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分班授课,提高专升本层次外科护理学水平。方法:从某一所大学某一年级中抽取149名专升本的学生,选择其中的一部分进行对分式授课,另一部分使用常规授课。通过自编的教学成效评分表和一般信息问卷对教学成效进行评估。结果同学们对分给予了很好的评价,相对于传统的教室,对分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63.2%),帮助同学们内化知识(大约60.0%),获得新的灵感(82.4%),促进同学们的交际和交流能力(64.0%),帮助同学们复习和准备考试(47.2%)。结论对分班授课是可行的,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教学方法。

  • 标签: 对分课堂 外科护理学 专升本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药理学理论教学中应用对分(presentation-assimilation-discussion,PAD)结合基于案例学习(case-based learning, CBL)的教学效果。方法2021年8至12月,随机选取锦州医科大学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对照组(29人)和试验组(32人)。试验组采用PAD结合CBL,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学生期末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试验组学生期末考核中知识掌握类型题、能力应用类型题及总成绩分别为(47.8±4.7)分、(35.8±2.6)分和(83.7±6.3)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的(45.0±4.3)分、(30.0±3.0)分和(75.1±7.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中28名(87.5%)学生认为主动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对照组中为12名(41.4%)学生,而试验组中30名(93.8%)学生对课堂感到的满意,对照组中为20名(69.0%)学生,两组学生评价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药理学理论教学中采用PAD结合CBL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并提高课堂满意度。

  • 标签: 药理学 学生,医科 对分课堂 基于案例学习 理论教学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对分模式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内科学课程中的运用,研究了该模式下教学创新与实践的具体路径,并对其教学优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教学优势包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增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对分模式也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研究表明,通过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入问题导向学习方法、运用翻转课堂模式和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可以实现对分模式下的教学创新与实践。

  • 标签: 对分课堂 高职院校 临床医学 内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护理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助产护理,试验组实施温馨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娩方式、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产后 2 h 和产后 24 h 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温馨助产护理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产程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自然分娩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助产 自然分娩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穴位注射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以我院自然分娩产妇为观察对象,设置对照组(常规分娩)与观察组(穴位注射镇痛分娩),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结果:经穴位注射镇痛的产妇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且分娩后尿潴留发生率更少(P<0.05)。结论:产妇分娩过程中,自然分娩状态下可使用穴位注射镇痛,以改善分娩结局。

  • 标签: 穴位注射 镇痛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无痛分娩对分娩结局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至2022年在本院分娩的孕妇,共1200例,其中600例接受无痛分娩为实验组,600例未接受无痛分娩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分娩时长、新生儿Apgar评分、孕妇的疼痛评分和分娩后24小时内的并发症。结果:实验组分娩时长平均为8小时,对照组为12小时。实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平均为9分,对照组为8分。实验组孕妇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和7。两组分娩后24小时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无痛分娩能有效缩短分娩时长,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降低孕妇的分娩疼痛,且对分娩后24小时内的并发症无明显增加风险。

  • 标签: 无痛分娩 分娩结局 Apgar评分 疼痛评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展助产士门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于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选择156例我院接收的孕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入院时间为划分依据,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通过对比两组孕产妇的护理效果,获得研究结果。结果:对照组孕产妇的顺产率为57.69%,研究组孕产妇的顺产率为80.77%。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设立助产士门诊,可显著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降低剖宫产率,同时还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孕产妇的满意度。

