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4 个结果
  • 简介:天宁寺铜钟铸于明嘉靖乙酉年(1525年)。钟体通高194、口径106厘米,重量为952千克,钟体呈青绿色,保存较为完好(图1)。

  • 标签: 天宁寺 铜钟 私人收藏 藏品
  • 简介:尚未被著录的《闽游纪》是一册孤本抄本,虽不足6000字,但内容颇为丰实,举凡流民暴乱、设卡抽厘、科举考试、民教矛盾、华夷交涉、官场赔累甚至民间淫祀种种,均有记及,实在是考察清末福建基层行政机构运作过程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可多得的第一手材料。文章对此书的作者、抄写者以及文献价值作了初步考证。

  • 标签: 孤本 闽游纪略 赵云崧 刘加幅 教案
  • 简介:苏轼词集《东坡乐府》在其生前就曾有编刻,南宋有多种版本,后多佚失不传.宋元时期多以单刻形式流传,收录苏词虽不多但仍保留原貌.傅幹、孙镇、顾禧等多人注释过苏词,仅傅幹《注坡词》十二卷以钞本存留下来.明人编刻《东坡乐府》多与全集本混编.茅维、焦竑、毛晋等人辑佚苏词不注重甄别,赝品时有混入,导致版本出现混乱状态.明人对苏词题序、题名等进行篡改与调整,破坏了苏词的完整性,给后世编集苏词带来困难.清代编刻、注释苏词数量较少,反映出苏词地位的下降趋势.当代对《东坡乐府》的整理取得了新的成绩,苏词的编集与注释质量方面都有所提升.

  • 标签: 苏轼 《东坡乐府》版本 流传
  • 简介:元代武当山不仅出现了第一部体例完备、分类详明的纲目体志书《武当福地总真集》,还出现了第一部题咏山水风物的诗体志书《武当纪胜集》.这两部元修山志都特别强调武当山的道教文化特质,兼具山志和道经的双重属性,既标志着元代武当道教的发展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同时也为明代武当山志的编修打下了良好基础,发凡起例之功,不可磨灭.

  • 标签: 元代 武当山 武当山志 武当文化
  • 简介:奴婢之制,非草创于清,而风靡于清,诸史乘,可见其渊深流远。满奉主奴之别,汉重尊卑之辨,彼此合流,主奴尊卑所以生。清代奴婢源于战俘、罪囚、民人投充以及丁口买卖等四途,律比畜产,劳役繁苛,豁贱维艰,且即便还民,亦遗戾深重。

  • 标签: 清代 奴婢 良贱
  • 简介:《北江诗话》是清代学者洪亮吉重要的诗学评论著作。最早的版本是清代张祥河四卷本,据洪符孙所藏稿本刊刻。粤雅堂丛书在重刊是书时,从洪就齮孙处得到另外两卷,遂由四卷增至六卷,《北江诗话》始得完璧。光绪三年,洪用懃经过精心校勘,重刻《北江诗话》,是诸刻本中较善之本。清末至民国初年,上海扫叶山房曾三次出版《北江诗话》石印本。之后是书在大陆及台湾地区多次出版。

  • 标签: 《北江诗话》 张祥河刻本 粤雅堂丛书本 光绪三年授经堂刻本
  • 简介:漳州丹霞书院从创建到办学废止历时近200年,期间历经兴废变革。书院的办学特色有三:一是教儒家经典,培养致世之才;二是聘名师主教,树立贤良典范;三是重立志树品,塑造有为之士。

  • 标签: 丹霞书院 兴革 办学特色
  • 简介:纵观两汉四百余年历史,汤沐邑的封赐现象屡见不鲜。受赐汤沐邑的封君中,既有固定的封赐群体,也有临时的赏赐对象,此外,两汉时期的开国君主也拥有各自的汤沐邑。这一时期,汤沐邑的多寡因其主人身份地位而不同,并且伴随政治形势的变化增益或削减。汤沐邑的承袭有别于其他食邑,长公主、县公主的汤沐邑具有明确的承继权利,其他封君的汤沐邑则无袭封权。两汉时期,汤沐邑是社会上层经济特权以及政治形势变化的具体体现。

  • 标签: 两汉 汤沐邑 封君类别 封邑多寡 承继权利
  • 简介:本文用文献与考古资料互为补充,逐一述了先秦时期青海地区的古羌人在其经济生产中已经驯化了藏系绵羊、牦牛、犏牛、藏獒,从而证实古羌部落创造了完整体系的青藏高原畜牧业文明,是青藏地区草原文化的创造者,奠定了青藏高原畜牧业经济的基础。

  • 标签: 先秦 青海地区 古羌人 畜牧业
  • 简介:外语学习者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沟通时,语法上的偏误对正常的沟通交流影响较大。尤其在韩国语中连接词尾占有较大比重。学习者通常因为连接词尾的误用而说出大量的病句。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韩国语学习者的“”和“使用偏误类型及偏误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教育方案。

