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6 个结果
  • 简介:藏钩是古代游艺的一种形式,研究藏钩游艺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运用文献资料法,借助史籍对藏钩游戏的历史进行考究。主要结论:藏钩游艺选材多为硬币、指环、金钩、发钗等;时间与场地为腊日、正月、每月的下九(每月十九日),一般是在晚间进行,宴会、好友相聚、宫廷等;人数不限,以青年女性为主,也有男性和老年人,而且可以男女混做;规则为分两方,一方藏钩或其他小物件于一人手中,让另一方猜,猜中获胜。藏钩史料价值主要体现为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有助于身心健康;锻炼人们的意志,提高了个人素质;藏钩游戏广泛普及,极大地促进文化交流。

  • 标签: 藏钩 游艺文化 史料价值
  • 简介:黑旗军在越南与其他武装作战时和抗法过程中,实力不断强大。其士兵除来自驻地和招编的其他武装外,大多数是从国内招募,主要来自两广地区。这些地区尚武气息浓厚,民众有从军传统。由于黑旗军官兵军纪严明,军饷较为优厚,官兵生活有一定保障,吸引了大量贫困破产民众投军。部分士民出于对侵略者的愤恨和爱国主义热情,也选择参加黑旗军。

  • 标签: 黑旗军 兵力 从军
  • 简介:明嘉靖十三年(1534),陕西布政司右参议萧廷杰以任庆云《商州志稿》为基础,更定《商州志》二卷,但该志流传未广,知者不多。此后任庆云重订志稿,命名为《商》。嘉靖三十年(1551),刘承学出任商州知州,将《商》刊刻成书,并以其体例修纂商州所属四县方志。《商》之名体现了任庆云删繁就简的编纂原则,四库馆臣未解其意,对《商》评价有失公允。《商》对后世商州方志的修纂、商州地方文献的传承具有开创意义。

  • 标签: 任庆云 《商略》 命名原则 体例
  • 简介:简介《能改斋漫录》及其作者吴曾,考证其版本与流传情况,认为有宋本四种,其中京镗删节本的内容得以流传后世;明本为明人从内阁抄出的残本,后由焦竑将存卷割裂开来,凑足十八卷;清本较多,有抄本、刻本、活字本等,大都源于焦竑十八卷本。兰州文理学院图书馆藏《能改斋漫录》为清乾隆间临啸书屋活字印本,曾为近代陕西名人李岳瑞家藏本。

  • 标签: 《能改斋漫录》 版本 考证
  • 简介:十堰地区不晚于隋唐时期即纂有方志,数量较为丰富,但散佚严重。通过爬梳现存各类方志、丛书、文集等资料,摸清十堰地区散佚旧志编纂年代、纂修者及其散佚年代等信息,结合十堰地区现存和散佚旧志,能较好呈现十堰地区方志编纂谱系,进一步推动十堰地区历史文化研究,也有助于认识中国方志发展史。

  • 标签: 十堰 散佚 旧志 明清
  • 简介:罗时进先生的论文《明清钓鱼岛诗歌及其相关文献述》是近年钓鱼岛诗歌研究的力作,考证细密、意蕴深远,但其间可补遗处有二:一是其文所列清代册封琉球正使汪楫的钓鱼岛诗歌有《中流》诗二首,实则其《神飙》诗也关涉钓鱼岛;其二,罗文称朱彝尊所作《题汪检讨楫乘风破浪图》诗“似未流传”,实则该诗收在朱氏早年刊刻的《腾笑集》中。汪楫等人的钓鱼岛诗歌不仅具有纪行抒怀的文学价值,且对论定钓鱼岛的中国归属权也有重要支撑作用,于此可见“钓鱼岛文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 标签: 钓鱼岛诗歌 汪楫 《神飙》 钓鱼岛文学文献
  • 简介:通过梳理四通覃恩诰封碑,结合典籍、族谱、墓志、匾额等资料,对吴氏家族发迹史进行考释。覃恩诰封碑的内容反映了清晚期捐纳的盛行,并纠正了方志的某些错误。

  • 标签: 贺州 覃恩 封赠 家族 捐纳
  • 简介:开宝五年十一月,宋太祖命儒臣李昉、卢多逊、扈蒙以及宗正赵孚等13人分别撰写岳镇海渎与历代帝王碑,共成文52篇,《大宋新修南海广利王庙之碑》即是其中之一。其时,在宋王朝疆域内,已纳入制度化祭祀并完成修葺事宜的岳镇海渎祠14处、历代帝王庙38处,碑文撰写对象便依此而定。所撰之文现存17篇,各篇在内容上具有叙述祭祀对象特质或功绩、彰显当朝皇帝德能与赞扬朝廷修庙德行等共性,体现了统一撰文的特色。同时,撰文行动也展示了宋太祖追求久远功业的意图。

