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4名初二男生随机分成力量训练组和对照组,经12周低强度力量训练后的超声心动图的每搏量(SV),每分输出量(CO)、心指数(COI)、射血分数(EF%)在负荷状态下与12周前有明显增加,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在同级负荷时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而后壁厚度(PWT)、间膈未见明显变化。表明短期力量训练可提高少年收缩功能,而低强度力和量训练不引起心室壁增厚,提示心肌肥大对训练刺激具有强度依赖性。

  • 标签: 力量训练 强度 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介入治疗术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共68例,根据自由、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个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4例,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予以介入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和心功能情况。结果对照组的生活质量显著差于观察组,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效果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均好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介入治疗术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度和依从性得到提高,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具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运用的优越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左心功能不全 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瓦联网上有许多产品在设计之初是围绕某一核心功能推出的,随着产品的发展,一些以核心功能为基础的延伸功能以及某些附加功能也被开发出来,使得网络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完善,这样的产品往往都有较强的生命力,

  • 标签: 附加功能 心功能 价值 多产品 网络产品
  • 简介:“将来时”是观察时制范畴与情态范畴语义互动的窗口。类型学研究中对将来时核心功能的认识存在着从“表达纯粹时间指示概念”到“表达情态意义”的理论转向。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的研究证明将来时是一个时制意义与情态意义交叉的语义混合体;第三阶段的研究则对这一语义混合体的内涵进行了更加深入地分析。基于以上理论梳理,总结了汉语将来时研究的成果与问题,并从汉语语料的语义分析和量化分析相结合以及区分不同语体对将来时语义影响的角度,提出进一步研究将来时核心功能的思路,为细致探讨时制与情态互动关系打下基础。

  • 标签: 将来时 时制 情态 焦点语义 互动
  • 简介:近年来随着医疗体育的不断深入发展,运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愈来愈显得其重要性。运动可以加强人体各系统功能,增强人们体质和抵抗力,防止不同疾病的发生,使人们延年益寿。同时还可以治疗一些疾病,尤其是慢性病。众所周知,运动意义不仅在于防治疾病,同时在对人心功能评价中也有其重要的意义。我们利用FT1908型γ心功能仪对18例正常人和21例冠心病者的心功能进行测量,并采用了运动试验,现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1.正常人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平均年龄41岁(35—54岁)。均无高血压病及心脏病史、心脏无阳性体征、胸透ECC均示正常。

  • 标签: 运动试验 心功能评价 冠心病者 左心功能 心功能仪 阳性体征
  • 简介:摘要功能低下(LVD)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预后的危险因素,但经过细致的术前评估、选择合适的病例,CABG依然是冠心病伴LVD的有效治疗手段,且体外循环下行全动脉CABG术是有一定应用前景的治疗方法。行二尖瓣置换治疗中度及以上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积极使用心脏辅助装置能降低此类患者手术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冠状动脉分流术 心室功能障碍,左
  • 简介:摘要心肌缺血导致的功能低下是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全面深入仔细的评估,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围手术期的治疗方案都有重要意义。另外功能低下患者常合并多种合并症,如左壁瘤、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等,如何采用最佳的方式处理相关合并症,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 标签: 心室功能障碍,左 冠状动脉分流术 术前评估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体质测试、数理统计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当前测评大学生心血管功能指标的台阶试验、1000m(男)/800m(女)及3000m(男)/2400m(女)跑这3种方法的有效性及可操作性进行了探讨,井就台阶试验评价的两种计算方法即台阶指数与每搏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1)台阶指数及其得分与1000m/800m及3000m/2400m跑成绩的相关性较低(P〉0.05),1000m/800m得分与3000m/2400m跑得分、男生台阶指数、女生每搏功存在良好的相关关系(P〈0.05);2)每搏功与台阶指数评价心肺功能的有效性均较低,每搏功的评价功能要优于台阶指数,但其存在明显的性别、地区等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3)12min跑或3000m/2400m跑测验是评价与提高学生心功能的有效手段,建议用其取代1000m/800m跑或台阶试验,以测评大学生心血管功能

  • 标签: 台阶试验 中长跑 心血管功能 台阶指数 每搏功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不同程度二尖瓣反流合并功能低下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525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28例,女97例,年龄(61±7)岁。选取射血分数(LVEF)≤40%合并二尖瓣中度反流以上病例,分析不同程度二尖瓣反流患者预后及心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入选患者中67例合并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52例术前反流中度,LVEF为38%(35%,40%),食管超声评估瓣膜结构良好,术中搭桥后评估壁运动得到改善,未干预二尖瓣。6例术前反流中-重度,LVEF为38%(35%,39%),搭桥后食管超声评估壁运动得到改善并且二尖瓣瓣叶及瓣下结构良好,反流减轻,未干预瓣膜。9例术前反流重度,LVEF为38%(35%,39%),2例术中探查二尖瓣乳头肌及腱索功能及位置尚好,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7例患者存在乳头肌及腱索移位明显,瓣环扩张,行二尖瓣置换;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半年随访二尖瓣反流均减轻至中度及以下,LVEF较术前升高[47%(45%,48%)比38%(35%,39%),P=0.024],舒张末期内径缩小[57(56,59)mm比61(59,64)mm,P=0.002]。结论功能低下合并二尖瓣反流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术中食管超声评估十分重要。对于中-重度以上反流,瓣下结构受缺血影响的患者,积极行二尖瓣置换手术,以利于术后心功能改善。

