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在成人不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光手术患者200例(386眼),所有入院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RK组、LASIK组两组,每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裸眼视力、等效球镜屈光度、眼压及角膜厚度。结果PRK组、LASIK组术前视力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术后1、3、6、12个月,两组平均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其中,术后1、3、6个月PRK组视力显著高于LASIK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术后12个月,LASIK组视力显著高于PRK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RK组、LASIK组术前屈光度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后1、3、6、12个月,两组屈光度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其中,术后1、3、6、12个月,PRK组屈光度显著高于LASIK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RK组、LASIK组术前的眼压、角膜厚度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RK组、LASIK组术后眼压、角膜厚度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PRK组、LASIK组术后眼压、角膜厚度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在成人不正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明显提高视力、改善屈光度、降低眼压及角膜厚度,且PRK、LASIK两种式各具优势,可根据临床适应证选择合适式。

  • 标签: 屈光不正 成人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 PRK LASIK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治疗不正患者的护理方案。方法选取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治疗的不正患者共78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39例患者。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0.00%、76.92%,(P<0.05)。结论临床对不正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治疗的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增进疗效,且护理满意度较高,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屈光不正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镶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治疗不正患者的护理方案。方法选取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治疗的不正患者共78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39例患者。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0.00%、76.92%,(P<0.05)。结论临床对不正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治疗的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增进疗效,且护理满意度较高,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屈光不正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镶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不正儿童睫状肌麻痹前后角膜地形图。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2017年3月收诊的90例(180眼)不正儿童为研究对象,在麻痹前后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比较麻痹前后的参数变化情况。结果远视儿童的要睫状肌在麻痹前后,其Kf(D)、Ks(D)、Ks-Kf(D)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儿童睫状肌麻痹后与麻痹前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儿童近视眼和远视眼在进行睫状肌麻痹后,其角膜散光和SRI、SAI没有明显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睫状体麻痹前后,角膜力、散光轴向、SRI、SAI无明显变化,所以在进行不正儿童的检查中,麻痹并不会影响其检查结果,麻醉前后都可以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

  • 标签: 屈光不正 睫状肌麻痹 角膜地形图
  • 简介: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电子产品的广泛普及应用,用眼负荷增加,这导致了成年性近视眼的人数逐年增加。而我军招飞规定参加招飞选拔的人员均为正视眼。二者之间的矛盾极大地影响了我军对飞行员的选拔。有研究显示,在近10年间因眼科疾病停飞的飞行员中主要人群是中青年空军飞行员,不正是最主要的眼科停飞疾病,其中,低度数近视及近视散光比例最大[1]。

  • 标签: 屈光不正 角膜切削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矫治方式对近视眼单眼调节幅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60例我院在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治疗的近视眼患者,根据患者矫治方式不同分为角膜接触镜组,框架眼镜组,未矫正组,光手术组。再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视组。各组的患者均使用近点尺检测单眼调节幅度的情况。结果在近视眼的单眼调节幅度方面,框架眼镜组,角膜接触镜组,光手术组以及未矫正组,正视组之间比较差别较大(P<0.05)。其中,框架眼镜组,角膜接触镜组,光手术组,正视组的单眼调节幅度高于未矫正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光手术组与角膜接触镜组的单眼调节幅度与正视组相比,没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近视眼的单眼调节幅度受到矫治方式的影响,其中实行合适的矫治方式有利于维持正常的单眼调节幅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屈光矫治方式 近视眼 单眼调节幅度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随着表现出不正症状的人越来越多,患病人群年龄也越来越低,人们对它的关注也越来越大。不正基本包括了近视,远视和散视三种。该文先将表现出不正的眼球与正常眼球相对比,结合形成原因,较全面地探讨了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少年的原因,并告诉人们如何健康用眼和预防不正。

  • 标签: 屈光不正 预防及矫正 健康用眼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儿童患有不正,对于弱视、斜视情况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在我院进行不正所致疾病检查的小儿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这20例患者,罹患弱视、斜视的人数,以及发生率。结果不正与弱视、斜视,之间具有着紧密的联系,其出现不正的患儿有较高的几率出现这两种常见眼部视力不良情况。在所有的28只出现不正的患眼中,弱视和斜视的罹患人数分别为7、10例。结论因此针对儿童群体极易发生的不正问题,需要家长加强重视,及时对小儿的该种视力异常,进行筛查与预防性的治疗,降低儿童弱视、斜视的发生率。

  • 标签: 屈光不正 弱视 斜视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飞秒激光和角膜刀制瓣LASIK矫正不正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视觉质量。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68例不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角膜刀(SBK刀)制瓣LASIK治疗,观察组接受飞秒激光制瓣LASIK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变化、总高阶像差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变化、总高阶像差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术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制瓣厚度、制瓣成功率、剩余角膜厚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秒激光和角膜刀(SBK刀)制瓣LASIK矫正不正均有显著的效果,但飞秒激光LASIK术后高阶像差较低,安全性和稳定性较高,有利于提高患者视觉治疗,值得推广。

