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经常会在门诊碰到这样的患者,他们到医院就诊时不经意间提起与就诊内容不太相关的问题,即在夜间入睡时感觉双下肢不适,但在白天时却没有任何异样。这些患者所患疾病可以各不相同,但是却有夜间双腿不适的共同点。

  • 标签: 不安腿综合征 医院就诊 双下肢 患者 不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unt综合的早期诊断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Hunt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随访1年,治愈23例,好转15例,无效1例。结论Hunt综合的典型表现是耳痛、耳部疱疹及周围性面瘫。但临床医生应加强对不典型Hunt综合的认识,给予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疗效。

  • 标签: Hunt综合征 带状疱疹 误诊 不典型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ACS)患者可溶性细胞粘附因子(sCAM)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1例急性冠脉综合患者,通过冠脉造影、心电、心肌酶变化分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STEMI组,2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NSTEMI组,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22例),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例(SAP组)及非冠心病健康者2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所选试验对象血清sCAM浓度变化。结果ACS各亚组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I(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因子-I(sVCAM-1)浓度明显高于SAP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sICAM-1、sVCAM-1浓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发生发展与sCAM有密切关系。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可溶性细胞粘附因子
  • 简介:1例60岁男性帕金森病患者(帕金森病史1年余)自行停用左旋多巴(0.25g,2次/d)约3周后相继出现高热,口齿、神志不清、心率加快(130~138次/min)、呼吸急促、谵妄伴攻击行为、肌张力增高、嗜睡、震颤加重、认知能力下降等症状,多次实验室检查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16×10^9/L~28×10^9/L)。经反复与患者家属沟通,于停药后约4周恢复服用左旋多巴(0.25g,2次/d),恢复用药后第4天患者神志、四肢肌张力恢复正常,未再出现谵妄等精神症状,帕金森病症状缓解。

  • 标签: 左旋多巴 撤药综合征 骤然停用 白细胞计数增高 肌张力增高 帕金森病
  • 简介:目的报道我院肾病综合(NS)抗凝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探讨药师在抗凝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以几例NS的抗凝治疗来阐明合理用药.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凝血常规及其他反映高凝状态的指标,结合抗凝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药效/药动学特性及应用时潜在的风险,对抗凝药物的选择、用法、更换、过渡及联用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抗凝方案的正确调整对治疗起到了良好效果.

  • 标签: 抗凝 低分子肝素 尿激酶 双嘧达莫 阿魏酸哌嗪 华法林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血管性帕金森综合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服药1周后,6例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改善,服药2周后,10例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改善,服药3周后,5例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改善。20例患者基本能够保持正常步态,生活无需他人照顾,已卧床3年的患者1例可自行翻身,稍加扶持可起坐。结论血管性帕金森综合的诊断要和患者的病史、体质、临床表现相结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分析,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帮助患者尽快脱离病痛,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临床表现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针对经前期综合患者,观察选择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经前期综合患者136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经前期综合患者的随机分组。B2组(对照组68例):临床选择多虑平+谷维素进行治疗;B1组(观察组68例):临床选择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经前综合症疗效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在经前综合症疗效方面,B1组优于B2组患者明显(P<0.05);在HAMA分值下降的幅度方面,B1组高于B2组患者明显(P<0.05);B1组与B2组经前期综合患者均未表现出疾病并发症的情况。结论:针对经前期综合患者,临床选择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案进行治疗,在提高疗效等方面表现出显著意义,凸显此种方案治疗经前期综合症疾病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柴胡疏肝散 加减 经前期综合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47岁。因'劳力性心悸、气促、胸闷3年'于2011年6月8日入院。诊断为'心脏联合瓣膜病'。患者入院前2个月患'肺部感染',经治疗后感染已经控制。入院时无发热、咳嗽、咯痰等不适,肺部听诊无啰音,血常规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正常范围内。2011年6月22日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机械瓣替换术及三尖瓣环成形术。术后第7天出现肌力减退,查体发现四肢肌力0级,肌张力减低,

  • 标签: 吉兰—巴雷综合征 心脏手术 感染
  • 简介:目的研究预激综合(WPW)伴心房颤动(Af)的机制与室性心动过速(VT)的关系,提出正确诊断与及时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0例WPW伴Af患者的心电图及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常规心电图均记录到窦性心律,显示典型预激图形。Af阵发性发作时QRS波呈快速增宽且宽窄不等,部分QRS波起始处可见到δ波,显示WPW伴Af。心室率170~230bpm,其中11例为170~190bpm,7例为190~210bpm,2例为210~230bpm。有8例患者记录到房室折返心动过速(AVRT),其中6例为前向折返性,2例为逆向折返性。结论WPW伴快速心室率的Af最严重的结果是演变成VT与心室颤动,最终导致患者死亡。所以对WPW伴快速心室率Af的患者应尽快尽早给予治疗,使Af时心室率减慢并转为窦性心律。

