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在门诊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间上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我院2022.1-2022.6期间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常规以及加强护理,每组各39例,观察其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 门诊小儿静脉留置针 延长使用时间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延长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间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维护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静脉留置针的使用间。    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静脉留置针的使用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小儿 静脉留置针 压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洁净手术室大血管手术器械术中使用间与医院感染相关性及与病原菌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于医院洁净手术室行大血管手术的患者512例,手术器械使用间<2 h者92例,设为A组;2~4 h者152例设为B组,>4 h者268例设为C组。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区、周边区微生物检测结果,医院感染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洁净手术室行大血管手术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三组患者手术区与周边区手术器械表面细菌总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手术区和周边区手术器械暴露时间的延长,手术器械表面细菌总数也逐渐升高,其中手术区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为3.26%(3/92),B组为3.29%(5/152),C组为7.84%(21/268),但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共分离出6株病原菌,B组分离出8株病原菌,C组分离出21株病原菌,且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可导致洁净手术室大血管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率显著升高(P<0.05)。以洁净手术室大血管手术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为因变量,进一步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建立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手术器械使用间、糖尿病是洁净手术室大血管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洁净手术室大血管手术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以及手术器械使用间均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洁净手术室大血管手术时间较长(>4 h)而导致的医院感染风险增加,为手术室制定相应的术中空气及手术器械净化和消毒可能对降低大血管手术医院感染率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洁净手术室 手术器械 使用时间 医院感染 病原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髋部骨折的发生率正在迅速增加,由于高病死率,髋部骨折现在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健康问题之一。手术时机对其预后的影响已被广泛讨论,尽管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指南各不相同,但大多数机构建议尽快行早期手术,以帮助患者获得最有利的结果。根据研究报道,虽然关于延迟手术与术后病死率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早期手术与术后结果的改善(例如褥疮发生、术后功能改善、住院时长)有很强的相关性。不足之处是,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观察性研究,这些研究容易受到固有偏见的影响。希望未来能通过大规模的随机对照实验来进一步明确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为手术时机的确定提供更精准的数据。

  • 标签: 老年髋部骨折 手术时机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外伤肋骨骨折内固定最佳手术时机,更好的指导胸外伤肋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我院从2018年6月到2022年6月期间共收治30例胸外伤肋骨骨折患者,根据受伤至手术内固定时间是否超过72h分为早期固定组(15例)和晚期固定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综合治疗指标。结果:在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方面,早期固定组小于晚期固定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气管切开总发生率方面,早期固定组小于晚期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外伤肋骨骨折患者选择在受伤后72h内予以固定,有利于优化手术治疗指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胸外伤 肋骨骨折 内固定 最佳手术时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2月到2019年12月门诊所诊治的21900例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药学监护措施。结果;所有患儿中,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受损及静脉炎为主,尤以胃肠反应为主。结论;在儿科临床治疗中,阿奇霉素的使用可引发各种类型的不良反应,医生应依据自身经验及阿奇霉素使用资料,加强用药的合理性,以确保该药在儿科治疗中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阿奇霉素 儿科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过程,并对不同麻醉时机下母婴的结局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由我院96例初产妇的参与进行实施,对应时间选择在2020年8月-2021年5月之间。根据研究要求,将患者按照1:1的原则分两组进行,并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环节分别选用两个不同时机进行,在胎头拨露达3*3cm2时进行的为对照组,胎先露下降至S+2至S+3之间进行的为观察组。结果:在两组患者会阴情况的分析中,观察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会阴Ⅱ度裂伤率明显较低,会阴完整率得到显著提高,组间对应数值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在产妇生产中,为避免产妇会阴处出现较大的损伤,减少会阴侧切,针对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的实施,最好选择在胎先露下降至S+2至S+3之间时进行。

  • 标签: 阴部神经阻滞麻醉 时机 结局
  • 简介:摘要:骨科手术患者由于围术期需卧床休息或保持固定体位、麻醉和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等,术前常需留置导尿管。调查显示,尿管拔除不及时常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尿路感染、功能锻炼不及时等,与目前普遍推广的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相悖。目前,国内外的操作技术规范多对留置尿管的步骤介绍比较详细,但对拔除尿管却没有具体描述,各家医院的执行标准各不相同,甚至同一医院的不同科室间也不相同。

  • 标签: 骨科手术 导尿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术前留置导尿术后拔管的时机。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将其依据留置尿管拔除时间将其分为2组,分别为研究组(膀胱充盈出现胀痛感),与参照组(膀胱有尿意感),对比2组患者导管拔除后首次排尿情况以及膀胱刺激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自行排尿成功率相较于参照组患者更高,且膀胱刺激征症状相较于参照组患者更低,组间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结论:对于神经外科术前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术后应注意拔管的时机,于患者膀胱充盈且出现胀痛感时拔除尿管,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恢复效果,值得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术前留置导尿 术后拔管 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2月至2021 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100 例,根据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不同手术时机分为 A 组和 B 组,A 组为发病时间 >48 h,B 组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手术时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以分析不同手术时机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共收治的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40例,分组处理的方法为手术时机,对照组20例患者,于骨折后7-14d皮肤出现皱纹征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的患者20例,于骨折后6-8h内急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主要从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方面为切入点,对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踝关节稳定性、行走能力、跑步能力、工作能力以及活动范围等踝关节功能评分的评估中,观察组更具优势,且组间差异较为悬殊(p<0.05);治疗总有效率的评估中,观察组更具优势,且组间差异较为悬殊(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的评估中,观察组更具优势,且组间差异较为悬殊(p<0.05)。结论 临床于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损伤后6-8h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踝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显著,住院时间缩短,安全性更高。

  • 标签: 复杂踝关节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时机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