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分教学模式是教育领域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它基于国家现状以及中职课堂教育,通过将教师讲解与学生交流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以及掌握。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帮助中职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为保障我国院校的教学质量提供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应用对分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运转能力,让学生能够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对于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本文将重点对对分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开展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完善相应的教学方法提供帮助。

  • 标签: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外科护理学,课堂教学,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分课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实训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级护理本科生64名,按照班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人,实训课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32人,实训课采取对分教学模式,采用理论考试、操作考试、课堂观察评价的方法,评价加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的考核成绩及学习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外科护理学实训课中实施对分,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率及质量,更可以促进护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 标签: 外科护理学实训课 对分课堂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老年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对分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结合模式教学成效。方法:研究以我系2020级护理学生和2021级护理学生为对象,分别于2020级及2021级护理学生中抽选50名,2020级50名护理学生为对比组,采取传统护理教学,2021级50名护理学生为试验组,实施翻转课堂对分结合模式,比较教学成效。结果:与对比组教学成效相比较,试验组护理学生的考核成绩更高,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传统护理教学,应用对分教学模式及翻转课堂能够取得优质效果,护理学生对老年护理学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有更精准的掌握,益于提升护理学生的综合护理能力,值得推荐。

  • 标签: 老年护理学 教学成效 对分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翻转课堂结合对分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生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高职学院20级 3 年制150名高职护生为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老年护理学教学,研究组接受翻转课堂结合对分进行老年护理学教学。比较两组护生的老年护理学考试成绩、学习积极性评分。结果 研究组客观题目、主观题目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生的考试成绩具有显著差异;研究组活力、奉献、专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翻转课堂结合对分教学模式应用于老年护理学教学,有助于提高护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教学质量,建议普及推广。

  • 标签: []翻转课堂 对分课堂 高职护生 老年护理学
  • 简介:对分是近年来中国高校学者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简明实用、可操作性强,广泛运用于护理本科教学过程中。该研究运用态势分析法对其在本科护理教学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进行了分析,探索其在应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本科护理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对分课堂 态势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对分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学习行为。方法在预防医学专业儿童少年卫生学课程中开展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对分教学实践。收集学习通上的数据,分析学生学习行为,包括访问量及其规律、作业提交完成率及时长、任务点完成率、参与讨论数等。用问卷调查学生对学习效果的评价。采用SPSS 17.0进行Mann-Whitney U、Kruskal-Wallis H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99名学生在84天内访问40 322次,在讨论课当天出现大高峰,在16:00—20:00访问量最高,29.3%(29/99)的学生访问天数<40。作业提交完成率为98.0%(582/594),31.1%(181/582)的人次提交作业时长<6 h。任务点完成率为99.0%(3 919/3 960)。学生参与讨论数为3(2,7)。86.9%~90.9%的学生认为5个方面的学习效果部分达到或基本达到。结论学生学习行为总体表现良好,但参与讨论数较少,部分学生被动学习,需进一步改进教学措施。

  • 标签: 对分课堂 学习通平台 学习行为 儿童少年卫生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学微生物学对分中整合应用多元教学的效果。方法收集湖北医药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102名学生,采取类实验研究方法;实验组(50名)班级通过建立医学微生物学对分教学,在授课实施环节整合应用微信公众号、雨课堂、问卷星多元教学手段;对照组(52名)班级实施传统教学;并利用问卷调查和考试考核方式比较两组班级的教学效果。采用SPSS 20.0进行t检验。结果实验组问卷调查结果中,教学成效相关指标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实验组考试成绩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元教学整合丰富了对分教学,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中心,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度,提升了学生知识掌握能力与创新性。

  • 标签: 医学微生物学 对分课堂 多元教学 整合
  • 简介:【摘要】在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对中医学进行有效的传承也是中医学发展和创新的基础,在中医学教学中,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需培养学生的象思维,同时针对培养学生象维方式应进行相关研究。研究采用了对分,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培养学生象思维进行相关研究,旨在更好的培养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学生的象思维,能更好的为中医的传承提供教学理论的支持。

  • 标签: 分课堂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 象思维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实现了巨大的革新与发展,越发重视学生能力的全面化培养,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广泛应用各类新型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对分”复合教学模式更加强化了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参与思辨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水平。基于此,本文以本科《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为具体研究对象探索“项目化教学-对分”复合教学模式的应用。

