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主外管道静脉肺动脉连接(TCPC)式,将上静脉与右肺动脉端侧吻合,下静脉通过人造血管与主肺动脉吻合。手术前后均行右心导管、心血管造影及肺ECT检查。共行心外管道TCPC16例,其中非停跳下手术7例。结果表明,术后早期死亡2例(12.5%),4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乳糜胸并发症(发生率28.6%)。所有术后存活病人血流动力学指标满意,静脉造影及肺ECT均显示右侧肺血分布占优势。结论;该手术方式保持了心外管道TCPC原有优点,可有效地避免随生长发育带来的人工管道相对狭窄及吻合口梗阻问题,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且仍可获得右肺优势血流灌注。

  • 标签: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心外管道 心血管造影 ECT检查 右心导管
  • 简介:单心室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左右心房经两组房室瓣或一个单房室瓣与单一心室连接,流出可有可无,且80%~85%伴大血管转位.此类手术的成功率较低.我院于2000年5月21日成功地为1名左旋心患者作了静脉-肺动脉吻合及右侧上静脉-右肺动脉吻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护理配合 心脏病 手术治疗 小儿
  • 简介:为探讨静脉肺动脉连接(TCPC)完全旷置右心后对心钠素分泌的影响。选择13例心外管道TCPC病人(TCPC组),13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心内修复病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5天、术后3-4周及随访时(3-51个月)静脉采血,用放免法测定其心钠素含量,结果表明,TCPC组术后早期及随访时心钠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4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乳糜胸并发症病人,其早期心钠素含量显著低于未发生并发症病人(P<0.05)。结论:心外管道TCPC术后,因完全旷置右心,心钠素分泌量不足,这可能会导致机体水盐代谢失衡,TCPC一些术后并发症密切相关。

  • 标签: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右心旁路手术 心钠素 血浆 放射免疫法
  • 简介:目的:报告一组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双向静脉肺动脉吻合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应用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双向静脉肺动脉吻合治疗复杂先心病15例,其中单心室9例,三尖瓣闭锁4例,大动脉转位2例.利用上静脉右心房旁路(12例)或双侧上静脉互为旁路(3例)完成上静脉肺动脉吻合.结果:全组病人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短,不用额外输血,术后恢复平稳,气管插管时间5.8±1.9(4~8)h,胸液量150±40(100~240)ml,SO2由术前70.1±5.02%上升到92.5±1.51%,于术后10~14天出院,所有病人静息无明显紫绀,活动量明显改善.结论: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双向静脉肺动脉吻合治疗复杂先心病,方法简便易行,减少了术后心脏及肺部并发症,术后恢复平稳,效果满意.

  • 标签: 常温 非体外循环 双向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 手术方法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肺动脉栓塞又称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本病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与许多临床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而又容易误诊,因此,提高对本病病因学、诊断学和治疗学的认识非常必要.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肺栓塞 PE 诊断 治疗 发病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隔绝(EVE)成功的因素.方法6例患者行EVE治疗,5例用普通内支架置入,1例应用肱股导丝牵张技术.结果6例EVE治疗过程顺利.6例近期疗效显著,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精确测量相关参数,选择大小及类型适当的支架及肱股导丝牵张技术是EVE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肱股导丝 髂动脉 EVE 肿瘤
  • 简介:肺动脉栓塞(PulmonaryEmbolish,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肺动脉内导管血栓捣碎与局部溶栓是将造影导管直接送至肺动脉血栓处,先将血栓捣碎后注射溶栓药物达到溶解血栓、改善肺动脉循环的目的[1].此介入治疗损伤小、疗效好、简便易行.但术后的护理观察是保证PE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我科于2003年1~4月收治PE患者2例,经介入治疗后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导管血栓捣碎 局部溶栓术 联合治疗 肺动脉栓塞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介入方法对急性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5例患者经降压、止痛等术前准备后(发病2周内)在全麻下行腔内隔绝。结果5例患者内隔绝均获成功,出现Ⅰ型内漏1例,经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胸痛全部缓解,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对于急性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良好的疗效。

