。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遗传变异 基因 基因多态性
  • 简介:目的探讨胸腺五肽注射液辅助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单纯行GP化疗方案,试验组在GP化疗基础上给予胸腺五肽注射液辅助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疗效相当,化疗过程中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试验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控制有效率为72.4%(21/29),高于对照组的51.7%(1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五肽联合化疗方法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胸腺五肽 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米司酮联合孕三烯酮胶囊(内美通)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2例子宫肌瘤患者以随机抽样法进行分组治疗,米司酮组55例,给予米司酮治疗3个月;联合用药组57例,给予米司酮联合孕三烯酮胶囊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将患者的子宫容积和最大肌瘤的体积、雌激素、孕激素、血红蛋白进行对比,同时统计患者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个月后,2组患者的子宫容积、最大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P〈0.05),联合用药组效果优于米司酮组(P〈0.05);雌激素、孕激素和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比较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米司酮和孕三烯酮胶囊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抑制子宫肌瘤,改善激素水平,效果显著。

  • 标签: 米非司酮 孕三烯酮胶囊 子宫肌瘤
  • 简介:目的观察益气除痰法结合化疗药物治疗中晚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中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5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益气除痰中药结合化疗药物治疗,对照组为化疗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在中医症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改善和肿瘤客观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外周血细胞检查上,治疗组和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

  • 标签: 中医药疗法 益气除痰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目的:观察大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卡铂(GC)化疗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大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C方案化疗,28d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对照组应用GC方案化疗,观察实体瘤近期疗效、疼痛程度缓解、生活质量变化、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近期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高;2组不良反应比较,除血红蛋白计数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指标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C化疗具有明显减轻癌性疼痛、增强疗效、改善生存质量、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的作用。

  • 标签: 复方苦参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106例拟接受化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化疗同时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仅给予化疗。化疗方案(NP):长春瑞滨25mg·m-2,d1、8静脉滴注;顺铂25mg·m-2,d1~3静脉滴注,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2组患者中,治疗组在近期疗效、卡氏评分、控制疼痛及不良反应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NP方案联合中药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小细胞肺癌疗效稳定,能提高近期临床疗效,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复方苦参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长春瑞滨+顺铂 化疗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顺铂(cisplatin,DDP)方案(G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07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112例晚期NSCLC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GP)和治疗组(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P)。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1g.m-2,d1、8,静脉滴注;顺铂25mg.m-2,d1~3,静脉滴注,21d为1个周期。治疗组给予GP方案(剂量及用法同化疗组)化疗同时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d。至少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随访生存期。结果:对照组50例可评价疗效,治疗组53例可评价疗效。治疗组有效率(RR)为40.5%(21/53),疾病控制率(DCR)为88.1%(46/53),较对照组[RR为30.0%(15/50),DCR为86.0%(43/50)]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总生存期(OS)、Karnofsky(KPS)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系统反应,治疗组白细胞计数下降、贫血、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NSCLC能延长OS,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复方苦参注射液 吉西他滨 顺铂 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核苷酸还原酶1(RRM1)蛋白表达与吉西他滨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接受含吉西他滨方案一线化疗的晚期小细胞肺癌的RRM1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肿瘤标本的RRM1表达,并对化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44例患者中,RRM1阳性40.9%,RRM1阴性59.1%。总客观有效率38.6%,疾病控制率75.0%;其中RRM1阴性患者的客观有效率与RRM1阳性患者无明显差异(46.2%和27.8%,P=0.218);但RRM1阴性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RRM1阳性患者(88.5%和55.6%,P=0.013)。44例患者的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6.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5.4个月;其中RRM1阴性患者的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较RRM1阳性患者长(7.2个月和5.5个月,P=0.01);但中位生存时间无明显差异(18.8个月和15.3个月,P=0.127)。结论RRM1表达水平可能与吉西他滨的疗效相关,可能是预测吉西他滨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疗效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核苷酸还原酶M1 吉西他滨
  • 简介:目的研究湖南安化黑茶的主要品种十两茶水提物的体外降糖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外蛋白质酶糖基化试验、葡萄糖苷酶试验、醛糖还原酶试验比较十两茶与其他茶类(茯砖茶-9、茯砖茶-11、红茶、绿茶)的体外降糖作用。结果5种茶叶水提物在体外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蛋白质酶糖基化产物形成、葡萄糖苷酶以及醛糖还原酶活性,其中以十两茶作用为优。结论十两茶水提物对糖尿病相关酶具有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降糖和防止糖尿病并发症作用。

  • 标签: 黑茶 十两茶 葡萄糖苷酶 蛋白质非酶糖基化 醛糖还原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