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宋庆曾在1927年、1953年、1957年三次到访苏联。这三次访问宋庆都受到高规格的接待。1927年,她以孙中山遗孀、国民党左派领袖的身份到访,受到斯大林的接见;1953年,她以世界人民和平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到访,先后与朱可夫、斯大林会面;1957年,她与毛泽东一起率领中国党政代表访苏,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并出席了64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这三次访问给宋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许多美好的回忆,即便后来中苏关系出现裂痕,宋庆始终对苏联保持着一份别样的情感。

  • 标签: 宋庆龄 苏联 1927年 中国代表团 国民党左派 党代表会议
  • 简介:1947年10月1日,宋庆主持的中国福利基金会为替中国作家、艺术家筹募医药救济金,在上海林森中路(今淮海中路)的中央银行俱乐部举办了一次中秋游园会的义卖活动。宋庆很早就来了,穿一件白地黑花的旗袍,上罩白麻布短装。她循览了一周所捐赠的义卖物品,在看到有盒自来水笔时,随手拿了一支说:"现在中国货也做得很好了。"草坪上搭起的舞台是由丁聪、张振宇设计的,舞台上红旗招

  • 标签: 宋庆龄 义卖 中央银行 中国作家 张振宇 俱乐部
  • 简介:第一次见到孙夫人我第一次见到孙夫人宋庆是中山先生逝世后的第二年,父亲带我去参加在上海莫利爱路29号的家祭,记得是步行去的。当时我家在环龙路(今南昌路)铭德里7号,离莫利爱路孙宅很近。那天客人不多,穿黑色旗袍的孙夫人正在招呼客人,见了我问父亲说:他就是阿旅吧。父亲命我叫人、行

  • 标签: 宋庆龄 父亲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孙中山 中国福利会 国民党政府
  • 简介:我曾于1937年春陪同斯诺夫人海伦·斯诺访问延安,采访毛泽东主席。后来我一直与海伦保持联系。1984年和1986年,我曾两次到康涅狄格州麦迪逊看望她。前几年旅居旧金山期间,我还专程访问斯坦福大学胡佛图书馆,查阅保存在那里的海伦·斯诺的档案资料,无意中发现抗战时期宋庆以“保卫中国同盟”中央委员会主席的名义写给海伦·斯诺的一封信,内容是呼吁她继续捐助和支援中国抗战。

  • 标签: 中国抗战 宋庆龄 同盟 保卫 1937年 康涅狄格州
  • 简介:西安事变发生时,宋庆对张、杨的主张极为赞同,当孔祥熙请她发表声明,谴责张、杨,并要求无条件释放蒋介石时,她明确地回答说:“张学良做得对,要是我处于他的地位,我也会这样做,甚至还会走得更远!”但是,宋庆毕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她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立即作出了亲赴西安劝说张、杨释放蒋介石的决定。据胡子婴回忆:“事变的第二天(即12月13日),孙夫人叫我到她家去,把西安事变告诉了我。作恶万端的独夫民赋落入法网,我以为她一定会高兴的。哪知她带着焦虑的样子,问我能否陪她到西安去。我好奇地问她:‘去做什么?’出乎我意料的回答是:‘我去劝说张学良释放蒋介石。’接着婉转地解释说:‘何应钦等亲日派唯

  • 标签: 西安事变 宋庆龄 释放蒋介石 宋子文 潘汉年 和平解决
  • 简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广大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成千上万名学生纷纷罢课、抗议、游行、演讲。各地学生成立了抗日救国会、救国义勇军、看护训练班等进行抗日救亡工作。但此时的蒋介石政府却死抱着不抵抗主义,宣传“忍辱含愤”、“逆来顺受”的主张.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不满,青年学生更是义愤填膺,各地学生推派代表结队赴南京请愿。

  • 标签: 抗日救亡运动 国人 宋庆龄 “九·一八”事变 志士 救国会
  • 简介:共产党是无神论者,但在一个特殊的年月里,共产党队伍中,却有一位基督教牧师,入党后仍以牧师身份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的共产党员,他就是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所说的"王牧师",此人真名叫董健吾。董健吾,1892年1月出生于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县城东门棣华桥一个小康之家。

  • 标签: 董健吾 《西行漫记》 城东门 宋子文 秦邦宪 革命活动
  • 简介:1939年8月,宋庆的秘书廖梦醒从香港给柳无垢寄来一封信。廖梦醒在信中简单介绍了她们母女去香港后.她参加了由宋庆于这一年6月组织与主持的“保卫中国同盟”(以下简称“保盟”)并担任秘书后的工作情况。

  • 标签: 宋庆龄 秘书 1939年 廖梦醒 香港
  • 简介:2007年11月24日,星期六,深秋的上海已有丝丝的寒意,但天气十分晴朗。下午,阳光甚是慵懒,宋庆陵园内游客稀少,周围十分安静。我正在宋庆生平事迹陈列室值班,忽然看见一辆带沪D牌照的商务车和一辆轿车绕过宋庆纪念碑,直向陈列室方向驶来。在我们这里,这是绝对不允许的。绕过纪念碑就是墓区范围了,为维护宋庆陵园的肃穆和安宁,不管你是谁,

