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窦房结功能的诊断工作中,应用食管调搏与动态心电图所取得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方式展开本研究,患者接受时段介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对行动态心电图(DCG)检查显示长R-R间期>1500ms的75例患者开展规范操作,同时进行食管电生理检查,借助窦房结传导时间(SACT)、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和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对其窦房结功能进行准确判断,并有效讨论诊断价值。结果:将R-R间期>1500ms的75例患者分为两组,组1(R-R最长间期≥2000ms)共有30例,组2(R-R间期<2000 ms)共有45例,其中组1患者,SNRT、CSNRT、SACT延长,最快和最慢心率有所降低。结论:借助动态心电图,可充分反映患者自发状态下的窦房结自律性和传导性,联合食管心脏调搏,可准确反映激发状态下的窦房结功能,继而大幅提高病窦诊断准确率。

  • 标签: 窦房结功能 食管调搏 动态心电图 窦房结传导时间 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窦房结功能的诊断工作中,应用食管调搏与动态心电图所取得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方式展开本研究,患者接受时段介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对行动态心电图(DCG)检查显示长R-R间期>1500ms的75例患者开展规范操作,同时进行食管电生理检查,借助窦房结传导时间(SACT)、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和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对其窦房结功能进行准确判断,并有效讨论诊断价值。结果:将R-R间期>1500ms的75例患者分为两组,组1(R-R最长间期≥2000ms)共有30例,组2(R-R间期<2000 ms)共有45例,其中组1患者,SNRT、CSNRT、SACT延长,最快和最慢心率有所降低。结论:借助动态心电图,可充分反映患者自发状态下的窦房结自律性和传导性,联合食管心脏调搏,可准确反映激发状态下的窦房结功能,继而大幅提高病窦诊断准确率。

  • 标签: 窦房结功能 食管调搏 动态心电图 窦房结传导时间 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上肩袖损伤后肩袖肌肉功能与肩关节外展功能关系。方法通过自主研发的动态肩关节生物力学检测平台,对7具尸体肩关节标本分别在以下4种状态模拟肩关节90°外展动作:(1)肩袖完整、施力(正常肩袖组);(2)后上肩袖损伤、施力(后上肩袖损伤施力组);(3)后上肩袖损伤、后上肩袖不施力(后上肩袖损伤无力组);(4)肱骨头旋转中心上方无肩袖组织、不施力(广泛性肩袖损伤组)。通过中三角肌施力峰值和稳定值来评估不同肩袖损伤情况下肩关节外展过程中的生物力学状态。通过肩峰下压强峰值、肩峰下压强平均值、肩峰下接触面积和肩峰下压力评估不同肩袖损伤情况下肩峰的受压情况。通过盂肱关节内压力/中三角肌施力峰值和稳定值比率评估不同肩袖损伤情况下肩关节的稳定情况。结果在90°动态外展时,正常肩袖组中三角肌施力峰值和稳定值分别为(42.1±8.7)N、(29.9±7.4)N,后上肩袖损伤施力组分别为(45.7±10.3)N、(30.5±7.2)N,后上肩袖损伤无力组分别为(48.4±13.4)N、(29.9±4.8)N(P均>0.05),而广泛性肩袖损伤组中三角肌施力峰值和稳定值分别为(69.7±9.7)N、(53.7±8.9)N,较前三组显著升高(P均<0.05)。中三角肌施力的增加会同时增加肱骨头与肩峰压力。正常肩袖组肩峰下压强峰值、肩峰下压强平均值、肩峰下接触面积和肩峰下压力分别为(0.40±0.05)MPa、(0.22±0.03)MPa、(7.71±5.09)mm2、(1.66±1.06)N,后上肩袖损伤施力组分别为(0.41±0.05)MPa、(0.26±0.07)MPa、(12.71±11.35)mm2、(2.93±2.46)N,后上肩袖损伤无力组分别为(0.50±0.12)MPa、(0.26±0.07)MPa、(17.29±9.11)mm2、(4.09±1.46)N(P均>0.05),而广泛性肩袖损伤组肩峰下压强峰值、肩峰下压强平均值、肩峰下接触面积和肩峰下压力分别为(3.64±1.70)MPa、(0.98±0.49)MPa、(47.63±11.91)mm2、(45.48±23.86)N,较前三组显著升高(P均<0.05)。正常肩袖组盂肱关节内压力/中三角肌峰值和稳定值比率分别为2.24±0.30、2.46±0.13,后上肩袖损伤施力组分别为2.21±0.19、2.52±0.08,后上肩袖损伤无力组分别为2.03±0.14、2.42±0.16(P均>0.05),而广泛性肩袖损伤组盂肱关节内压力/中三角肌施力峰值和稳定值比率分别为1.40±0.14、1.52±0.41,较前三组显著降低(P均<0.05)。以上指标后上肩袖损伤施力组和后上肩袖损伤无力组与正常肩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后上肩袖损伤后肩袖肌肉的功能不影响肩关节的整体外展功能。当肩袖损伤大小累及整个肱骨头旋转中心上方时,肩关节正常外展功能会显著受限。

