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治疗早期食管及上皮内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淮安市洪泽区人民医院确诊并行ESD手术切除治疗的100例食管早期及上皮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手术时间、病灶长度等,观察ESD在不同类型病变中的切除效果,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病变占管周面积大小与术后食管狭窄发生率相关性,观察术后2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患者复查情况。结果早期食管患者的手术时间、病灶长度均显著多于高级别上皮内变患者(P〈0.05),两种疾病类型患者的手术切除效果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及术后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穿孔、胸骨后疼痛等现象,但经对症治疗得到有效缓解。随着病变占管周面积的增加,术后食管狭窄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术后2个月复检创面愈合率为100%,术后6个月复检1例患者出现局灶复发,术后12个月复检又有l例患者出现责门病变,余未见明显异常。结论ESD在治疗早期食管及上皮内变中具有较高实用价值,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ESD 早期食管癌 上皮内瘤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胃肠道间质(GIST)合并消化道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5例GIS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标本均行光镜检查,分析其中存在合并消化道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达。结果在受检的55例GIST患者中,合并消化道的患者共计13例,占病例总数的23.6%,13例GIST合并消化道患者的间质直径均为1.5~7.0cm之间,平均直径为3.3cm;并且其中有11例患者的肿瘤细胞形态为梭形细胞型,危险程度均表现为低或极低;在13例患者中,有10例是在胃部发现GIST,3例在食管发现GIST。结论GIST患者并发胃癌、食管等消化道的几率较高,为此,临床需高度重视GIST的早期诊断,并尽早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合并消化道的发生几率。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消化道癌 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病毒与子宫颈及其前病变关系。方法2015年海东市两区四县31513例35~64岁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筛查。分HPV项目县和延续性筛查项目县。HPV项目三个县所有的妇女直接进行HPV检测,检测出是HPV16和18亚型直接进行阴道镜检查,其余HPV阳性者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如异常再进行阴道镜及组织活检等检查。延续性宫颈筛查项目三个县所有的妇女都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或醋酸染色检查/复方碘染色检查,如异常再进行阴道镜及组织活检等检查。结果HPV检测试点项目县筛查15001妇女中,HPV阳性有1523例(10.15%),子宫颈炎2606例(17.37%),子宫颈前病变(包括子宫颈上皮内变CIN1-3)146例(9.58%),子宫颈浸润(SCC)6例(0.39%)。延续性宫颈项目县筛查16512妇女中,子宫颈炎1744例(10.56%),子宫颈前病变(包括子宫颈上皮内变CIN1-3)78例(0.47%),子宫颈浸润(SCC)5例(0.03%)。结论HPV的持续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可引起CIN及宫颈

  • 标签: 乳头状瘤病毒 癌前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前病变筛查时使用高危型人乳头病毒分型应用价值。方法为确保最终研究结果具有准确性,选择于我院接受治疗患者56例,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均采用分型检测方式,对患者体内存在人乳头病毒检测,分析实验检测数据。结果经过分型检测之后,发现引发宫颈主要因素是人体感染人乳头病毒,其感染情况影响着患者身体健康情况。患者年龄在增长过程中,病毒感染加重,宫颈癌病发率越高。结论将人乳头病毒分型检测应用在宫颈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宫颈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分型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基底细胞与黑色素的皮肤镜检查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断为皮肤鳞状细胞、基底细胞与黑色素患者各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皮肤镜检查,同时进行了病理确诊。结果皮肤镜检出皮肤鳞状细胞、基底细胞与黑色素60例、58例与59例,检出率为100.0%、96.7%和98.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鳞状细胞、基底细胞与黑色素的皮肤镜检查具有很好的检出率,皮肤镜指征与组织病理相互对应,可为患者提供一种可靠的检查工具。

