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ASTMD4169运输容器和系统性能试验标准中的第13种流通周期,以一次性使用输注泵包装为例,按该流通周期的试验进程依次对该包装进行了人工搬运、运载堆码、无约束振动、低气压、运载振动、集中冲击和人工搬运试验。介绍了各试验进程的试验方法,可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检测机构等评价医疗器械包装承受运输环境能力时提供参考。

  • 标签: 运输包装 性能试验 流通周期 试验进程
  • 简介:摘要无菌检查法是以活的微生物作为检验对象,所以只要能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因素,就能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药品、辅料及器械等无菌的可靠性可通过无菌检查来确认,而无菌检测的可信度与抽样量、检查用的培养基质量、材料、操作环境、无菌技术、仪器性能、操作方法等有关。在检定中应控制这些因素的影响,方可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本文分析了药品无菌检查的影响因素,并阐述了无菌制剂微生物检验方法验证。

  • 标签: 无菌制剂 检查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浅淡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的监测与管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37例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照组未实施专项治理活动前,观察组2017年1月份开始对无菌物品消毒进行监测与管理。结果2016年对300例消毒物品进行检测,发生交叉感染率6.33%,合格率91.67%,,满意率84.67%,2017年实施无菌物品监测以及管理控制交叉感染率0.67%,合格率97.33%,满意率99.33%,两组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熟练掌握每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核心,保证消毒治疗,各个环节配合好,对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进行规范化,可有效提高无菌物品消毒管理,可降低医院感染情况发生,使医院整体医疗水平与服务质量得到提升。

  • 标签: 无菌物品的监测 消毒供应中心 管理控制感染
  • 简介:摘要本文对无菌枸橼酸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建立无菌枸橼酸细菌内毒素的检验方法,本文根据英国药典规定的无菌枸橼酸细菌内毒素限值,来制定更加精准的细菌内霉素检测方法,按照药典关于细菌内霉素的检查法来进行试验,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判断,采用PH调节法和供试品稀释法来对其进行实验,通过进一步的检测来证明建立细菌内霉素检测的可行性,对无菌枸橼酸细菌内毒素的质量进行控制。

  • 标签: 无菌枸橼酸 细菌内毒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洁净及无菌的控制和评估是衡量一个无菌工艺的重要指标。微生物污染药物的可能性并不只存在由于生产流程中,后续药品在质检分析过程也可能被微生物侵入。常用消毒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毁坏或干扰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及其繁殖。消毒剂可以通过物理作用,将可能存在微生物的介质从药品生产过程中消除,同时也能通过化学作用将微生物的细胞本体消灭。本文分析了常用消毒剂的物理化学特性、消毒效果及其使用后的残留限度,使无菌药品的生产工艺符合现代GMP要求。

  • 标签: 药品生产 消毒剂 效果 替换应用 残留限度。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药品无菌生产要求也在不断增加,本文对早期翻版冻干机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无菌冻干原料药进出料存在的风险是最大的,对于出现这种风险的原因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找到能够有效控制这种风险的对策,来减少无菌冻干原料药在生产过程中的耗能,让药品的无菌生产质量得到保障,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风险。

  • 标签: 无菌冻干原料药 升降式翻转 进出料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手术室是医院医疗行为的核心,对手术室无菌间管理进行优化,探讨精益管理在手术室无菌间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无菌间管理中利用精益工具并建立工作流程,做好醒目标识,实施5S管理,并进行质量控制。结果无菌间精益管理使护士准备手术器械平均缩短5分钟,手术室无菌间能够清晰优化,整体工作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结论精益管理促进了手术室无菌间规范化管理,通过目视管理、水蜘蛛、5S等精益管理工具针对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找到流程上的改善,有效优化,提高效率,确保了手术质量,树立了团队文化。

  • 标签: 精益管理 手术室 无菌间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2种注射液的无菌检查法。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要求,采用薄膜过滤法,确定2种注射液是否存在抑菌性,确定阳性对照菌,选择合适的无菌试验方法确保药品的质量要求。结果2种注射用均存在抑菌性,不能直接进行薄膜过滤法检查,需要采用稀释剂冲洗的方法消除两种注射液的抑菌性。结论2种注射液均可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无菌检查,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阳性对照茵,需用100ml/膜稀释液冲洗,以消除其抑菌活性。

  • 标签: 注射液 无菌检查法 方法学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供应室无菌区应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对其消毒效果进行讨论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两个供应室无菌区,将其分别设定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无菌区分别接受紫外线照射消毒和戊二醛消毒,对两个无菌区的消毒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相比于消毒前,消毒后两组无菌区的样本菌落数量均明显下降,消毒前后比较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消毒后两组样本均落数量减少情况比较,研究组样本菌落数量减少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应室无菌区应用紫外线照射消毒能够达到预期消毒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样本菌落数量,减少空气中微生物的产生,应用价值突出。

