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人工蹬骨手术在硬化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2例硬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13例,年龄13~70(33.4±11.2)岁。患者均在内镜下行人工镫骨手术。术后观察患者眩晕、面瘫及味觉障碍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2周观察外耳道及鼓膜愈合情况,比较术前与术后3个月纯音测听0.5、1、2、4 KHz时的气导阈值、骨导阈值及气导、骨导阈值差值的差异。结果22例硬化患者均顺利在内镜下完成人工镫骨手术,手术时间50~145(79.5±29.2)min 。术后3例出现味觉障碍,3个月内自行缓解;5例出现术后轻度眩晕予相应处理后治愈;无面瘫、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生。2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2年,平均14.5个月。术后2周复查,术外耳道切口愈合佳,无外耳道狭窄,无鼓膜穿孔。术后3个月复查听力,气导阈值和气导、骨导阈值差值分别为(34.1±14.3)和(11.5±7.8)dBHL,较术前的(58.5±13.3)、(34.8±10.4)dBHL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60、8.407,P值均<0.01);术后骨导阈值(22.6±10.4)dBHL,与术前的(23.7±8.3)dBH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需行翻修手术。结论内镜下人工镫骨手术治疗硬化症,具有创伤小、术中暴露范围广、视野清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术后患者听力可明显改善,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耳硬化症 耳内镜 人工镫骨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源性眩晕患者临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咽喉科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源性眩晕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46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方案,46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宣教,对比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眩晕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为95.65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的60.87%,实验组患者的眩晕症状消失时间(7.1±1.6)快于参照组(10.6±2.0),护理满意度评分实验组(96.6±1.2)对比参照组(88.3±3.6)也更高,二者数据比较P

  • 标签: 耳源性眩晕 健康教育 护理 健康知识掌握度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新西兰梅毒螺旋体感染体内扩散模型。方法新西兰睾丸内复苏梅毒螺旋体标准株(Nichols),并连续分离传代,收集第2代梅毒螺旋体菌株悬液接种于新西兰背部皮肤。感染21 d后麻醉处死新西兰,收集血液,无菌分离感染部位组织以及肝脏、脾脏、睾丸和淋巴结。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织器官梅毒螺旋体扩散情况。结果新西兰梅毒螺旋体感染后第21天所有接种部位均出现皮肤损伤(硬结和溃疡),病理检查显示感染部位出现大量炎症细胞,主要包括浆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实时定量PCR显示肝脏、脾脏、睾丸等组织器官存在大量梅毒螺旋体。结论新西兰背部皮肤接种梅毒螺旋体后能通过血液和淋巴结扩散到肝脏、脾脏、睾丸等组织器官,成功构建新西兰梅毒螺旋体感染体内扩散模型。

  • 标签: 苍白密螺旋体 疾病模型,动物 病理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据耳后乳突区皮肤条件及颞骨发育程度,对极低发际线小畸形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案完成耳廓再造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的极低发际线先天性小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耳廓再造方案:颞骨发育尚可且皮肤偏薄及弹性较差者,采用耳后皮肤扩张结合激光脱毛法;颞骨发育尚可且皮肤较厚及皮肤松弛者,采用筋膜皮瓣扩张结合激光脱毛法;颞骨发育较差者,采用颞顶筋膜结合Medpor支架一次再造法。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其对再造的三维结构及局部亚单位形态满意度,并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共纳入68例患者,男55例,女13例,年龄5~22岁,平均10.4岁。其中22例采用耳后皮肤扩张结合激光脱毛法,41例采用耳后筋膜皮瓣扩张结合激光脱毛法,5例采用颞顶筋膜瓣结合Medpor支架一次再造法。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3个月,66例再造的三维结构及局部亚单位形态良好,术区恢复较好,无明显瘢痕增生,未见明显胸廓畸形,其中6例激光脱毛治疗后仍残留少量毛发,经再次脱毛治疗后达到满意效果,患者满意率达到97.1%(66/68);2例采用耳后皮肤扩张结合激光脱毛方法再造耳廓的患者术后出现了软骨外露,经再次以颞顶筋膜瓣修补后痊愈。未出现头皮下血肿、植皮成活不良、软骨吸收、变形等其他并发症。结论根据极低发际线患者耳后乳突区皮肤条件及颞骨发育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可获得较好的耳廓形态,提高术后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先天性小耳 耳廓 修复外科手术 组织扩张 外科皮瓣 肋软骨 组织支架 激光,气体 毛发去除 低发际线
  • 简介:【摘要】灸器是具有悠久历史和鲜明中医特色的灸法,由古代的苇灸器发展而来,在临床中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尤其在面瘫、耳疾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近年来已经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灵枢·官能》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法有着同针药一样的临床价值。就有关文献中对灸器器的改良及耳灸器在临床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扩展其临床运用提供更为充分的依据,同时为丰富发展灸法理论、为灸器疗法的推广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改良耳灸器 临床应用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同期矫正蝶形耳廓合并杯状畸形的手术方法的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收治蝶形耳廓合并杯状畸形患者13例,男6例,女7例,年龄6~15岁,平均9.2岁。采用软骨瓣折叠矫正杯状畸形,同时采用耳垂瓣及耳廓复合组织瓣相向推行及耳甲腔软骨片游离移植,修复蝶形耳廓畸形。术后随访6个月,测量耳廓长度、宽度,并观察矫正效果。结果本组13例耳廓畸形均得到明显改善,无耳廓上部再次悬垂病例,1例患者出现耳后切口轻度瘢痕增生,经药物外涂及耳夹夹持6个月后瘢痕软化变平。所有单侧畸形患者中,患侧容貌长均小于健侧,有1例患者患侧容貌长与健侧容貌长的差值达0.7 cm,其余患者均小于0.5 cm。所有患者患侧容貌宽与健侧容貌宽的差值均小于0.3 cm。结论采用软骨折叠及耳垂瓣、耳廓复合组织瓣结合游离甲腔软骨片可同时矫正蝶形耳廓及杯状畸形,术后效果满意。