  • 标签: 项目化教学 对分课堂 复合教学模式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 简介:摘要基于微课视频的可视化案例教学能够还原语言使用的真实情境,为语言教学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且让学生的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对分(PAD)调整了传统的教学流程,将课堂划分为讲授、内化、讨论三个环节,其"隔堂讨论"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将可视化案例和对分相融合运用于医学英语教学,实现了优势互补,可有效提升医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综合语言表达技能、拓展批判性思维发展,更能提高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可视化案例教学 对分课堂 医学英语 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分班授课,提高专升本层次外科护理学水平。方法:从某一所大学某一年级中抽取149名专升本的学生,选择其中的一部分进行对分式授课,另一部分使用常规授课。通过自编的教学成效评分表和一般信息问卷对教学成效进行评估。结果同学们对分给予了很好的评价,相对于传统的教室,对分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63.2%),帮助同学们内化知识(大约60.0%),获得新的灵感(82.4%),促进同学们的交际和交流能力(64.0%),帮助同学们复习和准备考试(47.2%)。结论对分班授课是可行的,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教学方法。

  • 标签: 对分课堂 外科护理学 专升本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分在高校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经验分析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医院2020年3月-2021年1月收入医学生90例,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学生接受对分教学法,对比教学效果。结果:对比合格率:实验组合格率44例(97.78%),对照组合格率39例(86.67%),(p<0.05)。经过教学后,实验组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对照组好,指标对比(p<0.05),表示对分教学效果对照组好。结论:将对分运用到高校病理生理学的临床教学中可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考核合格率高,建议推广。

  • 标签: 对分课堂 高校病理生理学 教学 应用研究
  • 简介:[摘 要] 为了培养中医专业学生对实验针灸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基于微信平台的“对分教学模式运用于实验针灸学的教学中,在课堂上,老师用一半时间讲授本课的框架知识点以及重难点,课后学生学习老师通过班级微信平台上传的相关的教学大纲、PPT、思考题等资料,内化吸收,隔堂用另一半时间进行生生、师生互动讨论已学的知识,最后老师解惑总结。采用这样的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弥补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不充分的缺陷,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学习效率。本文回顾通过基于微信平台对分在《实验针灸学》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情况,分析比较与传统课程在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差异,探索具体应用模式,以期推广。

  • 标签: []对分课堂 微信平台 实验针灸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药理学理论教学中应用对分(presentation-assimilation-discussion,PAD)结合基于案例学习(case-based learning, CBL)的教学效果。方法2021年8至12月,随机选取锦州医科大学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对照组(29人)和试验组(32人)。试验组采用PAD结合CBL,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学生期末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试验组学生期末考核中知识掌握类型题、能力应用类型题及总成绩分别为(47.8±4.7)分、(35.8±2.6)分和(83.7±6.3)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的(45.0±4.3)分、(30.0±3.0)分和(75.1±7.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中28名(87.5%)学生认为主动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对照组中为12名(41.4%)学生,而试验组中30名(93.8%)学生对课堂感到的满意,对照组中为20名(69.0%)学生,两组学生评价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药理学理论教学中采用PAD结合CBL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并提高课堂满意度。

  • 标签: 药理学 学生,医科 对分课堂 基于案例学习 理论教学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对分模式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内科学课程中的运用,研究了该模式教学创新与实践的具体路径,并对其教学优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教学优势包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增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对分模式也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研究表明,通过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入问题导向学习方法、运用翻转课堂模式和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可以实现对分模式下的教学创新与实践。

  • 标签: 对分课堂 高职院校 临床医学 内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分结合微课在心外科规培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医院接收的70名心外科规培生,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A组采用常规教学,B组采用对分结合微课教学。比较两组带教前后理论考核、实操考核成绩,带教前后自主学习、临床思维和职业社会能力评价,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采用SPSS 26.0进行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两组带教前理论考核、实操考核成绩,自主学习、临床思维和职业社会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后两组理论考核、实操考核成绩,自主学习、临床思维和职业社会能力评分均升高,且带教后B组均高于A组;两组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总满意率为97.14%(34/35),高于A组的77.14%(27/35)。结论对心外科规培生采用对分结合微课教学,不仅可提高其考核成绩,增强其自主学习、临床思维和职业社会能力,还可提高其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

