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作者: 杨艳丽 周央中 蒋慧 赵久良 赵岩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01-0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47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730(现在山西白求恩医院 山西医学科学院风湿免疫科),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报告1例非朗格罕斯组织细胞增多症(Erdheim-Chester病),患者女,47岁,病史11年,先后出现下肢水肿、眼球突出、胸闷,影像学见肾周筋膜增厚、动脉管壁增厚、大量心包积液,血清IgG4升高,眼眶肿物病理学检查见IgG4+浆细胞浸润,疑诊"IgG4相关性疾病",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疗效不佳。后心包积液病理学检查见组织细胞,CD68(+),S-100(-),下肢CT可见长骨硬化,确诊Erdheim-Chester病。

  • 标签: IgG4相关性疾病 Erdheim-Chester病
  • 简介:摘要本研究总结了北京协和医院198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7例Graves病胫前黏液性水肿患者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对黏液性水肿的认识。Graves病所致胫前黏液性水肿易漏诊、误诊,131I放射治疗可能与发病相关。临床中遇到胫前黏液性水肿,特别是同时有突眼或杵状指的患者,要警惕Graves病可能,需详细询问病史及检测甲状腺功能。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Graves病 水肿
  • 简介:摘要视乳头水肿作为一种眼部病理改变,一向被临床所重视。但相较于国际学术界,国内对于视乳头水肿的客观描述尚缺乏一个普遍接受、容易界定的分级标准,导致不同医师之间对视乳头水肿的描述存在很大差异。视乳头水肿Frisén分级发布于1982年,因其把握住了视乳头水肿的病理机制,具有分级界定清晰、直观、方便等特点,已经被国际学术界广泛应用。本文就视乳头水肿Frisén分级方案诞生的背景、分级标准及临床应用进行介绍,旨在让国内相关专业医师更深入了解该分级方案。

  • 标签: 视乳头水肿 Frisén分级 修订版Frisén分级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以间断发热、乏力起病,后期出现严重低蛋白血症,查多种免疫指标异常,初步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的中年男性患者,经足量糖皮质激素及补充白蛋白等对症治疗后发热改善,但低蛋白血症难以纠正,住院期间患者突发急腹症,后证实为小肠穿孔,术后病理提示为肠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最终诊断为肠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模拟结缔组织病。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如出现不能用本病来解释的病情,要高度警惕淋巴瘤可能。原发于小肠的淋巴瘤发生率较低,临床症状具有隐匿性,诊断存在一定困难。

  • 标签: 红斑狼疮,系统性 干燥综合征 淋巴瘤 发热待查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一例罕见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继发冷球蛋白血管炎造成多系统受累,同时合并惰性淋巴瘤的患者。临床表现为急性肾损伤、心功能不全及贫血,早期积极采用美罗华联合环磷酰胺及泼尼松的治疗后,逆转了重要脏器损伤,症状逐渐改善,冷球蛋白水平下降。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头痛及MRI异常,通过完善脑脊液检查及影像学均未见明显异常,提示我们警惕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这一罕见并发症,并作出正确的鉴别诊断。

  • 标签: 冷球蛋白血症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 简介:摘要胶原性肠炎是显微镜下胃肠道炎症性疾病的一种亚型,在我国较为罕见,临床多表现为慢性非血性水样泻伴或不伴吸收不良综合征,诊断主要依靠特征性组织学表现,其活检阳性率低,诊断困难。目前我国大陆布地奈德口服制剂尚未上市,胶原性肠炎的治疗以泼尼松/泼尼松龙为主。本文报道1例以水肿、低白蛋白血症起病,后以慢性腹泻为主要表现的患者,经反复内镜下多点活检发现胶原带沉积而确诊胶原性肠炎,口服布地奈德治疗。目前我国尚缺乏对胶原性肠炎的诊治经验,希望通过本例加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肠炎,胶原性 水肿 低白蛋白血症 腹泻 布地奈德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施行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急性阑尾炎患者护理的有效性。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与手术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围术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左西孟旦或多巴酚丁胺的心脏手术术后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因素,并探究正性肌力药物对AK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北京安贞医院2018年1至6月行心脏手术并在围手术期泵入左西孟旦或多巴酚丁胺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KI发生的相关因素,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P<0.05)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共417例,年龄(58.2±10.4)岁,男271例(65.0%),AKI发生率为25.2%(105/41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慢性肾脏病、术前血肌酐水平高、主动脉阻断时间≥120 min,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均为心脏术后AKI的相关危险因素(均P<0.05);围手术期应用血管扩张剂、左西孟旦则为保护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肾脏病(OR=17.291,95%CI:4.335~68.960,P<0.001)、术前高血肌酐水平(OR=1.097,95%CI:1.074~1.121,P<0.001)为心脏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围手术期应用左西孟旦(OR=0.533,95%CI:0.288~0.984,P=0.044)为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心脏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包括慢性肾脏病和术前高血肌酐水平,而围手术期左西孟旦的使用可能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心脏外科手术 急性肾损伤 左西孟旦
  • 简介:摘要肝门静脉积气是急性腹痛的少见原因。文献报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肝门静脉积气的比例较健康人群升高,但临床中关于该病的典型影像学特征、治疗选择及患者预后仍不完全清楚。本文报道一例发生急性肝门静脉积气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诊疗过程及典型腹部CT改变。

