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癫痫发生的可能机制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228例颅脑外伤患者中142例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探讨脑损伤类型、严重程度脑损伤部位与发生癫痫的关系,研究癫痫与脑电图检查情况的关系。结果开放性颅脑损伤癫痫发生率(29.27%)明显高于闭合性脑损伤(8.01%);重型脑损伤癫痫发生率(25.06%)明显高于轻型损伤(2.67%);顶叶损伤癫痫发生率最高(51.11%);外伤性癫痫脑电图检查首次异常率为83.10%。经两年正规抗癫痫治疗,基本可完全控制。结论脑外伤继发性癫痫以开放性损伤、重型损伤发生率高,顶叶损伤最易发生癫痫,发作形式以部分性发作居多,脑电图检查在本病的诊断指导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开放性颅脑损伤,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弥漫性轴索损伤,凹陷性骨折可能是外伤性癫痫的危险因素,选择恰当的方法治疗可降低发病率,提高疗效。

  • 标签: 颅脑外伤 继发性癫痫 发病机制 药物治疗
  • 简介:自1987年支架置入术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n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领域以来,成功解决了单纯PTCA术的急性血管弹性回缩导致再狭窄的问题,但金属裸支架(bare-metalstents,BMS)仍然有约30%的再狭窄率,而药物洗脱支架,特别是雷帕霉素紫杉醇药物支架的出现,将再狭窄率进一步降至10%以内,随后关于DES与支架内血栓的临床研究显示:雷帕霉素紫杉醇作为细胞有丝分裂抑制剂,在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同时,也抑制了内皮细胞增殖,从而可能导致支架内血栓甚至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restenosis,ISR),本文将对DES再狭窄与支架血栓可能存在的原因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冠状动脉支架 血栓形成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置入后 支架内血栓 再狭窄率
  • 简介:时值我委组织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建立最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完善食品药品质量标准安全准人制度”精神之际,我们立足于本职工作,反思如何改革优化国家药品标准形成机制,浅谈管锥之见,以图抛砖引玉之效。

  • 标签: 国家药品标准 优化 改革 食品药品安全 药品质量标准 监管制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喹诺酮一直是应用广泛的抗菌类药物,这类药物可以快速的杀灭细菌,而且,这类药物有庞大的衍生物库,可以研发出很多代喹诺酮类药物,可以针对不同细菌特点研发有效抗菌类药物。根据喹诺酮的药理作用,分析细菌遗传分子的特点,研制喹诺酮衍生物的有效机制,为新代喹诺酮类药物的研制打下基础作用。

  • 标签: 细菌 喹诺酮 复制
  • 简介: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33篇,概述了近年来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成分作用机制研究,大量的临床试验动物实验证明,许多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其有效成分主要有黄酮、生物碱、皂苷、多糖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主要为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素受体数目、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胰岛素拮抗物质的分泌以及促进葡萄糖降解,最终达到改善IR的作用。

  • 标签: 单味中药 胰岛素抵抗 有效成分 作用机制
  • 简介:颅内动脉瘤(A)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IA的发生机制涉及解剖、组织、分子生物学、血流动力学免疫学诸方面。加强对IA的发生机制研究,可以促进IA的临床研究。IA的神经影像学检查能发现临床上无症状的IA(AIA)。IA的神经影像学检查是IA诊断的主要手段,也决定着采用何种治疗方案。IA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对减轻破裂造成的严重后果及预防再破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广泛地开展IA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尤其是在有IA家族史的人群中。IA的神经影像学检查项目有多种,各有优缺点,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相机选择。CTA具有无创、简捷、诊断率高等特点,应成为选择的重点。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易感基因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 CT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上举牵引内收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的作用机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几年来接收并治疗肩关节脱位97例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93例患者经过一次上举牵引内收复位法生效,而剩下4例患者经过第二次上举牵引内收复位法才复位,总有效率为96.90%。结论上举牵引内收复位法治疗成人肩关节脱位操作简便、易行,治愈率高、无任何不良症状出现且符合肩关节解剖及生物力学原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上举牵引内收复位法 肩关节脱位 临床疗效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厚朴酚(Honokiol,HNK)对白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临床分离的念珠菌24株,前期药敏实验证实对氟康唑耐药,采用微量稀释法微量稀释法(NCCLS-M27A)检测HNK体外抗菌活性;并以白念珠菌耐药标准菌株ATCC64550为研究对象,设为空白组、实验组,实验组给予50μg/ml浓度的HNK,共培养24小时后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念珠菌细胞形态结构变化。结果HNK体外对氟康唑耐药念珠菌有抑菌作用,其MIC(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范围为12.5~100μg/ml。HNK作用后真菌细胞变形,部分细胞膜不完整,内容物外露,近细胞壁处有较大面积低电子密度区,细胞质内有小空泡产生。结论HNK对念珠菌体外具抑菌作用,可能是通过作用于细胞壁而实现。

