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1 个结果
  • 简介:嵇康道教神仙信仰一方面是由于当时天师道传播到社会上层,    二    嵇康道教思想可以说是从批判当时的伪善名教开始的,嵇康这样的知识分子如此青睐神仙信仰

  • 标签: 嵇康道教 神仙信仰 道教神仙
  • 简介:嵇康(223—262),字叔夜,三国魏谯郡鴾(今安徽宿县西南)人。嵇康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以至博学多才,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精通并成就非凡。曾官拜中散大夫,世又称“嵇中散”。嵇康作为魏晋名土,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

  • 标签: 嵇康 “竹林七贤” 勤学
  • 简介:整理了《嵇康传》与《嵇康别传》两篇别传的佚文,分析了史志目录的著录情况,尤其是创作思想的差异,认为没有直接的证据可以将两者混为一谈,能明显地看出《嵇康传》为嵇喜惧祸心理下的创作,《嵇康别传》中的内容不可能出现在其中;《嵇康别传》是在有晋人物品藻和史官制度的风气影响下进行创作的,作者已湮没不闻。

  • 标签: 《嵇康传》 《嵇康别传》 作者 史志目录 惧祸心理 史官制度
  • 简介:嵇康葬在他被杀的地方。一座山,瘦瘦的,尽是骨头。读过书的,没读过书的,都叫它石弓山,但并不像弓。要把它看成一把引而未发的弓,得离它远一点,但远了又看不见了,蒙城多雾,我来的时候正值雾季,人在雾里走,遮得连自己也看不见自己。

  • 标签: 高中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正>一、1940年,郭沫若先生写过一篇《庄子与鲁迅》;1947年,许寿裳先生写过一篇《屈原和鲁迅》;——这对于发掘鲁迅和古典文学遗产的继承关系上都是饶有意义的。很久以来,我却想写一篇《鲁迅和嵇康》,这是因为,在我看来,鲁迅对嵇康那么爱好,嵇康和鲁迅在思想上以及在风格上又有那么些相似之处,发掘发掘是尤其值得的吧。

  • 标签: 鲁迅 嵇康 日记 《声无哀乐论》 鲁迅先生 音乐
  • 简介:嵇康墓是安葬"竹林七贤"领军人物嵇康的"墓"或"坟"。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和中华民国《涡阳县志》交待了嵇康墓或坟较为具体的历史地理定位,位于"嵇山东一里"或"齐山东南十二里曰嵇山","山南有嵇康墓"。

  • 标签: 苞水 嵇山 嵇康 嵇康墓 考释
  • 简介:魏晋六朝时期是人的自觉、文的自觉的时期,这一时期,魏晋人士以自己的存在方式实践了老庄的思想,其中,嵇康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在嵇康的整个思想中贯穿着一种超自然的精神,作为唯心主义音乐思想的代表人物,嵇康的音乐思想是从唯心主义的二元论出发的,并因受现实环境的影响,其音乐思想也存在着矛盾性。《声无哀乐论》是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文中通过“秦客”与“东野主人”一问一答的八次辩论将讨论的问题引向深入。

  • 标签: 嵇康 哀乐 儒道思想 音乐思想
  • 简介:对魏晋名士嵇康的死,历来颇多争议。但无论是古人还是当代的学者,大多集中于某一点,本文将嵇康死亡的原因总结为根本原因、现实原因、历史原因和直接原因,以期更全面客观地看待嵇康的死因。

  • 标签: 魏晋 玄学 嵇康 死亡
  • 简介:嵇康的思想驳杂而难求系统,统观嵇康的一生,老庄思想和儒家思想二者时刻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也正是因为这二者之间的冲突,才有了嵇康矛盾的一生。老庄思想是嵇康得以挣脱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以此为依托,嵇康得以在魏晋乱世中寻得短暂的逍遥。而儒家思想关乎嵇康的现实选择,并往往在最重要的时刻影响他人生轨迹。

  • 标签: 嵇康 儒与道 矛盾 风筝 生死
  • 简介:嵇康是魏晋时期的风流人物,历来学者都认为其因得罪钟会而被司马昭杀害。然而,人们却忽视了嵇康自身的一种不合时宜的死亡因素,即他的亢龙精神。由于是非太明,而陷入"坚白之昧"的迷惑中。遵从庄周之道,便拥有"独有至贵"的品质。而他刚烈的性格,最终导致其临别悔恨、雅志难施。这些,都是嵇康亢龙精神的外在表现。

