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中主要着眼于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问题展开探讨,笔者结合个人在这方面的一些工作经验,总结出工作环节影响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的几个危险因素,希望借阅者积极提出改进意见。关键词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救死扶伤是医疗活动的第一线工作内容,与此同时,他们也成了在职业暴露危险期的高危人群以及感染病的易感人群。因而对于职业病的防护工作又显得极其有必要,也是医疗护理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那么,要有效提高预防的意识,必须要从其危害因素简要谈起。1、危害因素1.1、生物因素一般护士在治疗和日常护理工作中需要密切的与患者进行接触,然而在物品的回收以及基础护理或者是生活护理环节的操作,也要不可避免的接触到患者的体液和血液以及呕吐物或者分泌物以及排泄物,这些往往携带各种病菌,因而也成了医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即存在的潜在性传播途径。1.2、物理因素(1)护理工作中电辐射的接触环节会使护理人员不停程度的接触到放射线。从理论意义上来说,即便属于小剂量且接触时间会比较长,也会致癌或者致畸。(2)工作中对于紫外线和臭氧的照射在经过消毒之后亦或是灯管的检测同样会导致角膜炎和结膜炎以及皮肤红斑,而由他所照射出来的产生的臭氧,会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损伤。(3)通常来说噪音可以致使人的听神经受到损伤,从而引起心血管系统等生理疾病,譬如像耳鸣、血压增高、易怒、头痛、失眠等等出现类似症状。(4)工作中的电击伤和电灼伤需要经常使用到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如果仪器出现老化或者是使用不当的时候,护士就会出现电击伤和电灼伤的危害。1.3、化学因素(1)化疗药物一些抗肿瘤药物对医护人员会造成某种程度上的健康影响,这其中就包括像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和脱发以及消化道症状、角膜损伤抑或皮肤过敏和皮肤炎、眩晕、肝肾功能损害、还有细胞遗传物质染色体、DNA损害及月经异常、不良妊娠导致癌症发生。然而在1984年的时候,法国首次采用色谱法在与肿瘤患者接触的医护人员尿液中发现了有环磷酰胺的存在。(2)消毒剂一般化学消毒剂在应用的过程中都会有挥发的过程,他产生的刺激性气味和腐蚀性对护理人员会造成支气管粘膜水肿和支气管炎,导致流泪或者视物模糊以及接触性皮炎等等症状。1.4、机械因素在护理人员为患者护理治疗的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的缘故或者是用力不适当,往往会造成肌肉拉伤,严重的则会导致骨折出现。1.5、医院治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应该是各种针刺和注射针头、刀、剪、缝针刺伤等等这些危害,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其在各种职业损伤中占据比例为83.4个百分点左右。因为职业性质比较特殊,同时工作环境因素的影响,可以促使护理人员在进行理疗的过程中出现锐器损伤问题出现,而又因为护理人员在这方面的护理意识比较薄弱的缘故或者是缺乏比较专业的防护培训,这让护理人员在进行临床操作过程中容易疏忽个人防护,不会使用到防护器具来保护自己,习惯没有养成好,就导致了防护器具的危险性的递增,相关报道提出来,在众多的医院感染当中,有超过80个百分点的感染和锐器有关。1.6、心理、社会因素(1)工作环境氛围在医护人员进行护理过程中一般突发事件都会出现在夜班的时候,这个时候工作量比较大,而抢救的频率也相对来说比较高,那么垂死和死亡这些频率自然高,护士长在这个时候往往精神压力就大,容易出现神经衰弱致使身心疲惫。(2)投诉机制使用不当现如今医患的自我保护意识在不断的加强,那么同时医疗保健的相关要求也就比较高。具体来说,患者的投诉其实是一个能够直接性提高服务质量的直接作用力,但是假如在这个环节使用的不恰当,这时就会使得护士的工作难度及心理压力得以增加,从而导致身心疲惫。(3)护理人员地位低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在没有得到充分认可的今天,也是对护理人员造成危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医疗护理人员在其社会地位上没有提升,并且至今也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这则成了危害医疗护理人员职业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2.1、相关知识缺乏(1)基础教育相关知识缺乏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包括一些医学附属院校都还没有把医学感染学和医院感染护理学或者是职业损伤防护课程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当中,这使得一部分临床教师不能够把医院内部的感染知识彻底融入到人户生临床护理工作当中去。(2)继续教育相关知识不足针对护理学教育来说,主要将侧重点放在“三基”和“四新”上面,在其医疗执业的专业化培训以及相关安然知识的科普培训比较欠缺,如此在问题发生的时候则不能够及时处理。(3)由于宣传和科普力度不够,护士对必要的预防接种认识参差不齐有相关报道提出来有近86名医务人员当中乙肝的感染率高达53.49%,而在护理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是不愿意接受该疫苗的注射的。2.2、化疗药物配置不规范很多医院实际上是没有实行中心配药的,并且在化疗时用的溶药设备以及洁净操作日甚至是相对的密闭溶药环境都不太健全。抗肿瘤药物以及介人治疗的开发及使用,让更多的医护人员接触到化疗药物。而那些含有毒性微粒的气溶胶以及气雾都会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到人体中,此时护理人员就会出现白细胞下降和头晕以及咽痛或者是出现月经不调和脱发等这些症状。那么护理人员自身所接触的抗肿瘤药物对于他们自身来说淋巴系统DNA具有一定的损害作用,亦或是出现DNA断裂和免疫力下降以及促使怀孕医护人员胎儿畸形等。(1)疾病谱的变化对护理人员身体的潜在危害近几年肺结核疾病种类的突发病忽然只增不减,那么医护人员由于抵抗力不强就很容易受到传染。而被血液和体液污染医疗锐器的刺伤则是医护人员疾病感染的主要途径。据统计在医院中,接触病人的科室可是较多的工作人员其疾病感染的概率高达30%以上。3、结语综上所述,妇产科医疗护理职业中其危险源主要是来自于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而这些因素往往会从各个方面逐渐残食医护人员的健康,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当中应该切实注意到这些问题。参考文献1韩燕春,孙海霞,仇文娟.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疫苗应用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1)31+30.2施雁,钱引娣.护士工作服口罩细菌污染不容忽视J.实用护理杂志,2001(06)46-47.3张立红,吴渭虹.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本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J.实用护理杂志,1998(08)40-41.4王小林.临床护士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分析与健康维护J.护理管理杂志,2002(03)14-16.5薛岚,徐波,谢金辉.护士职业接触抗癌药对自身DNA损伤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1(05)38-39.