  • 标签: 皮肤鳞状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 黑色素 皮肤镜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乳头病毒在宫颈筛查中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TCT阳性7630例女性患者,年龄20~65岁,平均(35.75±21.63)岁。所有患者进行HPV和阴道镜活检,依据活检病理结果,统计分析HPV感染情况。结果在炎症患者中,HPV阴性患者占2611(80.09%),低危占387(11.87%),高危占262(8.04%)。在CIN-I患者中,HPV阴性患者占980(50.52%),低危占642(33.09%),高危占318(16.39%)。在CIN-II患者中,HPV阴性患者占308(29.24%),低危占395(37.51%),高危占350(33.24%)。在CIN-III患者中,HPV阴性患者占170(19.95%),低危占255(29.93%),高危占427(50.12%)。在宫颈患者中,HPV阴性患者占10(1.90%),低危占85(16.19%),高危占430(81.90%)。按照病理分型分组,计算各组HPV分型的统计学差异P<0.001。HPV高危对宫颈的诊断评价中,灵敏度为24.06%,特异度为98.37%。HPV阳性对宫颈的诊断评价中,灵敏度为14.50%,特异度为99.75%。结论宫颈病变患者中,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HPV高危患者的阳性率逐渐增加,高危型HPV检测用于宫颈筛查的特异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肤毛母细胞和基底细胞在临床病理方面的鉴别诊断。方法选择已经确诊毛母细胞的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26例基底细胞石蜡标行HE染色和CK7、bcl-2、AR、CD10、Ki-67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形态学与免疫组化的表达。结果从研究中可以看出,母细胞主要从基底样的生发细胞中得来,肿瘤主要存在于真皮和皮下的组织中,没有和表皮之间连接,具有比较清楚的境界,均匀分布同时毛囊分化后的毛母细胞团对其所构成;在免疫组化中,有1例出现CK7(-),有2例出现弱(+),有1例出现bcl-2(-),有2例出现弱(+),有1例出现AR(-),有1例出现CD10(-),周间质(+);Ki-67阳性指数10%~20%。此外,基底细胞主要从基底样的生发细胞中得来,癌细胞和表皮基底部之间是连接的,出现浸润性生长的趋势,周围的癌细胞是栅栏状,间质疏松,同时,巢与间质间出现收缩性裂隙,在免疫组化上有6例CK7(+),有2例弱(+);有7例bcl-2(+),有5例弱(+);有2例AR(+),有4例弱(+),周间质(-);Ki-67阳性指数20%~30%。结论在镜下组织学的特点和免疫表型的综合分析下,可以帮助肿瘤的临床鉴别。

  • 标签: 毛母细胞瘤 基底细胞癌 临床病理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填充型肝血管与肝细胞的CT鉴别诊断。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快速填充型肝血管与肝细胞患者各30例,行全肝轴面扫描,观察患者病灶CT图像,包含病灶大小、平扫病灶密度值(AV)、动脉-门静脉(A-P)分流、假包膜、门静脉期和延迟病灶强化特点等。结果两种肿瘤在大小和平扫AU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动脉期EV、A-P分流/假包膜方面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快速填充型肝血管与肝细胞CT诊断中,在肿瘤大小和平扫AU方面较为类似,在动脉期EV、A-P分流、假包膜方面有明显区别,可以此实现快速填充型肝血管与肝细胞的鉴别诊断。

  • 标签: 快速填充型肝血管瘤 肝细胞癌 CT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高危型人乳头病毒可导致患者从持续感染进展为宫颈。我国每年约有13.5万宫颈新发病例,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第1位。宫颈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年轻化趋势,已成为影响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并成为社会有限医疗资源的沉重负担。本文重点从HPV的感染、HPV疫苗和宫颈筛查来阐述人乳头病毒高危亚型持续感染和宫颈发生发展的现状及相关进展,并提出作为检验医师应重视HPV的检测,积极参与临床的诊治,为宫颈的筛查做出检验人的贡献。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宫颈癌,HPV疫苗,宫颈癌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病毒检测应用于宫颈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受的前来进行宫颈筛查的1000例患者行HR-HPV和TCT检测。结果HR-HPV检测的敏感性(94.62%)和特异性(65.83%)均高于TCT检测(67.88%)、(40%),且P<0.05;结论将HR-HPV应用于宫颈筛查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作为用于宫颈筛查中推广。

  • 标签: 宫颈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腹腔镜下食道根治术当中无技术的护理工作进行配合。方法在本次研究当中,选取的患者病例为本院在2008年10月到2013年10月间收治的96例食管患者,在进行腹腔镜下食管根治术之后,对相应的护理工作进行分析,对各项护理方法的效果进行判断。结果在对选取的96例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不同护理方式所得出的达标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划分区与无区的达标率为97.53%,气腹处理的达标率为90.46%,器械处理的达标率为83.45%,穿刺通道处理的达标率为94.67%。结论在对食道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术无技术治疗的过程中,不同的护理配合所产生的效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必须要选取最为恰当的护理手段,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的促进其生存质量的提升。