  • 标签: 肩损伤 生物力学 三角肌 肩袖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患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进行动态功能连接分析,以评估进展型MCI及稳定型MCI的功能连接变化特征及差异。材料和方法本研究数据均来源于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计划(Alzheimer's Disease Neuroimaging Initiative, ADNI)数据库。检索MCI患者并根据其随访结果筛选进展型MCI患者入组,并选择性别年龄匹配的稳定型MCI患者作为对照组。基于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对rs-fMRI进行处理提取并筛选感兴趣的独立成分(independent component, IC)。利用滑动时间窗法进行动态功能连接分析,应用k-means聚类及elbow方法将动态功能连接矩阵划分为具有代表性的动态功能连接状态,分析两组间动态功能连接状态的变化,并比较功能连接特征参数(各状态的时间比例、驻留时间及各状态间的转换次数)的差异。结果最终23名进展型MCI及26名稳定型MCI患者纳入本研究。一系列动态功能连接矩阵被划分为4种动态功能连接状态:弱连接状态a,局部强连接状态,弱连接状态b及正相关强连接状态。与稳定型MCI组比较,进展型MCI组处于局部强连接状态的时间比例减少、驻留时间缩短(P=0.049,P=0.049),而处于弱连接状态b的时间比例增加、驻留时间延长(P=0.045,P=0.033)。结论与稳定型MCI患者比较,进展型MCI患者具有局部强连接状态减少而弱连接状态增多的特点。动态功能连接能够客观反映进展型MCI及稳定型MCI的大脑功能变化,对于鉴别进展型及稳定型MCI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进展型轻度认知障碍 稳定型轻度认知障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动态功能连接 独立成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在单侧前庭功能低下(unilateral vestibular hypo function,UVH)患者前庭康复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诊断为UVH且行前庭康复治疗的48例患者。其中男21例,女27例;平均年龄46.9岁;梅尼埃病25例,突发性聋伴眩晕13例、前庭神经炎10例;病程5 d~10年。全部患者均进行4~6周个体化前庭外周康复训练(包括前庭眼反射训练和前庭脊髓反射训练)。所有患者均采集详细病史及相关检查资料,收集康复治疗前后VAT不同频率的增益、相移及非对称性等参数,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别对康复前后2.0~5.9 Hz实测值与标准值差值的绝对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UVH患者在前庭康复治疗前,VAT增益异常发生率为62.5%(30/48),相移异常发生率为56.3%(27/48),非对称性发生率为16.7%(8/48);康复治疗4~6周后,增益异常发生率为22.9%(11/48),相移异常发生率为31.3%(15/48),非对称性发生率为12.5%(6/48);与康复前相比,康复后增益和相移异常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VAT水平增益在2.0~3.9 Hz显示康复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4.3~5.9 Hz显示康复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水平相移在5.9 Hz显示康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在2.0~5.5 Hz显示康复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VAT垂直增益在4.3 Hz显示康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余频率康复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康复治疗前后的VAT垂直相移和非对称性在各个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VAT可用于监测UVH患者前庭康复治疗前后多频率段的变化趋势,以期为个性化康复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 标签: 前庭功能低下 前庭自旋转试验 前庭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态营养支持对口腔颌面肿瘤术后能量代谢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以选自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肿瘤患者,总数为82例,时间为2021年全年(1-12月),统计患者的入院编号,编号为单数的编为观察组,编号为双数的编为对照组,每组均为41例,在术后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营养支持,研究组患者则接受动态营养支持,分析两种方式对患者术后能量代谢、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前对两组患者的能量代谢与免疫功能情况进行检查,并与术后7d相同指标进行对比,发现术前两组的数据并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7d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营养支持对于口腔颌面肿瘤患者的能量代谢有改善工作,也能够维持患者的免疫功能正常,为患者术后恢复创造条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动态营养支持 口腔颌面肿瘤 能量代谢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具有时变分析功能动态功能连接密度(dynam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ensity,dFCD)探究长期吸烟者全脑和半球水平脑功能网络的动态性改变。方法纳入符合DSM-Ⅳ中关于物质依赖诊断标准的37例长期吸烟者(长期吸烟组),以及年龄、受教育年限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47名(对照组),采集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及一般人口学资料。将全脑功能连接分解为半球间和半球内功能连接,使用滑动窗口方法计算每个体素的全脑、半球间和半球内dFCD值。利用半球内和半球间的标准差进一步量化功能连接动态的时间变异性。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长期吸烟组与对照组间dFCD值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长期吸烟组在左侧岛叶、左侧壳核的全脑dFCD值升高(t=3.99、4.49)。在半球间水平比较中,长期吸烟组在左侧岛叶、左侧壳核的dFCD值较对照组升高(t=3.81、4.33)。在半球内水平比较中,长期吸烟组较对照组左侧岛叶、左侧壳核的dFCD值升高(t=4.20、4.33),与全脑和半球间dFCD值的改变有相似的模式(均高斯随机场校正,体素水平P<0.005,团块水平P<0.05)。结论长期吸烟者左侧岛叶和左侧壳核的功能连接模式的时变性反映了它们与大脑其他区域的异常通信,揭示了半球水平功能连接异常在成瘾机制中可能的潜在作用。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吸烟 功能连接密度 大脑半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用于动态评价妊娠高血压(HDCP)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进行产前检查并最终分娩的HDCP患者50例和同期健康妊娠者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和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检查,记录左心室收缩功能相关参数,比较不同受试者组间常规超声检测参数和三维斑点追踪成像参数。结果HDCP治疗前心率(HR)、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HDCP治疗后、HDCP产后3个月以及正常妊娠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HDCP患者治疗前左室心肌整体纵向应变(LVGLS)[(-18.41±2.23)%]、左室心肌整体圆周应变(LVGCS)[(31.29±3.09)%]、左室心肌整体径向应变(LVGRS)[(-19.37±2.19)%]和左室心肌整体面积应变(LVGAS)[(-26.61±3.18)%]检测数据的绝对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水平[(-26.03±2.79)%、(37.45±3.68)%、(-24.59±2.74)%和(-39.23±3.96)%](t=6.31~14.87,均P < 0.05)。HDCP患者治疗后LVGLS[(-24.79±2.68)%]、LVGCS[(35.94±3.25)%]、LVGRS[(-22.48±2.41)%]和LVGAS[(-37.54±3.38)%]检测数值的绝对值和产后3个月[(-25.64±2.72)%、(36.63±3.47)%、(-23.91±2.69)%和(-38.49±3.64)%]均较治疗前水平显著增加(t=4.08~10.59,P < 0.05),与正常妊娠组水平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1.19,P=0.182~0.652 > 0.05)。HDCP患者LVGLS、LVGCS、LVGRS和LVGAS检测数值的绝对值与LVEF检测数值均呈正相关(r=0.638~0.775,P=0.009~0.041 < 0.05)。结论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对HDCP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受损情况进行动态评估,有利于指导早期干预治疗及预后评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高血压,妊娠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三维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心室功能,左 早期诊断 预后 危险性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血压监测下不同子痫前期孕妇血压昼夜节律性及肾功能指标的差异。方法:研究对象从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痫前期孕妇和产检的健康孕妇中选取。筛选后获得子痫前期孕妇66例,健康孕妇33例。根据子痫前期病情划分为轻度组(33例)和重度组(33例),健康孕妇作为健康组(33例)。用动态血压检测仪对血压和心率昼夜节律性进行监测。采集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和中段尿液进行肾功能指标检查。对监测和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dMAP、nMAP、SL、DL、nHR、24hHR方面,健康组低于轻度组和重度组、轻度组低于重度组,P<0.05;在MBP方面,健康组高于轻度组和重度组、轻度组高于重度组,P<0.05;在BUN、SCR、ACR方面,健康组低于轻度组和重度组、轻度组低于重度组,P<0.05;在SUA方面,健康组和轻度组低于重度组,P<0.05。结论:动态血压监测下可见子痫前期孕妇昼夜血压节律性呈“非杓型”改变,且病情越重,这种改变越明显,对孕妇肾功能造成的影响也越明显。