  • 标签:
  • 简介:目的:调查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intravenousadmixtureservice,PIVAS)工作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提出降低职业危害的措施。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记录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PIVAS所有药学人员2016年上半年职业危害的种类和次数,针对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并采取防护措施,再记录2016年下半年职业危害的种类和次数,并与上半年数据进行比较。结果:2016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发生职业危害次数分别为190次和71次,下半年出现的职业危害次数明显少于上半年。结论:加强医疗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提高药学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建立规范化的操作管理制度及流程,是降低PIVAS职业危害发生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师 职业危害
  • 简介:目的比较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心脑血管且肿瘤疾病患者的收缩压水平,找出规律,利用调整收缩压预防相应疾病,通过监测收缩压水平的变化对相应疾病进行预警、筛检。方法选取厦门市某三级医院2017年10月-11月的住院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心脑血管组42例、肿瘤组41例、心脑血管且肿瘤组29例,比较3组收缩压水平。结果3组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进行不同因素分层后的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心脑血管且肿瘤疾病患者的收缩压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一定程度上可通过调整并监测收缩压水平进行相应疾病的分类、预防、预警和筛检。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肿瘤 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 收缩压
  • 简介: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随访、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2013年6月—2015年8月选择在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的常规化疗;观察组给予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21d为1个治疗周期,两组都治疗观察4个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癌胚抗原(CEA)、载脂蛋白A1(ApoA1)表达情况,随访并比较两组的生存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5%和41.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皮肤反应、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毒副反应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CEA值都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E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ApoA1值都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poA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44±2.12)个月和(11.94±3.19)个月,KM法分析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应用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表达水平,提高ApoA1表达水平,提高治疗疗效,且不会增加毒副反应的发生,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标签: 培美曲塞 顺铂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毒副反应
  • 简介:目的:建立索布韦片有关物质的HPLC法。方法:采用WatersSymmetryC18(5μm,4.6×150mm)色谱柱,流动相为0.01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乙腈(75:25),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30℃,进样量20μL,对有关物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索布韦与各杂质均能有效分离,杂质A(中间体)、杂质B(起始原料)、杂质C(降解产物)的定量限分别为1.012、2.005、2.010ng,且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n=7),杂质加样回收率(n=9)在96.11%~102.20%之间,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等符合规定。对3批索布韦片进行有关物质测定,结果总杂质量在0.108%~0.129%范围内。结论: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本法可作为索布韦片有关物质的测定。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索非布韦片 有关物质 方法学验证 质量控制 杂质
  • 简介:布司他是一种新型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广泛用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治疗[1].2017年11月15日,美国FDA发布了布司他的安全公告[2],指出布司他未增加抗血小板试验协作组(theAnti-PlateletTrialists'Collaboration)复合终点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致命性心肌梗死、致命性卒中),但可增加心脏相关死亡和全因死亡的风险,这使布司他的心血管安全性备受关注.

