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孤立纤维肿瘤(SFT)是一种少见的问叶源肿瘤肿瘤细胞起源于一种CD34阳性的树突状间叶细胞。具有向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血管外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特征。SFT常发生于胸膜,腹膜后,除胸腹膜外者主要位于头颈部、上呼吸道及眼眶及周围软组织1。本例发病部位为上臂,根据文献搜索,尚未见报告。

  • 标签: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上臂
  • 简介:目的探讨胸膜孤立纤维肿瘤的CT表现,并分析其与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25例胸膜孤立纤维肿瘤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CT表现,并与患者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5例患者的CT表现主要为:胸膜下的结节和肿块,其边界较为清晰,肿块或伴有分叶,通过CT平扫,肿瘤的密度与肌肉密度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CT增强扫描,肿瘤出现均匀或不均与的强化,并伴有曲线状血管影,血管影出现明显强化。结论胸膜孤立纤维肿瘤的CT表现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通过CT有助于临床诊断此疾病。

  • 标签: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CT 胸膜 纤维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膜孤立纤维瘤(solitaryfibroustumorofthepleura,SFT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胸心外科2005年12月~2012年7月年收治的10名胸膜孤立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肿瘤,术后肿瘤组织行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分析。结果病理检查提示肿瘤组织主要由梭形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免疫组化分析CD34、Vimentin、Bc1-2均为阳性表达,CD99部分阳性表达(2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胸膜孤立纤维瘤,术后随访3个月~7年,效果良好迄今为止,未发现肿瘤转移复发。结论手术是目前治疗SFTP的最佳方法。免疫组化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孤立性纤维瘤 胸膜 免疫组织化学 手术
  • 简介:资料患者,女性,70岁。8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乳偏外上近胸壁处肿块,约蚕豆大小,无局部红肿热痛表现,未予重视;8年来,肿块逐渐增大,近期约鸭蛋大小,前来就诊。体检示左乳外上方近胸壁处可扪及一6cm×6cm大小肿块,质偏硬,边界尚清,活动度差,局部皮粘,无明显压痛。临床怀疑乳腺肿块,行乳腺相关影像学检查。胸部CT示左腋下近胸壁占位(图1A)。超声检查

  • 标签: 孤立性纤维瘤 明显压痛 红肿热痛 树突状间质细胞 空芯针穿刺 影像学检查
  • 简介:目的比较胸膜与胸膜外孤立纤维瘤(SFT)的CT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对照,探讨胸膜SFT的CT诊断标准是否适用于胸膜外SFT。方法回顾分析22例胸膜SFT和13例胸膜外SFT的CT表现,包括病灶大小、边界及强化方式等,运用三维重建测量两组病变的全肿瘤强化程度并绘制强化直方图,比较两组病变以上指标的差异并对照病理结果。结果胸膜SFT病灶最大径2.6~13.7cm,胸膜外SFT为3.8~12.4cm,两组肿瘤大小、与周围组织分界无显著差异。增强扫描胸膜SFT中8例(36.4%)轻度均匀强化、11例(50.0%)中度不均匀强化、3例(13.6%)明显不均匀强化;胸膜外SFT中,7例(53.8%)中度不均匀强化、6例(46.2%)明显不均匀强化。肿瘤强化程度与大小无明确相关关系。胸膜SFT强化程度明显低于胸膜外SFT,但强化直方图的平均偏度和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镜下,SFT由比例不同的梭形和卵圆形肿瘤细胞组成,间质胶原纤维丰富伴分支状血管。结论胸膜SFT与胸膜外SFT的CT征象除强化程度外无明显区别,可认为胸膜SFT的诊断标准总体上适用于胸膜外SFT。

  • 标签: 孤立性纤维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 病理学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胸闷、咳嗽、咳痰、痰中带血1个月,于2011年12月16日入院。查体:体温36.1℃,脉搏72/min,呼吸18/min,血压160/80mmHg(1mmHg=0.133kPa),气管右移,左下肺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胸部CT增强示:左下肺有一大小约13cm×10cm×8cm的占位,边界光整,病灶中实部分呈轻度强化征象(图1)。左侧甲状腺弥漫增大,

  • 标签: 恶性外周神经鞘瘤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 误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确定肺内孤立灶大体肿瘤体积的可行。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周围肺癌或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实践分析研究,得出两种扫描方式下,GTV位置和CTV匹配的数据对比。结论螺旋CT扫描较轴位CT扫描确定肺内孤立灶大体肿瘤体积具有较快的扫描速度,快捷可行,值得推广。

  • 标签: 螺旋CT扫描 肺内孤立灶大体肿瘤体积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孤立肺结节(SPN)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4例SPN患者的64排螺旋CT扫描数据并经图像后处理,显示SPN的形态学特征及与毗邻支气管、血管的关系等。结果①64排螺旋CT扫描,图像后处理技术能清楚的显示SPN的形态学特征及与毗邻支气管、血管等的关系。②54例SPN中与毗邻支气管有关系的17例(3148%),其中恶性结节16例(2963%),良性结节1例(18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54例中与其邻近血管有关系的恶性结节占28例(5185%),良性结节占5例(92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恶性结节供血血管直径平均345mm,良性结节供血血管直径平均245mm(4)SPN强化前后CT净增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的图像后处理技术能清晰显示孤立肺结节的形态学特征及毗邻支气管、血管的关系,对SPN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2011年5月26因腹痛伴间断血便2年收入我利。患者于2009年5月、2010年12月及2011年4月先后3次解暗红色血便,每次艟约100~200g,

