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肺高血压(pulmonaryhypertension,PH)非常重要和常见的类型[1],是以反复性未溶解肺动脉栓子和(或)进行性肺动脉血栓形成及瘢痕形成,以及肺动脉重塑所致肺动脉阻塞为特征的进行性致命性疾病。右心导管(rightheartchatheterization,RHC)是诊断CTEPH的"金标准"[2],肺动脉(主干、叶段、节段、

  • 标签: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经皮腔肺动脉成形术 介入治疗
  • 简介:患者:女,41岁,因"反复双下肢水肿5个月,胸闷、气促7d,晕厥2次"入院。入院5个月前患者乘长途飞机后出现双下肢水肿,伴头晕、胸闷,未予重视。1周前,患者再次乘长途飞机后出现脚肿,且活动时发生晕厥2次,伴胸闷、气促、咳嗽,于当地医院查CT示双侧肺栓塞,为进一步诊治转来我院。体格检查:血压95/6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呼吸急促,心率110次/min,心律齐,

  • 标签: 经皮肺动脉球囊成形术 肺栓塞 肺动脉高压
  • 简介:目的:探讨CT主肺动脉直径(dPA)和主肺动脉与升主动脉直径比值(rPA)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及其预测肺动脉高压的价值。方法纳入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在阜外医院肺血管病诊治中心疑诊肺动脉高压的患者169例,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接受肺动脉计算机断层造影成像(CTA),测量dPA和升主动脉直径,计算rPA,同时通过右心导管检查测量肺动脉平均压(mPAP)。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dPA和rPA和mPAP之间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价dPA和rPA在不同界值时预测肺动脉高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142例患者经右心导管检查确诊为肺动脉高压,其余27例证实没有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患者dPA和rPA分别为(36.8±7.0)mm和1.41±0.29,较肺动脉压力正常者明显增加(P=0.000)。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dPA与mPAP呈轻度相关(r=0.283,P=0.000),rPA与mPAP呈轻度相关(r=0.478,P=0.000)。以dPA30mm为界值,诊断肺动脉高压的敏感度90.8%,特异度66.7%;以rPA1.0为界值,诊断肺动脉高压的敏感度94.3%,特异度55.6%。结论肺动脉高压患者dPA和rPA与肺动脉平均压轻度相关;dPA>30mm和rPA>1可以有效地用于临床上协助预测肺动脉高压。

  • 标签: 高血压 肺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技术对肺动脉栓塞进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6月-12月怀疑为肺栓塞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和16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技术诊断肺栓塞,并比较两组患者的CTPA的敏感性、阳性符合率以及不确定诊断比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肺栓塞的阳性比例分别为96.0%,88.0%;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肺栓塞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2.0%,84.0%;观察组和对照组肺栓塞的不确定比例分别为4.0%,8.0%。以上比较P<0.05,故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技术对肺动脉栓塞进行诊断有特异性,肺栓塞检出的准确度高,可作为临床排查肺栓塞的首要检查方法。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技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静脉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009年8月至2013年9月间有症状的100例(103条肢体)接受静脉内激光的患者(激光组)与同期90(100条肢体)分段抽剥患者(抽剥组)的随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神经损伤、症状改善、复发,恢复正常活动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无显著差异(P>0.05),静脉内激光术后神经损伤发生率低(P<0.05)、症状改善明显(P<0.05)、恢复正常活动时间短(P<0.05),但静脉内激光术后复发比率较抽剥高(P<0.05)。结论静脉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有一定的复发率。

  • 标签: 大隐静脉曲张 静脉腔内激光 抽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肱动脉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5例经肱动脉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患者进行术前、中、术后护理。结果45例病例均成功行支架植入中、术后为发生并发症。结论完善的术前、中、术后护理是经肱动脉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冠状动脉 肱动脉脉 支架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肺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ialhypertension,PAH)是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加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尽管近30余年来对这类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对PAH的发病机制、疾病的分类、筛查和诊断技术以及特异性治疗药物的研究取得迅速进展,但是,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阐述如下。关于发病机制PAH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新的研究正在逐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发病机制 筛查 治疗
  • 简介:摘要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不明原因的肺动脉压力持续增高,预后不良的疾病。在病理上表现为致丛性肺动脉病。近年来随着血管扩张药物的开发和应用,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预后已明显改善,本文对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血管扩张剂
  • 简介: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血栓形成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目前DVT与PE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已成为仅次于冠状动脉疾病与脑血管疾病后的第三大心血管疾病。PE致死率较高,在美国每年约5万人死于PE,其被列为第三位致死因素[1]。PE的主要病因是由于肢体或盆腔静脉血栓形成后脱落所致,

  • 标签: 血栓形成 静脉回流障碍 盆腔静脉 肺栓塞 致死因素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的增高,通过对经股动脉脑血管造影患者进行充分细致的术前、中、术后护理,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脑血管疾病的护理效果。

  • 标签: 股动脉 全脑血管造影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甲状腺中对甲状旁腺供血动脉保护方法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126例甲状腺癌采用贴甲状腺真被膜解剖法行甲状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中确认保留2~4枚甲状旁腺。术后76例有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低于正常值,其中67例术后第7天恢复正常,其余9例术后2~4周恢复正常。31例有低钙血症症状者,在术后1月内恢复正常。18例喉返神经功能障碍者,1~6月恢复,无喉返神经永久损伤病例。结论采取正确的中解剖方法行甲状腺,能较好的保留甲状旁腺的供血动脉、避免喉返神经损伤,减少甲状腺切术后并发症。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旁腺 供血动脉,喉返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加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高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提高患儿术后管理成功率。方法对我科2013年4月-2014年8月共收治115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总结护理要点和经验。结果本组115例患儿,1例TGA合并PH术后因并发纵隔感染死亡,其余患儿术后均治愈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细致的术后护理能减少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高压的患儿顺利康复。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肺高压 围手术期 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 671 -8725(2014)06-0192-01
  • 简介:摘要目的对镜下三切口食管癌根治的护理配合经验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30例食管癌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镜下三切口食管癌根治的护理配合进行分析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30例食管癌患者在接受镜下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后并未出现死亡,仅有1例出现吻合口瘘,在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了呼吸道感染,3例患者出现了左膈下脓肿,1例患者出现肺不张。但是在对患者的术后随访过程中,5例患者出现了反流性食管炎,4例患者死亡,但不是食管癌造成的,死亡原因如下2例患者心肌梗死、1例外伤、1例脑出血。结论镜下三切口食管癌根治在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扩大患者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断绝食管癌的转移途径,而且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几率,要求医护人员具有很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以保证对各种医疗器械操作的熟练性,做好与患者沟通,提高患者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全腔镜 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科自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共27例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腔内隔绝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7例降主动脉夹层动脉内隔绝的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的全面细心的护理。结果27例患者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积极全面的护理对行腔内隔绝的主动脉瘤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存活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42例肺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2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护理,40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2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尽快痊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肺动脉狭窄 患者 护理
  • 简介: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以肺血管重构为特征,以肺血管阻力病理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肺动脉高压患者病情常呈进行性发展,最终导致右心衰竭和死亡。肺动脉高压现有的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症状,提高了生存率,但不能阻止病情的恶化,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长期预后仍不尽人意。近年来,基于对肺动脉高压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认识,肺动脉高压的靶向治疗药物也不断涌现,为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现将肺动脉高压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高血压 肺性 血管重构 内皮 靶向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汇报了1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手术护理配合,从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检查结果、手术等方面介绍了中护理配合的过程及重要步骤,提供了可借鉴的临床资料。

  • 标签: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 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