  • 标签: 心血管安全性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全因死亡 非致命性 高尿酸血症 抗血小板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营养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到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依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3)与试验组(n=43),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施以营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营养状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无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各项营养状况明显较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营养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

  • 标签: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营养护理干预 营养状况
  • 简介:目的探讨吉替尼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58例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单用吉替尼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治疗,21d为1个疗程,共进行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86.21%、55.17%,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降低,前后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年后,研究组患者的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吉替尼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延长生存期,降低各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吉非替尼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疗效 肿瘤标志物 生存期
  • 简介:摘要我国的医疗医疗技术水平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部分程度的提高,但是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特别是基层医院医疗机构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水平还停留在本科和专科的学历水平,所以所以加强对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院医学教育管理还是很有必要的显得尤为重要。进行集成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医学教育,首先要了解基层医疗专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医学教育的现状,为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继续医学教育的良好发展提供建议。不用不同的基层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有不同的人员,也有不同的专业情况,不同的基层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也是有不用不同的继续教育医学教育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整体提高基层医疗专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诊疗水平,缩小不同级别医院的差距,从而实现共同进步。

  • 标签: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基层医院 继续教育
  • 简介:病理学诊断中特殊染色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长期的改进与创新特殊染色能够有针对性地对组织成分进行染色,使组织病理学评价更加完善精确。临床药物评价中常用的特殊染色法有结缔组织染色的Masson三色染色法、肌肉染色的磷钨酸苏木素染色法、糖原染色的过碘雪夫染色法、脂质类染色的油红O染色法、色素类染色的Masson-Fontana染色法,以及神经组织染色和病理沉着物染色等,综述特殊染色的主要内容及应用中注意事项。

  • 标签: 特殊染色 药物评价 过碘雪夫染色法 磷钨酸苏木素染色法 油红O染色法
  • 简介: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医院重症监护在整个医疗体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重症监护部门的管理成为整个医院的管理范畴。在重症监护病房中,使用机械通气在治疗患者疾病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气管插管的计划性拔管是机械通气中最严重也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严重伤害,如何管理气管插管成为重症监护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气管插管计划性拔管是指尚未达到气管插管拔管指征而将人工气道的导管拔除包括非人为因素的气管导管拔除。计划性拔管给患者带来严重不良后果,同时增加院内感染机率,护理安全是衡量整个医院护理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ICU代表了一个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更应加强安全管理,保证患者安全。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神经重症病房气管插管376例,发生计划性拔管28例,分析原因并讨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下关键词气管插管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护理对策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健康的定义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无疾病”,而是要求在身体、心理和对社会的适应程度等各方面达到完美的状态,这样一种全新的健康追求,对医学的发展有了新的要求,正是因为大众对健康的追求已经提升到了“康强”以及“康乐的程度”,于是促进了自我保健医学的产生。

