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自噬是真核细胞重要的物质降解系统之一,自噬小体将待降解物质包裹于其中并与溶酶体融合,以自噬-溶酶体的方式完成对物质的降解。自噬作为一个动态循环系统参与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代谢并维持细胞稳态。自噬在内耳发育异常、衰老、耳毒性药物、噪声暴露等多种因素引起听力损伤过程中均可能发挥保护作用,有成为神经听力损失治疗靶点的潜力。但也有研究指出耳蜗细胞中的自噬亦是导致细胞死亡的原因之一。我们回顾了自噬与神经听力损失的相关文献,总结自噬在神经听力损失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探讨自噬作为干预靶点在神经听力损失防治中的潜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对神经耳聋(SNHL)患儿内耳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SNHL患儿202例(401耳)为观察组,另抽取同期体检的正常儿童105例(210耳)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HRCT扫描,观察202例SNHL患儿HRCT表现及内耳畸形情况,分别比较观察组患耳及对照组双耳的外半规管内中央骨岛宽度和内耳道管径。结果202例SNHL患儿中HRCT表现为57例(111耳)内耳畸形,其余145例(290耳)HRCT表现未见异常。HRCT内耳畸形具体表现为24例(47耳)单纯前庭导水管扩大患儿,1例(2耳)单纯内耳道狭窄患儿,7例(12耳)单纯前庭半规管畸形患儿及25例(50耳)耳蜗畸形患儿。耳蜗畸形患儿中包括IP-Ⅱ型畸形29耳,共同腔畸形6耳,IP-Ⅰ型畸形5耳,耳蜗发育不全畸形5耳,Micheal畸形2耳,耳蜗未发育畸形2耳,IP-Ⅲ畸形1耳。观察组研究对象外半规管内中央骨岛宽度和内耳道管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HRCT可有效诊断SNHL患儿内耳畸形骨迷路结构,但难以观察神经、小血管及膜迷路结构,且在检查精细化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

  • 标签: 感音神经性耳聋 高分辨率CT 内耳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强化随访在神经耳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语音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在某院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的112例神经耳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语音康复护理强化随访,比较两组患儿术前、术后12个月时听觉能力分级(CAP)、交流方式及Nijmegen人工耳蜗植入量表(NICQ)评分的差异。结果 术后12个月时,观察组患儿CAP评分、NICQ量表中的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语言康复护理 强化随访 感音神经性耳聋 人工耳蜗植入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突发性感神经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SSNHL)是指在72 h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性感神经听力损失,至少在3个连续频率上听力下降≥30 dB,是神经科和耳鼻喉科的常见急症之一。早期病因判断以及系统和针对治疗,对于延缓SSNHL疾病进展和恢复听力至关重要。近年来的研究显示,SSNHL与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危险因素存在重叠,并且可能预测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SSNHL可作为缺血性卒中,尤其是小脑前下动脉或其分支内听动脉供血区梗死的临床表现甚至是前驱症状之一。虽然这些因素暂不能完全揭示SSNHL与缺血性卒中之间的关系,但足以警示临床医生在接诊SSNHL患者时应当考虑到缺血性卒中的可能。对SSNHL患者尽早进行血管危险因素筛查,有利于规避缺血性卒中的复发风险。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听觉丧失,感音神经性 听觉丧失,突发性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SoundBite™/品®牙骨传导听力系统(通过牙齿上配戴微型骨振器将声信号直接传至健侧耳蜗)对单侧神经听力损失患者干预早期的听力改善情况,探讨该装置的应用前景。方法招募单侧神经听力损失成人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19~66岁;纯音测听500、1 000、2 000、4 000 Hz四频率纯音平均听阈患耳≥70 dB HL,健耳平均听阈均≤30 dB HL。其中先天或自幼单耳失聪8例,突发性聋7例,梅尼埃病1例,听神经瘤术后1例,慢性中耳炎术后失聪1例。患者上颌后牙槽部位须至少一侧有连续两颗牙齿,以保证微型骨振器(称为口内机)的制作与日常佩戴。成效观测期限为配戴SoundBite™/品®装置后的(30±7)d,未同时使用其他单侧聋干预装置。成效评估包括:应用TDH50P气导耳机测试患侧助听前后的纯音听阈;以“心爱飞扬”言语测听软件测试患耳在50、65 dB SPL声级下的单音节识别率;在声场中采用普通话版矩阵式语句(CMNmatrix)测试信噪不同方位下的信噪比识别阈(50% threshold of signal-to-noise ratio,SNR50),以反映患者头影效应、静噪效应及双耳加合效应;采用助听器效果缩略简表(Abbreviated Profile of Hearing Aid Benefit,APHAB)、言语-空间-听音质量(Speech,Spatial and Qualities of Hearing Scale,SSQ)问卷来评价患者使用牙骨装置后的助听效果、空间言语感知等方面的改善程度。结果配戴SoundBite™/品®装置30 d后,患侧助听听阈和单音节识别率均显著提高(P值均<0.001);声场中患侧扬声器播放语句而健侧播放稳态言语谱噪声时的SNR50下降幅度(反映头影效应)为(2.6±2.1)dB;而患者前方播放语句而患侧播放噪声时的SNR50(反映静噪效应)降幅则为(0.3±2.8)d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前方同时播放语句和噪声时的SNR50下降幅度(反映加合效应)为(1.0±2.2)dB。APHAB的四个亚项中EC(交流便利)、RV(混响环境)、BN(嘈杂背景)三个亚项及整体得分均有显著提升(P值均<0.01);更能反映单侧聋交流困境的SSQ问卷中,事关空间听觉、言语识别及听音质量的得分均有显著的改善(P值均<0.05)。结论SoundBite™/品®牙骨传导听力系统干预早期成效表明,其能显著提升单侧聋患侧的听力及言语识别能力,帮助患者克服在声场噪声环境下识别语句时的头影效应,改善空间听觉的主观感受和言语交流能力,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非植入式骨导助听装置。