  • 标签: 嵇康 亢龙精神 庄子 《周易》 精神气质
  • 简介:作为魏晋士人的杰出代表,嵇康在对待生死问题上所践行的仍然是儒家的生死观.他既珍爱生命,又超越了生命,既重视生,也不畏惧死.他以诗文、友情、音乐、养生铸就着自己厚重纯美的人生。

  • 标签: 嵇康 生死观 儒家 魏晋
  • 简介:嵇康虽然主张“声无哀乐”,但并没有割断与情感的联系,并且正是以这一联系为基础,他才对儒家的乐教思想作了重新定位。礼乐相须是儒家教化的基本理念之一,而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从根本上讲也就是对儒家礼教观念的反对,因此对嵇康乐论的研究最好能引入时人以及嵇康对礼的态度作综合分析。只有将它放在魏晋玄学的背景下,把它与时人特别是嵇康对礼的态度综合起来研究,才有可能真正把握它的玄学意蕴。

  • 标签: 嵇康 声无哀乐 玄学意蕴 误区
  • 简介:嵇康清峻的文化品格,透射出文人的独特气质,对中国文人精神的陶铸有着重要的思想意义。这位竹林领袖、魏晋人望、魏晋风度的引领者,用文字、思想与生命共同完成了对理想与人格的坚守。

  • 标签: 文人嵇康 思想意义 文化品格
  • 简介:本文试着从魏晋风度中两个极具异彩的人物阮籍和嵇康的分析入手,揭示他们的过溢的生命能量在时代挤迫和围困之下的奇特的逸出及他们悲寂的结局,从而展现中国文人的内在纠结与痛苦之因。

  • 标签: 高逸之气 围困 突围
  • 简介:阮籍、嵇康在追求精神解脱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不同的人格美,阮籍表现出一种悲苦沉郁之美,嵇康表现出一种悲壮清峻之美。文章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解读阮籍、嵇康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人格美,并结合有关的一些文化因素——哲学思潮、政治状态进行分析,以求对二者的悲剧人生及不同的人格美的产生原因、内在本质有一个较为客观全面的认识。

  • 标签: 人格美 心理平衡 玄学
  • 简介:<正>本文就庄子与嵇康人生观的异同及产生这些异同的原因作一尝试性的比较。一庄子和嵇康对人生问题都进行过理性的思考。他们从人性自然出发,在个人和整体的关系上,肯定个体的价值存在,反对外在的约束,追求自由自在,纯朴真诚的人生。不可否认,在某些方面嵇康

  • 标签: 庄子 人生观 理想人格 嵇康 稽康 处世哲学
  • 简介:本文试图对嵇康研究中长期被忽视而又客观存在的嵇康兄弟之谜作出破解,并进而对嵇康兄弟关系进行细致考辨。文章认为,嵇康当排行老三,有两位哥哥。嵇康长兄因较平庸或史料散佚,今已无从确知其名。由于嵇康出生不久父亲即已亡故,长兄以“半父”身份与母亲共同担负了抚育嵇康的重任,对嵇康的人用形成和整个人生的影响最大。他于嵇康38岁或稍前时间谢世。嵇喜为嵇康二兄。他与嵇康年龄差距不是很大,并且关系较为淡薄,对嵇康的生活与思想影响不大。他在嵇康死后,直到晋初仍然在世。由此,文章论定,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幽愤诗》、《思亲诗》之“兄”系特指,都特指长兄。《思亲诗》写作时间与《与山巨源绝交书》相近,系为长兄与母亲而作。

  • 标签: 嵇康 兄弟关系 《晋书》 写作时间 思想影响 幽愤
  • 简介:嵇康托孤于山涛已成佳话,但并非说明山涛是其唯一的选择,在嵇康的亲人和朋友中仍有被选择的人选。嵇康之所以托孤于山涛,固然有情谊的一面,但更多体现了本身的济世选择。

  • 标签: 嵇康 山涛 托孤 济世
  • 简介:嵇康是魏晋时期真正的儒侠,其“尚奇任侠”之精神主要表现在锻铁淬剑、琴棋书画、山林药酒、广陵绝唱等生命实践。嵇康的“尚奇任侠”既与他的个性气质有关,又与他所秉承的越文化之蒜陶、所染受的思想文化和所处的时代氛围的影响密不可分。嵇康正直守信、任性自由、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侠之操守和使气任性、傲世不羁、轻死易发、刚肠疾恶的侠之性格真正体现了侠的灵魂。

  • 标签: 嵇康 儒侠 任侠 节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