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免疫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生物学分支,致力于研究生物体内的免疫系统如何应对外来入侵物质,并维持免疫平衡。在免疫学中,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和反应是核心概念,抗原是一种能够引发免疫系统免疫效应物质生成的分子。食品中包含许多具有良好抗原性的物质,如酶、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它们具有高分子量和复杂的分子结构,因此容易引发免疫系统的反应。同时,一些小分子物质如药物残留、激素和真菌毒素也可以通过与大分子载体相互结合,构成人工制备的抗原。本文将重点探讨免疫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包括检测药物残留、有害微生物和真菌毒素的原理和方法。

  • 标签: 免疫检测技术 食品检验 原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检测在血液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献血的自愿者620例作为血液样本提供者,采集620例血液样本提供者的血液样本两份,一份为5ml,一份为7ml,分别将其放置在5ml和7ml的真空抗凝管中。其中5ml的血液样本在3h内给予血浆分离,然后进行核酸检测;其中7ml的血液样本在24h内给予血浆分离,然后进行酶联免疫检测。结果核酸检测法对血液中HBV检测的阳性率为2.74%,显著高于酶联免疫检测法的1.2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酸检测法对血液中HCV检测的阳性率为1.77%,与酶联免疫检测法的1.61%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酶联免疫检测法对血液中HIV检测的阳性率为1.77%,显著高于核酸检测法的0.4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际的输血过程中,需重视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检测的联合应用,才能够显著提高血液病毒的检测准确率,从而减少输血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用血安全。

  • 标签: 核酸检测 酶联免疫检测 血液病毒检测
  • 简介:应用压电免疫传感器快速检测了大肠杆菌O157:H7(E.coliO157:H7).将巯基乙酸(MACA)自组装在AT切向的压电金电极上,以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反应介质,形成酰氨键固定大肠杆菌抗体.并通过α-甲基丙烯酸(MAA)把抗体修饰在纳米磁球上.采用夹心法将抗原夹在两个抗体间,压电石英晶体交流阻抗(PQCI)和循环伏安法对修饰过程进行了表征,抗原浓度与形成夹心复合物前后的PQCI振动频移相关.其免疲传感器能在3h内检测2×10^3~8×10^8CFU/mL范围内的目标细菌,10^6CFU/mL情况下重复性实验的RSD在7%以下。

  • 标签: 大肠杆菌 夹心免疫传感器 压电石英晶体阻抗 自组装膜
  • 简介:摘要: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免疫部分相比于老教材改动是比较明显的,尤其关于免疫细胞活化这一部分的改动较大,就“B细胞怎样被活化”部分来说老教材中只提及可由抗原刺激或者细胞呈递刺激而新教材中则强调B细胞活化必须有两个信号刺激,更加的科学和严谨。同时免疫细胞的活化是整个免疫部分的精髓之所在,能否清楚地讲明这个问题也是教师处理好本节课的关键之一。综上,笔者根据新教材中的改动查阅相关文献着重就特异性免疫中关键细胞的活化过程做一阐述,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

  • 标签: B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    活化    
  • 简介:目的:观察甘草的有效成分甘草多糖(GlycyrrhizaPolysaccharide)对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给胃灌甘草多糖14d,测定二硝基氟苯诱导的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DTH),用放射免疫检测血中IL-2、TNF—α含量,观察甘草多糖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甘草多糖对DTH反应有-定的增强作用,能升高血中IL-2、TNF-α含量;结论:甘草多糖能明显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

  • 标签: 甘草多糖 细胞免疫功能 DTH 细胞因子
  • 简介:人体内的巨噬细胞承担着与入侵病原体斗争的任务.这种免疫细胞在人发烧的时候活性会更强。日本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显示,巨噬细胞在人体温升高时活性更强.是因为它们活性吞噬病原体时产生的过氧化氢做了“开关”。

  • 标签: 免疫细胞 开关 体内 激活 巨噬细胞 日本科学家
  • 简介:运用观察法,对有氧运动对老年男性安静状态下红细胞免疫功能和淋巴细胞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训练组红细胞C3bRR、ICR(%)在第5周后与10周后有上升趋势,但是差异没有显著性;NK细胞数量第5周后有上升趋势,但没有显著性差异,后5周升高明显;安静状态下CD4、CD4/CD8(%)显著低于训练前。提示该强度运动的不同阶段对几种免疫指标影响不同,该强度对老年人可能偏高。

