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探讨表用药规律,所谓表,即感受外邪后,机体正气奋起抗争而产生的邪正交争过程,临床上多表现为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咯痰、头身疼痛、疲乏无力等症状,将其大致分为风寒表和风热表两种,故选方也就相应分为辛温解表剂和辛凉解表剂,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表证用药 用药规律 药物
  • 简介:【摘要】探讨表用药规律,所谓表,即感受外邪后,机体正气奋起抗争而产生的邪正交争过程,临床上多表现为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咯痰、头身疼痛、疲乏无力等症状,将其大致分为风寒表和风热表两种,故选方也就相应分为辛温解表剂和辛凉解表剂,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表证用药 用药规律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古代方剂中治疗阴虚方剂的用药规律,为临床以阴虚为基础候疾病的辨治施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已上市经典名方数据库”,筛选治疗阴虚的处方,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统计用药频次、药物性味归经,并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寻找核心组方。采用MATLAB进行中药关联规则分析药物配伍规律。采用Pajek64 5.13进行复杂网络分析找出核心中药。结果纳入阴虚处方467首,涉及中药302种,药物四气以寒为主,五味以甘为主,归经以肾经为主,核心中药包括熟地黄、麦冬、生地黄、当归等;常用药对包括山药-熟地黄、山萸肉-熟地黄、茯苓-熟地黄,高频药物可聚类为2类。结论揭示了古代治疗阴虚以滋阴降火为主,重视补养肾阴的同时亦注重补养肺、肝、脾阴,养阴时常配伍健脾和辛散退热类药物的用药规律,可为临床治疗阴虚提供参考。

  • 标签: 阴虚 方剂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核心药物 古今医案云平台
  • 简介:摘要发热一是指体温≥37.3 ℃,超出正常范围;二是虽体温<37.3 ℃,但自觉身热或发烫等不适表现。本文系统总结了应用中医药诊治发热的经验,临以高热和低热为凭,再结合主要伴随症状为辨证论治提供候依据,进而运用以经方为主的高效处方。

  • 标签: 发热 中医药 诊治经验 总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风药是指质轻味辛、轻薄升浮,起发散、升提、疏泄、透达之品,根据其性能可分为驱散外风药和平息内风药,善于达邪外出,胜湿醒脾,行气通瘀,引经报使。通过进一步论述风药在变态反应性、红斑鳞屑性及感染性皮肤病的应用特点,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诸多皮病提供些许新思路。

  • 标签: 皮肤病 风药 风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运用循证医学方法,系统评价针灸治疗虚眩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全面检索近年来已发表的针灸治疗虚眩晕的中英文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针灸治疗虚眩晕的随机(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文献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13篇随机对照试验共1427例患者纳入本试验,根据CONSORT声明和STRICTA标准评价纳入文献质量普遍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虚眩晕的疗效优于单纯中药[RR=2.69,95%CI(1.46,4.95),P=0.002],针刺配合中药优于单纯西药[RR=1.12,95%CI(1.07,1.18),P

  • 标签: [] 针灸疗法 虚证 眩晕 Meta分析 随机对照研究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临床上的中医型分布规律,探讨不同中医型与ALT、HBV DNA拷贝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泰兴市中医院就诊的1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资料,根据中医型分组,分析不同中医型与ALT、HBV DNA拷贝数关系。结果 1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辨证分为5个中医型,其中肝郁脾虚型占33.3%,肝胆湿热型占29.6%,肝肾阴虚型、瘀血阻络型、肝气郁结共占36.1%。肝郁脾虚组HBV DNA滴度水平最高,与其他四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慢性乙肝 中医证型 ALT HBV DNA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剖析“方证对应”理论的渊源及内涵,得出其精髓应为“抓主与辨核心病机相结合”。并以此为基本原则,从真武汤条文、主与核心病机关系、药与方证的关系、类似鉴别、验案等方面,推导出真武汤之主为“心悸眩晕、小便不利、四肢沉痛水肿、脉沉”,为临床正确理解以及运用真武汤提供参考。

  • 标签: 真武汤证 方证对应 抓主证 核心病机
  • 简介:摘要董荣芬主任临床治疗痞满多分为水痞、气痞、食痞论治。水痞为“水渍胃中”导致饮停中焦,治疗重在健脾利水,常用茯苓甘草汤合五苓散加减;气痞为脾虚运化乏力导致腹部气胀,前期治疗重在理气,后期重在健脾,常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减;食痞为饮食不节导致食滞胃中,治疗重在消食导滞,常用保和丸合枳术丸加减。附验案进行分析。

  • 标签: 痞满 水痞 气痞 食痞 董荣芬 名医经验 医案
  • 简介:摘要圆运动理论是认识自然界运转规律与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工具。“中气如轴,四维如轮”为圆运动理论的核心,贯穿于整个圆运动过程。临床基于该理论治疗血栓性外痔、顽固性失眠、复发性鼻炎,取得较好疗效。诊疗过程中发现,临可运用圆运动理论阐释病机,治疗中既需重视脾胃中气的作用,亦不可忽视其他脏腑对圆运动复圆的影响;圆运动理论蕴藏着丰富的运气思维,参合运气学说可使中医辨证角度更加多元化,提高辨证准确性;遣方用药时还需重视合方思想,灵活处方,适应病机。诊疗时应准确判断圆运动失衡之根结,并基于圆运动规律把握常用方剂与中药的作用角度,如此才可真正发挥理论优势,更好地解决临床问题。

  • 标签: 中医学 圆运动理论 彭子益 血栓性外痔 顽固性失眠 复发性鼻炎 经验心得 医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神经中医治疗的体会。方法:入组本院2020年2月~2021年6月收治的心血管神经患者共20例,对患者采取中医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生命质量、睡眠质量、焦虑情绪、心功能等级。结果:20例患者经治疗,有效率达到100.00%。治疗后,生命质量高于治疗前,睡眠质量评分、焦虑情绪、心功能等级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心血管神经中医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缓解焦虑,改善心功能。

  • 标签: 心血管神经证 中医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 脾胃学属于中医学理论的重点内容之一,历代医学家都有关于脾胃病脾虚的研究,其始终有效指导者中医临床实践工作。近些年随着国内外各方面研究的深入落实,对于脾胃病脾虚的认知程度以及疾病治疗经验也在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推动对于脾胃病脾虚的认知与理解,本文简要分析脾胃病脾虚病理基础研究进展,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 标签: 脾胃病 脾虚证 病理基础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冯晓纯教授治疗小儿水痘根据小儿“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生理特点。认为小儿水痘的发生责之“水湿内蕴,邪毒外袭”。临需重视清热解毒,同时不忘健脾祛湿。内服中药方剂的同时,外用中药外洗以缓解患儿瘙痒,缩短疗程,促进皮损愈合。

  • 标签: 冯晓纯 小儿水痘 内外合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心悸(室性早搏)痰火扰心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3-2020.3内收治的60例心悸(室性早搏)痰火扰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成对照组(30例,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治疗组(30例,使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使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治疗,早搏次数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心悸(室性早搏)痰火扰心使用黄连温胆汤更为有效,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黄连温胆汤 室性早搏 痰火扰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