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初步了解探讨醒后脑卒中(WUS)的临床特点,提高对WUS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住院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84例,按照WUS定义对所有入组患者分为WUS组和非醒后脑卒中(NWUS)组,登记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并按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HISS)和发病2周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疾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比较WUS与NWUS的临床特点、脑血管危险因素及短期预后的异同。结果WUS组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者高于NWUS组(22.0%vs7.0%,P〈0.05),WUS组入院时NHISS评分高于NWUS组(7[4,9]vs5[3,8],P〈0.05)。发病2周时mRS评分,WUS组高于NWUS组(3[2,4]vs2[2,4],P〈0.05)。结论WUS患者有病前TIA发作史比例相对较高,其他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与NWUS无明显差异;WUS早期病情相对较重,更易发生出血转化,短期预后较差。

  • 标签: 醒后脑卒中 睡眠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52例(68眼)白内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34眼)。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矫正情况,对比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7、28d矫正视力≥0.5者占比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的实施能有效降低白内障术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视力恢复,适合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全程护理干预 白内障手术 预后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卵巢癌差异表达基因2相互作用蛋白(DAB2IP)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胃癌组织作为病例组,抽取40例胃癌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DAB2IP的表达情况;并分析DAB2IP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同时根据DAB2IP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对随访资料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病例组的DAB2IP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AB2IP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显著相关(P〈0.05)。DAB2IP阳性表达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DAB2IP阴性表达胃癌患者(P〈0.05)。结论DAB2IP下调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能为胃癌的诊断、术后疗效评估、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 标签: 胃肿瘤 基因 DAB2IP 基因表达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早期动态监测乳酸清除率在多发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31例多发伤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6h、12h、24h作乳酸水平测定,并做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评分),根据多发伤患者的预后不同,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其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存活组18例,入院后6h、12h、24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而年龄、APACHEII评分、入院当时乳酸水平均(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早期动态监测乳酸清除率可以早期评估多发伤患者的预后及转归。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是心脏骤停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其在挽救患者生命上具有显著疗效。目前,国内外对于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相关评价指标研究甚少,本文将针对心肺复苏后再灌注损伤的相关临床生化指标进行综述,为心肺复苏后患者的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 标签: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评价指标
  • 简介:目的对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预后影响及其机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7~12月的行非糖尿病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强化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各5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麻醉前和入SICU后0h、6h、12h、24h、48h的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结果强化组血糖水平在相同时间节点一直低于常规组,血糖始终维持在4~10mmol/L水平。而常规组胰岛素水平在手术后上升,并且于入SICU6h(T3)时达高峰,随后下降;胰岛素强化组的胰岛素水平在手术后入SICU即刻比常规组高(P〈0.05)。相比常规组,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促进ICU留滞时间及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显著缩短(P〈0.05),2组院内感染率和病死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改善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 标签: 体外循环 心脏直视术 胰岛素强化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循证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用于肝胆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0例肝胆外科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运用循证护理与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则单纯使用循证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3%低于对照组26.7%(P〈0.05)。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整体健康、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66.5±6.7)、(70.5±8.4)、(87.6±7.2)、(78.7±9.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3.6±5.4)、(59.4±7.2)、(68.8±6.6)、(69.5±9.3)分(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的91.7%(P〈0.05)。结论循证护理与个性化护理联合使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机体与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个性化护理 肝胆外科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孕期(22-24周)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的超声诊断及临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孕期(22-24周)超声筛查65590例,诊断肺囊腺瘤样畸形22例,均随访至出生或引产后病理证实。结果中孕期(22-24周)筛查,超声诊断22例肺囊腺瘤样畸形,10例晚孕或生后消失;2例生后CT观察随访;2例手术,术后患儿一般状况良好;4例合并胎儿水肿及心脏、纵隔移位,孕妇选择性终止妊娠;2例合并心脏畸形,孕妇选择终止妊娠;1例晚孕复查为隔离肺;1例3周后复查诊断为膈疝合并胎儿水肿、羊水过多,18-三体,终止妊娠。结论中孕期筛查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超声诊断符合率90.9%(20/22),63.6%(14/22)无合并症的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预后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格林-巴利综合症(GBS)合并心电图改变可能的发病机制及其对估计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1例GBS患儿心电图进行分析并测定其心肌酶含量。结果心电图改变以窦性心动过速最为常见,其他有ST-T改变、窦缓、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异常,且多发生在病后1周内。结论GBS患儿心电异常的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心电图异常者预后不良;心电检查对估计儿童GBS病情和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儿童 格林-巴利综合症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对ICU重症感染者预后的影响,为早期乳酸清除率对ICU重症感染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ICU重症感染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根据患者乳酸清除率情况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分析比较生存组和死亡组的观察项目情况,分析比较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分析比较不同程度乳酸清除率的情况。结果生存组中第二代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入住ICU血液乳酸含量、6h血液乳酸含量明显低于死亡组;入住6h后血液乳酸清除率明显好于死亡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清除率越高,患者的死亡率越低,随着乳酸清除率的升高,患者死亡率随之下降,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对ICU重症感染者预后的效果显著,乳酸的早期清除率能对ICU重症感染者的预后进行评估,同时乳酸清除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能有效的提高ICU重症感染者的生存率。