  • 标签: []动态血压监测 子痫前期 血压昼夜节律性 肾功能
  • 作者: 丁振宁 李平 吕丹 陈云辉 尚婷惠子 白晓宇 孙正海 肖健 张广凤 刘万强 郭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精神卫生研究所,齐齐哈尔 161006,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临床心理教研室,齐齐哈尔 161006,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精神医学教研室,齐齐哈尔 161006,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磁共振科,齐齐哈尔 161006,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精神科,齐齐哈尔 161006,齐齐哈尔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齐齐哈尔 16100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双侧楔前叶动态功能连接(dynam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dFC)的模式。方法对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50例强迫症患者(患者组)和5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全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扫描。采用基于全脑体素的dFC分析强迫症患者静息状态下双侧楔前叶dFC模式;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方法,探讨强迫症患者异常dFC值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采用支持向量机分析方法,探索异常的dFC值是否可以用于识别强迫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组左侧楔前叶与左侧内侧前额叶皮质(0.23±0.02与0.26±0.03,t=-6.23,P<0.05,GRF校正)、左侧楔叶(0.24±0.03与0.28±0.04,t =-5.30,P<0.05,GRF校正)、左侧中央旁小叶(0.23±0.03与0.27±0.04,t =-5.36,P<0.05,GRF校正)dFC值降低,右侧楔前叶与左侧中央后回(0.23±0.04与0.27±0.04,t =-5.12,P<0.05,GRF校正)dFC值降低;患者组降低的左侧楔前叶与左侧内侧前额叶皮质dFC值(r=0.289,P<0.05,未校正)与Y-BOCS总分呈正相关,降低的右侧楔前叶与左侧中央后回dFC值与Y-BOCS总分(r=0.292,P<0.05,未校正)、强迫思维因子分(r=0.304,P<0.05,未校正)呈正相关;降低的右侧楔前叶与左侧中央后回dFC值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56,约登指数为0.52,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52%。结论静息状态下,强迫症患者双侧楔前叶dFC降低;降低的右侧楔前叶与左侧中央后回dFC值可能对于强迫症的识别有提示作用。