  • 标签: 胸腹腔镜 食管癌根治术 无瘤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治疗后高危型人乳头病毒转阴与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宫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所有患者宫颈复发及生存情况,对患者预后与高危型人乳头病毒(HR-HPV)转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HR-HPV转阴患者≥3年生存率94.12%较HR-HPV持续阳性患者的62.50%明显升高,复发率5.88%较HR-HPV持续阳性患者75.00%明显降低(P均<0.05)。HR-HPV转阴患者盆腔复发率40.00%低于HR-HPV持续阳性患者57.14%,远处转移率60.00%高于HR-HPV持续阳性患者42.86%,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宫颈治疗后HR-HPV转阴提示患者临床复发及死亡风险可能会降低,HR-HPV检查可以作为宫颈治疗后监测疾病复发及预后评估的一项有效方法。

  • 标签: 宫颈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转阴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对膀胱癌细胞体内增殖的影响以及相关机制。方法将膀胱T24细胞注射到20只裸鼠皮下,建立裸鼠膀胱动物模型。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TanⅡA组(n=10),分别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和TanⅡA(15mg/kg,1次/3d),并且开始定期测量体大小(1次/3d),连续6次,绘制肿瘤增殖曲线。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小鼠,RTPCR检测两组裸鼠肿瘤组织中AuroraA、HIF-1α和Bcl-2mRNA表达水平。结果相比对照组,TanⅡA能够明显抑制T24细胞在裸鼠皮下的增殖,呈时间依赖性,并且可以显著降低TanⅡA组肿瘤组织中AuroraA(P<0.0001)、HIF-1α(P=0.0047)和Bcl-2(P=0.0005)mRNA表达水平。结论TanⅡA可能通过降低AuroraA、HIF-1α和Bcl-2的表达水平,抑制膀胱的增殖,发挥抗膀胱的作用。

  • 标签: 丹参酮ⅡA 膀胱癌 增殖 低氧诱导 细胞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病毒(HR-HPV)及其它病原微生物感染对于宫颈及宫颈上皮细胞内变(CIN)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宫颈及宫颈上皮细胞内变(CIN,分期)患者各7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者72例作为对照,分别实施HR-HPV、支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以及细菌性阴道病(BV)检测。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HR-HPV及CT在宫颈组、CIN各期感染率表现为递减趋势(P<0.05),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Uu及BV在宫颈组、CIN各期感染率相对接近(P>0.05),均显著性超过对照组(P<0.05)。HR-HPV+CT、HR-HPV+Uu、HR-HPV+BV及HR-HPV合并多重感染在宫颈组、CIN各期感染率表现为递减趋势(P<0.05),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HR-HPV单独感染在宫颈组、CIN各期感染率表现为明显递增趋势(P<0.05)。结论CT、Uu及BV或其它相关病原微生物可以提升宫颈感染HR-HPV的几率,进而可能导致宫颈前病变及宫颈,应当引起重视。

  • 标签: HR-HPV CT Uu BV 宫颈癌 宫颈上皮细胞内瘤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胃镜下黏膜切除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胃上皮内变及早标本的病理学观察结果,分析术前、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并提出改善检查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2017年7月进行胃上皮内变和早检查的患者60例进行检查分析,患者均进行胃镜下黏膜切除术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术前、术后病理诊断,对比其差异。结果内镜切除术前后病理结果存在差异,术后符合率较低。结论胃镜下黏膜切除术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胃上皮内变及早期的诊断中,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低,术后级别升高,术前的病理诊断并不能完全显示黏膜病变性质,因此需要进行定期内镜随访并对患者进行病理活检,保证确诊率。

  • 标签: 胃上皮内瘤变 早癌 内镜切除术 病理观察 结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道镜联合HPV检测对宫颈及宫颈上皮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0例宫颈及宫颈上皮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诊断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的是阴道镜和阴道镜联合HPV检测方式,检测对效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进行分析,乙组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甲组,数据资料分析差异明显,乙组的优势突出。结论对宫颈及宫颈上皮内变患者采用阴道镜联合HPV检测,整体优势明显,能提升宫颈以及宫颈上皮内变的诊断灵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阴道镜 HPV检测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感染检测宫颈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应用价值,为提高宫颈的检出率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以往一年之内通过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对100例宫颈、50例宫颈上皮内变与50例宫颈炎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DNA实施检测。结果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DNA在宫颈中表达阳性率为58.0%,显著高于正常宫颈上皮与宫颈上皮内变的表达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宫颈患者中肿瘤大于4cm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DNA阳性率为90.0%,显著高于低于4cm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DNA的表达和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以及细胞分化无关。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和宫颈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利用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感染检测能够显著提升宫颈检出率,减少宫颈疾病的出现率以及患者死亡率。

  • 标签: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宫颈癌 临床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