  • 标签: 供应室 无菌区 紫外线照射消毒 戊二醛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输液软包装制作冰袋用于患者物理降温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70例发生高热的神经外科患者设为我院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为35例,给予实验组患者采用输液软包装制作冰袋进行物理降温,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冷水蘸投毛巾进行物理降温,对两组患者的物理降温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进行物理降温1小时后、12小时后以及24小时后的体温分别为(38.6±0.8)℃、(37.4±0.6)℃和(36.8±0.3)℃,对照组患者进行物理降温1小时后、12小时后以及24小时后的体温分别为(38.9±1.1)℃、(38.6±0.9)℃和(37.9±0.8)℃,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输液软包装制作冰袋对神经外科高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能够起到更有效且更持续的降温效果,有利于对患者进行体脑保护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输液软包装制作冰袋 物理降温 临床效果
  • 简介:背景:感染是导致骨折不愈合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临床上主要关注的是游走型细菌对骨折愈合的影响,而生物膜型细菌是否也是其预后危险因素尚缺乏相关的临床报道。目的:比较无菌性和感染性(生物膜型细菌)股骨骨不连患者在骨折愈合率、愈合时间和感染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术前体格检查和血清学检验阴性的股骨骨不连患者26例。按照术中细菌学培养结果分为感染组9例和无菌组17例。所有的患者术中均取深部组织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记录并分析术中细菌学培养结果、敏感抗菌药物选用种类和疗程、术后骨折愈合率、愈合时间和感染复发率。结果:26例中24例获得骨折愈合,骨折愈合率为92%,愈合时间为3~9个月,平均(5.8±1.4)个月。无菌组17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5.6±1.4)个月。感染组9例中7例骨折愈合,2例因为感染复发未愈合,骨折愈合率为78%,愈合时间为5~9个月,平均(6.3±1.5)个月。两组在骨折愈合率、愈合时间和感染复发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即使术前体格检查和血清学检验阴性,也应该对所有的骨不连患者进行术中细菌学培养,以最终判断感染是否存在。术后敏感抗菌药物规律治疗,可以提高骨折愈合率,降低术后感染复发率。

  • 标签: 骨折 不愈合 骨折愈合 细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骨科无菌手术中应用手术室护理对切口感染发生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骨科无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每组40例患者,实施基础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手术室护理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对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后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配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无菌手术中应用手术室护理相比传统的常规护理可显著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效果。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切口感染 骨科 无菌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强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的监测及管理控制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全年消毒供应室常规消毒物品100件作为对照组,从2014年初起,供应室加强消毒管理工作,选择消毒后的物品100件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使用物品的患者180例进行调查。比较两组物品的满意程度以及患者感染例数。结果观察组消毒物品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消毒物品,观察组消毒物品的满意率为99.00%,对照组消毒物品的满意程度为85.00%,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使用对照组消毒物品的患者中,12例发生感染,对照组消毒物品感染发生率为6.66%。使用观察组消毒物品的患者中。未发生感染现象,感染发生率为0.00%。对照组消毒物品的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消毒物品,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的监测及管理,能够提升消毒物品的满意度,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率。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无菌物品 监测 管理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探讨手术室护理重点。方法纳入2016年的6月~2018年的6月在我院骨科诊治且接受无菌手术治疗的147例病患做为研究组;另外纳入2014年的5月~2016年的5月在我院骨科诊治且接受无菌手术治疗的143例病患做为对照组。分析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制定手术室护理策略,施术于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非层流手术室施术、接台手术、下肢骨折、手术时间过长、有参观人员以及急诊手术是影响切口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而重视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制定并实施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切口感染风险,提高患者术后的恢复效率。

  • 标签: 骨科无菌手术 切口感染 因素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无菌手术器械包内物品错误发生率的措施。方法以我院实施无菌手术器械包物品错误控制管理的时间为分组依据(2016年6月20日),分别将2016年4月11日—2016年5月15日、2016年6月20日—2016年8月14日这两个时间段划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无菌手术器械包物品错误控制管理,观察无菌手术器械包内物品错误发生率及管理进步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器械包内物品错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进步率68.89%。结论无菌手术器械包物品错误控制管理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手术器械包内物品错误发生率。

  • 标签: 无菌手术器械包 物品错误 物品交接
  • 简介:摘要目的为建立个性化膏滋质量标准提供探索依据。方法通过我院膏滋的生产进行汇总分析。结论膏滋质量标准和小包装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可控的。

  • 标签: 膏滋 小包装 出膏量 质量标准
  • 简介:摘要本文以工作中常见的定量包装商品类型及净含量计量检验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着手点,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 标签: 定量包装 净含量 计量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