  • 标签: 孤立性盲肠溃疡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对于孤立肾上腺转移瘤的治疗现仍存在争议。传统研究认为其不可治愈,但有研究报道表明手术切除孤立的肾上腺转移瘤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孤立肺癌肾上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第169医院和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6月至2010年9月22例于原发肿瘤完整切除后发现并手术切除孤立肾上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给予辅助化疗,其中男性19例,女性3例。诊断为肾上腺同时转移的10例,异时12例。22例患者中9例接受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13例接受了开放的肾上腺切除术。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31.5个月,22例患者的2年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8.7%和18.2%。其中转移瘤出现间期(DFI)大于6个月的异时转移的患者其总生存率明显好于小于6个月或同时转移的患者(35.6%VS0.0%,P〈0.001)。对比开放手术,腹腔镜肾上腺转移瘤切除并不会增加患者局部复发、切缘阳性的风险。结论手术联合化疗治疗肺癌肾上腺转移疗效肯定,尤其是对于6个月以后再复发的患者疗效较好。

  • 标签: 肾上腺转移瘤 肺癌 手术 辅助性化疗 生存时间
  • 简介:目的总结不同类型自发性孤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治疗体会。方法8例患者均经CT或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确诊SISMAD。根据Sakamoto分型:Ⅰ型2例,Ⅱ型1例,Ⅲ型2例,Ⅳ型3例。结果4例保守治疗;4例行血管腔内治疗:1例行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治疗,1例行腔内自膨式裸支架植入术,2例采用覆膜支架植入术。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2个月,增强CT显示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通畅,未见明显瘤样扩张。结论SISMAD早期诊断尤为重要,尽早CT检查不仅有助诊断及了解病情,而且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影像学支持;血管腔内治疗SISMAD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点。

  • 标签: 夹层 肠系膜上动脉 分型 治疗结果
  • 简介:孤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是临床上的少见病,该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方案。本研究回顾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收治的3例孤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该病的影像诊断和治疗效果。3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腹痛症状缓解不明显甚至加重,行血管腔内裸支架植入术治疗,术后继续给予抗凝、抗血小板治疗。3例患者支架腔内重建术均获成功,共植入7个裸支架;植入支架后患者的腹痛症状有不同程度减轻,3d后腹痛均消失。复查cT血管重建肠系膜上动脉内支架位置良好,支架腔内血流通畅,夹层及假腔消失。

  • 标签: 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裸支架 血管重建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孤立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7年经临床穿刺活检、手术病理证实的57例肺内孤立结节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恶性结节边缘毛糙或短硬毛刺征、有深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结节内密度浅淡有空泡征,肺门或纵隔内淋巴结肿大,中度强化;良性结节一般边缘整齐光滑或有浅分叶,病灶密度较均匀,可有钙化,无强化或轻度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肺内孤立结节的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定性诊断 肺结节
  • 简介:摘要54例临床及病理分析。目的探讨卵巢交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永城市人民医院10年来54例卵巢交界肿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结果发病年龄平均45.6岁,其中粘液肿瘤31例占57.4%,浆液的19例占35.2%,混合型的4例占7.4%。治疗均以手术切除为主,15例术后辅以化疗。结论卵巢交界肿瘤预后良好,手术是治疗最佳手段。

  • 标签: 卵巢 交界性肿瘤 手术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组织学发生机制。方法总结CFT患者13例资料,通过分析其组织学形态特点与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来进行探讨。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增大的肿块,均为单发性肿块且手术切除后无复发。影像学结果表现为界限清楚的无包膜肿块(实质内散高密度的钙化灶现象),肿瘤直径范围1cm-15cm,肿瘤切面存在淡黄色斑点形状的钙化灶(有沙粒感)。免疫化学表型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内梭形细胞表达波形蛋白(仅有1例表达CD34),与炎组织不同的是CFT组织中lgG和lgG4被显著表达(lgG4+/lgG+>50%),而lgG1和lgG3表达的细胞比较少见。结论CFT患者肿块的病理学特征比较突出,该类肿瘤可能是lgG4硬化性疾病中一种新的独立实体。CFT发病的重要诱因是随炎性病变或者创伤。

  • 标签: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病理学特征,组织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骨盆肿瘤的发病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46例骨盆肿瘤及瘤样病变,男30例,女16例;年龄16~70岁,平均48岁;良性肿瘤20例,占44%。其中内生性软骨瘤6例,骨软骨瘤5例,单纯骨囊肿2例,骨巨细胞瘤2例,韧带样纤维瘤2例,骨巨细胞瘤并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骨纤维结构不良1例,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恶性肿瘤26例,占56%。其中骨肉瘤2例,软骨肉瘤6例,骨转移瘤18例。从临床、影像和病理分析骨盆肿瘤特点,39例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肿瘤复发情况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0例良性肿瘤完整随访,随访1~9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4个月,均无复发,髋关节正常。26例恶性肿瘤随访1—9年,平均5年,6例软骨肉瘤未复发,2例骨肉瘤局部无复发,出现肺转移,均死于呼吸功能衰竭,18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中仍存活3例,19例手术后患者骨盆处症状明显改善,9例行骨盆重建术的患者术后复查均能做蹲起动作,步态基本恢复正常。7例行耻骨扩大切除术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内脏器官的下坠。结论骨盆肿瘤中恶性肿瘤占较高比例,良性肿瘤手术后复发机会少;骨肉瘤及软骨肉瘤采取半骨盆截肢效果佳,肿瘤局部复发率低;骨盆恶性肿瘤切除重建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明显优于半盆截肢术,但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对于恶性肿瘤单纯骨转移患者手术可明显减轻局部症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骨肿瘤 肿瘤治疗方案 骨盆骨 骨盆肿瘤 回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