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试验以云南涮辣辣椒为试材,研究了辣椒素积累物质代谢之间关系。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前期,辣椒中黄酮含量相对较高,之后开始迅速下降,在果实发育后期,其含量缓慢下降;在涮辣果实发育前期,类黄酮和蛋白质含量较低,而在果实生长发育后期(第4、5、6时期),类黄酮和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再降低,然后升高。

  • 标签: 辣椒素 积累 物质代谢 类黄酮 蛋白质
  • 简介:本文介绍了辣椒素类物质种类及其特性,并就国内外在辣椒素类物质方面的研究进展,如辣椒素类物质代谢,不同辣椒品种和不同生长期间辣椒素物质含量变化等进行了综述.亦简述了辣椒素类产品今后发展方向.

  • 标签: 辣椒 辣椒素 辣度
  • 简介:西安市临潼区常年甘薯种植面积3万亩,主要分布在沿渭河两岸北田、任留、西泉街办。近年来消费者对甘薯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临潼区农技中心技术人员通过多年研究、试验,总结出一套提高甘薯品质途径方法。

  • 标签: 甘薯 品质 种植面积 技术人员 临潼区 西安市
  • 简介:用嗅觉测量法-气相色谱联用(GC—O),火焰离子检测器-气相色谱联用(GC—FID),质谱-气相色谱联用(GC—MS)三种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和常压化学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APCI—TOFMS),质子传递反应质谱(PTR—MS)两种直接质谱检测方法来比较测定干辣椒中挥发性香味成分。干辣椒挥发性香味成分大体描述最后由感官评定来确定。三种较显著风味分别是:辣椒味、煮熟蔬菜味和青草味。用气质联用顶空分析法共有63种挥发性香味成分被分离出来。而嗅觉测量法-气相色谱联用(GC—O)认为其中11种成分决定了辣椒香味活跃程度。在所有的方法中普遍认为:3-甲基正丁醛是最活跃香味成份,其次是2-甲基正丁醛。确定挥发性香味成分多少主要是受测定方法影响。色谱方法之间有很强相关性(p=0.946)。直接质谱法相关性不显著(p=0.613)。经过不同方法分析,我们发现,用GC—MS,GC—FID和PTR—MS三种方法检测出挥发性香味成分并没有显著不同.显著性差异主要存在于PCI—TOFMS法和其工艺不同(P〈0.01).(IntJMassSpectrom223—224(2003)55—65)

  • 标签: APCI-TOFMS GC-FID GC-MS GC-O PTR-MS
  • 简介:葡萄葡萄酒中香气物质,是指具有芳香气味,在较低温度下能够挥发物质总称。葡萄果实中香气主要存在于葡萄果皮中,葡萄酒品种香气直接源于葡萄果实,赋予葡萄酒个性。葡萄果实香气种类很多,以具有挥发性游离态和不具挥发性结合态(可变成游离态)芳香物质两种形态存在,只有游离态芳香物质才具有气味,也就是同时能引起味觉和嗅觉挥发性物质。这些香气物质可根据其代谢路径分为萜烯类(terpenoids)、

  • 标签: 葡萄果实 香气物质 贵人香 载量 芳香物质 芳香气味
  • 简介:蛋白质和糖类物质是影响DNA纯度重要因素。以不同辣椒种质茎尖叶片为材料,测定蛋白质和糖类物质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材料LX4茎尖叶片蛋白质含量最高,为21.32mg/g(FW),热辣4号蛋白质含量最低,为10.15mg/g(FW);热辣4号茎尖叶片含糖量最高,为2.25%,L515含糖量最低,为0.82%;不同辣椒材料间茎尖叶片中蛋白质和糖类物质含量存在不同程度差异。本研究为选择有效方法提取高纯度、高质量辣椒基因组DNA提供了参考。

  • 标签: 辣椒 含糖量 蛋白质含量
  • 简介:樱花最初痕迹出现于喜马拉雅山区。唐朝时,逐步传入印度北部、中国西南地区及长江流域,日本、韩国等地,后来日本成了相对独立樱花变种产生地。樱花是一种易发生突然变异植物,在日本,自然杂交和人工培育品种多达好几百个。大山樱:早樱类,花色粉红至玫红,又名“红山樱”,大乔木,花期在清明前后,花瓣5枚。

  • 标签: 垂枝樱 山樱 大乔木 自然杂交 印度北部 染井吉野
  • 简介:为建立高效分蘖洋葱脱毒体系,以吉林省内不同地区分蘖洋葱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建立分蘖洋葱茎尖脱毒体系基础上,通过热处理温度及处理时间比较,提高了茎尖剥离体积,降低了茎尖剥离难度。结果表明,最佳茎尖启动培养基为MS+NAA1.1mg/L+zip0.4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mg/L;最佳热处理条件为80%处理10min,茎尖大小从原0.1~0.5mm增大到O.5~1.0mm;不同品种处理后成活率均在90%以上,脱毒率也均在93.3%以上。

  • 标签: 分蘖洋葱 茎尖培养 脱毒效果
  • 简介:休闲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新型高效农业。本文对休闲农业发展前景意义、国内外发展概况进行了深入探讨,较全面地分析了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实施内容及现代技术应用.提出了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中应注意问题。