  • 标签: 宋太祖 岳镇海渎 历代帝王 祠庙 碑刻
  • 简介:《驳"湘学"》一文发表在《大公报(长沙)》1947年1月17日副刊。《大公报(长沙)》是民国时期湖南地方报刊中极有影响的一份民营报刊,同时也是一份政论色彩十分浓厚的报纸。"子鱼子"为笔名,真实姓名不详。文章猛烈地驳斥了李肖聃《湘学》。《湘学》是李肖聃抗战时期在湖南大学(当时迁辰溪)任教时所编教材,全书为学案体,有《自序》一篇和《学》二十六篇,叙述了自周敦颐至清末的湖南学术思想史,以及从屈原以来流寓湖南的一批外省学人的学行,其书曾于1946年由湖南大学印行出版。在《驳"湘学"》中,作者表达了对"湘学"这一概念的驳斥,以为所谓"湘学"一派既非一脉相承,又无突出特征,更非朱张传至郋园,只是因为"共系湘人,便糅湘学"。

  • 标签: 湘学 湖南大学 学术思想史 民营报刊 地方报刊 民国时期
  • 简介:生命美育是对人的生命存在进行审美观照,对生命主体进行涵养和美化,进而引导人不断提升生命境界,使生命更有意义、更加美丽的教育.生命美育的具体内容包括:享受生命拥有美、涵养生命之爱美、绽放生命个性美、树立生命信仰美、开发生命智慧美、激发生命创造美、构建生命和谐美、感悟生命死亡美等.生命美育要让学生学会热爱生命、发展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追寻生命的价值,进而提升学生生命的境界,为学生美好人生奠定基础.

  • 标签: 生命 美育 个性 信仰 智慧 创造
  • 简介:《尔雅》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训诂专著,它不是一人一时之作,而是杂采几代多家训诂材料汇编起来的.在《尔雅》文本传抄、文献征引、后世字书储存的过程中,《尔雅》用字会发生各种变异.而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同形字.新产生的《尔雅》用字可能与其他字书或文献用字同形,也可能与《尔雅》其他名物词用字同形.本文仅就后一种现象进行讨论,同时指出《汉语大字典》在义项收录方面存在的问题.

  • 标签: 尔雅 变异 同形字
  • 简介:一群猫头鹰正排着队,准备拍照呢。这时,一只调皮的小猫咪混进了猫头鹰群,它也想在照片里露个脸。它最终被摄影师发现了吗。

  • 标签: 猫头鹰 摄影师 小猫
  • 简介:文章吸收古文字的研究成果,证以《说文》体例,对《说文》某些字的注音和释义以及字形解说提出了一些看法,补充或纠正了许慎和前人的一些说法。

  • 标签: 说文 甲文 金文 形声 释义
  • 简介:孔夫子周游列国。一日,来到燕国。进城门没多久,一少年拦住马车说:“我叫项橐(tuo),听说孔老先生很有学问,特拦路求教。“孔夫子笑着说:”小孩儿,你遇到什么难题啦?”

  • 标签: 初等教育 智力游戏 游戏方法 谜语
  • 简介:首先辨析"备至"的不同性质,即短语"备至"、形容词"备至"、后附缀"备至",然后从历时的角度探讨"备至"在不同历史时期文献中的使用情况,最后对"备至"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作出详细分析,确定"备至"在现代汉语中的性质,即后附缀,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备至"一词的释义提出相应的修订意见。

  • 标签: 备至 性质 后附缀 《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意见
  • 简介:清代桂中地区大多数诗人在其字里行间所展露出来的诗学思想大致可概括为:要重视表现社会现实生活,要反对模拟、力求创新,要抒写性灵怀抱,要取法多家尤重学习唐宋名家,要具备才情、学识与阅历,要修炼出好品行好人格等。这些诗学思想,既是对前人思想的继承,亦是对前人理念的较好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对当代文学之发展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 标签: 清代文学 桂中地区 诗学思想
  • 简介:通过梳理拙政园三园分合的历史,指出其旷远明瑟的古朴风貌,分析拙政园中部建筑空间分割及理水艺术,并就拙政园住宅建筑的空间结构诠释了礼式建筑的特点。拙政园具有生境、画境和意境,其艺术境界之高毋庸置疑。

  • 标签: 拙政园 明代遗风 三境界 礼式建筑 空间分割 理水艺术
  • 简介:刘震云小说《吃瓜时代的儿女们》在现实主义的叙述中蕴含着较强的荒诞性,小说的情节常表现出现象与本质的分裂、人物行为动机与结果的背离。小说对于素材的选择加工、主题的开掘皆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表现出当代社会吃瓜群众的娱乐精神,既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又有明显的盲目性和偏激性。刘震云通过对于底层小人物生存境遇的描绘,表现出对他们诚挚的关切同情和深厚的悲天悯人情怀。

  • 标签: 《吃瓜时代的儿女们》 刘震云 荒诞 娱乐精神 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