  • 标签: 强迫性障碍 磁共振成像 楔前叶 动态功能连接 静息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合用人参汤加味及西药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为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人参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7.30%,对照组83.78% ,P<0.05;治疗前2组的平均心率以及静息心率均较低P>0.05,治疗后平均心率以及静息心率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LVEF、CO对比P>0.05,治疗后LVEF、CO观察组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合用人参汤加味及西药的治疗效果满意,可改善其动态心电图并提升心脏功能

  • 标签: 缓慢性心律失常 西药 人参汤加味 动态心电图 心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患者静息态下局部脑功能活动的时间变异性。材料与方法对24例IBS-D患者与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采用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结合滑动窗法来计算动态低频振幅(dynamic ALFF,dALFF),并采用Pearson分析IBS-D患者dALFF值的变化与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症状严重程度得分、IBS生活质量得分、IBS患者腹痛程度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dALFF比较结果显示,IBS-D患者左侧小脑(t=3.95)及右脑壳核(t=3.13) dALFF变异性升高(Alphasim校正,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右侧壳核dALFF变异性异常与IBS-D患者的腹痛程度呈正相关(r=0.398,P=0.054)。结论IBS-D患者的左侧小脑和右侧壳核表现出自发神经活动的时间变异性的异常。此外,右侧壳核可能是IBS-D患者腹痛症状发生、发展的相关脑区。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动态变化 壳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e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局部一致性的动态特征,以及动态区域指标是否与PD患者的临床评分相关。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于苏北人民医院就诊的32例PD患者(PD组)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3名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HC组),并采集rs-fMRI数据。采用基于MATLAB平台的时域动态分析(temporal dynamic analysis,TDA)工具包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双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观察全脑水平两组动态局部一致性(dynamic regional homogeneity,dReHo)的差异。使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通过PD统一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的第Ⅲ部分对PD患者的运动状况进行评定。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差异脑区dReHo值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差异脑区dReHo指标对PD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与HC组相比,PD组左侧尾状核、右侧壳核、双侧舌回dReHo值降低(P<0.05)。PD组左侧尾状核及右侧壳核dReHo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74、0.379,P值分别为0.04、0.03)。PD组左侧尾状核、右侧壳核及左侧舌回dReHo与UPDRS-Ⅲ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46、-0.369、-0.419,P值分别为0.01、0.04、0.02)。此外,ROC曲线分析证实异常脑区的动态区域指标对PD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PD病患者静息状态下出现大脑活动异常,从而影响患者的运动及认知功能,相关脑区的dReHo变异性有助于从个体水平上区别PD患者和HC。

