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切口大量脂肪液化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1例腹部大切口脂肪液化重病例施行对口引流加药物冲洗效果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中10例患者在7—12天愈合拆线;1例效果不佳行拆线清创,一周后行Ⅱ期缝合。结论本法具有痛苦小,疗程短,病人心理压力小,经济实用等特点。

  • 标签: 对口引流 脂肪液化 腹部大切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妇科临床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方式,为临床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优秀的治疗。方法2012年至2013年我院共对60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病例进行了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有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使用微波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切口恢复较对照组要短一些,临床恢复速度和效果要好一些。结论微波治疗能够让妇科患者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症状得到改善,其治疗效果明显比传统治疗要优秀,临床中应该积极的推广使用。

  • 标签: 妇产科 腹部手术 切口 脂肪液化 微波疗法
  • 简介:摘要探讨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有效治疗及护理干预。方法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采用有效治疗和护理。结果通过精心护理,及时有效健康宣教,减少了脂肪液化的发生。结论通过切口处理、心理护理及营养支持,使患者掌握自我保护切口方法,了解促进切口愈合知识,减轻痛苦,促进早日康复。

  • 标签: 切口脂肪液化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问题的分析及护理。方法抽取以往病例分析我科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45例,调查产生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因素及原因,同时进行有效的护理预防和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剖宫产术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与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妊娠合并糖尿病、缝合技术不佳、肥胖等因素密切相关。讨论处理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可以提高切口愈合率,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切口脂肪液化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的总结。方法回顾本院2009年8月到2013年12月21例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资料。结果孕妇体重及腹壁脂肪厚度、腹壁切口选择(纵、横)、术前并发、术中出血导致贫血术后未及时纠正贫血、羊水刺激等,手术时间长、缝合方法不当增加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机率。结论加强孕期宣教、降低剖宫产率是降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率的一般因素。治疗妊娠合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长、选择适当选择合适的缝合方法、保护切口、术后发现切口表面潮湿、有渗液及时行切口拆线扩创引流、应用抗生素等方面防范或治疗切口脂肪层液化

  • 标签: 剖宫产 腹部切口 脂肪液化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特点,并针对发病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腹部手术治疗后切口出现脂肪液化69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9例患者经上述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其中Ⅱ期缝合6例,无1例切口感染。结论针对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高危因素,制定有效防治、治疗及护理措施,以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对促进切口愈合具有深远的意义。

  • 标签: 妇产科 腹部手术 脂肪液化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血液化疗患者,在使用PICC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血液化疗患者130例,所有患者全部采用PICC完成化疗。通过抽签法将所有化疗患者分为A1组(干预组66例)与A2组(常规组64例)。针对A2组化疗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护理,针对A1组化疗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比A1组与A2组化疗患者临床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在临床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方面,A1组低于A2组化疗患者极其明显(P<0.05)。结论针对血液化疗患者,在使用PICC的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成功降低临床出现并发症的概率,防止对患者再次进行穿刺,减少患者住院的经济费用,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护理干预 血液化疗 PICC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负压引流管在治疗外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讨论,以供医学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外科2010年1月~2014年1月实施腹部手术的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患者的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缝合方式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现象的产生,而观察组患者采取放置负压引流管的方式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现象的产生。比较2组患者术后出现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负压引流管技术预防外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现象的产生,有其良好的临床价值性,其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出现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病症痛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负压引流管 外科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措施,提高对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认识和处理能力,降低其发生率。方法①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剖宫产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②针对原因自2012年1月至12月采取术中生理盐水冲洗及放置皮片引流等预防措施。结果2012年1月至12月采取预防措施223例剖宫产未再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二次缝合病例。结论针对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 标签: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预防 剖宫产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笔者收集2002~2012襄阳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共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20例部手术发生脂肪液化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进行换药、切口加压包扎(腹部压盐袋)、清创缝合治疗后,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切口脂肪液化要从围手术期和手术操作多方面入手,防治并发症、及早处理和充分引流是治疗关键。

  • 标签: 脂肪液化 相关因素 治疗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波透热疗法在剖腹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4年4月在我院住院行剖腹产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处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微波透热疗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切口愈合所需时间。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切口愈合所需时间为18.6±3.4天,研究组切口愈合所需时间为10.9±2.9天,研究组缩短了切口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波透热疗法对于剖腹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大范围推广。

  • 标签: 微波透热疗法 剖腹产 切口脂肪液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聚维酮碘湿敷联合红外线预防肥胖孕妇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方法对观察组81例产妇从剖宫产术后第1天开始,采用聚维酮碘湿敷联合多源红外频普仪辐射治疗,直至切口愈合拆线,对照组80例产妇则采用常规更换敷料的方法,直至切口愈合拆线。结果观察组切口脂肪液化率(2.47%)低于对照组(1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切口愈合时间(5.24±0.86d)少于对照组平均切口愈合时间(9.35±1.7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维酮碘湿敷联合红外线辐射治疗可减少切口脂肪液化,并能促进切口愈合。

  • 标签: 聚维酮碘湿敷 红外线 预防 脂肪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