  • 标签: 宋庆龄 陵园 生平事迹 陈列室 纪念碑 商务车
  • 简介:1954年10月12日,中苏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签订了《关于苏联军队自共同使用的中国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根据地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支配的联合公报》。第二年,即1955年2月23日,国家副主席宋庆、国防部部长彭德怀率团

  • 标签: 宋庆龄 旅顺口 彭德怀 副主席 拍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简介:最近我读到上海一份杂志发表的关于宋庆出生日期的文章,题目为:《不愿过生日的宋庆》。该文大致是考证了宋庆出生的月份和日期(目前公认其生日为1893年1月27日),但对宋庆出生的年代是肯定的,即1893年,与毛泽东同庚。作者在发表文章前曾咨询过我.我提供了原外交部长黄华夫人何理良对我说的一则轶事:50年代陪同宋庆参加亚太会议时,因宋庆身体不适,曾请医生看病。

  • 标签: 宋庆龄 生年 出生日期 50年代 外交部长 身体不适
  • 简介:1942年冬至1943年春,由于久旱之后的大暴雨导致黄河决堤,河南省遭受特大水灾,约有200万人死亡,千千万万的灾民流离失所,真可谓哀鸿遍野、满目疮痍……其时中国抗战正处于十分艰难的非常时期,四面受敌的中国战区困难重重,国民政府救灾无力,加之吏治腐败,封锁灾情,河南的灾民得不到救济,情况十分危急。社会各界纷纷强烈要求:赈济豫灾!作为“陪都爱国爱民的一面旗帜”,宋庆挺身而出,领导着从香港迁到重庆的保卫中国同盟(1938年在香港成立,宗旨是争取国内外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以下简称“保盟”)通过举办讲演、座谈会和开展捐款、义卖、义赛等活动,积极主动担负起了赈济豫灾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其中影响较

  • 标签: 宋庆龄 国际足球 运动员 重庆市 中国抗战 筹委会
  • 简介:“八·一三”事变后,上海陷入日军魔掌,为安全计,宋庆离沪南下香港,组建“保卫中国同盟”,鼓励并争取世界所有爱好和平民主的人士,从道义上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以医药、救济物资供应中国。其中卓有影响的,是为支援“工合”而发起的“一碗饭运动”。“工合”,是“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的简称。全面抗战爆发后,东南沿海大城市相继失陷,大部分机器工业或付之战火,或被日军掠

  • 标签: 保卫中国同盟 和平民主 机器工业 救济物资 合作协会 中国工业
  • 简介:1998年11月24日是刘少奇诞辰100周年。回首伟人生前难忘的岁月,一道感人的亮丽风景线从人们的心田、从历史的年轮中闪过,这就是他与民主党派、党外爱国人士的肝胆相照、相濡以沫。往事历历,尽数太难。惟撷取几朵思念长河的浪花,敬献伟人百年华诞。

  • 标签: 刘少奇 宋庆龄 王光英 孙中山 世界观 个人利益
  • 简介:<正>1901年,胡兰畦出生于古城成都.成年后,她毅然放弃了锦衣玉食的生活,摆脱了与年轻商人杨固之没有爱情的婚姻,怀着一腔热血,于1926年冬考取了黄埔军校武汉军事政治分校,开始了一段崭新的革命生涯.1927年5月中旬,胡兰畦所在的中央军校接到紧急命令,编入中央独立师,武装起来,由叶挺统一指挥,奔赴前线.西征大军凯旋而归,胜利的欢笑声还在革命阵营中回荡,武汉军校便被宣布解散,胡兰畦留在武汉追随何香凝,做了许多团结进步青年、团结左派的工作.1930年初,胡兰畦几经辗转,来到德国首都柏林留学.不久,她便由廖承志介绍,加入了德国共产党中国语言组,积极从事反帝反法西斯的革命活动.

  • 标签: 宋庆龄 德国 黄埔军校 紧急命令 革命活动 人权保障
  • 简介:"华北事变"后,民族矛盾已明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1937年2月,宋庆等向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讨论恢复孙中山三大政策议案。潘汉年是提案最初起草人1936年7月,受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遣回国担任国共联系人的潘汉年到达上海,在沪会见宋庆、沈钧儒等人,向他们介绍中共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

  • 标签: 宋庆龄 孙中山 冯玉祥 国民党 提案 何香凝
  • 简介:2016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笔者在采写《宋庆与她的生活侍从》(群众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一书时,从周和康先生那里获得有关宋庆持续21年亲自整理孙中山文物的感人故事。

  • 标签: 孙中山 宋庆龄 故事 文物 整理 中国民主革命
  • 简介:尚明轩,1921年10月生,河南许昌人。1948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53年6月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革命史专业。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宋庆基金会名誉理事及孙中山、宋庆研究委员会顾问,北京中山堂顾问等。6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 标签: 中国人民大学 宋庆龄基金会 孙中山 中国革命史 北京师范大学 纪实
  • 简介:在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逝世20周年之际,著名诗人柯岩的传记文学《一个诗人眼中的宋庆》由中国文史出版社重新出版,这是值得重视和令人高兴的事情。

  • 标签: 宋庆龄 纪念 逝世 辛亥革命 传记 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