  • 标签: 预激综合征 心房颤动 室性心动过速
  • 简介:目的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的疗效出发,寻找优良治疗方案。方法随机选取临床病例,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地西他滨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联合化疗,于疗程结束后对两组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的对比。结果两组在临床疗效上无明显差异,但是实验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地西他滨治疗MDS具有更好的临床综合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内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临床治疗
  • 简介:目的认识乙肝重叠戊肝合并格林-巴利综合(GBS)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方法回顾分析1例乙肝重叠戊肝合并格林-巴利综合的临床,生化学指标及神经电生理学表现,并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纳差,乏力,尿黄,在肝功能好转的过程中,出现口、眼歪斜,间断流涎,双下肢及双足麻木感,渐加重,出现不能站立,双下肢无力,对称性软瘫,脑脊液检查出现蛋白-细胞分离,肌电图提示周围神经损害,双侧面神经损害,根据病史,临床,体征及相关检查,该患者诊断为乙肝重叠戊肝合并格林-巴利综合,给予乙肝抗病毒治疗,激素,免疫球蛋白等治疗,患者病情基本缓解。结论乙肝重叠戊肝可并发格林-巴利综合,及早对重叠病毒感染的干预治疗及优化治疗能否缩短格林-巴利综合的病程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 标签: 乙型肝炎 戊型肝炎 格林-巴利综合征
  • 简介: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对小儿肾病综合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小儿肾病综合患者6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29例);治疗组患儿均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患几均给予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和生化功能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后APTT、PT以及Fib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4h尿蛋白定量、Scr、BUN以及TC等生化功能指标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肾病综合患儿,可明显改善患儿生化指标和凝血功能,并增强治疗安全性。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肾病综合征 凝血功能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升阳散火汤加减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的疗效。方法6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对症替代治疗,治疗组30例用升阳散火汤加减。结果治疗组显效2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14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升阳散火汤加减治疗干燥综合疗效较佳。

  • 标签: 升阳散火汤 加减治疗 干燥综合征 慢性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综合疾病采用针刺颈椎夹脊穴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接受治疗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口服倍他司汀片,一天3次,每次4片;研究组患者对颈椎夹脊穴进行针刺治疗,四周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椎动脉供血参数及安全性。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73%、治愈率为65.4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36%和29.09%,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两组患者椎动脉供血参数、头晕头痛、颈项痛等均有改善,研究组患者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综合疾病采用针刺颈椎夹脊穴进行治疗的疗效较好,明显改善患者的椎动脉供血,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针刺 颈椎夹脊穴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的疗效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我院将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80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的患者进行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医护人员在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治疗方案(口服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及他汀类药物),同时予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其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盐酸替罗非班进行治疗,并观察2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总概率及TIMI总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总概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冠状动脉综合患者的TIMI血流总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予以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的患者进行治疗,其效果较为可观,如配合其他药物及PCI一同治疗时,可有效的降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及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从而对患者身体康复具有促进作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盐酸替罗非班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功能 TIMI血流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物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肠易激综合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2年7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肠易激综合患者,将9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45例肠易激综合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药物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和临床症状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肠易激综合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肠易激综合患者使用药物和生物反馈联合治疗,疗效佳。

  • 标签: 生物反馈 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代谢综合人群中musclin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按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的诊断标准,随机选取门诊病人300人,分为健康对照组合代谢综合组,生化常规方法检测血糖、血脂,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胰岛素,采用ELISA法测量肌肉素的含量。结果:代谢综合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体质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压,血脂,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健康对照组和代谢综合组血清musclin蛋白含量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代谢综合人群中,胰岛素抵抗导致了musclin水平的上升,可能是通过胰岛素抵抗导致了胰岛素上调musclin的表达。

  • 标签: 代谢综合征musclin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急性冠脉综合患者血栓前体蛋白和肌酸激酶的检测意义。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患者,将6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30例急性冠脉综合患者为一组。依据患者的病情,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栓前体蛋白、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的浓度。结果在发病<6h时,观察组患者的血栓前体蛋白较对照组更高,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较对照组更低,在发病24h时,观察组患者的血栓前体蛋白、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的浓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血栓前体蛋白和肌酸激酶联合检测有利于急性冠脉综合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栓前体蛋白 肌酸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