  • 标签: 夹层动脉瘤 血管内支架 腔内隔绝术 急性DebakeyⅢ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 简介:目的探讨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和单纯硬外麻醉在子宫中的应用与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50例ASAⅠ~Ⅱ级子宫肌瘤病人,分为两组,Ⅰ组为单纯硬膜外麻醉组,Ⅱ组为腰硬联合麻醉组。中监测BP、HR、SpO2、ECG和手术牵拉反应。结果两组病人中血流动力学较平稳,两组病人BP均较麻醉前降低,但腰硬联合麻醉组下降幅度明显,HR、SpO2、ECG没有明显改变,Ⅰ组部分病人手术牵拉时诉疼痛,伴恶心、呕吐、鼓肠、腹肌紧张等内脏牵拉反应。Ⅱ组病人骶神经阻滞完善,中未见恶心、呕吐反应。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神经阻滞完善,肌松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阻滞平面 骶神经阻滞 监测
  • 简介:肺动脉栓塞症(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死率及误诊率都很高。在美国,该病的病死率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我国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本文就我科1996年7月至2003年6月住院病人中诊断为PE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肺动脉栓塞症 认知 护理
  • 简介:目的:提高急诊医师对肺栓塞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17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女性患者居多;基础疾病有下肢静脉血栓、肿瘤、脑梗塞等;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多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等;对其明确诊断首选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及时进行溶栓和抗凝治疗,效果好,预后佳.结论:在急诊临床工作中应提高对肺栓塞的发病警惕,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 标签: 急诊科 肺动脉栓塞 诊断 治疗 PE 临床资料
  • 简介:目的探讨肠静脉C型分流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远期疗效。方法对成阳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1992年以来施行的36例肠静脉C型分流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6例患者术后门静脉压平均下降1.51kPa,胃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均有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再出血率5.6%,肝性脑病发生率8_3%,术后1年、3年、5年及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7.2%、93.3%、89.3%及66.7%。结论肠静脉C型分流手术适应证广,操作简单,近、远期疗效满意,适于推广。

  • 标签: 门静脉 高血压 肠腔静脉分流术 外科手术 人工血管
  • 简介:目的探讨下静脉滤器(IVCF)在预防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E)演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造影和(或)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为下肢深静脉广泛血栓30例,其中有肺部临床表现21例,胸部影像学证实19例,DSA显示下静脉内血栓6例.溶栓介入治疗前置放IVCF30例,下静脉内血栓形成未放IVCF1例.置放IVCF后经患肢足背静脉滴注尿激酶或经导管血栓内抽吸、局部溶栓、导丝搅拌增加溶栓接触面积;经非患肢静脉给予抗凝、抗生素治疗.结果本组30例放置5种构型滤器32枚,其中2枚为临时滤器,置入取出均顺利,滤器无移位,中无并发症.痊愈9例,有效14例,改善6例,无效1例.因没有及时置入IVCF进行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导致下静脉血栓6例,后置入IVCF5例疗效良好,未放IVCF1例,12天后因肺栓塞死亡.结论下静脉滤器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向肺栓塞演变具有一定价值,其置放安全可靠,便于临床及时溶栓抗凝治疗,但其应用价值需进行综合评价和进一步探讨.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腔静脉滤器
  •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适应证,中处理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自1987年10月~2004年12月对96例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治疗。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8%(19/96),术后30d病死率为3.1%(3/96),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6%(76/91)、57.8%(37/64)和39.1%(18/46)。结论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治疗中心型肺癌是可行的,不仅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肺组织,提高了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而且为部分肺功能差的患者提供了切除病变的机会。

  • 标签: 肺肿瘤 外科治疗 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 中心型非小细胞癌
  • 简介:目的探讨肺动脉束带(PAB)在治疗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97年5月至1998年11月,在我科住院的8例患儿,年龄4个月~8岁,平均(3.3±2.5)岁,体重4.5~17kg,平均(10.8±3.8)kg,经心导管检查及造影诊断为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且无一期根治手术指征。6例施行体外循环手术,其中5例先行房间隔造口,3例合并动脉慰管未闭者予以结扎或缝扎;再按Trusl

  • 标签: 肺动脉束带术 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 姑息手术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PTE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发现多数患者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危险因素有高龄、慢性心肺疾病、近期手术、糖尿病等。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典型的“三联征”症状少见(2.6%),D二聚体对急性PTE敏感度达100%,CT肺动脉造影(CTPA)阳性率95.7%。溶栓、抗凝治疗均有良好疗效。

  • 标签: 肺栓塞 治疗
  • 简介:目的:报道头静脉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手术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2例慢性肾衰患者桡动脉做纵向梭形切口,静脉用肝素盐水稍加压后冲洗,行头静脉动脉端侧吻合,吻合后血管表面滴注罂粟碱.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1次手术成功.术后血液透析中的平均血流量为252ml/min,内瘘平均启用时间为术后12天,血液透析效果满意.结论:头静脉动脉端侧显微外科吻合内瘘手术操作简便、吻合成功率高、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是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头静脉 桡动脉 血液透析 显微外科手术 尿毒症 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