  • 标签: 有氧运动训练 红细胞免疫功能 T细胞 NK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胃腺癌的差异表达免疫相关基因及癌症相关通路,结合免疫细胞微环境预测胃腺癌的预后。方法从癌症基因图谱数据库(TCGA)和基因表达(GEO)数据库下载RNA测序数据和临床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343例胃腺癌组织和30例正常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根据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与生存相关的免疫相关基因并构建预后风险模型,并使用CIBERSORT算法探索免疫相关基因与免疫细胞微环境的关系。结果TCGA数据库中共获得8 20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4 908个上调差异表达基因、3 294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GSE118916中共获得1 76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909个上调差异表达基因、853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最终获得差异表达免疫相关基因(IRG)共78个,其中47个上调基因、31个下调基因;其中BMP8A、MMP12、NRG4、S100A9和TUBB3证实与胃腺癌患者的生存显著相关。生存分析表明高风险组预后差,多因素分析显示风险评分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并在TCGA数据集和GEO外部验证集都有良好预测性能。此外,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分析结果表明,该风险评分可以反映肿瘤免疫细胞微环境的状态。结论BMP8A、MMP12、NRG4、S100A9和TUBB3及其构建的风险模型与胃腺癌患者的预后相关,结合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为胃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标签: 生物信息学 肿瘤微环境 预后 免疫相关基因 胃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C细胞联合肿瘤特异性抗原的主动免疫治疗肝细胞肝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方法对30例健康者和8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1个月及3个月血清中的IFN-γ、IL-2、IL-4、IL-6及IL-10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肝癌患者血清中IFN-γ、IL-6及IL-10表达均升高(P<0.05),治疗后仅IFN-γ升高(P<0.05),IL-6及IL-10表达均降低(P<0.05),IL-2、IL-4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测主动免疫治疗肝细胞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对监测疾病发展、评价疗效、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主动免疫 干扰素-&gamma 白介素 肝细胞性肝癌
  • 作者: 唐维 梁慧迎 袁娇 超晨 黄干 周智广 杨琳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24期
  • 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 中南大学糖尿病免疫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沙 410011(现在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代谢内分泌科,怀化 418000)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 中南大学糖尿病免疫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沙 41001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加速树突状细胞成熟的预孵育法(acDCs)和直接检测检测1型糖尿病(T1DM)患者外周血中胰岛全长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的优劣。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就诊的T1DM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28.5±9.4)岁,病程6.0(2.8~8.3)个月;另纳入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12名;ELISPOT-acDCs法和直接检测检测3种胰岛抗原谷氨酸脱羧酶65(GAD65)、C肽、胰岛素(INS)特异性干扰素-γ(IFN-γ)分泌性CD4+ T细胞反应的斑点数,比较不同检测方法下各种胰岛抗原及联合3种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的阳性比例。结果ELISPOT-acDCs法检测T1DM患者GAD65特异性IFN-γ分泌性CD4+ T细胞反应的阳性比例为1/16,INS反应阳性比例为6/16,C肽反应阳性比例为4/16,其中INS反应阳性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12(P=0.024);联合3种抗原的T细胞阳性比例为9/1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2(P=0.016)。ELISPOT直接法检测GAD65特异性T细胞反应阳性比例为2/16,INS反应阳性比例为1/16,C肽反应阳性比例7/16,其中C肽反应阳性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8)。联合3种抗原检测T细胞反应阳性比例8/16,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2(P=0.039);与直接法比较,仅acDCs法检测下的INS特异性T细胞反应阳性比例较高(P=0.041);两种方法在余各抗原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种全长胰岛抗原ELISPOT-acDCs法及直接法检测胰岛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均可为T1DM患者提供细胞免疫学分型诊断价值;ELISPOT-acDCs法检测INS特异性T细胞反应的灵敏度优于ELISPOT直接检测法。

  • 标签: 糖尿病,1型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 T细胞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慕尼黑大学(LMU)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生物钟可以控制淋巴细胞运动,因此一天中不同时间点免疫系统对病原体产生的免疫反直强度不同,这可能有助于优化疫苗的使用。

  • 标签: 免疫反应 淋巴细胞 生物钟 强度 运动 慕尼黑大学
  • 简介:应用实验室相关指标(细胞免疫功能)监测有氧运动对个体免疫力的影响,将36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的健康体检者平均分为有氧运动组和对照组,2年前后均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实验者的乙肝两对半模式、荧光定量PCR(FQ-PCR)仪测定其乙肝DNA水平和流式细胞检测CD4/CD8,得到有氧运动组乙肝两对半模式转为表面抗体阳性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5),其血清IgG、IgA含量也高于对照组,CD4/CD8的比值平均上调10.2%的结果,证明了有氧运动能明显提高个体的免疫力.