  • 标签: 和厚朴酚 念珠菌 微量稀释法 机制
  • 简介:背景:巢蛋白作为一种神经元特异标记物,其表达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脊髓神经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的演变规律。目的:综述巢蛋白的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脊髓发育及损伤修复中的表达分布规律,进而为脊髓损伤后神经干细胞的移植治疗提供前期研究基础。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0至2012年维普、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脊髓,巢蛋白”,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计算机检索1990至2012年PubMedSpringer外文电子期刊及电子图书(全文)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spinalcord,nesti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共检索到文献343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5篇。结果与结论:作为神经干细胞的分子标记物之一,巢蛋白在胚胎期呈现时空性表达,与神经前体细胞的发育成熟程度呈反相关,即随着神经细胞分化发育的不断成熟,其表达强度则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在脊髓损伤等病理情况下,受损组织区内巢蛋白的表达强度和数量能够反映损伤脊髓组织的修复能力。故脊髓组织发育过程中巢蛋白的表达强度、数量及分布现已作为判断脊髓神经细胞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临床脊髓损伤治疗提供重要前期研究基础。

  • 标签: 组织构建 组织构建综述 脊髓 巢蛋白 脊髓损伤 发育
  • 简介:探讨本科生与研究生防御机制与应对方式的使用情况及相互关系。运用防御方式问卷应对方式问卷对成都市6所高校的354名本科生与185名研究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本科生比研究生更多地使用成熟防御机制,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防御机制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科生与研究生在应对方式的选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本科生比研究生更认可求助的效果,两群体在防御机制与应对方式均存在类似的相关关系,应对方式对防御机制的影响在这两群体上差异较大。可见,在防御机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上,研究生与本科生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因此对这两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共性也要有差异性。

  • 标签: 学生 防御机制 应对方式
  • 简介:老年期抑郁(1ate—lifedepression,LLD)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两者共存显著增加了向老年痴呆转化的风险,高度提示了抑郁情绪记忆障碍可能对两种疾病的发展存在重要的交互作用。然而,至今为止的研究往往受制于样本量、研究手段缺乏以及针对LLDMCI神经环路结构与功能的直接对比性研究,对LLDMCI这两种高级神经功能障碍的“共病”机制至今未得到深入探讨。

  • 标签: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老年期抑郁 临床意义 共病 高级神经功能障碍 健康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查找直接致癌物及其作用探讨癌变机制。方法以直接致癌物的作用机制与癌细胞的各种变化特征相对比。结果证明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直接致癌物之一。细胞癌变是环境因素通过激活应激系统即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产生大量AngⅡ,AngⅡ又通过激活AT1受体,在增加细胞内钙离子(Ga++)的基础上,启动了以磷脂酶C(PLC)—蛋白激酶C(PKC)为主线的信号转导通路,并引起多条信号转导通路的持续紊乱,同时,在体内其他因素的协同作用下,使细胞内外的pH、代谢及形态结构等多方面发生异常引起的。

  • 标签: 肿瘤 应激 血管紧张素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柜台窗口调剂模式在门诊药房中应用价值。方法我院自2013年1月开始实施柜台调剂模式,观察窗口调剂模式柜台调剂模式的患者服务满意度、服务质量及差错率。结果柜台调剂模式服务满意率差错率均显著优于窗口调剂模式,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柜台调剂模式患者取药时间、信任度、药师参与治疗情况及药房感官等均显著优于窗口调剂模式。结论柜台调剂模式能提高药师参与治疗的主动性,从而降低药房差错率,提高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柜台 窗口 调剂模式 应用观察
  • 简介:摘要中医方剂名能否准确译成英文,对于中医走向世界具有特殊意义。本文旨在探讨中医方剂名翻译的简洁性原则、信息性原则回译性原则,以总结出规范而有效的方剂英译模式

  • 标签: 中医方剂名 翻译原则 英译模式
  • 简介:散发性结肠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的发生途径包括腺瘤-腺癌途径(包括锯齿状腺瘤癌变的锯齿状途径)、Denovo途径炎症-癌症途径,后者即炎症性肠病[主要是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的癌变途径;由此途径癌变产生的CRC被称为结肠炎相关性CRC(colotisassociatedcancer,CAC)。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直肠癌 炎症性肠病
  • 简介:目的观察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不同病因发病机制患者发病早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EP)水平变化,探讨其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425例首发住院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7d内血清hs—C&P水平进行测定,按照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IschemicStrokeSubclassification,CISS)标准对患者进行病因及发病机制分型,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不同病因中,心源性卒中组hs—CRP水平最高[(8.09±4.47)mg/L],其次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组[(5.89±4.02)mg/L]、其他病因组[(5.21±4.64)mg/L]、穿支动脉疾病组[(5.67±3.47)mg/L]、病因不明确组[(2.85±4.40)mg/L],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7.905,P=0.015);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因中发病机制不同,hs-CRP水平亦不相同,由高到低依次为:动脉动脉栓塞组[(7.88±3.35)mg/L]、混合机制组[(5.88±5.50)mg/L]、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组[(5.15±4.56)mg/L]、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组[(4.47+3.88)mg/L],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5.821,P=0.013)。结论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不同CISS亚型hs—CRP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

  • 标签: C反应蛋白 急性缺血性卒中
  • 简介:摘要有关情绪的发生当下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情绪的定位主义观点,它强调情绪体验与大脑特定脑区活动的特定对应性,即离散情绪类别特定地与不同的脑区域活动相对应;另一种是心理建构主义取向,它强调情绪是大脑区域活动的功能选择性的结果,其模型假设离散情绪由较为一般的大脑网络所建构而不是对某一特定类别的情绪而言的。

  • 标签: 情绪 定位主义 心理建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