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是现代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也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一直以来,级综合医院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改善服务行动举措获得了一定成果,但在部分环节上依然存在不足,导致患者投诉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患者的看病就医感受及满意度。在新医改背景下,着力推进级综合医院高质量发展,医疗服务质量要求也愈来愈高。基于此,本文对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三级综合医院 医疗服务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医疗科技的的不断进步,糖尿病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现将开展糖尿病的专科建设,加强糖尿病“两筛防”工作,构建医防融合管理服务模式的主要做法和取得成效进行讨论。希望能够给予相关工作者一丝启示。

  • 标签: 糖尿病 “两筛三防” 医防融合
  • 简介:摘要:药物护理(PC)一词是在1970年代创造的,并在1990年代由两位学者定义。药学服务是关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确保合理使用治疗药物,整个药房服务流程是在整个医疗保健活动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开展治疗及预后环节及药物相关综合服务。整个药品服务流程应该通过人们的集体合作完成。

  • 标签: 药学监护 全程药学监护 医疗保健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社会得到了巨大的进步,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其中药学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因为这关系到病患们的生活质量,因此,相关的人员必须要做好药学服务以及全程化药学服务工作,这对于整个医疗卫生保健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药学服务与全程化药学服务进行分析和讨论。

  • 标签: 药学服务 全程化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位一体”护理延续服务的延续护理在冠心病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进行调查,将其按照随机信封分组法的分组方式分为两个独立小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位一体”护理延续服务的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控制情况、遵医用药、合理饮食、戒烟限酒、体育锻炼以及医院满意度。结果 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冠心病疾病的预后及康复疗效增强,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饮食控制效果明显提高,降低了延长住院率,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提高。

  • 标签:     冠心病 常规护理 ”三位一体”护理延续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符合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服务站开展康复服务的模式。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在本中心2个服务站开展康复服务病例和医务人员。康复服务共422人次;10名医务人员参加,其中执业康复医师1名,康复岗位培训的全科医生4名,康复治疗师5名。模式一为执业康复医师对患者进行评估后开出康复处方,康复治疗师治疗并书写康复记录。模式二为康复治疗师评估后由康复岗位培训的全科医生开出康复处方,康复治疗师治疗并书写康复记录。结果 两种模式开展康复服务后,运行平稳,患者治疗结果满意。结论 模式一是标准康复模式 ,模式二在现阶段卫生服务中心缺少执业康复医师的情况下值得推广。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 康复服务 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一套科学、规范且符合我国国情的小儿血液科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成立科研小组,为初步构建小儿血液科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本研究以结构-过程-结果维质量模式为理论框架,初步筛选相应指标,并通过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函询,从两轮结果的应答率、专家意见和专业性评判以评价各专家对该体系各敏感指标的积极性、权威性和协调程度和集中程度,采用界值法进行评价指标的筛选。结果本研究经过第一轮16位专家和第二轮14位专家函询后,小儿血液科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权威系数为0.968~0.903,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和集中程度较高,最终形成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2个、级指标45个。结论最终构建的小儿血液科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层次鲜明、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能够用于实际工作中评价小儿血液科的服务质量。

  • 标签: 三维质量模式 小儿血液科 服务质量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药学服务》课程团队依据国家政策、产业发展需求和药学服务的岗位需求,秉承因材施教原则和以生为本的理念,结合校企合作订单班培养,“产教学研用创”六位一体协同推进全育人,在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教”改革、教学评价、创新创业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 标签: 药学服务 三全育人 产教学研用创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采用岛津的液质质与气质质,研究建立起广藿香药材或广藿香饮片的33种禁用残检测方法之基质纯化方法。样品以乙腈提取广藿香中的33种禁用残组分,纯化后采用岛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该禁用农药残留组分。结果表明:在2(10)~20(200)ng/mL 浓度范围内,33种禁用残组分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将中间浓度为10ng/mL 混标溶液重复进样 6 次,峰面积 RSD均小于5.0%,重复性良好,加标回收率在70%~120%。因此,本纯化方法可用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关于广藿香33种禁用残组分的检测。