  • 标签: 免疫力 运动 免疫球蛋白 CD4/CD8
  • 简介:摘要在医疗检查技术不断发展中,人们对于一些旧的医疗观念出现了变化。早期诊断乙型肝时常参照血清免疫学乙型肝炎病毒这一标准,而在现代医学研究中运用PCR方法对血清中HBVDNA检测,并且结合免疫组化法对肝组织HBsAg、HBcAg检测,最终结果显示血清HBVM阴性难以彻底清除HBV感染的存在。为了给后期治疗提供指导,需深入了解血清中HBVM阴性的相关问题。

  • 标签: 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病毒携带者
  • 简介:摘要细胞免疫治疗一直是肾移植领域的研究热点,备受关注。过继输注免疫调节性细胞诱导移植免疫耐受可降低移植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带来的感染和恶性肿瘤等副作用。一些免疫调节性细胞的临床前动物研究和早期临床试验已取得满意结果,但要进一步推广细胞制剂的临床应用还面临诸多困难。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和纳米技术对调节性细胞进行修饰以提高细胞制剂的疗效,有望实现诱导针对移植物的免疫耐受,造福广大移植患者。

  • 标签: 肾移植 免疫疗法 过继转移 免疫调节性细胞 临床转化
  • 简介:摘要以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显著延长了患者生存。但免疫治疗在临床应用上仍然存在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应用时长就是其中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治疗有效的患者是用够一定的时长停止,还是越长越好?病情进展的患者是否要立即停药,还是可以继续应用?同时考虑到免疫治疗独特的不良反应、有限的有效率及较高的治疗费用等临床实际问题,免疫治疗应用的合理时长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结合免疫治疗的原理、现有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中应用时长的研究数据等进行梳理和分析,通过对免疫治疗的起点-应用时机、终点-停药时机以及延长指征的分析,探讨免疫治疗的合理应用时长,以期为患者的精准治疗和更多获益提供依据。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治疗时长
  • 简介:研究目的:以Th1、Th2细胞为指标,观察递增负荷游泳运动过程中免疫平衡的动态变化。研究方法:雄性8周龄SPF级昆明小鼠进行六周的递增负荷游泳训练,每天一次,每周六天。分别在0周、2周、4周和6周取血,流式细胞术直接测定血液Th1、Th2细胞数量。研究结果;六周递增负荷游泳运动过程中Th1细胞数量第2周明显下降,2周、4周呈上升恢复趋势,6周时基本恢复到正常;Th2细胞运动后2周、4周和6周各组均显著上升。提示在六周的运动过程中,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呈增强趋势;在六周的运动周期中,各个采样时点Th1/Th2比值都显著下降。研究结论:六周递增负荷游泳运动过程中,Th1细胞数量的下降,同时Th2细胞增多。Th1/Th2平衡向Th2一侧极化,提示免疫平衡向体液免疫侧漂移。

  • 标签: 免疫平衡 递增负荷运动 TH1/TH2 小鼠
  • 简介:在使用CMOS图像传感器获得金免疫层析试务的图像的基础上,使用多副图像平均法和PDE去除试条图像的噪声,再用Snake分割和Hough变换提取金免疫层析试条的检测窗口,然后使用积分扫描法较精确地提取金免疫层析试条的检测线,输出检测线内的总灰度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较理想地实现了金免疫层析试条的定量检测

  • 标签: 金免疫层析试条 图像 定量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3种不同方法检测尿液红细胞的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7月门诊与住院部收治的患者450例,收集其中段尿液标本,采用UF一一500i尿液流式分析仪、Uritest-500A尿液分析仪、URI-11A尿液分析试纸条三种方法检测,对比分析三组患者尿液红细胞检测结果。结果UF一一500i尿液流式分析仪检测尿液红细胞阳性率为18.89%,Uritest-500A尿液分析仪检测细胞阳性率为28.0%,URI-11A尿液分析试纸条检测细胞阳性率为28.67%,胶体金隐血检测法阳性率最高,尿液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法阳性率最低,阳性率与阴性率对比差异均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应用中通常采用UF一一500i尿液流式分析仪、Uritest-500A尿液分析仪、URI-11A尿液分析试纸条则用于确证实验。三种检测方法存在差异,无法相互代替,均存在一定的优点与局限。

  • 标签: 尿液红细胞 检测方法 检测结果
  • 简介: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PCD)已成为现代生物学的一个研究领域.植物的一些生命现象与PCD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发育及植物对外界的适应性都与PCD有直接的关系,等等.PCD的发生伴随着各种生理、生化、细胞形态和遗传现象的发生.本文对植物PCD发生的基因调控,信号传导及检测技术作简要综述.

  • 标签: 细胞程序性死亡 植物 基因调控 信号传导 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