  • 标签: 帕金森病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局部一致性 动态特征 逻辑回归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探讨抑郁症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注意力网络动态连接属性的变化。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73位MDD患者以及71位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s,HC),采集rs-fMRI图像,基于既往Meta分析结果构建注意力脑网络,利用一系列时间窗进行分割,计算并比较组间注意力网络的时间变异性变化。结果较HC组,MDD组注意力网络总体时间变异性异常升高(F=5.596,P=0.019),而注意力网络各节点的动态连接属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D组注意力网络的平均时间变异性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r=-0.025,P=0.845)及焦虑量表(r=-0.055,P=0.654)评分无显著相关性。结论MDD患者注意力网络整体动态连接属性存在异常升高,表明其注意力网络动态功能改变可能是网络整体水平动态连接的变化,而非某功能节点的局部变化。

  • 标签: 抑郁症 注意力网络 功能磁共振成像 动态连接 时间变异性
  • 简介:摘要通过碲锌镉心脏专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CZT-SPECT)动态心肌血流定量显像发现一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整体及冠状动脉分支区域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值均降低,提示该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生理功能异常,其对准确诊断和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具有重要的补充价值,同时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心肌病,肥厚性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微血管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手术是胃癌治疗的基石。在精准外科的理念下,胃癌外科治疗呈现新动态,从规范化的D2根治术到功能保留、微创手术与加速康复,在保证根治性前提下,患者的治疗创伤与生命质量逐渐得到重视与提高。同时,包括免疫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拓宽了胃癌外科的边界。笔者梳理国内外相关资料,以胃癌分期为导向,详实阐述胃癌外科治疗新动态,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新思路。

  • 标签: 普通外科 胃肿瘤 外科手术 内镜切除 转化治疗 围手术期治疗 研究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50例卵巢功能减退患者FMR1基因动态突变筛查结果及临床干预后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卵巢功能减退患者50例,将入选患者分为3组,A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B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C组(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运用FMR1基因动态突变检测技术,测定其CGG重复数,随访并分析其妊娠结局。结果本研究A组18例,B组10例,C组23例,最常见的CGG重复次数是30(17例,占34%),其次是29(14例,占28%)和36(13例,占26%),前突变和灰区各检测到1例,无全突变,前突变总发生率为1/50。本研究50例卵巢功能减退患者中48例已婚者积极干预后7例成功妊娠(其中1例供卵助孕),妊娠率达12.5%。结论卵巢功能减退患者FMR1基因前突变发生率高,早期进行临床干预后可提高其妊娠机率。本研究将为卵巢功能减退患者孕前遗传咨询和生育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建议。

  • 标签: 卵巢功能减退 FMR1 遗传咨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态和动态盆底MRI及扩散张量成像(DTI)评估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尿道形态及功能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临床诊断的28例女性SUI患者作为SUI组,同期选取年龄匹配的女性健康志愿者45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行静态和动态盆底MRI和DTI。在静态MRI上测量尿道中段内、外括约肌厚度和功能尿道长度(FUL),在动态最大力排相上测量FUL并计算静动态FUL差值,观察静动态MRI上是否存在膀胱颈漏斗征及尿道开放征。对DTI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尿道括约肌复合体肌纤维束图像,观察图像并测量尿道中段环形括约肌、中央纵行肌肌纤维的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扩散系数(ADC)及3个特征值(λ1,λ2,λ3)。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SUI组与对照组间静态和动态MRI测量值、DTI参数的差异,采用χ²检验比较2组MRI征象的差异。结果SUI组尿道中段外括约肌厚度、静态及动态FUL均小于对照组(t=-3.95、-5.72、-8.41,P均<0.001);SUI组静动态FUL差值大于对照组(t=4.41,P<0.001);SUI组静动态膀胱颈漏斗征及动态尿道开放征出现率高于对照组(χ²=23.09、22.25、26.59,P均<0.001)。SUI组尿道中段环形括约肌FA值小于对照组(t=-3.48,P=0.001),ADC、λ2、λ3值大于对照组(t=3.19、2.15、2.06,P=0.002、0.038、0.046);2组间尿道中段纵行肌DTI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静态和动态MRI及DTI能够客观评估SUI患者尿道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尿道中段外括约肌厚度变薄,FUL缩短及环形括约肌纤维束微结构被破坏是SUI患者尿道的主要变化。

  • 标签: 尿失禁,压力性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