  • 标签: 休闲农业 发展前景 规划
  • 简介:在连作辣椒4年、pH值分别为5.2(连作4年原始土)6、7和8土壤中,同时接种相同数量拮抗菌(对照不加),栽培辣椒(湘研205);研究其对土壤微生态及辣椒生长发育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DH值条件下,随着辣椒生长期改变,微生物发生变化;在辣椒开花初期和盛果期,细菌、拮抗菌、放线菌数量pH为8土壤最大,pH为6土壤最小;真菌则相反。其次,对照相比,不同pH值处理条件辣椒均比对照好,其中,pH为8辣椒根活性、总产量最高;同时,死亡率低、受连作土壤影响少。因此,适宜pH在益生菌作用下,有利于连作土壤辣椒正常生长。

  • 标签: 连作土壤 微生态 辣椒 拮抗菌
  • 简介:1基本现状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蒙宁晋交界处、长城沿线风沙区,具有生产葡萄最佳光、热、水、土等资源,是我国有机葡萄最佳产地之一。截至2017年底,全市葡萄种植面积约3800hm2,占全省葡萄总面积8.1%、总产10.2%,单产为全省平均80%,主要分布在神木、榆阳、横山、靖边、绥德、定边等县区。鲜食栽培品种有红提、巨峰系、龙眼、维多利亚。

  • 标签: 葡萄产业 榆林市 种植面积 栽培品种 维多利亚 陕西省
  • 简介:1南方辣椒产业盛行社会历史根源我国南方地区吃辣椒和种植辣椒很有普遍性,已成为当地生产生活上一大特色。民间有这么一句俗话,“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怕不辣,四川人辣不怕”,俗话里例举几个省份均在南方,足以说明南方辣椒重要地位。

  • 标签: 辣椒产业 南方地区 产业发展 社会历史 普遍性 湖南人
  • 简介:1发展现状枸杞在甘肃景泰县产业化种植已有近三十年历史,主要分布在景电高扬程灌区及沿黄灌区草窝滩、红水、上沙沃、一条山、寺滩、芦阳、五佛7乡(镇)。发展初期,主要在盐碱地和中低产田上种植。“十一五”期间,政府整合投资1240万元,统筹推进枸杞产业发展

  • 标签: 枸杞产业 景泰县 高扬程灌区 “十一五” 沿黄灌区 中低产田
  • 简介:为在生产上给辣椒制定合理氮肥施用方案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无土栽培方法,以6份辣椒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了营养液中氮素浓度为正常水平20%条件下辣椒形态、物质积累和氮吸收利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开花期,低氮胁迫造成辣椒SPAD值、株高、开展度显著下降;在成熟期,低氮胁迫造成辣椒果实干物质量、果实干质量比以及果实氮含量显著下降,叶片和茎秆干质量正常施氮组差异不显著,叶片干质量比、茎秆干质量比以及单株氮吸收效率大幅增加,但氮利用效率大幅下降;低氮胁迫还对叶片、茎秆氮含量单株氮利用效率等一些性状间相关性造成了影响。推测,低氮胁迫下辣椒整个生长周期都以营养生长为主。

  • 标签: 低氮 辣椒 生长 氮吸收利用效率
  • 简介:本文概述了贵州辣椒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及存在具体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当前贵州辣椒产业发展思路措施。

  • 标签: 贵州 辣椒产业 发展思路
  • 简介:1生产现状1)设施种类。(1)智能化连栋日光温室:建成智能化连栋温室6座,占地面积50亩,主要用于蔬菜、果树新品种试验示范及育苗等。(2)日光温室:共有1500座,占地0.31万亩,主要生产越冬茬蔬菜。(3)大中棚:共有1.31万座,占地面积1.49万亩,主要种植蘑菇和春提早、秋延迟蔬菜等。(4)小拱棚:共有1.86万座,占地1.14万亩,主要种植小青菜和西瓜等。

  • 标签: 设施 占地面积 蔬果 生产现状 日光温室 连栋温室
  • 简介:咸阳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腹地,辖2区10县(市),处于陕西苹果产区中心地带,是中国农科院果树专家权威论证符合7项气象指标的苹果优生区,已被国家农业部列为优质苹果产业带,所产苹果获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 标签: 果业发展 咸阳 苹果产区 原产地域产品 国家质检总局 中国农科院
  • 简介:茶产业是陕西农业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是绿色朝阳富民产业。陕西茶叶主产区分布在陕西南部汉中、安康、商洛3市22个县区,这一地区是国家“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也是我国茶树自然生长分布最北缘。独特地理区位优势造就了陕西茶叶“香高、味浓、耐冲泡且富含锌硒”独特品质。

  • 标签: 陕西南部 茶产业 支柱产业 产区分布 水源涵养 南水北调
  • 简介:1发展情况1989年,新疆昌吉市政府将园艺场、城郊办、六工、滨湖、三工、佃坝等乡镇中20个村确定为蔬菜基地,并实行责任到人、机井新配、燃煤补贴,对瓜果生产也相继配套了优惠政策,为广大农户自产自销敞开绿灯。1995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4473.33hm2,总产超过2.8万t,单产较10年前翻一番。

  • 标签: 园艺产业 昌吉 蔬菜基地 优惠政策 种植面积 园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