  • 标签: 广藿香 33种禁用农残检测 基质纯化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门诊服务台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方案的实施效果以及优异性。方法 于20年度的6月至21年度的6月纳入纳入213例病人进行调研,按照护理模式进行分组,常规护理组纳入106例病人,人性化护理组纳入107例病人。常规护理组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组对病人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总结与探究2种护理方案实施效果以及优异性。结果 常规护理组投诉率与人性化护理组投诉率对照较高,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人性化服务 门诊 服务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位一体”服务模式对结核病预防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于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结核病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A组应用常规结核病预防控制措施进行干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创新服务管理在门诊服务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期间我院门诊部接诊的120例患者进行分组,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患者60例。对比组患者采取传统服务模式,实验组患者采取创新服务模式。对比两组门诊患者对服务质量的评分以及对服务模式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对创新服务模式的评分较对比组传统服务的评分更高(P<0.05),数据变化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在满意率的对比中也同样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创新服务模式应用在门诊服务中的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患者就医时的体验,推动医患之间的和谐的关系,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门诊服务 传统服务模式 创新服务模式 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诊护理工作当中,运用门诊细节服务模式,对患者就诊效率以及门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就诊时使用门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就诊时,采用门诊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挂号时间和投诉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门诊护理 导诊 细节护理管理 就诊效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门诊细节服务管理对导诊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 于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对在本院门诊就诊的两组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别采取的是常规护理(在对照组患者中实施)及门诊细节服务管理(在观察组中实施),进行导诊护理服务质量评价,评价的指标分别为门诊就诊时间及工作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就诊等待时间及分诊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

  • 标签: 导诊护理 服务质量 门诊细节服务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阿克苏市某甲医院孕产妇对产检服务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影响孕产妇对产检服务认知的相关因素,为规范产检及为其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20年3月-2021年7月在阿克苏市地区第二人民医院进入的166名孕产妇纳入调查对象,运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6名孕产妇对全身检查服务知晓率为64.4%,对妇科检查服务知晓率为76.5%,对传染病及遗传病检查服务知晓率为47.6%。孕产妇对产检服务认知影响因素有孕产妇和配偶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健康状况等。结论:阿克苏地区孕产妇对产检服务知晓率不高,需医院、政府、社区等多部门协调,加大产检服务宣教,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提高孕产妇对产检服务认知。

  • 标签: 孕产妇 产检服务 认知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门诊服务台护理中,优质护理方案实施效果以及作用。方法 于20年度的6月至21年度的6月纳入纳入213例病人进行调研,按照护理模式进行分组,护理A组纳入106例病人,护理B组纳入107例病人。护理A组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护理B组对病人实施优质护理。总结与探究2种护理方案实施效果以及优异性。结果 护理A组护理投诉率为11.32%,护理B组护理投诉率为1.89%,两组对照,护理A组投诉率较高、护理B组投诉率较低,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门诊服务台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院内住院病案,分析其病案采取个性化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住院病案系统,随机选取某院2021年1-12月份8000份病案数据进行回顾性检查,并予以管理。2021年1月-6月为对照组4000份(常规病案管理)和2021年7月-12月为观察组4000例(个性化服务模式),评估其患者及其护理人员对于病案管理满意度。结果:经两组患者对于病案管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总满意度97.18%高于对照组96.13%(P<0.05)。经两组护理人员对于病案管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总满意度98.15%高于对照组97.05%(P<0.05)。结论:对于病案管理,采用个性化服务模式具有积极影响,增加护理人员以及患者对于病案管理的满意度,从而全面提升病案管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服务模式 病案管理效果 病案管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细节服务管理对导诊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至同年的12月为背景,选择此期间的138例门诊患者并以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之时对其进行随机数表分组,给予对照组(n=69)以常规门诊服务、给予观察组(n=69)以门诊细节服务管理,针对两组门诊导诊情况加以分析,指导患者完成有关导诊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量表。结果:相较对照组的导诊情况而言,观察组在挂号、分诊、等候及取药时间方面均显著更短(p<0.05);分析导诊护理服务质量之时,观察组在仪表形象、沟通咨询、服务态度、门诊环境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导诊护理服务之中进行细节服务管理可有效缩短门诊看诊时间,对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亦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门诊细节服务管理 导诊护理服务质量 看诊时间 服务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门诊导诊服务开展中,将人性化服务应用其中的效果。方法 我院就诊于2020年1月10日~2022年5月30日门诊患者94例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信封法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导诊服务)、实验组(采用常规门诊导诊服务+人性化服务),观察两组患者门诊就诊情况、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门诊等候时间、门诊就诊时间、检查耗时均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人性化服务应用于门诊导诊服务之中,提高服务质量,缩短门诊就诊时间,提高满意度。

  • 标签: 人性化服务 门诊导诊服务 门诊就诊时间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