  • 标签: 耳廓 蝶形耳廓 杯状耳 耳廓复合组织瓣
  • 简介:摘要念珠菌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病原体,不仅鉴别困难、致死率高、易导致院内传播,还可对多种抗真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但其耐药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文综述了ERG11的错义突变或过表达、外排泵、TAC1B突变、额外的5号染色体的获得、Hsp90及生物膜形成在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性产生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耳念珠菌对其他药物包括棘白菌素类、多烯类、核苷类似物及丙烯胺类的耐药机制。

  • 标签: 耳念珠菌 耐药性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分析人文关怀措施的应用在耳鼻喉内窥镜检查工作进行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耳鼻喉患者进行研究,有100例患者,全部经过耳鼻喉内窥镜方面的检查,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常规护理组以及人文关怀护理组,各50例患者。护理工作结束后,对比两组满意度指标,并且进行抑郁评分。结果:人文护理组的满意度水平较高,并且抑郁评分比较低,各项数据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针对于耳鼻喉内窥镜检查之下的患者可以根据需要采取人文关怀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消除患者存在的抑郁情绪,实现护理满意度水平的全面提升,消除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可以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耳鼻喉 内窥镜 检查 人文关怀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源性眩晕占所有眩晕病例的半数以上,其致病机制复杂,涉及多个感觉系统和中枢信息整合,临床诊断与疗效分析普遍缺乏客观指标。前庭相关中枢网络是形成眩晕感知的最终部位,其功能改变可能是眩晕的后果及其症状慢性持续的潜在原因。脑功能评估技术从高级中枢角度探索了源性眩晕的特征,证实了患者的皮层多感觉前庭皮质网络发生了活动性及功能连通性改变,为临床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阐述了源性眩晕脑功能改变的研究进展,并着重探讨脑电图在此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新生儿听力筛查道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研究对象:9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患儿;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道护理干预)与乙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各45例,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甲组初筛通过率75.56%,高于乙组71.11%;甲组复筛通过率100.00%,高于乙组77.78%,P

  • 标签: 新生儿 听力筛查 耳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采用硬性内镜的方式里取耵聍的的护理配合工作有效性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眼耳鼻喉科2年内就诊的100名取耵聍的患者进行分组对比护理实验及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人性化优质护理手段的实验组病患在采用隐性内镜取耵聍的过程中受到损伤的几率较低,且病患满意度达到100%,与对照组相比P

  • 标签: 耵聍栓塞 硬性耳内镜 护理
  • 简介:摘要耳鼻喉科与整形外科医生在鼻面畸形与缺损的美学整复与重建中,相互学习密切合作,逐步形成一批专科整形特色的医生队伍。“专科医生做整形,整形医生学专科”的专科化整形新理念不断完善,两科医生从合作到融合,共同参与探索践行专科化整形理念的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本文就国内外学者在鼻专科整形与面部修复重建领域的最新探索和实践成果进行总结,并就新的学科发展理念、模式与方向进行分析,以期推动和促进专科化整形的实践和理论不断完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建立医院制剂硼酸滴液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规定,采用平皿法对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3个批次的硼酸滴液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结果 本研究建立的检查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五种验证菌株的回收率均在0.5~2;控制菌试验组、阳性对照组都为阳性,供试品对照组、阴性菌对照组、阴性对照组为阴性,试验结果有效。结论 硼酸滴液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时,可取供试品1:10,1:100的稀释液,采用平皿法检查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控制菌采用常规法。可有效的反映药物中微生物的污染情况。

  • 标签: 硼酸滴耳液 微生物限度 验证 常规法
  • 简介:摘要探讨医、护、技联合路径在再造Ⅱ期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西京医院整形外科研究所医护合作借助品管手法,实施医、护、技、患四方的互动平台,对再造Ⅱ期手术患者实施前后94例(男62例、女32例,年龄9~27岁,平均19.9岁)在整体诊疗满意度、术后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护理知识考核达标率、再造监管有效率、并发症发生例数4个方面进行观察。实施后患者或家属在整体诊疗满意度、术后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护理知识考核达标率、再造监管有效率均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6.11、11.63,均P<0.05)。实施前1例因扩张皮肤过薄发生软骨外露,2例附近疖破溃致再造感染,1例因卫生欠佳而发生再造感染。实施后无并发症发生。对再造Ⅱ期手术患者实施医、护、技联合路径对策,可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满意度、增加患者医学知识、提高自我监管的有效率、有效预防并发症。

  • 标签: 耳畸形 耳再造Ⅱ期术 医护联合路径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皮下蒂岛状皮瓣(旋转门皮瓣)修复甲腔皮肤缺损创面的效果。方法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整形美容科用耳后皮下蒂旋转门皮瓣治疗甲腔皮肤缺损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个月至68岁,平均57岁;缺损大小1.0 cm×1.0 cm~2.5 cm×1.5 cm。结果10例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耳郭形态和功能较好。随访6~24个月,平均10个月,肿物无复发;患者术后满意度100%。结论耳后皮下蒂岛状旋转门皮瓣修复甲腔缺损手术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易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耳郭 耳甲腔缺损 耳部重建 局部皮瓣 皮下蒂岛状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