  • 标签: 血液透析 肝门静脉积气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患者的电生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85例SCD住院确诊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结果运动神经传导异常率[27.4%(93/339)]低于感觉神经传导[45.9%(107/233)](P<0.001);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较传导速度更易受累[22.7%(53/233)比4.7%(11/233),P=0.001]。针极肌电图下肢较上肢异常率更高[31.9%(59/185)比5.7%(5/87),P<0.001],自发电位有无与病程、神经功能评分无关。下肢体感诱发电位(SEP)异常率[80.8%(118/146)]高于上肢[61.1%(77/126)](P<0.001),SEP异常率[71.7%(195/272)]高于周围神经[35.0%(200/572)](P<0.001)。视觉诱发电位(VEP)异常率为15/16。神经功能评分与腓总神经波幅、N9、N20潜伏期有相关性。结论电生理检查提示SCD患者后索损伤较周围神经损伤更常见,感觉重于运动,下肢重于上肢,感觉神经轴索较髓鞘损害更常见。电生理检查对SCD的早期诊断、神经系统定位、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亚急性联合变性 肌电图 诱发电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疼痛服务(APS)用于胸科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浙江医院行胸科手术26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胸组(O组,90例)和胸腔镜组(T组,174例)。根据有无采用APS,O组分为无APS组(O1组)和APS组(O2组),T组分为无APS组(T1组)和APS组(T2组),分别观察O1和O2组、T1和T2组术后镇痛的效果、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静息状态下O2组与O1组数字疼痛评分(NRS)比较,出麻醉恢复室(PACU)后0(0.92±0.50与1.59±0.62)、4(0.92±0.50与2.06±1.03)、8(0.92±0.50与2.18±1.13)、12(0.92±0.50与2.47±1.42)、24(1.00±0.71与2.53±1.42)、48 h(1.00±0.71与2.35±1.80),均显著<O1组,均P<0.05;活动状态下,O2组出PACU后0、4、8、12、24、48、72 h(P=0.019),NRS也均显著<O1组,均P<0.05。静息状态下,T2组出PACU后4、8、12、24 h(P=0.013),NRS均显著<T1组,均P<0.05。活动状态下,T2组出PACU后4、8、12、24、48 h(P=0.002),NRS也均显著<T1组,均P<0.05。结论APS镇痛模式较普通镇痛模式能显著减轻胸科术后疼痛。

  • 标签: 疼痛 卫生服务 开胸术 胸腔镜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2020年1月31日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此次COVID-19重症比例高达20%以上。重症COVID-19患者除呼吸系统为病毒的主要靶器官外,肾脏也是主要受累器官之一,且COVID-19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救治COVID-19患者的临床实践中应做到规范化的AKI集束化防治(5R原则):风险筛查(Risk)、早期识别(Recognition)、及时处理(Response)、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hy)及肾脏康复(Recovery)来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急性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转移相关性急性胰腺炎(MIA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9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8例肺癌MIAP患者病例特点及转归,并与非肿瘤所致急性胰腺炎(AP)进行比较。结果7例(7/8)为轻症AP,1例(1/8)为重症AP。4例(4/8)以AP为首发表现,自AP起病至肺癌确诊平均时间为(112±36)d。临床表现以腹痛(8/8)为主,其次为消瘦(4/8)、恶心呕吐(2/8)、梗阻性黄疸(1/8)等。肺癌分期均为Ⅳ期,7例(7/8)为小细胞肺癌,1例(1/8)为低分化腺癌。中位生存期11个月。与非肿瘤所致AP对比,肺癌MIAP患者年龄更大[(62±9)岁比(48±15)岁,P=0.018)],主胰管扩张(37.5%比3.1%,P=0.004)和腹腔淋巴结肿大(37.5%比6.3%,P=0.017)发生率更高;血红蛋白[(105.3±15.6)g/L比(147.9±24.8)g/L,P<0.001)]和红细胞压积(31.4±5.3比42.5±6.1,P<0.001)更低。结论肺癌MIAP预后较差,症状不特异。老年、贫血、主胰管扩张和腹腔淋巴结肿大是其诊断线索,诊疗中应予以重视。