  • 标签: 语意 主语人称制约 教育方案
  • 简介:白河县位于陕西省南部、安康市东部,东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毗邻,南与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接壤,西与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相连,北隔汉江与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相望,总面积1453.6平方公里。县城位于县境东北角,处汉江流经大巴山东段出陕西境的南岸。一级支流白石河在此与汉江交汇,扼进出陕鄂的东南门户。县城北濒汉水,东临白石河。

  • 标签: 白河县 建置沿革 变迁 陕西省 十堰市 湖北省
  • 简介:明末文学家何白的《游沧浪亭记》融记述、描写、抒情、思辨于一体,为后人了解均州沧浪亭留下了宝贵资料。结合其他诗文的描述,均州沧浪的建筑布局,主要分为沧浪亭、真武殿、文昌阁三大建筑群,也反映了以沧浪亭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真武殿为代表的道教文化,和以玉峰庵、金塔银塔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之间的共存融合。《游沧浪亭记》中表达的“复请为沧浪主人”的沧浪愿望,与他后半生隐居家乡田园有着密切联系。

  • 标签: 均州沧浪 儒家文化 道教文化 佛教文化 隐逸思想
  • 简介:醇亲王载沣在监国摄政期间,为改变晚清长期以来形成的外重内轻格局,解决统治危机,强化皇权,全力进行军事集权,维护大清的统治,但由于清朝各方面矛盾重重,军事集权最终并没有成功,反而加剧了统治危机。辛亥革命爆发后,载沣精心经营的军事势力要么倒向革命党要么倒向袁世凯,最终为应对危机不得不向袁世凯交出清廷的全部权力,军事集权彻底失败。

  • 标签: 晚清 载沣 军事集权
  • 简介:民国时期,精读和略读思想对于当时的国文教育具有巨大的影响。其中以朱自清和叶圣陶主编的《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为代表,在当时影响甚大。纵观当下语文教育,虽然没有精读和略读课本,但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中仍然存在着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两种课文类型。本文主要从当下教师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及现状出发,结合叶圣陶的相关略读思想和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规定,从略读课文惨遭冷漠、略读课文反客为主以及课文教学应该"精得当"三方面对问题进行相应的阐释和分析。

  • 标签: 初中语文 精读课文 略读课文 精略得当
  • 简介:根据题材,宗泽的诗歌可以划分为咏怀诗、写景诗、佛禅诗三种类型,其诗对仗工整,常用拟人的写作手法和对比说理,具有独特艺术魅力。

  • 标签: 宗泽 诗歌 艺术特色 论略
  • 简介:凤阳方言属于中原官话信蚌片。凤阳地处淮河沿岸,是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接触的前沿,这就使得凤阳方言呈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历史上的多次移民也深刻影响了凤阳方言。本文就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对凤阳方言语音特征进行描写,以丰富方言研究的内容,也为方言区的人们学习普通话提供方便。

  • 标签: 凤阳方言 中原官话 江淮官话 语音
  • 简介:在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著录的作家中,仅录其字号而缺其名者共70人,其中55人的名讳已陆续得到补,现又得8位作家之名与其及相关信息:洪鲁轩、陆云九、高幼瞻、王执斋、金筤伯、何范之的名讳分别为子彬、璈、孝敭、笏、震、世模,段伯猷、朱昆采两人的名讳最有可能分别为世理、仕璨。他们多为府州县学诸生,独何世模(范之)因处在晚清废科举之时,凭借扬州何园家族实力,留学海外,最后成为中国现代金融业的先驱。福建建宁王笏(执斋)之子王光宇传承朱仕琇一系古文文脉,光绪《重纂邵武府志》专立其传,府志本传与民国《建宁县志》著录其诗文集多种,按刘声木的著述思路可以增补一家加以著录。刘声木以湖北英山的金筤伯为安徽歙县进士金式玉之子,显然失;将朱昆采和朱仕璨作为两人,列为两个条目,其准确性也值得怀疑。

  • 标签: 刘声木 《桐城文学渊源考》 作家缺名
  • 简介:在中国历史上,西汉朝廷设唯一铜官于安徽古铜陵地区.文章通过地名的界定分析和铜陵出土大量青铜器与古矿遗址等物证,以及汉设铜官与铜陵历史条件等诸多因素,结合铜陵三千年冶铜史的发展脉络,阐述铜官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和意义.

  • 标签: 铜官 唯一 铜陵
  • 简介: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故此有很多关于农业的神话传说。纺织业作为古代农业中国的支柱性产业,备受重视,先民们对于纺织神明的祭祀,对于蚕神的探寻也始终没有停止。由于文献记载以及出土文物的缺失,历朝历代所祭祀的蚕神(或先蚕)各不相同,当今对于蚕神身份的确定以及蚕神问题的研究就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以蚕神文化为切入点,力图从神话传说、文献记载、历史来源等几个方面考证蚕神之身份。

  • 标签: 蚕神 身份 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