  • 标签: 助产士门诊 分娩结局 剖宫产 顺产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产前孕妇心理状态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中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期间的孕妇120例,按照分娩方式分组为剖宫产组以及阴道分娩组每组60例。对比剖宫产组以及阴道分娩组产妇的正性生活事件数以及负性生活事件数情况、压力总分以及压力平均值。结果 两组产妇的正性生活事件数以及负性生活事件数均不存在组间差异(P>0.05),剖宫产组的压力总分以及平均压力值显著高于经阴道分娩组产妇(P<0.05)。结论 临床上应重视对孕妇的心理健康的关注,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产前孕妇 心理状态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门诊护理分诊流程进行优化对于提高分诊准确率和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1-2-2022年实施门诊护理分诊流程优化前、后收治的各12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护理分诊流程,观察组采用经过优化的门诊护理分诊流程;结果 观察组门诊分诊准确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分诊等待时间、就诊总时长以及投诉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门诊护理分诊流程进行优化,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等待时间,提高门诊分诊准确率以及患者对于门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门诊分诊流程 优化 满意度 准确率
  • 作者: 邢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5期
  • 机构: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江苏南京 211300
  • 简介:目的:分析导乐陪伴分娩护理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为限,对100例在本院分娩的产妇进行研究,对其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n=50)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n=50)采用导乐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对比分娩方式、心理状态分及分娩结局。结果:实验组整体分娩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护理期间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后整体分娩结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护理对提升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妇不良情绪及改善分娩结局具有积极影响,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妇护理;导乐陪伴分娩护理;分娩方式;心理状态;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叙事性人文关怀护理在分娩产妇中的影响价值。方法:实验以对照形式展开,研究期限选自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纳入样本为上述时间段笔者院内收治的分娩产妇,人数共计96例,遵循“平行序贯”分组原则做小组安排,每组归入(n=48),其中行常规护理方案的小组命名为参照组,另外行常规护理+叙事性人文关怀护理方案的小组命名为研究组,并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收集、整合比对,做全情阐述。结果:两组收获效果相比、两种干预策略相比,优劣差异显著,研究组更加优异。具体体现于以下几方面:产妇分娩恐惧量表评分(CAQ)、胎儿健康、医疗护理、自我控制评分、VAS评分、抑郁量表(HAMD)、焦虑量表(HAMA)评分、产程时间、住院时间、顺序率。结论: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叙事性人文关怀护理的融入,对产妇分娩过程及结局影响意义重大,即可有效缓解产妇焦虑抑郁情绪、降低疼痛程度,还可显著提高顺产率,值得广泛应用,大为推崇。

  • 标签: 叙事性 人文关怀护理 分娩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分娩镇痛及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生产的20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研究组(100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比较产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焦虑与抑郁情绪状态、首次排尿时间,计算导尿率与尿潴留率。结果 研究组产妇VAS评分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的导尿率与尿潴留率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分娩镇痛 产后尿潴留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新产程管理自由体位方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使用自由体位待产的产妇200例作为观察组,使用传统方法待产的2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视觉模拟评分,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满意度指标。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新产程管理 自由体位方式 分娩结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产科门诊中通过对孕妇进行孕期营养指导对于改善其分娩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产检,观察组联合应用孕期营养指导。结果:孕期体重增长量观察组为(13.15±3.36)kg,对照组为(15.62±3.19)kg,P<0.05;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中转剖宫产以及巨大儿发生率均为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在产科门诊中通过进行孕期营养指导能够有效减少孕妇的孕期体重增长,并可显著改善其分娩结局。

  • 标签: 孕期营养指导 产科门诊 分娩结局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检验科和护理人员沟通应用在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中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选择检验科检验标本240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开始于2021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3年1月,并且分成沟通组与非沟通组,沟通组为采取检验科和护理人员沟通方法,非沟通组为没有采取检验科和护理人员沟通方法,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沟通组和非沟通组标本合格率中,沟通组合格率是99.16%,非沟通组合格率是94.16%,(x2=5.128,p=0.039),结果有差异。结论: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中采取检验科和护士沟通方法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分析前质量控制 检验科 护士 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情绪管理对分娩期孕产妇分娩结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进行分娩的18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成观察组(情绪管理)与对照组(常规管理),对两种管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剖宫产和手术助产人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对分娩期孕产妇采用情绪管理,有助于产妇提高自然生产率,降低和避免不良分娩结局的情况发生。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分娩期 孕产妇 情绪管理 分娩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