  • 标签: 心室功能障碍,左 冠状动脉分流术 二尖瓣闭锁不全
  • 简介:观察短道速滑运动员、青年学生二维超声心动图,结果表明,短道速滑运动员心博量、心肌厚度和心缩效率较青年学生增高。提示:运动员出现过度训练和心肌缺血时对功能影响较大。

  • 标签: 运动员 心博量 心肌厚度 二维超声心动图
  • 简介:前言身体耐力是反映人体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多年来,无氧阈和最大吸氧量已被广泛应用于评价体力耐力的指标。一般认为,最大摄氧量主要反映心肺功能的状态,而无氧阈主要反映外周组织如骨骼肌的代谢功能。文献报告,有训练者有氧耐力的提高不完全是由于最大吸氧量增长

  • 标签: 心功能 男性青年 最大吸氧量 训练组 无氧阈 每搏量
  • 简介:摘要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相比药物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介入治疗均是有效的血运重建策略。目前国内外公认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相比介入治疗具有更高优先级、更高的生存率、更低的心肌梗死发生率及再次血运重建率。介入技术发展迅速,面对高龄、复杂和并发多脏器疾病的患者,围手术期的微创性和安全性优势明显。我国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与介入技术发展不平衡,应由包括心内外科等多学科组成的心脏小组讨论决定最佳的治疗策略。

  • 标签: 冠心病 心功能不全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分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功能低下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心脏辅助装置的应用情况及中远期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8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中,筛选出127例围手术期射血分数(LVEF)≤40%的患者(功能低下组),男101例,年龄(59.2±10.1)岁,同期LVEF>55%的患者(2 454例)为对照组,男1 756例,年龄(58.4±9.5)岁。比较两组应用心脏辅助装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及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临床数据。对所有患者进行门诊随访,对比两组随访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功能低下组IABP(10.2%比0.8%)、ECMO(6.3%比0.3%)使用率更高,ICU停留时间更长[(50±12)h比(33±10)h],围手术期死亡率更高(4.7%比0.7%),术后住院时间更长[(15±3)d比(11±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功能低下组LVEF术后3个月(48±8)%,术后6个月(51±9)%,术后1年(55±9)%,此后趋于稳定。结论功能低下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脏辅助装置应用率高,良好的围手术期管理可挽救部分患者生命,且中远期随访效果良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冠状动脉分流术 心室功能障碍,左 心脏辅助装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双桡动脉(RA)与乳内动脉(LIMA)桥行体外循环下全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治疗功能低下(射血分数≤40%)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15个省、自治区24家心脏中心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间对功能低下冠心病患者行体外循环下全动脉CABG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87例患者,男55例,女32例,年龄(57.5±9.1)岁。合并原发性高血压22例,糖尿病12例,周围血管病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例,轻度肾损害12例,升主动脉钙化3例。合并支架内狭窄者43例,主干病变21例。术前射血分数(35.5±7.3)%,舒张末期内径(65.5±2.6)mm。远端吻合口(3.2±0.9)个,升主动脉阻断时间(90.5±22.7)min,体外循环时间(113.4±19.2)min。二尖瓣置换32例,主动脉瓣置换9例,三尖瓣成形5例;27例预防性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2例死于急性心力衰竭,手术死亡率2.3%(2/87)。术后房颤15例、脑卒中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术后随访(39.5±7.7)个月,随访率100%,随访中无死亡,无重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术后3个月舒张末期内径减小[(53.0±1.5)mm比(65.5±2.6)mm,t=9.51,P=0.02],射血分数提高[(45.2±3.3)%比(35.5±7.3)%,t=13.79,P=0.001];心绞痛分级术后亦有明显改善(≤2级者:98.8%比5.7%,χ2=17.21,P=0.001)。共有62.4%(53/85)的患者于术后(30.5±7.4)个月接受CT血管造影(CTA)检查,仅1例RA桥狭窄,通畅率98.8%。结论在选择合适的病例中,双RA与LIMA的全动脉CABG术治疗冠心病伴功能低下安全有效。

  • 标签: 冠状动脉分流术 心室功能障碍,左 桡动脉 乳内动脉 回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