  • 标签: 早期乳酸清除率 ICU重症感染者 预后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驱动基因突变(EGFR、ALK、ROS1)与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病例资料完整的,行肺癌驱动基因检测(至少包括EGFR基因)、规律治疗的青年(≤40岁)NSCLC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EGFR、ALK、ROS1基因突变与性别、吸烟、病理类型、分期、治疗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青年肺癌患者EGFR基因在不同性别、有无吸烟史及不同病理类型中的表达有差异(P<0.05),但在不同肿瘤分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组患者靶向治疗的PFS较化疗患者长(P<0.05)。肿瘤分期是独立预后因素(P<0.05)。其他因素如性别、吸烟状态、病理类型与生存期无关。结论青年肺癌患者应进行驱动基因的检测,对青年肺癌的个体化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青年肺癌 基因 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血尿酸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判定所产生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血尿酸水平分高血尿酸患者(实验组,42例)和正常血尿酸患者(对照组,38例)。观察两组预后。结果入院第2、7及21天,实验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496.3±58.7)、(443.6±31.8)、(420.2±41.6)μmol/L,高于对照组的(255.4±36.9)、(225.1±32.5)、(205.8±30.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痊愈12例,好转13例,进步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3.81%;对照组痊愈20例,好转9例,进步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9.4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高血尿酸时,其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会更加严重,需加强患者血尿酸水平监控的力度,以帮助其改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脑梗死 神经功能 血尿酸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及淋巴结转移规律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69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的IB1-IIA2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筛选淋巴结转移的高危险因素,生存分析不同模式下淋巴结转移的生存率。结果42例患者164枚淋巴结发生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肿瘤直径、病理分型、分化程度、脉管侵犯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肌层浸润深度、肿瘤直径及病理分级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有患者5年总生存率(OS)为82%.IB1期、IB2期、ⅡA期患者5年OS分别为92%、83%、和75%。单组淋巴结转移30例,闭孔淋巴结转移率66.7%,髂总、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14.3%。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5年OS显著高于有淋巴结转移患者;髂总、腹主动脉淋巴结转移患者5年OS显著低于单纯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双侧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OS低于单侧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数目不同对患者的OS造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7)。结论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肌层浸润深度、肿瘤直径及病理分级。双侧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单侧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髂总及腹主动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

  • 标签: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高危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治疗早期(第1周)液体复苏中不同晶胶比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1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早期补液晶胶比不同分为低晶胶比组(晶胶比<3∶1)103例,高晶胶比组(晶胶比>3∶1)89例,2组西医常规治疗无差异。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d、7d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系统Ⅱ(APACHE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脑钠肽(BNP)、腹腔内压力(intra-abdominalpressure,IAP),治疗7d对比补液量、晶胶比,治疗结束统计血液净化(CBP)时间、机械通气(MV)时间、住ICU时间、病死率。结果:治疗后低晶胶比组APACHEⅡ、CRP、IL-6、BNP、IAP及住ICU时间、病死率等方面优于高晶胶比组,补液量小于高晶胶比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治疗早期补液增加胶体比例可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指标,降低腹腔内压力,缩短住ICU时间,并最终提高救治效果。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液体复苏 晶胶比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骶骨肿瘤的早期诊治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骶骨肿瘤患者4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2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有明显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骶骨肿瘤患者实施早期诊断与早期手术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治疗有效率,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骶骨肿瘤 早期诊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吸烟对健康者血清1,25(OH)2D3、钙磷水平及肺功能、体重指数(BMI)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正常健康体检者200例,测定其血清与1,25(OH)2D3、钙磷水平,并测定肺功能(FEV1、FEV1/FVC)及BMI等指标。结果吸烟者血清1,25(OH)2D3、钙磷水平及肺功能、体重指数(BMI)等指标均低于非吸烟者,其中除血清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t=-1.735,P>0.05),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吸烟会导致健康者血清1,25(OH)2D3、钙磷代谢紊乱,体重减轻及肺功能下降。

  • 标签: [] 吸烟 健康者 1 25(OH)2D3 肺功能 体重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138例首次诊断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资料,随访至发病后3个月,以改良的Rank量表评分(mRS)评价患者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MRS>2)与预后良好(MRS≤2)组进行比较。结果(1)RDW与患者预后情况相关。(2)预后不良(MRS>2)与预后良好(MRS≤2)组相比,RDW值更高。(3)Hunt-hess级别越高,患者预后越差。结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升高的RDW与预后不良相关,或可成为预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情况的因素之一。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红细胞分布宽度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患儿氯胺酮麻醉苏醒期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60例手术治疗患儿,根据术后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氯胺酮麻醉方式下手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麻醉苏醒期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60例患儿都顺利度过氯胺酮麻醉苏醒期,未出现相关其他严重性并发症,在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后患儿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33%;观察组临床护理非常满意度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治疗患儿采用麻醉苏醒期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儿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患儿手术 氯胺酮麻醉 苏醒期护理
  • 简介:瘢痕部位妊娠(CSP)是子宫手术或剖宫产术的一种严重性远期并发症[1]。随着我国临床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CSP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外有研究报道CSP发生率达到0.45%。国内报道其发生率达到4.4%[2]。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可能导致大出血、瘢痕穿孔性腹腔出血,严重威胁母婴安全,临床治疗及护理都比较棘手。

  • 标签: 子宫瘢痕部位妊娠 临床观察 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观察利用放射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放射介入治疗的手段治疗患者的子宫肌瘤,同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平均生理期持续时间为(5.0±2.4)d,明显少于术前的(10.0±3.2)d(P<0.05)。术后6个月,治疗显效28例,显效率为70.0%,有效12例,有效率为30.0%;术后12个月,治疗显效39例,显效率为97.5%,有效1例,有效率为2.5%。结论放射介入治疗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维持其正常的生理特征,并能有效的缩小子宫肌瘤的体积及子宫体积,且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放射介入治疗 子宫肌瘤 临床效果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