  • 标签: 飞秒激光 角膜刀制瓣LASIK 屈光不正 视觉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状态儿童弱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弱视儿童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基点分实验组和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实施矫正与精细训练法治疗,实验组以常规组为基础采用弱视综合治疗仪治疗,两组患儿检查结果、视疲劳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视疲劳评分及检查结果改善程度较好,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对弱视儿童采用弱视综合治疗仪加以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其病情早期康复,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屈光状态 儿童弱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状态儿童弱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弱视儿童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基点分实验组和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实施矫正与精细训练法治疗,实验组以常规组为基础采用弱视综合治疗仪治疗,两组患儿检查结果、视疲劳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视疲劳评分及检查结果改善程度较好,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对弱视儿童采用弱视综合治疗仪加以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其病情早期康复,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屈光状态 儿童弱视 临床效果
  • 简介:参差是常见的不正类型之一,国内外学者研究较多。但是,对于生理性参差就鲜有人研究。生理性参差会引起一眼或双眼的反应性调节;双眼的反复的反应性调节会导致反应性调节拮抗。反应性调节拮抗导致睫状肌和眼外肌的紧张甚至痉挛。生理性参差是近视形成的很重要的因素。

  • 标签: 屈光参差 生理性屈光参差 近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漏斗胸采用胸膜外矫治治疗中的护理观察。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漏斗胸患儿40例,所有患儿均行胸膜外矫治进行治疗,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分别采取整体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为0,与对照组的20%相比优势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性护理应用于漏斗胸患儿的护理中效果可靠,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膜外矫治术 漏斗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婴幼儿发育的规律,为Suresight筛查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从6个月至36个月定期进行Suresight监测的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的球镜值和柱镜值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18个月以后下降较慢,18个月以后每半年进行一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6个月远视程度的加重,36个月出现远视的比例逐渐增加(P<0.05)。随着6个月散光程度的加重(P<0.05),36个月出现散光的比例逐渐增加。结论对于婴幼儿应进行动态监测,如果Suresight筛查仪提示高度异常,而18个月仍未得到改善,则可考虑进行早期诊断干预。

  • 标签: 婴幼儿 Suresight 屈光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角膜浅基质穿刺联合羊膜遮盖治疗角膜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角膜病变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行角膜浅基质穿刺联合羊膜遮盖治疗。结果56例角膜病变患者术后3天刺激症状均有所缓解,术后7-10d拆除羊膜缝线,疼痛及刺激症状全部消失;所有患者术后第7-10d运用裂隙灯进行检查,均角膜上皮修复完整,角膜荧光素钠染色阴性,局限性小水泡、基质轻度水肿14例。术后30d,大泡性角膜病变复发1例,再次行角膜浅基质穿刺后治愈;对患者出院后随访半年,无复发病例,角膜上皮光滑完整,无松脱糜烂,基质无水肿,穿刺区角膜基质浅层形成一层均匀混浊斑;31例手术前后视力未发生变化,25例视力提高。结论各种原因导致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复旋胜角膜上皮糜烂患者,应用角膜浅基质穿刺联合羊膜遮盖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眼部症状,挽救患者眼球,改善部分患者的视力,角膜浅基质穿刺联合羊膜遮盖简便易操作,疗效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角膜浅基质穿刺术 角膜病变 羊膜遮盖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飞秒激光辅助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圆锥角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行飞秒激光辅助深板层角膜移植的圆锥角膜患者5例(5只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2周、3个月检查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行电脑验光、显然验光、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内皮计数检查、A超测厚(CCT)等。结果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角膜最薄点的厚度较术前明显增厚,中央区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变化不大。结论飞秒激光可以有效帮助深板层角膜移植的实施

  • 标签: 飞秒 深板层 角膜移植术 圆锥角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角膜移植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20例角膜移植患者的术前与术后提供良好的护理。结果20例患者的角膜移植手术成功,视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在治疗角膜病中,通过角膜移植的实施是有效的治疗手段,能够在术前、术后通过对患者的护理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

  • 标签: 角膜移植术 患者 术前术后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儿童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到9月间到我院就诊治疗的不正性弱视患儿141名(共268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的散瞳验光结果等给予不同的治疗,跟踪其治疗效果,评价其影响因素。结果141例患儿(268眼)经一年的治疗后,基本痊愈105例(207眼),进步22例(36眼),无效14例(25眼),治疗有效率为90.07%(按眼数计算为90.67%)。年龄越小、采用综合疗法、依从性好、近远视性不正性弱视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类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弱视早期即采用综合疗法对近远视性不正性弱视患儿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家长等应该耐心指导患儿完成训练,提高治疗依从性。

  • 标签: 儿童 屈光不正性弱视 治疗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近康汤治疗不正性视疲劳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7月接收100例不正性视疲劳患者资料予以分析,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以珍视明滴眼液治疗,实验组50例予以近康汤治疗,对比两组视疲劳评分与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视疲劳评分2.63±1.10分均较对照组的5.50±1.09分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8.00%均较对照组的80.00%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近康汤治疗应用于患者中,可于很大程度上改善其视疲劳状况,且可显著提升其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近康汤 屈光不正性视疲劳 临床效果