  • 标签: 医护人员 自我保健医学 认识现状
  • 简介:目的:观察异位妊娠采用米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异位妊娠患者,根据住院单双号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与干预组(n=45),给予对照组患者甲氨蝶呤治疗,给予干预组患者米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分析治疗有效率、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有效率对比显示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指标对比显示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不适、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经处理后,不良反应均得到有效缓解,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米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既可缩短包块消失时间,又可减少血β-hCG及血清孕酮恢复正常时间,且不良反应经处理后可有效缓解,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异位妊娠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服用10mg/d的小剂量米司酮,对照组服用20mg/d高剂量的米司酮,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子宫肌瘤体积与子宫体积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子宫肌瘤体积与子宫体积的改变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显著改善临床疗效,缩小子宫肌瘤体积与子宫体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子宫肌瘤 米非司酮 不同剂量
  • 简介:摘要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常用的注射手段,它常用于身体受到巨大损伤、心血管疾病以及神经内科患者的住院治疗过程中。静脉留置针能够减少注射扎针的次数,减轻对于以上患者的损害。但是时有发生的静脉留置针计划拔管还是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我们通过研究分析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并予以解决。

  • 标签: 神经内科患者 静脉留置针 非计划拔管 原因 对策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甘氨双唑钠联合放射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纳入甘氨双唑钠联合放射治疗对比单纯放射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Stat14.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随机对照试验,总计668例受试对象,其中335例患者接受甘氨双唑钠联合放射疗法治疗,333例患者接受单纯放射治疗。试验组治疗结束时小细胞肺癌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67,95%CI(1.81,3.94),P<0.05];同时总缓解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26,95%CI(2.18,4.87),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氨双唑钠联合放射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疗效优于单纯放射治疗。但由于纳入样本总量较少,还需高质量、高样本量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明甘氨双唑钠联合放射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甘氨双唑钠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研究米司酮配合化疗药物治疗侵蚀性葡萄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在2017年--2018年收治的82例侵蚀性葡萄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实验组(n=41)予以米司酮与化疗药物联合方案,参照组(n=41)采用常规化疗方案,对比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血HCG水平。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参照组的78.05%,实验组治疗后的血清HCG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P<0.05。结论应用米司酮配合化疗药物治疗侵蚀性葡萄胎,可获得良好效果,较比单纯化疗药物治疗更为理想。

  • 标签: 米非司酮 化疗药物 侵蚀性葡萄胎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强化降脂方法对高危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R-NICE)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符合HR-NICE的TIA、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强化治疗组26例和常规治疗组22例。2组患者均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0.1g/d及氯吡格雷75mg/d)21d,而后2组均给予阿司匹林0.1g/d持续治疗1年。在此基础上常规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d,强化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40mg/d,2组均治疗1年。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2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6个月、1年时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复发率。结果2组患者均未发生肝功能异常、肌痛的严重并发症。2组服药6个月、1年后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强化治疗组LDL-C下降较明显,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C、TG值在治疗后6个月、1年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复发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降脂治疗可明显降低血脂水平,并减少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复发。

  • 标签: 强化降脂 缺血性脑血管事件 复发率
  • 简介:目的:对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的方案进行治疗,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41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均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的方案进行治疗,同时对患者行以对应的护理措施,分析临床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所有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6例,效果不显著2例,总有效率为95.12%。结论:对于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的方案进行治疗效果显著,配合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治疗和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紫杉醇 顺铂 化疗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特征及视盘参数,探讨其病变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确诊为首次发病的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77例77眼,另外选取同期于我院就诊的健康人69名为对照组。记录其人口学特征、眼科常规检查、眼眶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和血清学检查,应用Optvue光相干断层扫描仪(OCT)行视盘光相干扫描,对其视盘参数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在高血压史、高脂血症、视杯面积、视盘面积、杯/盘面积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史、收缩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视盘面积、杯/盘面积比是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病例组全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各象限神经纤维层水肿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史、收缩压、甘油三酯、TC、FBG、视杯面积、杯/盘面积比是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视盘水肿各象限无差异。

  • 标签: 视神经病变 缺血性 视盘 危险因素 光相干断层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