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据悉,《食品安全法》修订工作已开始启动,将有大突破。一是建立强制性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现行《食品安全法》未要求食品企业必须参加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食品安全责任险是由食品流通领域经营企业投保并缴纳保险费,主要承担食品销售企业,由于疏忽和过失致使消费者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或者食品中有异物,造成消费者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保险公司在限额内予以补偿。

  • 标签: 《食品安全法》 修订工作 责任保险制度 食源性疾病 食品企业 经营企业
  • 简介:在山东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的青岛法海寺生态农业观光园里,一座近2000m2的自动控温联动大棚内温暖湿润,立体栽培的草莓呈“A”字型结构栽培在种植架上,颗颗红艳艳的草莓闪着诱人的光泽。几十位游客穿梭其间,自由地采摘食用。

  • 标签: 青岛市 观光农业 都市 立体栽培 农业观光园 自动控温
  • 简介:介绍了植物果实内源多胺的合成途径,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内源多胺含量变化与外源多胺处理对果实贮藏保鲜的作用及多胺延缓果实衰老的可能机理.

  • 标签: 果实 贮藏 衰老 多胺
  • 简介:采用氨基酸态氮测定方法ZBX66038--87和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39--1996分别对14种酿造酱油样品进行氨基酸态氮检验,结果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大体上差异不大。但由于种检测方法之间存在某些差异,难免会对处在关键区分点上的样品做出不同的结论。因此,建议制定酿造酱油行业标准时,尽量使用与国家标准一致或要求更高的标准。

  • 标签: 氨基酸态氮 专业标准检验方法 国家标准检验方法 差异
  • 简介:HPLC分析表明,L.rhamnosus719在MRS中发酵时,醋酸含量先升后降,而乳酸在发酵过程中不断增加,发酵过程中,乳酸和醋酸的摩尔浓度比从6h的0.28增加到60h的2.63。L.rhamnosus719在MRS培养48h的上清液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36mm,其中乳酸、醋酸含量分别为17.70g/L和4.32g/L。L.rhamnosus719产生较高浓度的乳酸和醋酸是其抑菌作用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 有机酸 抑菌作用 HPLC
  • 简介:重点研究展青霉在苹果汁培养基中、在静置培养和振荡培养2种培养方式下,生成的孢子数目与其棒曲霉素含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曲线,利用回归方法建立了二者的关系曲线方程。研究结果证实,展青霉在培养过程中产生的孢子数目与其棒曲霉素含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

  • 标签: 展青霉 棒曲霉素 孢子 关系曲线方程
  • 简介:近年来,食源性疾病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重大危害,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战略问题。最近膨化食品中的铝超标事件频繁发生,引起了有关学者的重点关注。然而采用国标方法检验膨化食品中的铝含量还有一定的不足。对铝含量的国际检验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铝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容易控制,结果精确。

  • 标签: 膨化食品 检测方法
  • 简介:研究屠宰过程中微生物污染数量与各品质指标变化的关系,并对剥皮与烫毛条生产线控制前后的初始微生物与各品质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冷却肉的品质变化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程度紧密相关,当微生物数量达到108CFU/g时产品已经开始腐败;采用控制措施显著地减少了初始微生物数量,使得冷却肉的保鲜期(0~4℃条件贮藏)延长3~4d。