  • 标签: 听觉丧失,感音神经性 听觉丧失,单侧性 骨传导装置 噪声下言语识别 问卷
  • 简介:摘要神经肌肉萎缩是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并伴有明显疼痛的可致上肢肌肉无力萎缩的周围神经病变。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与感染、应激状态有关。其临床表现复杂,可累及臂丛的任何神经,以臂丛上中干、胸长神经和/或肩胛上神经最常见,臂丛下干少见。肌电图能帮助定位,神经影像可表现为神经增粗或沙漏样形态改变。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皮质类固醇和/或丙种球蛋白治疗可能有效,总体预后良好。

  • 标签: 综述 臂丛神经炎 神经性肌肉萎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治疗神经耳鸣的取穴规律。方法:通过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期刊数据库中查找关于针灸治疗神经耳鸣的相关资料,然后将查找到的资料录入到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中,采用系统软件针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寻找取穴的规律。结果:本次实验调查,共筛查到相关文件40余篇,其中包括70个治疗神经耳鸣的针灸处方,包含着60个针灸穴位,分析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穴位为以下几个:听宫穴、翳风穴、听会穴、中渚穴、耳门穴。结论:采用针灸治疗神经耳鸣疾病,具有宣通气血、疏通耳窍、补气益血为主,因此在治疗神经耳鸣时的针灸选穴原则为在手少阳经、足少阳经取穴,其中在手少阳三焦经上的取穴最多,同时治疗效果也较为突出,从而形成了神经耳鸣疾病取穴的规律。

  • 标签: 针灸治疗 神经性耳鸣 取穴规律
  • 简介:【摘要】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分为周围和中枢两种,其中周围面瘫发病率很高,主要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运动丧失,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歪向健侧,进食时有口角漏液现象,是临床常见病。患者常因容貌改变而易于出现恐惧、焦虑、偏执等不良情绪

  • 标签:
  • 简介:摘要: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根据脊髓病损的机理,采用交替取穴法深刺背俞穴是中医治疗脊髓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本研究通过该方法在脊髓损伤后神经疼痛治疗过程中的实践与观察,分析治疗效果,为病患的治疗康复工作提供可参考的路径。