  • 标签: 对分课堂 微课 心外科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基于在线课程的"2+1"对分在医学统计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春季学期选修医学统计学的临床医学专业326名本科生随机分为普通班和试验班,普通班140名学生作为对照,采用传统方法授课;试验班186名学生,采用基于在线课程的"2+1"对分教学,将在线自学、课堂授课、课堂讨论等有机结合。比较两个班学生的评价信息以及考试成绩。采用SAS 9.4进行定量资料描述及t检验、轶和检验。结果相较普通班,试验班学生认为基于在线课程的"2+1"对分,更注重学科交叉(P<0.01),对能力培养有帮助(P=0.008),更利于从事科研(P=0.012);试验班学生综合满意度更高(P<0.01)。试验班学生在课终考试中综合案例分析题得分更高(P<0.01)。结论基于在线课程的"2+1"对分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模式,值得在高校教学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高等教育 对分课堂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科学呼吸系统教学中小组式学习及对分联合CBL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在我院实习的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60名作为研究样本,依照11比例分为甲组(n=30)和乙组(n=30),甲组在内科学呼吸系统教学中选择传统教学,乙组则选择小组式学习及对分联合CBL教学法,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习生的综合测评成绩、学生自我评价、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评分,乙组均比甲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内科学呼吸系统教学中运用小组式学习及对分联合CBL教学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内科学 呼吸系统教学 CBL教学法 小组式学习 对分课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特征的学生在流行病学对分(presentation-assimilation-discussion class,PAD)教学中的参与度及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对分教学,提高流行病学教学效果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选取上海健康医学院2019级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14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流行病学课程的部分章节采用对分教学方法,设计问卷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目标、对分的参与度和教学效果自评,教师对学生的能力和基础知识进行评分,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学生对分参与度评分为27.0(6.0)分,课堂效果自评分为30.0(8.0)分,学生的能力评价得分为70.0(20.0)分,基础知识得分为(81.02±5.84)分。课后复习时长不同的学生对分参与度评分不同,从不复习者24.0(5.0)分,复习0.5至1小时者27.0(6.0)分,复习1小时以上者28.0(6.0)分;尝试新的学习方法意愿不同的学生对分参与度评分不同,意愿较弱者24.0(7.0)分,意愿中等者27.0(5.8)分,意愿较强者30.0(6.0)分;学习目的不同的学生对分参与度评分不同,为了获得学分者24.0(2.0)分,为了获得学分和升学考研者27.0(6.0)分,为了获得学分和提高能力者28.0(7.0)分。以上不同特征学生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分参与度对教学效果的回归系数β=0.989(P<0.001),对分参与度对学生能力的回归系数β=0.552(P=0.010)。结论不同特征的学生在流行病学对分中的参与度不同,而对分的参与度是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教师在对分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特征的学生加以引导,提高参与度,才能真正提升对分教学效果。

  • 标签: 流行病学 对分课堂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参与度 卫生检验与检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分用于皮肤性病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提升其实操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性病学科规培的120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入选的60名住院医师为对照组,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入选的60名住院医师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住培模式,试验组采取对分教学模式。选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t检验比较两组住院医师理论知识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通过卡方检验比较两组住院医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秩和检验比较两组住院医师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理论知识[(45.38±4.14)分]、技能操作[(42.35±4.32)分]、总分[(88.74±7.69)分]均高于对照组[(39.62±4.15)分、(36.25±4.27)分、(77.96±7.5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教学效果评价显示,49人(81.67%)认为激发了学习兴趣;51人(85.00%)认为提高了自学能力;47人(78.33%)认为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50人(83.33%)认为提高了医患沟通能力;49人(81.67%)认为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52人(86.67%)认为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50人(83.33%)认为提高了文献检索能力。满意度结果显示,在指导医师责任心、带教方式、带教内容及自我评价满意度方面,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分用于皮肤性病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调动住院医师学习积极性、培养住院医师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可提升住院医师实操及理论知晓度。

  • 标签: 对分课堂 皮肤性病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理论知识 技能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