  • 标签: 屠宰过程 微生物污染 冷却肉 品质
  • 简介:以山药为材料,研究了鲜切加工加速组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鲜切加工提高了山药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促进了H2O2和丙二醛(MDA)的积累,加速了抗坏血酸(ASA)的损失,加强了膜脂过氧化作用。统计分析表明,H2O2含量,MDA含量和ASA含量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 标签: 山药 鲜切 H2O2 抗氧化酶 膜脂过氧化
  • 简介:为提高瓶插非洲菊切花的品质,延长瓶插寿命.研究了不同配方保鲜液处理的非洲菊切花的水分平衡、鲜重变化、鲜重变化率和瓶插寿命各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关系。结果表明,处理2(蒸馏水+30g/L蔗糖+200mg/L8-HQ+150mg/LCA+75mg/LKH2PO4)、处理3(蒸馏水+30g/L蔗糖+200mg/L8-HQ+150mg/LCA+50mg/LNaHPO4·2H2O)的保鲜剂配方保鲜效果为好.尤以处理2配方的保鲜效果最佳,瓶插寿命是对照(蒸馏水处理)的2.4倍.达到12d以上。处理2、3非洲菊切花的瓶插寿命与水分平衡值、鲜重变化率分别呈线性和多项式回归关系.二者的水分平衡值与瓶插寿命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9845和R=0.9895,鲜重变化率与瓶插寿命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43和R=0.9955:处理2、3分别在4.351、4.247d时的水分平衡值为0,在6.633、6.526d时切花花枝占最初的质量百分数为100%,这些参数为非洲菊切花的瓶插保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标签: 非洲菊切花 瓶插寿命 水分平衡 鲜重变化率
  • 简介:2017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为本次会议的要点摘录:一、2016年工作回顾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74.4万亿元,增长6.7%。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超出预期。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3%。

  • 标签: 政府工作 国内生产总值 总理李 国务院
  • 简介:为研究鸭梨可溶性固形物(SSC)等内在品质对其组织褐变发生的影响,进而为鸭梨组织褐变采前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利用K—BA100R型无损水果糖度检测仪,按SSC高低对鸭梨进行分级,贮于0℃环境中,分别采用1%02+10%C02浓度的气体进行诱导褐变处理15d和30d,分析鸭梨果实采后品质与其组织褐变的关系。结果表明,诱导处理30d。鸭梨果皮和果肉褐变指数与SSC分别呈极显著(R=0.999,R=0.992)正相关,与果实单果重呈显著(R:0.965,R=0.959)正相关,与可滴定酸(T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958,R=-0.966)。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果实组织褐变程度越重,TA和VC含量下降明显,且鸭梨果皮、果肉和果心组织的细胞膜透性增大。同时,在鸭梨果皮组织中,N、Ca和B元素的含量越高,则果皮无褐变或褐变程度较轻;在果肉和果心组织中,无褐变或褐变相对较轻的果实,其K和B元素含量较高:褐变程度较重的果实.其组织中的Ca含量较低。表明鸭梨果实的TA与VC含量及K、B、Ca等元素含量与其组织褐变关系密切,提高鸭梨果实的内在品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褐变的发生.而SSC含量与高CO2伤害型黑心病的发生程度无明显规律。

  • 标签: 鸭梨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内在品质 组织褐变
  • 简介:以鸭梨为试材,采用非变性PAGE研究了急速降温和缓慢降温处理对不同采收成熟度(早采、中采、晚采)的鸭梨贮藏期间果皮脂氧合酶(LOX)同工酶的变化及其与果实褐变的关系。结果表明,采后鸭梨果皮中的LOX同工酶有9条酶带,其中有三条主酶带B、F和H;不同采收成熟度和不同降温方法处理的鸭梨果皮的LOX同工酶带有所差异,其表达量的顺序为:晚采果〉早采果〉中采果,急速降温果〉缓慢降温果。这一结果与果实褐变指数晚采果〉早采果〉中采果、急速降温果〉缓慢降温果的趋势一致,说明采后鸭梨果皮LOX同工酶的表达量与鸭梨果实的褐变关系密切。鸭梨于9月中旬采收结合缓慢降温贮藏,可减少采后果实的褐变,保持良好的品质,延长贮藏期。

  • 标签: 鸭梨 褐变 脂氧合酶同工酶 非变性PAGE 采收期
  • 简介: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植物油中的苯并(a)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受前处理过程的影响很明显。文章通过ProElutBaP(Cat.#65351)固相萃取柱、CleanertBaP-3固相萃取柱(内装有分子印迹材料)净化植物油样品中的苯并(a)芘,分析比较前处理效果,2种固相萃取柱净化效果皆优于自填氧化铝玻璃层析柱,CleanertBaP-3(P/N:BaP5006)固相萃取柱净化效果最优,准确性和稳定性最好。

  • 标签: 苯并(A)芘 固相萃取柱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