  • 标签: 背俞穴 脊髓损伤 神经性疼痛 治疗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面瘫患者治疗中以藏医疗法实施治疗的价值。方法:病例选自在2019.08-2021.05时间内,在我院就医的神经面瘫患者40例,均接受藏医疗法(按摩疗法+霍麦疗法+针灸疗法),统计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实施藏医疗法后,在40例患者中,治疗无效1例、好转25例、治愈14例,治疗总有效率达%,并且在治疗期间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对于神经面瘫患者的治疗,采用藏医疗法展开治疗干预,具有见效快、疗效可靠、副作用小等优势,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的同时,还具备较高的安全,适宜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性面瘫 藏医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高压氧(HBO)辅助治疗神经耳鸣(NT)的疗效。方法系统检索8个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BM、维普、万方和CNKI)中相关的临床研究,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提取相关研究数据,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简单方法进行方法学的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STATA 15软件进行发表偏倚检测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RCTs);HBO治疗能提高NT的疗效[OR=4.10,95%CI(2.81,5.98),P<0.01],降低耳鸣严重程度积分[WMD=11.38,95%CI(10.53,12.23),P<0.01];漏斗图显示存在不对称;Egger’s检验结果显示存在发表偏倚(t=2.96,P<0. 05)。结论HBO联合常规治疗神经耳鸣优于单纯常规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耳鸣的严重程度。

  • 标签: 高压氧 神经性耳鸣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中医对治疗小儿神经尿频有独特的优势。李显春老师治疗本病疗效显著。本文探 讨总结李显春老师治疗小儿神经尿频的经验,李显春老师认为本病主要责之小儿肾气不足,膀胱失约,气化失司。故在治疗本病时注重温阳补肾,同时注重补肺脾之气,用药斟酌,疗效显著。

  • 标签: 尿频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神经头痛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74例神经头痛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4月-2021年04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7例(行针灸治疗)和观察组37例(另加活血祛风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每月头痛发作次数、每月头痛发作时间、每次头痛持续时间和治疗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神经头痛患者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活血祛风通络汤 针灸 神经性头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神经厌食症是一种以过度关注体重、对自身形象错误认知、长时间饮食限制和低体重等为特征的精神心理障碍。随着微生物-肠-脑轴的发现,肠道菌群在神经厌食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对宿主的认知、行为及情绪等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益生菌可以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善食欲,有望在未来成为治疗神经厌食症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厌食,神经性 肠道菌群 微生物-肠-脑轴 益生菌
  • 简介:摘要神经厌食症是一种以过度关注体重、对自身形象错误认知、长时间饮食限制和低体重等为特征的精神心理障碍。随着微生物-肠-脑轴的发现,肠道菌群在神经厌食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对宿主的认知、行为及情绪等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益生菌可以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善食欲,有望在未来成为治疗神经厌食症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厌食,神经性 肠道菌群 微生物-肠-脑轴 益生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血管神经头痛中采用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50例血管神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实施活血祛风通络汤结合针灸治疗,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分析,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活血祛风通络汤 针灸 血管神经性头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血管神经头痛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内科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失眠、呕吐恶心、一侧头部存在较明显的搏动疼痛及胀痛等,而且伴随有严重的间歇反复性发作史。此类疾病的特点在于迁延难愈及患病时间长等,极易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以往临床上多通过服用止痛药物等方式对患者实施治疗,其能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的疼痛感起到缓解效果,但是极易引发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整体治疗疗效并不理想。当前临床上开始通过中医方式对血管神经头痛患者实施治疗。

  • 标签: 艾灸 联合 耳穴埋豆 血管神经性头痛
  • 简介:摘要1例1岁5个月女婴在卵黄囊瘤切除术后接受顺铂联合依托泊苷和博来霉素方案化疗(顺铂8.5 mg静脉滴注、第1~5天,依托泊苷42 mg静脉滴注、第1~5天,博来霉素6 U静脉滴注、第1天)。化疗结束2周后,患儿出现听力下降,听力阈值检测示左耳32 dB、右耳45 dB。追问家族史得知患儿母系家族中有2位女为后天性耳聋患者,耳聋基因筛查结果显示患儿为线粒体12SrRNA基因m.1555A>G均质突变型携带者,判断患儿的听力下降与其携带耳聋基因及顺铂的耳毒性有关。

  • 标签: 顺铂 耳毒性 药物基因组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始非神经颗粒细胞瘤(primitive non-neural granular cell tumour,PNNGC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例皮肤PNNGCT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5岁,左侧鼻梁与内眦交界处包块,镜下肿瘤境界较清楚,由梭形及上皮样细胞组成,胞质内含有大量嗜伊红色颗粒,可见泡状细胞核及嗜酸性核仁。肿瘤细胞呈波形蛋白、CD10、CD68阳性,不表达S-100蛋白和SOX-10。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显示ALK基因重排。随访2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淋巴结转移。结论PNNGCT是一种罕见的低级别间叶肿瘤,不确定分化,不表达S-100蛋白,部分病例出现ALK基因融合。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