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为什么要限制你看电子屏幕的时间?这存在很多理由。举例来说,长时间坐着使用计算机或智能手机就意味着身体活动减少了,在夜里盯着计算机屏幕看会刺激大脑,导致难以入睡。要限制看电子屏幕时间的另一个原因是计算机视觉综合症,这是一个涵盖性术语,意思是指长时间看计算机或智能手机屏幕导致的症状。"该症状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比较普遍,

  • 标签: 电子屏幕 计算机视觉 计算机屏幕 手机屏幕 涵盖性 盯着
  • 简介:英国伦敦大学圣乔治医学院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儿童每天接触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屏幕时间”如果超过3小时,将提升他们患¨型糖尿病的风险。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小儿疾病文献》月刊上发表报告说,与那些每天“屏幕时间”不足1小时的孩子相比,

  • 标签: 糖尿病 屏幕 风险 儿童 伦敦大学 电子设备
  • 简介:目的:探讨MSCT仿真内窥镜(VE)对听小骨的观察价值。方法:选择25例正常中耳患者的50侧听小骨行CT扫描,对比VE与MPR图像对听小骨的显示。结果:锤骨头、锤骨柄、砧骨短脚及锤砧关节,VR与MPR的显示率均为100%。VE对砧骨长脚的显示率优于MPR(100%vs.720/0)。而VE与MPR对镫骨、砧镫关节的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可清晰地显示大部分听骨链结构,且为无创检查,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中耳 听小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 简介:目的探讨三维DSA显示子宫动脉(uA)开口位置的价值。方法选择90例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经导管分别选择人左、右髂内动脉,行三维DSA血管造影,然后对图像进行三维后处理,每间隔5°旋转,采集三维图像,观察UA最佳显示角度范围;统计uA起源及开口角度,以臀上动脉开口为定位点,测量UA开口距臀上动脉开口距离。结果在对侧斜位和同侧斜位〉30°~60°显示uA开口最好;116支(116/180,64.44%)UA起源于髂内动脉前干;33支(33/180,18.33%)起源于臀下阴部干;17支(17/180,9.44%)起源于阴部内动脉;10支(10/180,5.56%)起源于髂内动脉主干;4支(4/180,2.22%)起源于臀上动脉。uA与起源动脉夹角0-30°为19支,占10.56%(19/180);〉30°~60°70支,占38.89%(70/180);〉60°~90°74支,占41.11%(74/180);〉90°~120°8支,占4.44%(8/180);〉120°~150°5支,占2.78%(5//180);〉150°~180°4支,占2.22%(4/180)°UA开口至臀上动脉开口距离为3.04~18.31mm,平均(11.71±4.28)mm。结论三维DSA可较好地显示子宫动脉起源、开口角度以及距臀上动脉的距离。

  • 标签: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子宫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容积高分辨 CT在显示肺弥漫病变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5年 1月至 2017年 3月确诊为肺弥漫病变患者中取样 41例设为研究对象, 均给予常规高分辨CT( CHRCT)( A方法)检查与容积高分辨 CT( VHRCT)( B方法)检查,观察两种方法检测情况。结果:经检测后统计发现,两种检测方式对症状图像分辨能力、噪声水平、线状影、细支气管扩张、肺气肿、微结节影及树芽征、磨玻璃影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 B方法呼吸伪影指标较 A方法明显减少( P< 0.05)。结论:容积高分辨 CT应用于肺弥漫病变检测中可达到传统高分辨 CT的诊断效果,且仅需一次扫描便可得到全肺高分辨率图像,呼吸伪影较少,更利于临床应用。

  • 标签: 容积高分辨 CT 肺弥漫病变 诊断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Giemsa染色法以及中性红染色法显示幽门螺杆菌的效果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6年10月我科室胃镜活检诊断为慢性胃炎(活动性)的蜡块60个,将每个蜡块分别切片2张,分为两组,每组60张,分别实施改良Giemsa染色以及中性红染色。比较结果。结果中性红染色的样本形状为弯曲状或短杆状,鲜红色,分布胃小凹以及腺腔内。改良Giemsa染色的样本形状为短杆状,S型,蓝色,分布为胃小凹中,一般呈现为聚集样或者鱼群样排列。改良Giemsa染色阳性率为86.67%,中性红染色阳性率为80.00%。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χ2=5.284)。结论和中性红染色法相比,改良Giemsa染色法检查HP的特异性更高,对于基层医院而言,推荐使用改良Giemsa染色法进行HP检测。

  • 标签: Giemsa染色法 中性红染色法 幽门螺杆菌 特异性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站立式与卧式腰椎动力位(过伸过屈位)对腰椎滑脱诊断的价值。方法对50例患者分别行站立式与卧式腰椎过伸过屈位检查,分别测量不同体位腰5椎体位移距离和腰骶角及过伸、过屈状态下的差值,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0例患者立式和卧式过伸过屈位腰5椎体位移距离均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是立式的过伸过屈位移差值与卧式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Z=1.993,P=0.046);立式过屈位时腰骶角较卧式增大(Z=2.074,P=0.038),过伸位时差别不明显,立式的过伸过屈位腰骶角差值与卧式的差值有明显统计学差别(Z=3.180,P=0.001)。结论两种不同体位过伸过屈位所测得的腰5位移和腰骶角参数值不尽相同,站立位在判定腰椎滑脱方面更具优势。

  • 标签: 腰椎动力位,腰椎滑脱,DR摄片
  • 简介:目的调查某液晶电视显示模组技改项目通风系统,针对系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优化,并评价系统优化后效果。方法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笔者于2014年和2015年分别对该企业通风系统优化前后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结果优化前,由于局部排风系统存在罩口设计不合理、风机风量不足、密闭性差等原因,导致该企业POL(偏光片)车间红色喷码机、蓝色喷码机清洗工个体CTWA丁酮为2488.49~2799.70mg/m~3,远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PC-TWA300mg/m~3)。2015年企业进行局部通风系统优化后,POL车间红色喷码机、蓝色喷码机清洗工个体CTWA丁酮为3.91~9.97mg/m~3,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全面通风系统和局部通风经过优化后,作业场所中有毒有害气体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通风系统 系统优化 丁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造影在不同扫描时相下对小肠肠壁及血管的显示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进行小肠CT造影的患者进行分析,共有265例患者参与到此次研究中,对患者空肠、十二指肠、回肠肠壁的CT值进行分析,并且对血管显示的数量进行分析,对扫描的结果进行对比,从而选择最佳的扫描时期。结果通过相关的统计分析,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肠壁的CT值的均值表现出肠道期阶段较动脉期阶段和门脉期阶段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肠道期进行小肠CT造影检查,可以对小肠肠壁和血管等进行检查,诊断的效果非常理想,精确度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小肠CT造影 肠疾病 诊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VCT血管成像显示B型主动脉夹层再破口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B型主动脉夹层的CTA表现,120例中72例同时行DSA,且将72例患者CTA和DSA结果对照;结果本组120例,CTA共发现原发破口112个,再破口283个,人均再破口(3.41±1)个。100例(83.64%)具有多个破口(≥2个);12例无再破口患者,假腔中远段无明显强化,呈“血栓”样表现,其中7例假腔呈瘤样增宽。两种检查方法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为0.827(P<0.05)。说明64排CTA与DSA在显示B型AD再破口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CTA作为一种无创伤的血管成像技术,能对主动脉夹层进行精准分型,明确夹层有无再破口及再破口的数目、位置;且能对夹层的危险性进行评估。

  • 标签: 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B型主动脉夹层 再破口 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