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阐述嗜脂性糠秕马拉色菌引起的浅表真菌性皮肤病花斑癣前期的中西医治疗成常态化的现状,指出花斑癣引起的皮肤色素改变及恢复的研究有待深入。

  • 标签: 花斑癣 中医 西医 联合 治疗近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花斑癣的临床特点,探讨防治方法。方法对84例花斑癣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酮康唑、伊曲康唑或氟康唑等联合治疗花斑癣,总有效率达92.9%。结论花斑癣是由球形糠秕马拉色菌引起的皮肤角质层浅表性慢性真菌病,好发于青壮年,早期诊断,及时、规则、全程使用酮康唑、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可以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花斑癣 马拉色菌
  • 简介:患儿男,6个月。颈部、胸部皮疹2月余。查体:发育不良,头皮血管曲张,部分呈蚯蚓状;枕部见红色斑片,边界清,压之退色;颈部、前胸部见圆形、类圆形、大小不一的色素减退斑,边界清,上覆少许鳞屑,部分融合成片。颈部、胸部皮屑真菌镜检均可见短棒状菌丝及厚壁孢子,成簇排列;头颅CT示交通性脑积水。诊断:(1)花斑糠疹;(2)交通性脑积水;(3)枕部血管瘤。

  • 标签: 花斑糠疹 交通性脑积水 血管瘤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花斑癣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以及转归。方法对57例花斑癣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面部皮损多见,夏秋季好发。57例患儿分为两组,31例采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必亮)治疗,26例采用采用复方益康唑乳膏(派瑞松)治疗。57例患儿均治愈。结论婴幼儿花斑癣是一种少见的疾病,皮损好发面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和复方益康唑乳膏均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两者无统计学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柳烯酸喷剂治疗花斑癣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6例采用每天一次外用柳烯酸喷剂,共4周;对照组48例采用硝酸咪康唑乳膏外涂每天2次,共4周。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67.44%,总显效率为89.53%,对照组痊愈率为25.00%,总显效率为54.71%。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总显效率比较统计学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柳烯酸喷剂治疗花斑癣,疗效满意,复发率低,无明显副作用,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柳烯酸 花斑癣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10例花斑癣患者,特比萘芬成人常规口服剂量250mg/d,连服7天或14天,治愈率93.3%,总有效率99.5%,真菌镜检阴转率99.5%,培养阴转率98.3%。未见副作用。

  • 标签: 特比萘芬 花斑癣
  • 简介:卡络磺钠是外科手术后常用的止血药,效果好,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毛细血管断端的回缩作用。2003-04-19我科1例胃癌根治术后病人静脉点滴卡络磺钠时出现皮肤花斑,现将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静脉点 滴卡络磺钠 皮肤花斑 病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酸布替萘芬擦剂治疗儿童头部花斑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儿童头部花斑癣患者301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1例患者使用外用硝酸益糠哇软膏,每日一次,疗程为4周。观察组采用盐酸布替萘芬擦剂,疗程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8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布替萘芬擦剂治疗儿童头部花斑癣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盐酸布替萘芬擦剂 儿童 头部花斑癣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乳酸与皮肤花斑评分联合应用于脓毒性休克患者急性皮肤衰竭(ASF)预测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纳取我院于2023年2月-2024年2月期间接收的100例急诊监护室的脓毒性休克患者,将50例发生急性皮肤衰竭的患者分为急性组,50例未发生急性皮肤衰竭的患者分为非急性组,借助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相关因素,借助AUC对因素的预测效果进行分析。结果:AUC分析结果显示,临界值以Youden指数最大值为标准,SMS-Lac的AUC为0.933,Youden指数为0.823,灵敏度为0.866,最佳截断值为8.96分,特异度为0.958。结论:乳酸与皮肤花斑评分联合应用于脓毒性休克患者急性皮肤衰竭(ASF)预测中效果凸显,具有早期监测价值,值得借鉴。

  • 标签: ASF 皮肤花斑 脓毒症 灵敏度 特异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脓毒症休克(阳虚型)患者和资料中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对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皮肤花斑指数、外周灌注指数(PI)的影响。方法:将本院于2020.8-2022.7收治的脓毒症休克(阳虚型)患者共6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参附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CRT、PI、皮肤花斑指数变化。结果:分析两组治疗后的CRT、PI、皮肤花斑指数可见,参附组CRT、皮肤花斑指数明显更低,PI明显更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脓毒症休克(阳虚型)患者治疗中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PI,降低CRT以及皮肤花斑指数,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参附注射液 脓毒症休克 阳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