  • 标签: 肺癌 急性胰腺炎 贫血 胰管扩张 腹腔淋巴结肿大
  • 简介:摘要尽管再灌注治疗的进步、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病死率和心力衰竭发生率仍居高不下,多种心脏保护策略尝试通过减轻再灌注损伤、减低心力衰竭住院率并改善预后,但临床效果仍存在争议。心脏磁共振(CMR)成像已广泛用于定量评估心肌损伤,为临床干预措施的评价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再灌注损伤的定量评估方法,并重点阐述了新型心脏保护策略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保护策略 心脏磁共振 再灌注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老年男性,因"左侧肢体麻木、言语含糊4 h"入院,头颅MRI显示急性腔隙性右侧脑桥梗死,第2天开始每晚睡觉前出现左下肢不自主抬起,频率3~6次/min,伴肢体酸胀难忍,予抗癫痫治疗未见好转,根据病情考虑"不宁腿综合征",予普拉克索片治疗后好转。

  • 标签: 不宁腿综合征 脑桥梗死 普拉克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病变肾病(MCD)患者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病理诊断为MCD,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及病理指标,比较不同年龄段ATN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ATN发生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525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56∶1,年龄33(21,48)岁。525例MCD患者中49例发生ATN,发生率为9.3%。其中男34例,女15例。≤20、21~40、41~60、>60岁年龄段MCD患者ATN发生率分别为2.4%(3/123)、5.2%(10/192)、13.2%(20/152)和27.6%(16/58),ATN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呈升高趋势(χ2=31.442,P<0.001)。MCD患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40 U/L共92例(17.5%),天冬氨酸转氨酶(AST)>40 U/L共53例(10.1%),γ-谷氨酰转移酶(GGT)>50 U/L共99例(18.9%),血清IgE升高患者共303例(57.7%)。与非ATN组相比,ATN组患者年龄更大,ALT、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更高,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比例更高(均P<0.05),其他临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OR=6.283,95%CI:2.695~14.649,P<0.001)和血清白蛋白低(OR=0.924,95%CI:0.857~0.997,P=0.040)与MCD患者发生ATN独立相关。结论年龄>40岁是MCD患者发生ATN的独立相关因素,血清白蛋白是发生ATN的保护性因素。

  • 标签: 肾病,脂性 微小病变肾病 肾病综合征 肾小管坏死,急性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痛风双能CT(DECT)成像技术研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首次发作(痛风首发)患者尿酸盐沉积特点。方法收集2019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确诊急性痛风首发患者70例为病例组,男69例,女1例,年龄17~65(39±14)岁。收集同期因运动损伤来诊,明确排除痛风患者15例为对照组,均为男性,年龄19~56(33±12)岁。回顾性分析病例组痛风首发受累/最痛关节、对照组足踝关节的DECT数据,评估并记录受试关节尿酸盐结晶形态、体积及沉积位置情况,总结痛风首发患者尿酸盐沉积关节及与临床症状吻合程度。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非参数Kruskal-Walls H检验比较尿酸盐体积差异。结果病例组DECT尿酸盐检出率为97.1%(68/70),对照组尿酸盐检出率为0。痛风首发入组关节有足踝52例(74.3%)、膝13例(18.6%)、手腕5例(7.1%),三关节均以散在的亚毫米尿酸盐沉积最多,体积较小,形态及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关节尿酸盐沉积最多位置分别为小腿后群肌腱(含跟腱)78.8%(41/52)、膝关节软骨76.9%(10/15)和掌侧肌腱60.0%(3/5),而第一跖趾关节分布较少13.5%(7/52)。DECT检出尿酸盐沉积关节数量多于症状关节者共37例,占比最多(52.8%)。结论痛风DECT检查对急性痛风首发患者尿酸盐检出敏感度高,有助于提高早期痛风诊断率。

  • 标签: 痛风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诊断 双能CT 首次发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心脏手术后危重患者中,当使用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KDIGO)标准诊断急性肾损伤(AKI)时,以血清肌酐(Scr)升高诊断AKI的患者,与仅以少尿标准诊断AKI的患者相比,是否预后更差。方法前期回顾性队列研究数据的二次分析。纳入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非心脏手术后进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有AKI高危因素的成年患者729例,依据KDIGO诊断和分级标准诊断术后AKI并分级。二次分析时选取所有符合AKI诊断的患者,符合Scr升高标准的分入AKI-Scr组,仅符合尿量(UO)减少标准的分入AKI-UO组。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判断术后AKI患者中Scr升高与住院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188例AKI患者,年龄(71±14)岁,男114例(60.6%);AKI-Scr组72例(38.3%),AKI-UO组116例(61.7%)。AKI-Scr组住院死亡率为16.7%,明显高于AKI-UO组患者的0.9%(P<0.001)。AKI-Scr组术后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均长于AKI-UO组,医疗总费用也高于AKI-UO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AKI患者中Scr升高(OR=20.286,95%CI:2.544~161.797,P=0.004)和术前低蛋白血症(OR=4.897,95%CI:1.240~19.329,P=0.023)是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心脏术后以Scr升高诊断AKI的患者,与仅以少尿诊断AKI的患者相比,住院死亡率更高,伴随多项近期预后指标恶化和医疗总费用增高。临床医师应更加关注以Scr升高诊断的AKI患者,适当倾斜医疗资源,有望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急性肾功能不全 手术后并发症 肌酐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